第二章 分子克隆工具酶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分子克隆工具酶
一、选择题
1.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
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2.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在野生型的λ噬菌体DNA中有5个切点,Hind Ⅲ有7个切点。
调
整这些酶切位点的数量,主要通过()。
A.体内突变
B.完全酶切后连接
C.部分酶切
D.先用甲基化酶修饰后再酶切
二、填空题
1.如果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双链DNA产生5‟突出的黏性末端,则可以用__________进行3‟末端标记。
如果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DNA产生的是3‟突出的黏性末端,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3‟末端标记。
2.可用T4 DNA聚合酶进行平末端的DNA标记,因为这种酶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活性。
三、判断题
1. pBR327是在pBR322的基础上去掉了1089bp的片段,留下了ampR和tetR的完整片段。
pBR327比pBR322有更高的拷贝,每个细胞中含有30-45个拷贝。
同时pBR327具有接合能力,能直接转入其他细胞()
四、名词解释
1. DNA聚合酶
2. 限制性内切酶
3. 甲基化酶
4. T4-DNA连接酶
5. 核酸酶
6. Klenow酶
7. T4 DNA聚合酶
8. Taq DNA聚合酶
9. 逆转录酶10. 同裂酶
11. 核酶
五、简答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2. DNA修饰酶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3.简述Klenow聚合酶的用途。
4.比较E.coli DNA 连接酶和Taq DNA 连接酶的作用特点。
5.限制性内切酶I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C G ↓,限制性内切酶II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
在质粒上有酶I 的1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l 个酶II 的切点。
用上述两种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
(1)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I 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2)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II 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3)在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六、问答题
1. 同裂酶与同尾酶有何区别?
2. 什么是DNA 聚合酶,DNA 聚合酶I 有哪些生物活性?
3. 分别说出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DNA 聚合酶的作用与功能。
4. 分子克隆中常用的工具酶及良好载体的条件?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二、填空
1. Klenow 酶填补的方法;T4DNA 聚合酶
2. 5‟?3‟合成酶;3‟ ?5‟外切核酸酶
三、判断1 对
四、名词解析
1. DNA 聚合酶: DNA 聚合酶(DNA polymerase )的主要活性是催化DNA 的合成(在具备模板、引物、dNTP 等的情况下)及其相辅的活性。
2.限制性内切酶:是能特异性识别并在专一位点上切割外源DNA 的核酸内切酶,由于自身的染色体DNA 被甲基化酶甲基化而不被切割。
3.甲基化酶:真核和原核生物存在大量的甲基化酶,原核生物的甲基化酶作为限制与修饰系统中的一员,用与保护宿主DNA 不被相应的限制酶切割。
4. T4-DNA 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连接修复3'端羟基和5'端磷酸基因,脱水形成3'-5'磷酸二酯键连接双链DNA 上的单链缺口(Nick ),因此亦可连接限制内切酶所产生的粘性末端 ,连接RNA 模板上的DNA 链缺口,连接平头双链DNA 速度很慢,
在高浓度的底物和酶的作用下方可进行,这属于分子之间的连接。
5.核酸酶:是降解磷酸二酯键,分为RNA核酸酶和DNA核酸酶,不同的核酸酶还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
6 . Klenow酶:是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经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裂解而从全酶中除去具5'→3'外切酶活性的肽段后的大片段肽段,具有聚合活性和3'→5'外切核酸酶活性。
用途:补平DNA的3'凹端,抹平DNA的3'凸端,通过置换反应对DNA进行末端标记,随机引物标记等。
7. T4 DNA聚合酶:来源于T4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活性与klenowDNA聚合酶的活性相似,但3'→5'外切核酸酶活性强200倍,且不从单链DNA 模板上替换引物,因此在诱变反应中更有用,诱变率约提高1倍。
8. Taq DNA聚合酶:指在高温下具有活性的DNA聚合酶。
主要用于PCR反应。
9.逆转录酶:即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有5'→3'合成DNA活性,但无3'→5'外切核酸酶活性。
主要用于cDNA克隆中第一链的合成,5'突出DNA的补平和标记,双脱氧终止法测序(当用DNA聚合酶Ⅰ和klenowDNA聚合酶不理想时用),以及其他用途如RT-PCR或是测RNA二级结。
10.同裂酶:一些来源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是同样的核苷酸靶子序列,这类酶称为同裂酶。
同裂酶产生同样的切割,形成同样的末端。
11.核酶: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即化学本质是核糖核酸(RNA), 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五、简答题
1.答:限制性内切酶分为三大类,各自己的特点如下:
I类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并在识别点附近切割双链,但切割序列没有专一性。
II类识别位点(回文序列)严格专一,并在识别位点内将双链切断
III类识别位点严格专一(不是回文序列),但切点不专一,往往不在识别位点内部。
因此在基因工程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II类限制性内切酶。
2.答:DNA修饰酶主要有以下几种:
(1)碱性磷酸酯酶(来自于大肠杆菌或小牛肠道)可以去掉DNA分子的5’端的磷酸基团。
(2)polynucleotide kinase: 来自于T4侵染的大肠杆菌,在5’端增加磷酸基团。
(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ansferase)来自于小牛胸腺组织,在DNA分子的3‘端增加一个或多个脱氧核苷酸。
(4)Topoisomerase改变共价闭合双链DNA分子的结构
3. 用途:
(1)补平3…凹端DNA 。
使用单纯的DNA 合成活性。
注意要加足够的dNTP ;如果使用带标记的dNTP ,则可对DNA 进行末端标记。
(2)抹平DNA 3' 凸端。
在3'--5' 外切活性作用下,可切除突出的3' 凸端。
注意必须加足量dNTP ,否则外切活性不会停止。
但由于T4 和T7 DNA 聚合酶具更强的3'--5' 外切活性,现在已经取代了Klenow DNA 聚合酶的这一作用。
(3)通过置换反应对DNA 进行末端标记。
但是该作用也已经被T4 或T7 DNA 聚合酶代替;它还可以在补平3…凹端的过程中进行标记。
(4)在cDNA 克隆中合成第二链。
(5)随机引物标记。
(6)应用于Sanger 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的DNA 测序(已经被T7 DNA 聚合酶取代)。
(7)应用于PCR 反应,现在已经被Taq DNA 聚合酶等取代。
(8)在体外诱变中,用于从单链模板合成双链DNA 。
4.答:E.coli DNA 连接酶:与T4 DNA ligase 活性相似,但需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参与,常用于置换合成法合成cDNA 。
作cDNA 克隆时,不会将RNA 连接到DNA ,不连接RNA 。
可用于Okayama and Berg 法克隆cDNA 。
Taq DNA 连接酶:具有在两个寡核苷酸之间进行连接反应的活性,可用于检测等位基因的变化以及在PCR 扩增中引入寡核苷酸。
同时必须与另一DNA 链形成杂交体,相当于连接dsDNA 中的缺口,作用在45℃~65℃,需NAD+。
它不可替代T4 DNA ligase 。
5.(1)
切割
酶I
GGATCC
—
—G
——
GATCC
—
—CCATGG CCTAG
——
G
(2)
(3)可以连接,因为由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答可以互补配对)。
六、问答题
1.答案:同裂酶(isoschizomer):是来源于不同物种但能识别相同DNA序列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同裂酶产生同样的切割,形成同样的末端.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同序同切这些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置都相同。
如:HindII 与HincII 识别切割位点为GTY/RAC;
HpaII与HapII 识别切割位点为C/CGG;
MobI 与Sau3AI 识别切割位点为/GATC。
②同序异切这些酶识别序列相同,但切割位点不同。
如:KpnI识别和切割位点为GGTAC/C, Acc65I识别和切割位点为
G/GTACC ,Asp718I识别和切割位点为G/GTACC;AatII 识别和切割位点为
GACGT/C,BsaHI识别和切割位点为GR/CGYC。
③“同功多位” 许多识别简并序列的限制酶包含了另一种限制酶的功能。
如:EcoRI 识别和切割位点为G/AATTC,ApoI识别和切割位点为R/AATTY后者可识别前者的序列;HpaI和HincII的识别位点也有交叉,他们的识别和切割位点
分别为GTT/AAC和GTY/RAC。
④其它有些限制酶识别的序列有交叉。
如:在pUC系列质粒的多克隆位点中有一个SalI 位点(识别和切割位点为G/TCGAC),该位点可被AccI(识别和切割位点为GT/MKAC)和HincII(识
别和切割位点为GTY/RAC)切割。
同尾酶:
只是切割DNA产生的末端相同,同尾酶之间的识别序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基因工程中识别序列不同的同尾酶的应用性最大。
这一类的限制酶来源各异,识别的靶字序列也不相同,但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
由同尾酶产生的DNA片段,是能够通过其粘性末端之间的互补作用彼此连接起来的。
如XbaI、NheI、SpeI以及StyI切割的DNA序列不同,但均给出相同的“CTAG”粘性末端。
还有以下几种酶产生的末端是相同的。
EcoRI的识别和切割位点为G/AATTC ,MfeI 的识别和切割位点为C/AA TTG,ApoI的识别和切割位点为R/AA TTY。
2. 答:DNA聚合酶的主要活性是催化DNA的合成(在具备摸板、引物、dNTP等的情况下)及其相辅的活性。
DNA聚合酶I的活性如下: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与Klenow酶的区别是DNA聚合酶有5'-3'外切活性而Klenow酶无。
DNA 聚合酶利具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可用切口平移法标记DNA。
但Klenow酶因为没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是其利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例如:补平DNA的3'凹端,抹平DNA的3'凸端,通过置换反应对DNA进行末端标记,随机引物标记等。
3.答: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的主要活性是催化DNA的合成(在具备模板、引物、dNTP等的情况下)及其相辅的活性。
DNA聚合酶的共同特点是:
(1)需要提供合成模板;(2)不能起始新的DNA链,必须要有引物提供3'-OH;(3)合成的方向都是5'→3'(4)除聚合DNA外还有其它功能。
所有原核和真核的DNA聚合酶都具有相同的合成活性,都可以在3'-OH上加核苷酸使链延伸,其速率为1000 Nt/min。
加什么核苷酸是根据和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的原则而定的。
其中真核细胞有四种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α位于细胞核内,有催化细胞增生的作用;
DNA聚合酶β位于细胞核内,有修复DNA的作用;
DNA聚合酶γ位于线粒体内,是线粒体DNA合成酶和具有3'→5'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δ位于细胞核内,有持续合成DNA链的能力和3'→5'外切酶活性,是完成复制的主要酶;DNA聚合酶ε位于细胞核内,参与DNA的修复合成和具有3'→5'外切酶活性。
原核细胞有三种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Ⅰ具有切除引物与修复DNA功能和3'→5'外切酶活性与5'→3'外切酶活性,用于切口平移法中标记DNA、cDNA克隆中的第二链合成和对3'-突出末端的DNA作末端标记;
DNA聚合酶Ⅱ具有修复DNA功能和3'→5'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Ⅲ是DNA复制酶和具有3'→5'外切酶活性。
用途:(1)缺口平移法制作标记DNA,可用作杂交探针;
(2)合成cDNA的第二链,即单纯的DNA聚合活性;
(3)填补双链DNA3‟凹端;
(4)DNA序列分析
3.答:(1)、常用的工具酶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内特定的碱基顺
序的核酸水解酶。
②DNA连接酶:将两段DNA分子拼接起来的酶。
③DNA聚合酶:催化单核苷酸链延伸。
④逆转录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这是一种有效的转录RNA 成为
DNA的酶,产物DNA又称互补DNA。
⑤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将脱氧核糖核酸加到DNA的3'末端。
⑥碱性磷酸酶:催化去除DNA、RNA等的5'磷酸基团。
⑦依赖DNA的RNA聚合酶:识别特异性启动子,RNA转录。
(2)、良好载体的条件
①必须有自身的复制子;
②载体分子上必须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即多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
③载体应具有可供选择的遗传标志,以区别阳性重组子和阴性重组子;
④载体分子必须有足够的容量;
⑤可通过特定的方法导入细胞;
⑥对于表达载体还应具备与宿主细胞相适应的启动子、前导顺序、增强子、加尾信号等DNA调控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