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导学案 8.2金属的化学性质2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导学案 8.2金属的化学性质23](https://img.taocdn.com/s3/m/a38532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2.png)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导学案 8.2金属的化学性质23一、金属的常见物理性质•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方便地传导电子。
•导热性:金属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可以迅速地传导热量。
•延展性: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可以拉成细丝。
•塑性:金属具有很好的塑性,可以锻打成薄片。
•金属的光泽:金属表面有金属光泽,是由于金属表面自由电子反射光线造成的。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1. 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金属是电的良导体,而非金属是电的绝缘体。
这是由于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能够自由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而非金属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电子非常少,不具备导电性。
2. 物质的电化学性质的区别金属通常容易失去电子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形成阳离子。
而非金属通常容易获取电子成为带负电荷的离子,形成阴离子。
3. 性质的区别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塑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而非金属通常比较脆,不具备延展性和塑性,并且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差。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1. 与氧气的化学反应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Fe2O3),铜与氧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CuO)等。
反应示例:4Fe + 3O2 -> 2Fe2O32. 与酸的化学反应金属与酸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不同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产物不同。
反应示例:2HCl + Zn -> ZnCl2 + H23. 与非金属的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例如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单质反应。
反应示例:2Fe + 3Cl2 -> 2FeCl3四、金属的应用1. 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应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路等电器设备中,用于传导电流和热量。
2. 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应用金属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轻易地被锤打、拉伸成各种形状的金属制品,例如铁皮桶、铁丝网等。
3. 常见金属及其应用•铝: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轻质结构材料。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f247b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3.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一、导入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强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金属无处不在,例如铁、铜、铝等。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金属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腐蚀、氧化还原性质等。
二、目标1. 了解金属的腐蚀过程及防止方法。
2. 掌握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进修内容1. 金属的腐蚀2. 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质3. 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四、进修重点1. 金属腐蚀的原因2. 金属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3. 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五、进修步骤1. 金属的腐蚀- 了解金属腐蚀的定义和原因。
- 分析金属腐蚀对人类生活和产业的影响。
2. 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质- 进修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
- 理解金属失去电子的过程。
3. 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掌握金属表面处理的方法。
- 了解金属镀层的作用和原理。
六、教室练习1. 请举例说明金属腐蚀的过程。
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铁的氧化过程。
3. 分析如何利用金属镀层来防止金属腐蚀。
七、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金属腐蚀的更多知识。
2. 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平时生活中金属腐蚀问题。
3.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稳固所学内容。
八、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金属的腐蚀过程、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如何防止金属腐蚀。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9c851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6.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金属的腐蚀现象及其防腐方法;3. 理解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金属在平时生活中的现象。
二、导学内容: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韧性;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易被氧化和还原,形成金属的氧化物;3. 金属的腐蚀现象:金属在空气中或水中会发生腐蚀现象,导致金属表面产生氧化物;4. 金属的防腐方法:包括涂漆、镀层等方法;5. 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通常表现为氧化还原反应。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进修: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的特点;3. 实验:进行金属腐蚀实验,观察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腐蚀现象;4. 讨论:讨论金属腐蚀的原因及防腐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珍爱金属;5. 拓展:通过案例分析金属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6. 总结: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强化学生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四、导学要点:1. 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2. 金属易被氧化和还原,形成氧化物;3. 金属腐蚀是金属表面被氧化的过程;4. 防腐方法包括涂漆、镀层等;5. 金属与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五、导学反馈:1. 请简要描述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金属的腐蚀是如何发生的?如何防止金属腐蚀?3. 举例说明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
六、拓展延伸:1. 请结合生活实例,分析金属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2. 了解不同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何不同,以及不同金属的特点;3. 探讨金属在环境珍爱和资源利用中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5d0662bcd126fff6050b17.png)
学习内容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第 1学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形成,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探究欲,发展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习重难点重点: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
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预习检测:1、下列金属中,常温下就易和氧气反应的是A.铝B.铂C.铁D.铜2、公元2世纪,我国古代炼丹家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
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的条件下A.易氧化B.易还原C.很稳定D.很活泼3、生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A.铁 B.氯化亚铁 C.氯化铁 D.碳4、通常铝制品很耐腐蚀的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铝的密度较小5.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CuSO4 Cu+FeSO4B.2Al+3H2SO4 Al2(SO4)3+3H2↑C.Mg+2HCl MgCl2+H2↑D.3Fe+2O2 Fe3O4二、课堂探究【导入】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如铝被广泛应用,除跟它物理性质有关,还由于它抗腐性能好。
为什么铝会有很强的抗腐性能呢?【阅读】教材P9 回忆并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分析归纳。
【小结】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归纳出金属镁、铝、铁、铜、金活动性顺序。
【合作探究一】1、问题讨论:哪些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2、投影展示讨论: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哪两类?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3、交流:学生分组实验后,由小组代表到前面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宣布自己的不同答案4、展示:镁、锌、铁、铜活动性逐渐减弱, 镁、锌、铁能与酸发生反应,而铜不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63d4d84868762caaed5f0.png)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本节重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有意义的建构。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
【本节难点】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
本节知识概览图4Al +3O 2== 2A l 2O 3 3F e +2O 2 点燃Fe 3O 4 2Cu +O 2△2CuO Zn +2HCl == ZnCl 2+H 2↑ Fe +H 2SO 4== FeSO 4+H 2↑ Fe +CuSO 4== Cu +FeSO 4 Al +3AgNO 3== Al(NO 3) 3+3Ag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 与酸反应 与盐反应 置换反应新课导引运动会上小军夺得了100m赛跑的铜牌,他十分高兴,回家后,便迫不及待地将奖牌展示给姐姐看,姐姐看了一下,便问小军:“你想不想把铜牌变成金牌或银牌?”小军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想啦!”姐姐让小军把铜牌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铜牌便成了银牌;若把铜牌放进硝酸金溶液中,铜牌便会变成金牌.为了让小军明白,姐姐给他画了一幅图(如下图所示).把铜牌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牌为什么变成银牌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银前面,比银活泼,能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银会覆盖在铜牌表面,所以铜牌变成了银牌.教材精华知识点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1)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放置,表面会逐渐变暗,发生缓慢氧化,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②点燃时,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2Mg+O2点燃2MgO(2)铝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银白色的铝表面逐渐变暗,发生缓慢氧化,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A12O3),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②在氧气中点燃时,铝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铝.4Al+3O2点燃2Al2O3(3)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②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暗红色的比较疏松的物质——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xH2O).③铁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3Fe+202点燃Fe3O4(4)铜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与氧气反应.②加热时,铜表面逐渐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氧化铜.2Cu+O2△2CuO(5)“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属的活泼程度.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知识点2 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比较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是否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实验步骤】①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5 mL稀盐酸,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②参照上述步骤,分别在放有两小块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是什么气体.③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金属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的,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同上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反应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的,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同上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铁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同上Fe+2HCl==FeCl2+H2↑Fe+H 2SO 4==FeSO4+H2↑铜没有变化,不反应同上【实验结论】 Mg、Zn、Fe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反应都有气体生成,气体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即产物都为H 2;Cu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从而可判断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情况的比较如图8—8所示.【注意事项】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时,酸的浓度相同,金属颗粒大小相同.知识点3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金属与某些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我们已经知道,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会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这说明铁比铜活泼,它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这也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探究实验【提出问题】铝、铜、银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铝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制订计划】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将一根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将另一根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进行实验】①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②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③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得出结论】猜想正确,即铝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由此可以看出,一种金属可以把另一种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不同.知识点4 置换反应(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基本反应类型之一.(2)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3)通式.置换反应的通式为:A+BC==B+AC(4)常见类型.①金属与酸反应:Zn+H2SO4==ZnSO4+H2↑.②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Fe+CuSO4==Cu+FeSO4③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2CuO 高温2Cu+CO2↑.④金属单质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Mg+CO2点燃2MgO+C.⑤非金属单质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H2O 高温CO+H2.⑥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反应:Mg+CuO △MgO+Cu.√金属活动性顺序(1)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K Ca Na Mg A1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提供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置换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C. 置换反应不会生成化合物D.置换反应一定生成两种化合物2.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的是()A.金箔 B.铁丝C. 木炭 D.氢气3.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金属,甲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原金属光泽,乙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而腐蚀,丙在空气中会迅速氧化,需保存在煤油中,则甲、乙、丙三种金属对氧的化学活动性大小关系为()A. 甲>乙>丙 B.乙>丙>甲C. 丙>甲>乙 D.丙>乙>甲4.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A. 都是银白色固体 B.有导电性C. 能和稀H2SO4反应 D.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5.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X盐溶液Y盐溶液Z盐溶液Ni 无无有Mn 无有有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6 .下列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A.Ag B.Cu C.Fe D.Mg7.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8—9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8.向Cu(NO 3) 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A. ①③ B .①④B. ②③ D. ③④体验中考1.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A.S +O 2点燃SO 2B.2H 2 O 22MnO 2H 2 O +O 2↑C.CH 4+2O 2点燃CO 2 +2H 2 OD.CuO +H 2△Cu +H 2 O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图8—11所示)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强度高 B .能导电 C .耐腐蚀 D .抗震性好3. X 、Y 、Z 三种金属中,只有Z 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将Y 放入X 的盐溶液中,Y 表面有X 析出.则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Z >Y >X B .X >Z >Y C .Y >Z >X D .Y >X >Z 4.下列金属中,人类开发利用最晚的是( )A .A1B .FeC .CuD .Ag 分析 各选项中铝的化学性质最活泼,所以人类开发利用最晚.故选A . 5.常见的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 .AgB .ZnC .A1D .Cu6.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A .A1C13溶液B .Cu(NO 3)2溶液C .H 2SO 4溶液D .AgNO 3溶液学后反思附: 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课堂检测1.答案: A .2.答案: A3.答案: D .4.答案: B .5.答案: A.6.答案: A.7.答案: C. 8.答案: B .体验中考1.答案: D .2.答案:C.3.答案: D.4.答案: A.5.答案: C6.答案: A.。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b7c8a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e.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第八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2.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3.掌握金属的常见化学性质;4.理解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课前预习1.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金属: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导电性和热传导性,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非金属:大部分为气体或固体,导电性和热传导性相对较差,质地较脆。
2. 金属的常见化学性质•金属的活泼性:金属元素的活泼性与其放电电位有关,放电电位越高,金属越活泼,反应性越强;•金属的腐蚀:金属在大气中、水中、酸中等环境下容易发生腐蚀,主要表现为氧化反应;•金属的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可以产生离子化合物,也可以产生共价化合物。
3. 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金属的催化作用:金属可以作为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金属的还原性:金属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其他物质。
三、课堂讲解与探究1.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讲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让学生了解两者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和非金属的不同应用场景。
2. 金属的常见化学性质•讲解金属的活泼性、腐蚀性和与非金属的反应性质,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金属的反应行为,并且让学生归纳总结金属的常见化学性质。
3. 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讲解金属的催化性质和还原性质,通过实验和示意图的展示使学生理解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催化剂的应用领域。
四、课后练习1.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是什么?2.金属的腐蚀与哪些环境有关?3.金属的哪些性质与其放电电位有关?4.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有哪些?5.金属在哪类反应中常被用作催化剂?五、拓展延伸1.研究不同金属的腐蚀速度,设计实验并进行观察比较。
2.研究金属催化剂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情况,并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以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3905e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a.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与盐酸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进一步熟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加深对常见金属化学性质以及对置换反应概念的理解;3.积极投入全力以赴享受学习的过程,体会进步的快乐;重点: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酸、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难点:常见金属的置换反应;同步诊断学习建议:完成课后训练案需定时训练,时间不超过25分钟。
独立完成,不要讨论交流。
全部做完后再参考答案查找问题。
一、基础训练题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叫不简单!1.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不溶物残留的是A.生铁答案:AD2.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答案:A3.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说明水中有答案:D4.将一瓶盐酸分成三等份,分别跟等质量的铝、铁、锌反应后,三种金属都有剩余,且剩余金属的质量为铝>铁>锌,如生成的H2质量分别为a、b、c,则其关系为A.a>b>cB.a=b=cC.c>b>aD.b>c>a答案:B答案:BD6.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至平衡。
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 g镁和5 g铁,铁和镁反应完全后,天平的指针答案:B二、综合训练题挑战高手,我能行!7.金属的应用广泛,回答下列生活中金属应用的有关问题:(1)实验室的废酸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铸铁制)。
是因为。
(2)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画线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长期使用铁锅炒菜做饭,可有效地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炒菜时经常加人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8.2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6055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c.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与盐酸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进一步熟悉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加深对常见金属化学性质以及对置换反应概念的理解;3.积极投入全力以赴享受学习的过程,体会进步的快乐;重点: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酸、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难点:常见金属的置换反应;自主预习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 .认真阅读教材9—11页,了解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的反应,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再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完成时间15分钟。
一、知识准备1.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的化学性质中,我们研究了哪几种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你还能回忆起这些反应的现象吗?2.回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
二、教材助读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证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与剧烈程度不同,铝能与氧气反应吗?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
金呢?其他金属呢?⑴结合教材“活动与探究”,思考反应现象不同的原因?⑵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金属与酸的反应有什么特点?⑶对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
三、预习自测1、下列可用于配制或盛放玻尔多液的容器是()A、玻璃瓶B、铁桶C、塑料桶D、铅桶答案:AC2、医疗上的“理疗热法”,是利用细铁粉缓慢氧化放出均匀稳定的热,使患处保持温热活血状态,则5.6克铁粉完全氧化成红色粉末,消耗氧气的质量为()答案:B3、“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A、金的熔点高B、金的硬度大C、金的密度大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答案:D4、写出镁、铜、氧气、盐酸两两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5.“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2020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2020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7421bb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d.png)
2020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导入1. 导入示意通过展示一些与金属有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金属锁、金属钥匙、金属铅笔等,引起学生对金属的兴趣。
2. 导入问题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预测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金属具有哪些化学性质?•金属之间是否有化学反应?•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有哪些?二、探究活动1. 实验现象观察让学生观察以下实验现象:实验1:将一块锌片浸入盛满盐酸(HC)的试管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2:将一块铝片浸入盛满氢氧化钠(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3:将一块铜片浸入盛满铁(II)硫酸(H₂SO₄)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4:将一块镁片放入一液体中,观察现象。
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结果,学生通过讨论与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锌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和溶液变化;•铝片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和溶液变化;•铜片与铁(II)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和溶液变化;•镁片与液体反应,产生气体和溶液变化。
3. 归纳总结学生应从实验分析中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金属在与非金属物质(如酸、碱等)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气体和溶液变化;•不同金属在与非金属物质发生反应时,反应产物及反应速度可能不同。
三、概念解析通过课堂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解释以下概念:1.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与酸反应时会产生气体;•与碱反应时会产生气体;•与非金属物质反应时会产生气体。
2. 金属的氧化性金属的氧化性指的是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的能力。
3. 铁的氧化性铁在空气中会逐渐生锈,这是因为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4. 金属的还原性金属的还原性指的是金属能够与非金属物质反应,将非金属物质的氧元素还原出来。
四、拓展应用1. 金属腐蚀和保护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展开讨论:•金属腐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保护金属不被腐蚀?2. 金属的应用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汇总整理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制品、金属工具、金属建筑材料等,展示金属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初中九年级化学导学案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导学案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42d0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a.png)
明确课标要求课题金属地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Fe,Al,Cu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地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地置换反应。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地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地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与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地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地科学精神。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地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地观念。
教学重点1.金属地化学性质。
2.对置换反应地理解。
教学难点金属地活动性顺序。
教具准备试管(若干),铁片,铝片,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小木条,砂纸等。
课前自主学习(3)Zn+2HCl=ZnCl2+H2↑;(4)Mg+H2SO4=MgSO4+H2↑;(5)Fe+H2SO4=FeSO4+H2↑;(6)Zn+H2SO4=ZnSO4+H2↑。
以上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
课堂教学展示课堂互动探究新课导入同学们找出了一些合理地鉴别黄铜与黄金地方法,但是都是利用金属地物理性质,那么我们能否利用金属地化学性质进行鉴别呢?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要了解金属地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地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地化学性质吧!黄铜与黄金地外观很相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请同学讨论归纳总结】金属与酸反应与金属活动性有关,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弱,与酸反应越慢,甚至不反应,故这四种金属地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
分析小结】镁,锌,铁与盐酸(或稀H2SO4)地反应:归纳总结】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地反应。
教师可在此进行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地比较,以加深学生对置换反应地理解:教学课题2 金属地化学性质课堂析疑解难习题解答练习与应用(P13)1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地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地耐腐蚀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dc1b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e.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课题3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一、研究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如镁、铁、铝、铜等与氧气的反应。
2.掌握常见金属如镁、铝、铁、铜等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剧烈程度,并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3.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所给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
4.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及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二、研究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以及置换反应的概念。
三、研究难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置换反应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镁(Mg)发出耀眼的光,放热,生成白色的固体。
2Mg + O2 → 2MgO铝(Al)表面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4Al + 3O2 → 2Al2O3铁(Fe)点燃后燃烧,放热,生成红色的固体。
4Fe +3O2 → 2Fe2O3铜(Cu)不反应。
2Cu + O2 → 2CuO注意:①镁与氧气不仅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氧化镁,而且在常温下也可以反应生成氧化镁。
②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若用钢刷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总结规律:1.常温下能反应的金属有:镁、铝。
2.高温下能反应的金属有:铝、铁。
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的金属是:铜。
如果所需的反应条件越苛刻,则表明该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因此,得到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镁、铝。
铁、锌。
铜。
金。
2.金属与酸的反应(分组实验)A组(稀盐酸):金属。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镁(A1)剧烈反应,放气泡。
Mg + 2HCl → MgCl2 +H2↑锌(A2)剧烈反应,放气泡。
Zn + 2HCl → ZnCl2 + H2↑铁(A3)缓慢反应,放气泡。
Fe + 2HCl → FeCl2 + H2↑铜(A4)不反应。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9aa7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9.png)
中
导
学
金属
反应现象
反应速率
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镁
锌
铁
铜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2、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3、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结论: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金属和金属
课
堂
练
习
( )1、下列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A.镁B.锌C.铁D.铜
(3)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铜片会由色变为色。
2.金属的活动性:说明_______较活泼,________次之, ______很不活泼
思考:
(1)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使用的铝制餐具能保存得很好吗?
(2)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要点二:某些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在小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
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两小块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2、铝、铜、铁、金四种金属具有相似的性质是
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有导电性
C.能和稀硫酸反应 D.通常状况下能与氧气反应
3、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______薄膜。
(2)铁在氧气中燃烧后能生成______色固体,做该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可以防止。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导学案
课 题
第八单元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授课
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821金属的化学性质九年级化学下导学案.doc
![821金属的化学性质九年级化学下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37d506c1c5da50e2534d7f67.png)
课题8.2.1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谭江成【学习目标】:1、知道铁、铜、铝等金屈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
3、识记金属活动顺序表,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并能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教学重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
2、认识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验探究1】将镁、铝、铜分别在空气中燃烧,观察现象?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学生阅读课木第9页结合学案冋答)金属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铝镁铜金【小结】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___________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___________ 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___________ 即使在高温时不能与氧气反应。
活动性: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思考与讨论]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U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是怎么回事呢?(3)我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
请从化学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实验探究2】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带、锌粒、铜片、铁粉,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 完成反应方程式。
1、探究金屈和酸发生的反应(学生结合课本第10页活动与探究动手完成) (1)按照实验过程填写下表反应物反应现象反应速度反应方程式稀盐酸 或稀硫 酸 镁锌铁铜【小结】(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不产生氢气)的金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镁、锌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知识准备对你熟悉的金属铁、铜、铝,你知道它们的哪些化学性质?你能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三、学习探究[自主学习]写出镁、铝、铁、铜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化学的角度解释“真金不怕火炼”[交流学习]1.小组内检查化学方程式正误。
2.比较上述各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的现象,按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将其排列。
[精讲点拨]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铝在常温下就可以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使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非不活泼。
2.思考与讨论(1)上述实验过程中,为什么金属颗粒大小要基本相同?酸的量及酸的质量分数要相等?(2)上述四种金属中能跟酸反应的有几种?反应剧烈程度如何?不跟酸反应的有几种?由此排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精讲点拨]我们还可以根据金属与酸是否能发生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但在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条件,要保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3、(1)比较能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共同特点,总结什么叫置换反应。
(2)试写出一个前面曾经学习过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2)通过上述反应你认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3)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四、达标测试1、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出土的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是。
4、小华欲测定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小华取出该合金的粉末65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克气体,试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五、能力提升1、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废硫酸和硫酸铜,为了防止污染,变废为宝,在废水处理池中投入过量的废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是,将滤液蒸发后得到的固体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③Cl2+2NaBr═2NaCl+r2 ④Br+2NaI═2NaBr+I2(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反应。
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 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用同样的思维分析③和④,们可知Cl2、Br2、I2的非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六、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困惑及你还想获得的知识分别有哪些。
课后练一练必做题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A、①③B、③C、③④⑤D、③⑤2、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A、氯化镁B、硫酸锌C、氯化亚铁D、硫酸铜3、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4、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下列物质不合适的是()A、稀硫酸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水5、镁、铁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如:(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作镁闪光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可与人体胃液中的少量盐酸反应,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物质氯化亚铁而被人体吸收,从而起到补血的作用,其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A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A的单质在B的单质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把A单质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可燃气体D,A单质跟氯化铜溶液反应能生成紫红色金属E。
(1)A的元素符号是,B单质的名称为,D单质的化学式为。
(2)A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A单质在氯化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选做题7、小明选择“铝丝和盐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下表(1)写出铝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②和③标明该反应快慢与有关。
(3)能标明盐酸质量分数对反应快慢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和。
(4)如果把实验①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改为4%,请你推测铝丝消失的时间(用t 表示)的取值范围。
(5)该实验除了用铝丝消失的时间来衡量反应的快慢外,你还能提出新的方法来衡量该反应的快慢吗?。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二、知识准备熟练书写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及有关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学习探究[自主学习]1.分别写出镁、锌、铁、铝分别跟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类型。
2.写出铝跟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铜跟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阅读课本12-13页,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说明其主要用途。
[交流学习]小组内检查化学方程式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精讲点拨]在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的问题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而不是氢气;2、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及硝酸与金属不是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而是产生水等;3、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时需注意前金换后金,金属的化合物必须可溶于水形成溶液;4、对于钾、钙、钠等金属的活动性较强,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比较复杂,一般不用其直接置换比其不活泼的金属。
四、达标测试1.下列各组金属中,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是()A.Cu、Fe、Zn B.Al、Mg、Zn C.Zn、Fe、Hg D.Mg、Zn、Al2.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甲>铜>乙 B.铜>甲>乙 C.乙>铜>甲 D.甲>乙>铜3、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H2SO4═MnSO4+H2↑ B.Mg+MnSO4═MgSO4+MnC.Fe+ MnSO4═FeSO4+Mn D.Mn+ CuSO4═MnSO4+Cu4、某金属单质R,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反应,但能与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可能是()A.铁 B.镁 C.银 D.铜5、请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请说明理由。
(1)银和稀硫酸(2)铁和硫酸锌溶液(3)铜和硝酸银溶液(4)镁和氯化银(5)铝和硫酸亚铁溶液(6)锌和硝酸汞溶液6、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丹麦沦陷,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章获得者玻尔巧妙地用“王水”(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 把金质奖章溶解:Au + HNO3 + 3HCl ==AuCl3 +NO ↑+2H2O,并保存在一个容器中。
战后玻尔向该容器中投入金属铜就使黄金从溶液中析出,并重新铸造成与原来十分相仿的诺贝尔奖章。
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个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五、能力提升1、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滤纸上可能含有铜 B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 .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 D .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 2将该金属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①试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②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六、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困惑及你还想获得的知识分别有哪些。
课后练一练 必做题1、学习化学,应善于总结,请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 (1)金属活动性顺序: 。
(2)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是,试举出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位于的金属能把位于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试举出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或跟氢气。
(5)铁与含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价的铁的化合物。
2、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A.K、Hg、Zn B.Ag、Al、Au C.Mg、Te、Cu D.Pt、Pb、Na3.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Z>y >X D.Z>X>y4、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铁桶,现有四种溶液,能用该桶盛放的是()A.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白酒5、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的药品是()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锌溶液 D.硝酸汞溶液6、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信州(今江西省)铅山县有一苦泉,将苦泉水熬煎,得到一种兰色晶体。
此晶体常用作游泳池或者浴池消毒剂。
试回答:(1)此晶体的化学式为,(2)熬煎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表面析出一层红色固体物质,其原因是。
7、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Cu(Zn)(2)ZnSO4(CuSO4)【素材积累】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
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
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