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气象系统概况
云南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云南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什么1、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详细些哈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年均温20℃的等温线相当于850米等高线。
西双版纳最冷月均温8.8~15.6℃,≥10℃的活动积温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区2013年活动积温皆在7 500℃以上,长夏无冬,秋春相连且为期较短。
西双版纳年日照时数1800~2 100小时,季节分配较均匀,其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则较大,如最冷月与最热月温差只有9.9℃,而日温差最大可达27.3℃,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迥然不同。
从西双版纳地貌垂直分异而言,800米以下为热性气候(热带),800~1500米为暖热性气候(南亚热带),1500米以上为暖温性气候(中亚热带)。
州内史无雪迹,只是海拔较高处有轻霜,特大寒潮时有短时0℃左右的低温,会对热量敏感性的热带作物造成灾害。
2、西双版纳的气候西双版纳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降雨量1136-1513毫米。
湿季期间,云雨多,风速小,日照少,气温高,湿度大。
干季期间,云雨少,光照强,雾露浓重。
西双版纳年平均气温18.9℃-22.6℃之间。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屏障,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南面东西两侧靠近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夏季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造成了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因而西双版纳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湿季之别,干季从当年11月到次年4月,湿季从5月至10月。
西双版纳属整个地势多为高度被切割的山原地貌。
州内最高点在勐海东北部的滑竹梁子,海拔为2429.5米,最低点在勐腊县良各脚西南的澜沧江河谷,海拔470米。
3、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西双版纳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宜人。
景洪市的气候特点有什么特征
景洪市的气候特点有什么特征景洪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景洪市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景洪市的气候特点1、景洪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属热带季风气候。
2、景洪市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景洪市的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景洪市地处东径100°25’至101°31’,北纬21°27’至22°36’。
北接思茅市,东北接江城县,东接勐腊县,西接勐海县,南与缅甸相接壤,国境线长112.39公里。
景洪市面积6958平方公里,东西横距98公里,南北纵长112公里。
地形地貌景洪市在横断山系纵谷区南端,地处澜沧江大断裂带两侧,具山原地形,北高南低,两侧高,中部低,山峦叠嶂,沟壑纵横。
最高海拔2196.8米,最低海拔485米。
市府所在地海拔552.7米。
水文景洪市境内江河共71条,属澜沧江水系,澜沧江从西北部思茅市入景洪,从市境东南经勐腊流入缅甸,市内流程150公里。
景洪市境内主要河流水能蕴藏量为191.1万千瓦。
气候景洪市属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而无其缺点,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静风少寒,基本无霜。
年平均气温在18.6°—21.9°之间。
全年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年平时日照1800—2300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20—136千卡/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86之间。
风向多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0.5—1.5米/秒,静风频率71%。
土壤景洪市在热带、亚热带生物气候和不同地形的条件下,土壤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区域性特性。
共有6个土类、13个亚类、36个土属、65个土种。
西双版纳气候带
根据目前国内关于气候带划分的标准,结合本区的气候情况,西双版纳州可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种气候型。
1.北热带:州内海拔800米以下的绝大部分地区,如勐腊县的勐腊、勐捧、勐满、勐仑四个镇的五大坝子及其边缘低丘地带,景洪县的景洪、橄榄坝、大勐龙、勐养等坝及边缘海拔800米以下的低丘地带,勐海县的打洛、勐板及其边缘低丘、南结河、勐往河、南果河、澜沧江、打洛江(南老河口以下)地区均属北热带气候。
这一气候带,全年以暖热为主,常年无霜(极个别年份除外),各地多年气象统计:≥10℃的积温7500~8000℃,年平均气温20.8~21.80℃,最冷月平均气温14.7~15.9℃,极端最低温多年平均值为3.5~7.2℃,最热月平均气温24.6~25.7℃,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为365天;≥18℃的日数为253~278天。
植被是季节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
这个气候带是全州热作、双季稻种植的适宜气候带。
小勐养坝的热量状况比不上其他坝地,在种植橡胶等热作时,更应该注意小区的选择,蒸发量与降水量比较接近,干燥度小于1,比较湿润。
2.南亚热带:本类型包括州内海拔800~1500米左右的地区,如勐腊县的磨憨、关累、瑶区三个乡镇及其他部分丘陵至中山地带﹔勐海县勐海、勐遮、勐混、勐阿、勐满、勐往坝等地﹔景洪市普文、勐往、景糯坝及其他海拔在此范围的地带。
本区日照充足,日照时数一般均在1760~2120小时之间﹔年平均温度18~20.2℃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12~15℃,极端最低温多年平均值为2.2~2℃,最热月平均气温21.5~24.1℃年﹔年雨量1300~1700毫米,极端最低温度-5.6℃,多年平均霜日在10天以下。
植被主要是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这一气候带是全州稻谷、甘蔗和茶叶的主要产区,亦有少量热作。
值得提出的是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型的勐满、勐往、普文三个坝子地及周围丘陵低山台地,勐海小黑江沿岸的曼么、南达,景洪的关平,勐腊的磨憨、关累、瑶区等地带,均属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类型,特别是某些坝地(河谷)周围相对高差100~200米坡地背风的阳面,冬季夜晚经常出现明显的地面逆温,最低气温反而比坝地高、无霜冻、光热水条件与北热带近似,只要小区选择适宜,也可以种植橡胶和其他热作。
风电场的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及其后评价
太 阳 能第12期 总第356期2023年12月No.12 Total No.356 Dec., 2023SOLAR ENERGY0 引言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其规定“2018年底之前核准2020年底前仍未并网的、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准2021年底前未并网的陆上风电项目,国家不再补贴;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全面实现平价上网”,这说明平价上网时代已经来临。
在平价上网时代,风电投资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随着上网电价下调投资收益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长期大规模开发导致风能资源好且可供开发建设的场址所剩不多。
在这种背景下,风电场选址的优劣、风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对风电项目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本文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风电场在场址选择、测风方案、数据分析、模型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概述,并以贵州省处于复杂地形的某风电场为例进行后评价,分析理论计算得到的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的差异及差异产生原因。
1 风电场选址和立塔测风1.1 场址选择可利用高精度风能资源图谱或经验判断的方法来初步确定风电场场址,然后通过现场勘查进一步核实。
1.1.1 高精度风能资源图谱通过查询风能资源分布图,可以大致判断一个区域的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曾于2005年推出中国东部地区50 m高度风能资源分布图,实践证明,该分DOI: 10.19911/j.1003-0417.tyn20221009.01 文章编号:1003-0417(2023)12-27-09风电场的选址与风能资源评估及其后评价鹿 浩,焦 姣*(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摘 要:风电场选址的优劣与风能资源评估的准确性息息相关,决定了风电项目的成功与否。
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风电场在场址选择、测风方案、数据分析、模型计算过程中的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概述,并以贵州省处于复杂地形的某风电场为例进行后评价,分析理论计算得到的发电量与实际发电量的差异及差异产生原因。
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PPT课件
墨西哥沙漠
撒哈拉沙漠
阿拉伯沙漠
塔尔沙漠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孟加拉湾
印度洋
太平洋
我国西南边陲 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距离海洋不远
东距北部湾400多千米 西距孟加拉湾600多千米
南部与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为邻; 澜沧江——湄公河 穿过
西双版纳的气候特征
思考 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 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读图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雨季:5-10月 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风
来自印度洋上的 西南季风,对西双版 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 有着独特的意义。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季风)
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 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 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 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 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 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西双版纳的天气
西双版纳的天气西双版纳是云南省的一个旅游胜地,被誉为“中国的热带植物王国”。
它位于中国的最南端,是热带和亚热带交错的地区,因此它的天气在全年都相对温暖和湿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西双版纳的天气特征,包括气候类型、季节变化和气象事件。
首先,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多雨。
整年温度相对较高,平均年温为21℃-23℃。
然而,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西双版纳的天气会因季节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在春季,西双版纳的天气温暖宜人,白天平均气温约为25℃-30℃。
随着植物的复苏和春雨,风景如画的植物园和公园开始吸引游客。
春季也是西双版纳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季节之一,所以记得带上一把雨伞。
夏季是西双版纳的旅游旺季,也是最热的季节。
白天气温常常超过30℃,温度高湿度大,让人感到闷热。
这个时候,游客们可以找到清凉的水域和瀑布,享受游泳和戏水的乐趣。
夏季也是雷雨季节,阵雨常常在下午和晚上出现,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到了秋季,西双版纳的天气开始逐渐转凉。
白天的气温下降到25℃左右,夜晚则会比较凉爽。
秋季是西双版纳举办各种庆典和节日的季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欣赏到丰收的农田和层林尽染的森林景色,尤其是茶园和咖啡园。
最后,冬季是西双版纳的旅游淡季,气温较为温暖,但相对于其他季节还是较冷的。
平均白天气温在15℃-20℃之间,夜晚则会下降到10℃左右。
冬季也是西双版纳降雨量最低的季节之一,所以游客们可以选择这个时候来享受户外活动,如徒步旅行和骑行。
此外,由于西双版纳位于雨林地区,所以经常会遇到短暂的阵雨和雷暴。
这些气象事件通常在下午和晚上发生,并且在一两个小时内就会过去。
所以,无论什么季节,带上一把雨伞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西双版纳的天气以宜人的气候、温暖的冬季和湿润的夏季而闻名于世。
无论您什么时候前往,都可以在这里享受郁郁葱葱的热带植被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西双版纳的天气特征,并在旅行中做好准备。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
法) ; 另一类则需要边界层气象观测资料, 如理查逊 数法、 XD5758>NY3DO 法等 ( 曹文俊和朱汶, "**( ; 毕 雪岩等, $((% , $((# ) 。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大气稳定度分类做了研究, "*,$ ; ‘=V75, 提出了十几种稳定度分类方法 ( 1DRL4=, "*,* ; 徐大海和俎铁林, "*)% ; 李爱珍, "**, ) , 对不同 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 ( +4L4T7@5, "*)( ; XD3@5 a +7L8 L7U<7, "**) ) , 对稳定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 李琼 等, "**’ ; 毕雪岩等, $((# ) 。采用不同稳定度分类标
换, 最后得到 ./ 8$# 平均通量数据。供分析的基础 ( 张一平等, 0//9 ) 。选取了 数据均为 ./ 8$# 平均值 0//. 年 + 月 + 日至 0//2 年 +0 月 .+ 日的观测数据, 对 0 种方法计算的大气稳定度的特征进行分析。 $" 计算方法 在 !"#$#%&’()"* 相似理论中, 认为决定近地层 湍流 交 换 有 . 个 外 部 因 素, 即显热通量参数 ( ’ $ !( ) ) ; 湍流 摩 擦 应 力 ( "/ * + ! 0 ! ) 和浮力系数 ( , $ -) 。通过因次理论分析, 得出唯一速度尺度、 湍 流温度尺度 ( -! ) 和长度尺度 ( !) , 表达式如下:
% 为观测高度; ! 为湍流混合的垂直尺度; -! 式中: 为湍流温度尺度; + ! 为速度尺度; -/ 为垂直风速和 超声温度的协方差; & 为零平面位移; 0 为卡曼常数 ( * /; 9 ) ; , 为重力加速度 ( * ,; - 8・Q R0 ) ; % $ ! 是大 气稳定度参数, 是表征大气稳定度状态的参数。 理查逊数可以用作判断大气动力稳定性的指 标, 其值通过温度, 风速等常规气象资料计算得到, 气温梯度和风速梯度可由对数内差公式比较精确的 确定, 即: #0 . #+ "# * %0 "# #1・D# %+ 20 . 2+ "2 * %0 "# #1・D# %+ (2)
云南西双版纳气候地理题
云南西双版纳气候地理题
云南西双版纳的气候和地理情况如下:
气候方面,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1°08′~22°36′,该地区一年中有干热季(3—4月)、湿热季(5—10月)和雾凉季(11月—次年2月)之分。
此外,西双版纳自夜间22时至次日上午11时多浓雾。
地理方面,西双版纳属于中国云南省的南部地区,与老挝和缅甸接壤,是中国的西南门户。
它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被誉为“热带雨林王国”。
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旅游和避寒胜地。
如需更多关于云南西双版纳气候地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当地人士。
西双版纳自然概况
西双版纳自然概况西双版纳自然概况西双版纳日照充足,具有热量有效性高、静风少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雾日多、湿度大、干湿季分明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组合优势,极有利于热带花卉和其他作物生长。
1、土壤条件全州土壤类型共有9个土类18个亚类55个土属120个土种。
土体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均匀、疏松,物理性能良好,土壤肥力较高。
2、光、热、水条件西双版纳光照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6000兆焦耳/平方米,直接辐射和投射各占一半。
全年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5--50%。
年平均气温18.1--22℃,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最冷月平均15℃以上,多年平均最低温在5℃以上,极端最高温38.1--41℃,极端最低温-0.5℃--3.7℃。
全州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9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季(11月至次年4月)和湿季(5月至10月)之分,湿季降雨量占85%以上,降雨日数115天以上。
旱季虽长,但雾日多,全年有130--150天,雾浓而重,可缓和旱季旱情。
冬季有山地逆温层存在,有利于越冬。
年平均相对湿度82--85%,绝对湿度平均为16.2--21.4毫巴。
是云南三大高湿地区之一。
年平均风速0.5--0.8米/秒,既无常风影响,又无台风袭击。
在正常年份,由极地大陆气团南移形成的寒潮,多被北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等高山所阻挡而不易到达本州。
只有西伯利亚高强度偏置西支的强寒潮可沿横断山谷南下,会造成偶发性寒害。
3、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西双版纳因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而湿润,分成着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季节性雨林。
由于热带雨林起源古老,自第三纪以前,就处于古热带雨林季风气候区,发育着古热带雨林植被,东部地区又未受冰川南移的破坏,古生物群一直演变延伸至今,保存了一些有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第三纪以前的古生物残余,形成了我国热带生物最密集的地区,拥有大量最珍贵、稀有的生物种。
人文地理作业ppt
二是空气湿度大:在衣着与湿度的关系上,干燥的地 区的衣服要宽大,厚度要适中,衣料的质地要较紧密, 色泽宜浅以利于反射辐射热;而在潮湿的地区,衣服要 合身,尽量少遮住身体,厚度宜薄,衣料质地宜疏松, 色泽宜浅为好。受季风的影响西双版纳每年夏季5月下旬 至秋季10月下旬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湿润气 流影响,气流深厚而稳定,降水频繁而集中,使天气阴 沉多雨,温暖湿润,形成较长的雨季。从整体而言该地 的空气湿度大的日子远远大于空气干燥的日子,这也赋 予了当地傣族服装的形成的推力。 在西双版纳地区用于裁制傣装的布料也逐渐趋向于轻 纱,尤其受到年轻一代人的钟爱。而老年人则选择偏厚 而柔软的布料,颜色较深,因老年人在老年时易得风湿、 风寒等疾病,受潮湿气候的影响较大,以保温为主。
图片展示区
节日盛装
早期的傣族服装
早期的傣族男子及女子服装
傣族服装
男子服装
包
女子日常生活服装
男子服装
参考文献: 网站:/view/19773.htm /article/article_show.php?article_id=2711 /view/19879.htm 书籍: 《傣族风俗志》胡绍华编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5.1(P37-44) 《西双版纳地理》刀瑞廷 黄金有主编 .西双版纳傣族自 治州教委教研室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2.3(P26-27)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刀瑞廷 黄金有主编 .西双版纳傣 族自治州教委教研室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2.3(P24-25)
三、服装与气候的关系 人类为了生存,要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而最 基本的适应便是保持正常体温。体温虽然可以通过生理 上的调节来完成,但生理功能的调节是有限的。衣服可 以使人处于一个温度比环境气温高、变化比环境气温小 的气层里。衣服虽然不能减少人体热量的损失,也不能 将热量保存起来,但它能起到调节作用,使身体周围有 一层温暖的空气,不仅如此,服装还能改变环境中的气 温、湿度、气流、日照对人体的效应。 由于西双版纳独特的气候特征,使得当地的全年拥 有着炎热的天气,加之历史中已经定型的服饰特征,为 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为此傣族在服装的设计上 偏向于轻、薄、短,而长裙也是与当地的环境密切相关。
西双版纳的天气
西双版纳的天气简介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热带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
西双版纳的天气多变,受到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季风气候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年降水量、季节变化以及旅行建议。
气候特点西双版纳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南亚季风气候的交界地带。
全年平均气温约为20-25摄氏度,日间温度很少超过30摄氏度。
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西双版纳都是炎热潮湿的,相对湿度常常超过80%。
降雨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的雨季,其余时间较为干燥。
由于地处热带地区,西双版纳的天气也容易受到台风的影响。
年降水量西双版纳的年降水量较高,主要集中在雨季。
根据统计数据,西双版纳的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200-1500毫米。
雨季一般从5月开始,持续至10月。
在这段时间里,西双版纳经常出现阵雨和雷雨,降雨量较大。
雨季过后,西双版纳进入干季,降雨量明显减少。
干季一般从11月开始,持续至次年4月。
季节变化西双版纳的季节变化主要分为雨季和干季两个阶段。
在雨季,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大,湿度较高。
这段时间里,西双版纳的植被生长旺盛,河流水位上涨,瀑布和水潭也变得更加壮观。
而在干季,气温适宜,降雨量较少,湿度较低。
这段时间里,西双版纳的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是适合户外活动和旅行的好时机。
旅行建议1.雨季是西双版纳的旅游旺季,但也是降雨最多的时候。
如果选择在雨季来西双版纳旅行,建议准备雨具、雨伞等防雨装备。
同时,由于雨季游客较多,建议提前预订好住宿和交通工具。
2.干季是西双版纳的旅游淡季,天气凉爽宜人,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和探索。
在干季来西双版纳旅行,可以享受更加宁静的旅游环境。
3.不论是雨季还是干季,都建议携带防蚊液和防晒霜,以应对西双版纳的热带气候。
4.在探索西双版纳的自然景点时,要注意安全。
遵守景区的规定和指引,不随意攀爬、游泳或涉水。
结论西双版纳是一个气候温暖湿润的热带地区,雨季和干季交替,季节变化明显。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地温特征
# # # # # # # # # # # # #
西双版纳热带பைடு நூலகம்节雨林地温特征 !
高举明 # 张一平
!, " ! !!
# 于贵瑞 # 宋清海 # 杨# 振 # 孙晓敏 # 赵双菊
$
!
!, "
( "(’*!!&%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0123$4564"%$4! ) 、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项 目 ( $(($27"!$’(! ) 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 ( 0823!4,64(!4(!.) 。 !!通讯作者 94:;<=:><?<@ABCD EFGAH ;IH I@ 收稿日期: $((*4()4("# # 接受日期: $((-4(!4$(
$
%
(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 &’($$%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 ;% 云南省建筑材料 科学研究设计院,昆明 &’($$%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 )
摘# 要# 地温是森林气候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 且是影响土壤呼吸 的关键因素, 适宜的地温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加速凋落物分解, 提高土壤肥力, 对地 温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正确把握森林碳通量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 $((% —$((& 年的地温数据, 分析不同深度地温的日变化、 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 近地层地温呈现正弦变化趋势; 深层地温相对稳定, 随深度增加地温日变幅减小; 地 温峰值出现时刻随深度增加而呈现滞后现象, 相位变化明显; 地温季节差异明显, 平均地温 在雨季 (’ —!( 月) 较高, 雾凉季 ( !! 月—翌年 $ 月) 较低, 干热季 ( % —" 月) 居中, 地温垂直 变化季节差异显著; 地温年变化呈现单峰分布, 最低值在 ! 月, 最高值出现在 * 月; 总体来 看, 热带季节雨林的地温变化强度为地温年较差 + 地温年间变幅 + 不同深度间地温变幅 + 地温日较差。 关键词# 地温;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0 &$*.(%#, )’#)*0#, $#(0 +*$’)& (0 1()"/#023#00# , " 4*/&"5’)& !"(0#6 J.K 1L4:<@A!, ,8M.NJ 5<4?<@A! ,5O JL<4PL<$ ,,KNJ Q<@A4C;<! ,5.NJ !, " $ % ! 8CR@ ,,ON 3<;S4:<@ ,8M.K ,CL;@A4TL( !"#$%&’()&’’& *+,-".&/ 0,1&’".&/ 2&+34’,5$"6 $ ’4#4 7.&3489 ,: ;."4’.4#,<%’8"’( &’($$% ,5$"’&; =’#1"1%14 ,: 24,(+&-$". ;."4’.4# &’3 >&1%+&/ % ?4#,%+.4# ?4#4&+.$ , 5$"’4#4 7.&3489 ,: ;."4’.4#, 04"@"’( !((!(! , 5$"’&; A%’’&’ 0%"/3"’( B&6 14+"&/# ;."4’.4 ?4#4&+.$ &’3 C4#"(’ =’#1"1%14,<%’8"’( &’($$% ,5$"’&;" 2+&3%&14 D’"E4+#"19 ,: 5$"’4#4 7.&3489 ,: ;."4’.4# ,04"@"’( !(((%) ,5$"’&) F 5$"’4#4 G,%+’&/ ,: H.,/,(9 , $((- , 78 (&) : --(/--*H 93)&$#%&:,S<= FR:?RP;FLPR <U ;@ <:?SPF;@F R@V<PS@:R@F;= W;IFSP <@ WSPRUF,XC<IC @SF S@=> I=SUR=> PR=;FRU X<FC ?=;@F APSXFC ,GLF ;=US <@W=LR@IRU US<= PRU?<P;F<S@H .@ S?F<:;= US<= FR:?RP;FLPR I;@ <:?PSVR US<= WRPF<=<F> V<; ?PS:SF<@A US<= :<IPSG<;= ;IF<V<F> ;@Y =<FFRP YRIS:?SU<F<S@H ZCRPRWSPR ,FCR UFLY> S@ US<= FR:?RP;FLPR X<== GR CR=?WL= FS L@YRPUF;@Y FCR IC;@ARU SW I;PGS@ W=LE <@ WSPRUF RISU>U4 FR:H 7;URY S@ FCR Y;F; WPS: $((% FS $((& <@ ; FPS?<I;= UR;US@;= P;<@ WSPRUF <@ 3<UCL;@AG;@@; , FCR Y<LP@;=,UR;US@;=,;@Y <@FRP4;@@L;= V;P<;F<S@U SW US<= FR:?RP;FLPR ;F Y<WWRPR@F YR?FCU XRPR ;@4 ;=>BRY ,;@Y FCR PRUL=FU <@Y<I;FRY FC;F FCR Y<LP@;= V;P<;F<S@ SW US<= FR:?RP;FLPR <@ @R;P4ULPW;IR US<= =;>RP YR:S@UFP;FRY ; U<@R FPR@Y ,XC<=R FC;F <@ YRR?RP US<= =;>RPU X;U PR=;F<VR=> UF;G=RH 6<FC FCR <@IPR;UR SW US<= YR?FC ,FCR V;P<;F<S@ :;A@<FLYR SW US<= FR:?RP;FLPR YRIPR;URY ,FCR ?R;[ SW US<= FR:?RP;FLPR =;AARY GRC<@Y ,;@Y FCR ?C;UR IC;@AR X;U SGV<SLUH ZCR UR;US@;= V;P<;F<S@ SW US<= FR:?RP;FLPR X;U SGV<SLU FSS ,X<FC FCR C<ACRUF V;=LR <@ P;<@> UR;US@( \;> FS KIFSGRP ) ,=SXRUF V;=LR <@ WSAA>4ISS= UR;US@( NSVR:GRP FS FCR @REF ]RGPL;P> ) ,;@Y <@FRP:RY<;FR V;=LR <@ YP>4CSF UR;US@( \;PIC FS .?P<=) H ^<WWRPR@F US<= =;>RPU XRPR Y<WWRPR@F <@ FCR UR;US@;= V;P<;F<S@ SW US<= FR:4 ?RP;FLPRH ZCR <@FRP4;@@L;= V;P<;F<S@ SW US<= FR:?RP;FLPR X;U ; U<@A=R4?R;[ ILPVR ,X<FC FCR =SXRUF FR:?RP;FLPR <@ 1;@L;P> ;@Y FCR C<ACRUF FR:?RP;FLPR <@ 1L=>H JR@RP;==> U?R;[<@A ,FCR V;P<;F<S@ P;@AR SW US<= FR:?RP;FLPR X;U YRIPR;URY <@ FCR SPYRP SW >R;P=> US<= FR:?RP;FLPR + <@FRP4;@@L;= US<=
211144879_云南西双版纳2021年一次冬季暴雨天气浅析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3云南西双版纳2021年一次冬季暴雨天气浅析高栋斌1,高婷婷1,桑 二2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气象局,云南景洪 666100;2.景洪市气象局,云南景洪 666100摘要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21年2月7—9日云南西双版纳一次冬季暴雨天气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持久位于90°E附近南支槽和脊线位于15°N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稳定维持经向型环流是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条件;(2)中低层切变线和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将充沛的水汽输送至西双版纳上空急剧辐合抬升是暴雨发生的主要机制;(3)逆温干暖盖储能作用使得水汽和热量积聚和500 hPa干冷空气侵入是有利的热力层结不稳定条件;(4)暴雨位于700 hPa急流核前沿辐合区内,暴雨移动路径与急流移动方向相一致;水汽强辐合区和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西双版纳;冬季暴雨;南支槽;低空急流;逆温干暖盖储能作用中图分类号:P458.1+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3–0080-03云南西双版纳位于中国西南端,与缅甸和老挝接壤,属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不同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西双版纳暴雨主要出现在雨季(5—10月),占比高达91.8%,冬季暴雨仅占1.3%[1]。
近年来,许多气象工作者对云南冬季强降水(暴雨)研究做了许多工作,但目前暴雨,尤其是冬季暴雨强度和落区预报仍然十分困难。
许美玲等[2]研究表明,低空急流和冷空气是造成云南冬季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李英等[3]指出,大气弱的位势不稳定和强斜压性利于云南冬季强降水的发生;郭荣芬等[4]分析发现,700 hPa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场辐合区与云南冬季强降水的产生及强度正相关;王志云等[5]指出,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和南支槽前偏南低空急流在对云南冬季暴雨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水汽通量辐合区和湿Q矢量辐合区与暴雨对应关系较好。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次罕见冻雨天气特征分析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次罕见冻雨天气特征分析赵晓兰;汤磊【摘要】利用探空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2016年年初发生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冻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和强冷空气是造成冻雨发生的重要系统,暖湿平流叠加在东北入侵的强冷平流之上有利于冻雨天气的产生,当静止锋到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锋后海拔1500 m以上且地面温度低于0℃的高海拔地区将发生冻雨.同时从云物理过程、垂直结构、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分析判断此次冻雨过程为暖雨机制,归纳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冻雨天气影响系统的三维结构和大气垂直饱和层、逆温层、暖层、冷层及其他特征物理量等相关因素的参考指标.【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8)004【总页数】6页(P73-78)【关键词】低纬;冻雨;冷空气;云物理过程;垂直结构【作者】赵晓兰;汤磊【作者单位】勐海县气象局,云南勐海 666200;勐海县气象局,云南勐海 66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 引言冻雨是冬季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是冬半年的一种特殊降水.冻雨在略低于0 ℃空气中仍能保持过冷水形态,其外观与普通雨滴相同,当其落到温度低于0 ℃的物体上时,立即冻结成为外表光滑、透明的冰层[1].形成冻雨的条件十分苛刻:一是地面气温不能过低,一般约为-1 ℃,否则易形成降雨或者降雪;二是冷层不可太厚,否则雨滴易冻结成为雪花或者冰粒;三是降水量不能太大[2].因此,冻雨的典型天气是微寒且有小雨.冻雨的发生机制分为两种[3],一种叫冰相机制,大气自上而下分别为冰晶层、暖层和冷层.冰晶层中的固态降水下落遇到暖层,融化成液态,继续下落到达冷层并冷却至0 ℃以下,过冷却状态的降水碰到地面或物体即发生冻结[4].另一种叫暖雨机制,即整层大气温度均在0 ℃以下,没有暖层,雨滴保持过冷却水的形式并降落到地面发生冻结.Huffman指出冻雨多为冰相机制,暖雨机制仅占所有冻雨总数的30%[3].经统计我国30°N以北地区以冰相机制为主,30°N以南地区两种机制都有,且多为过冷暖雨过程 [5].漆梁波[6]和刘朝茹等[7]分析了冻雨的地域分布,发现冻雨呈带状多发于25~29°N地区,与准静止锋位置相对应.主要发生范围北至河南,东至江西,西至云南东部[4],就云南省而言,滇东北的昭通和曲靖是冻雨多发区,而地处热带低纬地区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尚未出现过冻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一般冷空气到达哀牢山时强度已大大减弱,继续南下造成强烈降温的次数较少,形成冻雨的概率更是极低.但2016年1月24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首次冻雨天气,高海拔山区发生低温冰冻灾害.此次冻雨天气温度降幅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给当地的交通运输、电力设施、农业生产和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及近亿元的经济损失.冻雨主要出现在中高纬度,国内对贵州等冻雨高发地区关注较多,针对热带低纬地区冻雨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预报经验较为匮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热带低纬地区冻雨天气的大气特征与其他地区是否一致,预报指标是否相同,是非常值得探讨和总结的问题.2 资料和方法利用实际业务中常用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CIMISS提供的1 463个云南省区域自动站资料(时间为2016年1月23-29日),结合实地调查记录,分析冻雨时空分布特征,总结产生冻雨的天气系统背景,结合温湿风场,提炼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冻雨天气过程的三维结构;根据过程期间高空、地面观测和雷达资料,分析研究冻雨天气大气结构特征,判断其形成的物理机制类型,并对比其他地区冻雨的探空资料,为今后热带低纬地区冻雨预报提供一些初步参考指标.本文所指的逆温层包含暖层(气层温度>0 ℃)和冷层(气层温度<0 ℃)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的部分,与实际业务预报中定义一致.3 天气实况受强冷空气和南支槽共同影响,2016年1月24日至27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现了一次强低温冰冻天气过程,各乡镇气温下降了11~14 ℃,其中海拔最高的格朗和哈尼族乡南糯山村委会观测站(1 918 m)最低气温低至-2.1 ℃.24日色标为海拔高度图1 2016年1月25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日最低气温低于3 ℃的站点Fig.1 Stations with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below 3℃ on January 25th in Xishuangbanna夜间至26日上午,中高海拔地区出现冻雨及雨凇,导致植物和电线等发生结冰现象,冰冻持续了近40 h.经实地调查,冻雨区域海拔高度均在1 500 m以上,包括格朗和哈尼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勐宋乡、勐满镇、易武镇等高海拔山区(图1),且日最低气温低于3 ℃,迎风坡冰层厚度大于背风坡,分布特征与其他地区一致[7-8].期间全州降雨量级以小到中雨为主,日雨量不大,符合冻雨天气降雨量小的特点[7].4 大气特征分析4.1 大尺度环流形势此次冻雨过程开始前,1月24日08时500 hPa图上(图略),中高纬呈两槽一脊型,以经向环流为主,属冷空气活动的背景形势.东亚大槽较深,且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槽将继续发展东移.朝鲜半岛附近有低压,中心值低于510 dagpm,气温在-40 ℃左右,深厚的槽体从朝鲜半岛一直延伸至川贵一带.槽后偏北风与等温线有较大交角,表明向南入侵的冷平流很强.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高压环流外围.80°E有弱南支波动,未来将发展东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上空主要为副高外围偏西气流控制,空气湿度小,没有深厚的湿层.700 hPa川贵地区为弱的冷高压,东北气流与副高外围西南气流交汇,在滇东北地区形成一条切变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上空为副高外围西偏南气流,低空急流的存在提供了一股暖平流,有利于形成逆温层.850 hPa滇东地区为156 dagpm冷高压控制,受冷空气影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境位势高度大于152 dagpm;切变线靠近哀牢山,有冷空气自东北向西南回流,在近地面形成冷垫,具备出现冻雨天气的有利环境条件[9];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上空为偏南气流,比湿达9 g/kg,水汽条件较好,在低层形成暖湿层.地面图上,静止锋越过哀牢山,西进至滇中以西.地面气压场为东高西低,冷高压前沿1 020 dagpm线到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处于冷高压控制范围内.冻雨形成前期,天气系统具有低层系统(如地面静止锋)位置偏南,而高层系统(如切变线)偏北的配置特点,表明整层大气具有锋面斜压性特征.4.2 温度特征分析形成冻雨要求的温度层结比较特殊,一般伴有逆温层和融化层,日常预报业务中常采用700 hPa大气温度≥0 ℃和850 hPa<0 ℃作为发生冻雨的指标判据[10].从水平温度场看,1月24日至25日,700 hPa 0 ℃线南压至保山市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带,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上空为逆温层,温度>0 ℃.24日20时850 hPa 0 ℃线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至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带,相较于700 hPa 位置偏北,25日08时0 ℃线南压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东部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上空为冷层,温度<0 ℃.26日逆温层消失,整层大气转为冷气团,700 hPa气温降至0 ℃以下.由于逆温层出现在约750-800 hPa,缺乏该段的温度资料,因此实际0 ℃线位置更靠南.(a)中填色部分为23日≤0℃区域,阴影为24日;(b)中填色部分为25日≤0℃区域,阴影为26日.图2 云南省区域自动站日最低气温Fig.2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automatic stations in Yunnan从全省区域自动站资料来看,冻雨发生前(图2a)1月23日,0℃等温线位于昆明市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部一线,昭通市、曲靖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地区地面气温均低于0 ℃;到24日,0 ℃线迅速西进到达大理白族自治州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部一线.25日(图2b)0℃线维持并略有西进;26日冷空气减弱,0 ℃线稍有东退,低于0 ℃的测站减少,气温开始回升.综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出现冻雨的环流背景为有强冷空气和弱的暖湿气流,700 hPa滇东北有切变线且稳定少动,850 hPa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上空为152 dagpm冷高压控制,地面静止锋到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锋后温度气温<0℃的高海拔地区将发生冻雨.图3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冻雨天气过程的三维结构.冻雨结束后的26日午后至28日期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侧有南支浅槽,槽前弱的西南暖湿气流使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具备较好的水汽条件,维持阴雨天气,没有急剧转晴,气温回升慢,因此农林作物表层的冰层融化速度较慢,有利于受冻细胞的缓慢恢复,未造成二次灾害.图3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冻雨天气三维结构Fig.3 The 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 of freezing rain in Xishuangbanna4.3 大气垂直结构特征分析由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无探空站,因此选取普洱站56964作为代表站来分析冻雨形成时大气的垂直结构.由探空资料(图4)可知,此次冻雨开始阶段24日20时,贴地层878 hPa上为东风3 m/s,温度为5 ℃,属于昆明静止锋后的冷空气影响区域.850 hPa为西南风5 m/s,温度2 ℃.700 hPa为西南风7 m/s,温度3 ℃.785-744 hPa(2.2-2.69 km)有一逆温层,逆温层顶温度为5 ℃左右,744 hPa以上温度逐渐下降,到662 hPa附近温度降为0 ℃,再往上为温度<0 ℃的冷气层,整个探空曲线从下往上表现为“冷—暖—冷”的特殊温度结构,具备形成冻雨的典型大气层结构特征[11].中低层600 hPa以下温度层结曲线与露点层结曲线相近,形成准饱和层或饱和层.从探空图上还可以看出,低层大气的相对湿度超过90%,但实际比湿仅为7 g/kg.这是由于气温较低,大气中水汽含量不高,因此此次降雨量级不大,多为小到中雨,同时也说明预报冬季降雨过程时,相对湿度这一要素对大气可降水量的表征性不强. 图4 24日20时56964站探空图Fig.4 The T-logP diagram of 56964 at20∶00 on January 24th漆梁波[6]对全国不同地区冻雨天气形成的物理过程进行统计发现,各地冻雨多数为暖雨机制,纬度越低,发生融化类冰相机制冻雨的概率也越低.同时,由于地形影响,较高海拔地区暖雨类冻雨比融化类冻雨多.以下从云物理过程、暖层特征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此次冻雨过程的机制.在分析云垂直结构时,云高数据通过高空观测数据中的相对湿度取得,将≥84%的相对湿度作为云顶阈值判据[12].此次冻雨过程云顶高度位于580 hPa(4.7 km)附近,云顶温度为-8.86 ℃,-10 ℃线位于云顶上方575 hPa,高于云顶,说明云体温度>-10 ℃.通过观测研究冰核相态,发现当温度>-10 ℃的时候,少有冰核活化,尤其当云顶温度>-10 ℃时,云中水滴大多以过冷却水的形态存在,非冰晶形态[13].因而认为,当云顶高度低于-10 ℃线,冻雨的发生机制一般是暖雨机制,无冰晶层参与.同时,760-660 hPa(2.6-4.0 km)还出现了温度廓线大于0 ℃的暖层(融化层),暖层厚度为100 hPa,最高气温为5 ℃,平均温度为2.6 ℃.有无暖层是判断冻雨属于融化过程还是过冷暖雨过程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有暖层就意味着有融化阶段,冻雨应为融化类.但研究表明,这种判断方法误判的概率非常大[7].如果上部冷层只形成过冷水滴而没有形成冰晶,有无暖层对地面冻雨的形成影响不大.此次冻雨过程中虽然出现暖层,但由于云顶温度>-10 ℃,云中有冰晶的可能性不大,应属于暖雨类冻雨.在冻雨的探空特征方面,漆梁波[6]对全国不同区域(江南、华南及西南)冻雨形成机制及预报着眼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下面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冻雨天气特征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表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其他地区冻雨天气探空资料特征量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data features of the freezing rain between Xishuangbanna and other areas区域云顶高度/hPa-10℃线高度/hPa暖层位置/hPa暖层厚度/hPa暖层最高气温/℃冷层温度露点差/℃700 hPa风速/(m·s-1)地面气温/℃江南675525700-8251252.71.421-0.6华南675500675-8752008.81.5220.3西南675500个例平均后无明显暖层0.912-2.1西双版纳580575660-76010050.575从表1可以发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采用56964站探空资料)冻雨期间云顶高度大于全国平均值,这可能与纬度较低有关.-10 ℃线高度较低,表明此次冷空气强度非常强,整层大气温度较低.同时,云顶高度与-10 ℃线高度十分接近,仅相差约5 hPa,说明云体温度相对较低.而暖层位置稍高,厚度较薄,说明雨滴经过大于0 ℃层的时间较短,可以进一步排除融化机制的可能性.下层冷层的温度露点差明显小于其他地区,水汽条件较好.700 hPa上风速也较小,有利于形成和维持稳定的冷-暖-冷层结构.地面气温普洱站为5 ℃,由于该测站海拔1 302 m低于冻雨区域,因此地面气温不具代表性,但可作为今后预报冻雨的一个参考指标.5 雷达特征分析对天气尺度背景场和2016年1月24日至26日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图5)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此次降水过程以层状云稳定性降雨为主,回波分布比较均匀,范围广,回波强度多在25~40 dBZ之间,最强回波为40~45 dBZ,表明降水期间对流强度较弱.从24日22∶24垂直剖面图(图5b)还可发现,较强反射率因子位于2.4~2.9 km,对应了探空图的暖层760~660 hPa(2.45-3.62 km),说明降水主要发生在暖层.图5 1月24日21∶51-26日13∶58 56964站雷达组合反射率图(a)和1月24日22∶24垂直剖面图(b)Fig.5 56964 radar combined reflectance map from 21∶51 on January 24th to 13∶58 on 26th(a) and vertical profile at 22∶24 on January 24th(b)图6是2016年1月24日22∶24雷达回波顶高图,过程期间回波顶高比较低,这是由于垂直方向大气较稳定,对流不深厚所致.回波顶高大部分在3~6 km之间,与探空图估测的云顶高度4.7 km基本一致.图6 1月24日22∶24 56964站雷达回波顶高图Fig.6 56964 radar echo top height map at 22∶24 on January 24 th雷达回波的零度层亮带是层状云降水回波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因缓慢降落的冰晶和雪花在0 ℃层附近发生表面融化,造成反射率增大所产生的现象,表明降水时有明显的冰水转化区.在层状云降水的云体中,亮带之上以冰晶和雪花为主,亮带以下粒子融化成雨滴,下落速度较快,使粒子浓度减小,反射率降低.在常规气象监测网中,难以观测到“雨—冰粒—冻雨”的相态转变,但通过分析雷达探测的降水粒子反射率因子和基本径向速度特征可以获取较为精细的冻雨空间分布特征[14].陈英英[15]等研究发现,如果冻雨过程期间出现明显的零度层亮带,且亮带恰好位于0℃等温线上界以下时,其机制属于经典“融冰过程”.此次过程雷达回波没有明显的零度层亮带,说明降水粒子没有发生相变,冻雨形成过程中无冰晶参与,因此可进一步确定此次冻雨过程为暖雨机制.这与其他研究表明高海拔地区易发生暖雨机制的冻雨结果一致[6].6 小结由以上分析,可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发生冻雨的天气形势特征为850 hPa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上空为152 dagpm冷高压控制,冷空气自东北向西南回流,在近地面形成冷垫.700 hPa附近副高外围暖湿气流爬升至冷空气垫之上,形成逆温层.静止锋到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锋后地面气温低于0 ℃的1 5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将发生冻雨.二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冻雨天气具有以下特点:探空曲线从下往上呈“冷—暖—冷”的特殊结构.对流层中、下层大气为饱和或准饱和状态,饱和层顶位于暖层上方.云体温度>-10 ℃,且暖层较薄.雷达图上以层状云稳定性降雨为主,强反射率因子高度对应探空图的暖层,即降水主要发生在暖层.没有出现明显的0 ℃层亮带,可判断此次冻雨过程为暖雨机制.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大气科学辞典》编委会.大气科学辞典[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2] 赵培娟,邵宇翔,李周,等.冻雨形成的天气条件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2008,31(4):36-39.[3] HUFFMAN G J,NORMAN G A.The supercooled warm rain process and the specification of freezing precipitation[J].Mon Wea Rev,1988,116(11):2 172-2 182.[4] 宗志平,马杰,张恒德,等.近几年来冻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气象,2013,39(7):813-820.[5] 欧建军,周毓荃,杨琪,等.我国冻雨时空分布及温湿结构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1,30(3):692-699.[6] 漆梁波.我国冬季冻雨和冰粒天气的形成机制及预报着眼点[J].气象,2012,38(7):769-778.[7] 刘朝茹,韩永翔,王瑾,等.我国冻雨统计及发生机制研究[J].灾害学,2015,30(3):219-234.[8] 周秀美,兰兰,黄进云,等.红河州2008年两次冻雨天气特征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增刊):81-88.[9] 杜小玲,彭芳,武文辉.贵州冻雨频发地带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2010,36(5):92-97.[10]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11]王志云,鲁亚斌,牛法宝.云南东部冻雨的成因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2):324-328.[12]周毓荃,欧建军.利用探空数据分析云垂直结构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气象,2010,36(11):50-58.[13]HOBBS P V,RANGNO A L.Ice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in clouds[J].J AtmosSci,1985,42(23):2 523-2 549.[14]王瀛,陈宇,李姝婷,等.辽宁地区一次罕见冻雨天气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1(4):20-25.[15]陈英英,武文辉,唐仁茂,等.利用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冻雨天气的云结构[J].气象,2011,37(6):707-713.。
西双版纳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西双版纳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茶叶生产的影响摘要:本文依据西双版纳州1991至2020年,年均平均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的变化,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近三十年西双版纳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了其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结果表明:1991年至2020年,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是呈逐步增高的态势。
年平均降水量有较大的波动。
年日照时数呈平缓上升的趋势。
气候变暖热量,日照时常增加降水量增加,有利于茶叶的生长。
但是温度和降水的突然波动,也会导致病虫灾害的发生。
因此,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警,为西双版纳地区普洱茶的长久生产保驾护航。
关键词:西双版纳;气候变化;茶叶生产引言:当前世界气象环境整体变化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在目前这种大气环境下,异常天气情况的发生概率和发生频率都越来越高,给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利用西双版纳1991年到202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逐月降水量、逐月日照时数等资料为依据,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滑动平均法对近三十年西双版纳市气候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该地气候变化对茶叶生产所造成的影响。
1.西双版纳地理位置及茶叶产区介绍西双版纳地处北纬21°10′—22°40′,东经99°55′—101°50′,东北、西北与普洱市接壤,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
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最高海拔2429米,最低海拔477米。
澜沧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
年平均气温18 ~ 21,年平均相对湿度80% ~ 82%,年平均降雨量1200 ~ 1400毫米。
是云南省纬度最低,平均海拔最低,温度最高,降雨量最高的地区,但普洱茶生产历史最长,产量最高。
全州地形以中低海拔丘陵为主,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5.1%,流域占总面积的4.9%。
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1500米,景洪市海拔仅551米。
西双版纳州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西双版纳州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摘要:选取2015—2019年西双版纳州空气质量小时数据和日数据,并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州的空气质量特征与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达95.7%,主要污染物是PM2.5,其次是O3,全年仅2-5月存在污染,3月污染日最多,4月次之; 4mm以上的降水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显著;风力为2级时容易出现污染天气,当风速越大时越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空气质量越好;当降水量在0~1mm、最大风速在1.6~3.3m/s、7h≤日照≤10h、相对湿度在50%~70%时,出现污染日的概率较大;当日照时数<7h时,首要污染物以PM2.5为主,日照时数>7h时,特别是>8h时,首要污染物以O3为主。
西双版纳SO2和CO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不显著。
PM10和PM2.5浓度与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
NO2浓度与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O3浓度与日平均相对湿度,呈较强的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条件;日照;降水1引言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最南端,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西双版纳经济的发展,春季空气质量下降明显。
同时,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日益上升,空气污染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发布多项方案力争实现大气污染物浓度消峰,打赢西双版纳蓝天保卫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短期内,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杨康权等[1]、李紫琦[2]、杜怡心等[3]、纪忠萍等[4]、伍名群[5]分析了成都、武汉、西安、广州、黔东南州等城市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时空特征。
本文分析了2015-2019年西双版纳州的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为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提供参考。
2资料与方法本文所用数据为:西双版纳州环境监测站2015-2019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细颗粒物(PM2.5)浓度逐小时监测数据;同时间段景洪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日照、相对湿度、风速、水汽压和降水等气象要素资料逐小时地面观测数据。
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省内区域8.1西双版纳__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课件晋教版
图8.2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
读图,分析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 1.读图8.1、图8.2,描述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评价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一、动植物王国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根据图例,在图中找到西双版纳的位置。 (3)描出北回归线,判断西双版纳所处的温度带及其对动植物资源的 影响。 (4)观察西双版纳的海陆位置特点,分析其对当地降水的影响。 (5)找到云南省、贵州省的位置,结合所学地形、气候知识,判断西 双版纳冬季受寒潮影响的程度。 (6)找出与西双版纳相邻的国家,并观察沿着澜沧江—湄公河还可以 与哪些国家水路相连。
一、动植物王国
活动指导一
读图8.4,认识西双版纳 的珍稀动物。
1.列举西双版纳珍稀动 物的名称。
2.说出西双版纳被称为 “动物王国”的原因。
长臂猴
孔雀
亚洲象
蜂猴
图8.4 西双版纳的珍稀动物
一、动植物王国
活动指导二
读图8.5,认识西双版纳的 热带植物。
1.列举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的 名称。
2.说出西双版纳被称为“植 物王国”的原因。
观表示旅游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小。
(3)随着年份的增加,旅游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变化。重点观察
1991年和2010年的数据大小,概括其变化趋势。
二、旅游胜地
活动指导
通过读图分析或角色扮演,举例说明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活动提示】 (1)分别从餐饮、住宿、交通、商业等经济部门,举例说明旅 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从收入、就业、城市建设等角度说明旅游业的重要作用。
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西双版纳发展 旅游业的优势。
西双版纳气候简述
西双版纳气候简述000一、区域气候的支配因素与基本特性1.大气环流及气团活动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唯一来源。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太阳两次过顶,太阳入射角度高,冬至时分入射角最低亦在45°左右,这是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的根本原因。
在纬度地带性上属热带气候范畴。
西双版纳北倚青藏高原,东面、西南临近浩翰的太平洋与印度洋。
整个地形由北向南倾斜迭降,太平洋东南亚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可以相间影响,加之冬季由极地大陆南下的寒潮,由于长途跋涉,山脉重重阻挡,到达云南,其势已极其微弱,即使是强寒潮南下,再要翻越云南东西部气候分界线的哀牢山、无量山,即已变性,处于风消阶段。
因此,比起我国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各季热量高。
夏季,西南季风发展,褥热而富含水汽的海洋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北上,带来丰沛的雨水,比起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夏季雨水多,且具有以南亚季风气候为主要特色的多种特征。
每年十一月至翌年四月,西双版纳受强劲的南支西风急流所控制,二、三月份最强。
强劲的西风途经中亚干燥地区,其秉性干暖晴朗,是形成本区干季的原因。
四月份气团锋波动较多,中南半岛出现东南、西南气流辐合线,带来北部湾的湿润气流,在勐腊县境内形成"阳春小雨季"。
每年五月至十月的夏秋季节是本区的雨季。
进入五月,西南季风形成,西南暖湿气流由孟加拉湾输入本区,西双版纳进入雨季;六月份西南季风趋于稳定;七、八月份达鼎极时期,给本区带来大量雨水;九至十月,西南季风亦渐变弱,雨量渐少。
在雨季中,副热带高压强盛的年份可能出现夏旱。
如1982年7月温度升高了近1℃;五至十月降雨量比常年减少400毫米;1993年6月中旬,副热带高压和滇缅高压长久稳定而且强盛,水汽输送十分不利,西双版纳干旱长达40天。
十月末至十一月是雨季、干季交替的过渡时期,天气差异较大,有时南支槽等低值系统急流复又笼罩本地区,这时还会出现1-2次孟加拉湾风暴,带来1-2次中雨天气,以至大雨,个别年份有过暴雨和暴雨过程。
西双版纳州AQI 指数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测研究
但受中南半岛地区耕作方式及森 林火灾等影响,每年 2—4 月有大量大 气污染物(以碳氧化物和 PM2.5 为主)向 西双版纳地区及周边区域输送,加之受 局地小气候特征影响,大气污染物易于 在西双版纳地区堆积,在缺少降水沉降 作用时,污染物难以扩散,导致西双版 纳州在此时段内的空气质量出现明显 下降 。 [2-3]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4
西双版纳州 AQI 指数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 预测研究
高婷婷
西双版纳州气象局,云南景洪 666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Xishuangbanna
AQ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双版纳州气象系统概况
西双版纳州气象局始建于1953年8月,其前身是车里气象站,当时是军队建制,几代气象人经过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的艰苦创业,才逐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目前,州气象局系省属处级科研单位,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下辖勐腊县气象局、景洪国家气候观象台(景洪市气象局)、勐海县气象局。
州局机关设办公室(含人事政工、政策法规)、业务科技科和计划财务科3个行政管理科室。
直属事业单位有气象台、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雷电中心和人工影响天气中心4个单位。
目前,全州在职职工65人,离退休人员32人。
在职职工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9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56人。
全州气象部门共有党员26名,占职工总人数的26.8%,已消灭党员空白站,勐腊县气象局在县市局中已率先成立了党支部。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
其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体现“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
我州气象部门承担的主要
职责是: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利用、气象科学技术研究;发布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候公报和火险等级预报;开展对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价;组织管理和实施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工作;依法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进行组织管理。
“十五”期间,全州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基本实现了气象业务现代化,卫星通讯网络综合应用业务系统、计算机网络气象分析、县(市)局PCVSAT小站、地面分组数据交换网、拨号网等相继建成。
气象预报采用了先进的MOS数值预报产品,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能及时提供短期(48小时以内)天气预报,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更准确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工作在坚持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除了开展常规的公益服务、决策服务外,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业有偿服务,通过现代化传媒如电视动画天气预报、“121”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手机短信服务,适时开展了直航城市天气预报、风景区天气预报、人体舒适度预报等公众气象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气象部门通过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避雷检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为西双版纳经济建设、生态保护、农业防灾减灾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提供优质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