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
一、课前播放《枉凝眉》,渲染气氛。
二、教学实录
师:“开坛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林黛玉这个秀外慧中的女子,无疑是曹雪芹为我们精心打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林黛玉,一起走进贾府,走进红楼。
师:我们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林黛玉初入贾府,都去过哪些地方,见过了那些人呢?
生:到过贾母院、贾赦院、贾政院,见到了贾母、三春姐妹、王熙凤、王夫人和邢夫人,还有贾宝玉。
师:非常好。通过林黛玉一路之上的所见所闻,我们看到贾府有什么特点呢?
生:从房屋的建筑来看,贾府地位非常高,和皇帝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从贾母、贾赦、贾政处摆放的物品来看,贾府非常的富有,生活奢华。
师:这位同学观察非常细致。
生:文中还写到了各色人物,从人物的穿着打扮看,贾府生活奢华。
师:这主要是从谁身上看出的呢?
生:王熙凤。
师:很好。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黛玉心里也纳闷,众人皆是敛声屏气,这人怎么如此放肆?从这以及后面提到的吃饭两处细节我们不难看出,贾府不但气派奢华,而且礼教浓厚、规矩甚多。
师:大家认为,作者用这么多笔墨来写贾府的环境,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生:这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生活的地方,也是社会的缩影。
师:不错。这就是黛玉所处的环境,也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林黛玉走进了这样的一个贾府,贾宝玉也由此见到了自己一生的知己,也从此拉开了二人爱情的序幕。王蒙先生说:“《红楼梦》中的爱情是文化,是历史,更是人的性格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历史属性的综合体现。”(投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宝黛爱情的缘起——宝黛初会,去探究一下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
师: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描写宝黛初会的文字主要集中在那两个段落?
生:13、14段。
师:宝黛初会时有个眼神的交汇,在这短暂的对视中,两人各有什么表现呢?
生: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师:也就是说,两人的感觉是相同的,都有似曾相识之感,用李商隐的诗来说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同样的感觉,表现在二人身上却又截然不同,黛玉是“惊”,宝玉是“笑”,现在老师把它改一改:(投影)黛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哥哥我曾见过的。”
宝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这样改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这不符合两个人的性格。
师:奥,与性格不符。那你认为两人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生:贾宝玉直爽,有什么说什么;林黛玉很含蓄,不会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师:说得非常有道理,可是除了性格上的原因,你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吗?
生:应该还与黛玉初进贾府有关系。
师:很好。从前面我们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黛玉初进这生活奢华、等级森严的贾府,自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她来这儿,是投奔外祖母,是寄人篱下;而宝玉,则是贾母心中的心肝宝贝,在贾府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自是说话随意,毫不顾忌。脂砚斋点评道:“一个存乎中,一个发于外。”这一“惊”一“笑”,两人的性格、身份、地位凸显,曹雪芹可谓是刻画人物的高手。而这一对视,也如电光火石般震撼了两人的心灵。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在宝玉眼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林妹妹呢?我们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读黛玉肖像描写)
师:同学们推荐你是有原因的,你有一副很有磁力的嗓音,可惜,你预习还不够充分,有的字读的不准,影响了整体表现力。现在听老师读一下,同学们在课本上标注生字读音。(师读,特别注意“罥”“蹙”等字的读音)师:从这段描写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林黛玉?
生:“罥烟眉”写出了黛玉的轻灵之美,“含情目”写出黛玉的多情,“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说明她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写出她的聪明与才情。
师:分析的相当精妙。我们在读书时,就应该象这位同学一样,沉浸在字里行间,品味涵咏,才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师:黛玉出进贾府,见到了那么多人,在别人眼中的黛玉,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另外能体现黛玉相貌的语句,看一看和宝玉眼中的黛玉有何不同。
生:“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大家看黛玉,更多的是看到她体弱多病。
师:还有吗?那位同学还找到有关黛玉肖像的语句?
生:王熙凤说:“天底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说明黛玉长得漂亮。
师:非常好。可是你没注意到后面还有话,“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倒像是嫡亲的孙女”,说明王熙凤是在真心夸耀黛玉吗?
生:不是,是为了讨好贾母。
师:众人观黛玉,大多从长辈的角度去关心黛玉的身体;王熙凤夸黛玉,为的是讨好贾母。从这些地方,我们都不足以了解黛玉。脂砚斋评点——“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终是何等品貌。”(投影)黛玉之美,只能在宝玉这一知己眼中才能得以充分展现。我们不得不佩服曹公的巧妙匠心。
师:说到这里,我还有一点疑问:宝玉眼中的黛玉,竟没有任何服饰的描写,是作者的疏忽呢,还是宝玉的马虎?
生:黛玉家境不是很好,衣服首饰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
师: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也是官居四品,她家中的吃穿用度,自是不能与贾家相提并论,但也不至于寒酸到不值一提吧?(生笑)
生:是因为没有必要写。宝玉看黛玉,注重的是她的气质神韵,对服饰等“俗物”是不会关注的。
师:好极了。黛玉之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其精神气质,美在她的灵秀气、孤傲气。脂砚斋评:“不写衣裙装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物,故不曾看见。”(投影)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来更深刻的体会一下黛玉的内在之美。
师:宝黛初会,林妹妹在宝哥哥心中留下绝美的印象,那么,黛玉眼中的宝玉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请位同学读一下。
生:(读)“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 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师:概括一下宝玉的特点。
生:英俊、多情。
师:可是黛玉以前可不是这么来想宝玉的,在她心中猜想,宝玉“还不知怎生个惫懒人物”。她为什么会有这种印象?
生:因为王夫人说宝玉是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说他“疯疯傻傻,无法无天”。
师:好。还有没有其他地方写到别人对宝玉的评价?
生:在家中的时候,黛玉的母亲也和他提起过,说宝玉“极恶读书,顽劣异常”。
师:还有《西江月》两首词中说道宝玉是“于国于家无望”“古今不肖无双”,把宝玉批驳的一无是处。同样的一个宝玉,怎么在黛玉和众人眼中有着如此大的不同呢?
生:主要是因为评价标准的不同。
师:很好,能具体说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