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究竟是谁的职责

学校快要开学了,教导处正忙于编班、排课表、安排科任教师和制订新学年教学计划;总务处正负责扩建校舍、修缮教室、添置教学仪器设备、为新分来的教师分配住房。这时新华书店来通知,新学期学生用的课本已到,要学校即日去取。教导处将通知转总务处,意思是让总务处派人派车去取。刚由后勤组长提升的总务主任看到通知后,找到教导主任说:“有关教学的事该你们教导处管,怎么让我们去取?”教导主任说:“这怎么是我们教导处的事呢?教导处只负责有关教学的事。”“难道课本不是有关教学的事吗?如果说课本与教学无关,天下还有什么事与教学有关呢?”两位主任都有点不冷静了。教导主任继续说:“如此说来。学校工作都与教学有关,岂不是都得由我们教导处包下来,那还要你总务处干什么!以前因为你们人手少,学校没有车,所以课本都由我们通知各班自己去取。现在后勤组升为总务处,有人有车,总不能让学生一捆一捆的去扛吧?”总务主任仍不服气:“我们并没有把什么事都推给你们教务处,建校修房,购置教学用品,柴米油盐,这么大一摊子事,哪一件不是总务处干的?”教导主任解释说:“课本问题,教导处只负责填征订单,提供课本所需数量,至于课本供应,完全是你们总务处的工作,历来如此。何况学校的汽车也是由你们总务处管理,派车也得由你批条子。”总务主任觉得“历来如此”四个字很不顺耳,他认为这是教导主任在嘲笑他刚走马上任不懂行,反感地说:“我不管是不是历来如此,咱们照章办事,该谁管就由谁管,如果你们教务处忙不过来,总务处可以帮忙,但不要把你们工作范围内的事硬推给我们去做。”教导主任说:“搬运课本正是你们工作范围内的事,总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为教学服务!”总务主任很不以为然地说:“为教学服务得有个范围,得照章办事。”

两人争论没有结果,只得请校长裁决。校长沉思了一会,并没有马上肯定谁是谁非,而是请总务处与教导处各派一人随车现将课本取回,以后再解决两人争论问题。

改编自: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1988.

二、案列分析

该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学校组织机构设置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方面的问题。分工

与统一相协调的原则是指:首先,要明确每个职能部门的机构性质、管理职责、直接上级、管辖下级,并且以明确的方式表示出来。同时,每个职能部门都还要制订完善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工作程序。以上这些必须让全体教职员工都知道、领会和认同。其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建立常规沟通渠道和工作交流制度,平时经常沟通,遇到问题彼此协调,建立和谐的横向业务关系。最后,校长和学校最高决策层要加强统一领导,把各个职能部门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校长具备比较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

上面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的争执,问题显然在分工协作方面。事实上,学校虽有各种机构设置,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分得那么清楚的。通常教导处是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学校教学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构,主要职责是具体领导各科教学研究组和学年组、班主任工作;掌管学籍、教学档案、成绩统计;安排作息时间、编制课程表、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等教务行政工作。而总务处是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后勤事务工作的职能机构,主要职责是学校财产的管理和设备的维修;学校环境绿化、美化;卫生保健管理;学校食堂与生活福利工作管理等日常总务行政工作。学校组织建设中要根据开展的业务工作的需要清晰专业分工,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建立专业部门、开展专门邻域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学校各机构之间,既要明确的分工又要积极协作,建立良好的横向关系。行政与工会之间、教务处与总务处之间、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班与班之间,都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各专业部门和人员分工不分家,彼此相互合作,紧密配合,以组织的内在联系保证工作有系统的进行。

然而,在现实的管理过程中,学校不同层次机构之间,由于观点的分歧,利益不一致,协调不一致,在不统一的目标面前而引起的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例如,案例中的学校总务处与教导处之间的冲突,就是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不够明确具体,而引起的纠纷。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明确而带来的不合作不团结,会使其部门力量抵消,组织功能衰退,使教师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形成对立的小群体。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因此校长未与时对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进行裁决。两个部门不同的观点、意见是建立在不同根据、不同思考、不同见解、不同参照系的基础上的。校长先让两个部门各派一人随车取书就是有意识地让发

.

生冲突的两个部门协作完成一个活动,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寻找冲突的根源,发现组织内存在的弊端,重新澄清一些关系,从中发现合作的好处以与相同的愿望。同时,也为校长提供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把各方面的观点、意见综合起来,采取一种新的协调方式建立新的组织规范,这样又可以提高组织的效能,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

. .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杨梦露112012007022 【案例名称】究竟是谁的责任 【案例出处】《学校管理学》教材P171 【案例关键词】学校教导处总务处责任 【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通过教导处主任与总务处主任争论所反映出来的,是学校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确,责任没有落实,在学校运行中有的工作“无人做”,部门间对于工作没有达成共识;对于特殊的情况,学校也没有对于工作分配的特殊方案;学校没有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书面的文件,造成“无章可循”的局面等主要问题。 下面针对以上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开学之后,学校教导处和总务处各自忙于新一年的工作,而教导处接到书店的取书通知后将原来由教导处主要负责的工作交给了总务处, 总务处由于接到了从没有负责过的工作和教导处进行争论。总务处认为取书是与教学有关的事,所以应该由教导处负责,但教导处认为此事与教学无关,因此产生了分歧。在这里,双方在关于“教学事物”的定义上没有达成共识,而校方也没有对“教学事物”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双方对于自己的与对方

的职责都不肯定,各执一词,由此产生了推脱工作的现象。再而, 在案例中,总务处主任认为自己没有将工作推给教导处,而是做 了“一大摊子事”,部门间没有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却认为包揽了多项工作任务就是工作负责的表现,这也是工作责任不明确带来的负面影响。 取书工作是每年都需要做的,前几年的情况是由教导处通知各班自己去取,也就是说教导处和总务处都没有负责这项工作。教导处认为这本应该是总务处的责任,但因为原来总务处人手少,学校没有车,也就免除了责任。而今年的情况有所改变:学校购入了可使用的新车,总务处人手也增加了,因此这项工作理应由总务处接手。学校本来就没有对各部门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明晰,而且在新的情况出现后也没有另行规定,或者说在特殊 情况的时期没有制定特殊的应对方案。 在整个案例中,教导主任与总务主任的争论都是没有依据的,或者依据是“历来如此”,也就是说学校没有对各个部门的职责形成书面的文件,告知学校各个人员,以达到遵循、监督等的效果,致使在遇到特殊工作与场合时工作人员无章可循,逃脱、推卸责任。 【案例思考】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化、科学化、责任制与有效性原 科学化原则是指要对学校实行科学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

学校管理案例

学校管理案例 学校管理案例(一) 一、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案例: 教师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耐心 在20XX年5月的某一天,某校小学生肖某趁陈老师上课在黑板板书之机,偷偷地在课桌抽里玩小玩具。老师发现之后,便叫何某交出玩具来,但何某再三否认玩了玩具。于是,王老师怒气冲冲地骂了他一顿,并用手上课本了他两个耳光,书本恰好是打在肖某的眼睛上,致使肖某左眼严重红肿,充血,好几天看不到东西,也不无法上学。后来,王老师赔偿了该同学的经济损失,学校也对该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 【分析】 在此案例中,王老师面对课堂突发是件,应冷静处理,调查了解情况,以正面教育为主,讲清道理,使学生知错改错,而不能凭一时冲动体罚学生。因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

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王老师打了肖某两个耳光致使其左眼受伤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所以,王老师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学校应承担全部责任。王老师体罚肖某造成肖某眼睛受伤,根据医院的鉴定如属轻微伤,王的行为属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如属轻伤或重伤,王老师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属轻伤,加害人与受害人可以和解,受害人不向法院起诉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如属重伤,无论受害人是否向司法机关控告,司法机关将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 二、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对安全方面的知识有了较大的提升,增强了对安全的防范意识。确实感到了做好安全工作责任的重大。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以人为本强化学校民主管理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汝城县文明镇中心小学官小平 案例: A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县属中学,学校的管理基本属于校长一言堂,校长几乎不听取其他副职领导及教职工的意见,采取的是铁腕管理手段,学校缺少民主管理的氛围,教职工当面从不敢提任何意见,背后却议论纷纷、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学校缺少人情味,各种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学校的社会声誉也每况愈下,告状事件层出不穷,许多教职工却暗自偷笑,反而希望学校出点什么事似的。 B校是与A校同处一地的农村小学,学校的管理民主氛围浓厚,领导之间精诚团结,教职工之间亲如家人。几届校领导都很注重对教职工的情感投入,很多教职工都说:“校长把我当人看,我给校长当牛干”。 B校的发展蒸蒸日上,社会声誉极好。 要办好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办学目标,其决定的因素是教师,教师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是学校管理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和实现教师使用上最优控制的标志。因此,学校领导应致力于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理解学校追求的目标、价值理念、问题的所在、改革策略的选择,使每一个教职工都学会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位臵,确立自己的目标,把自身的发展利益与学校的整体利益高度融为一体。 一、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有些学校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浮于事,劳逸不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一个人能干完的事情三个人干,一个真正干,一个在看,一个却在捣

蛋,分发奖金却大家一个样,校内普遍存在着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也引发了教师间的一些矛盾冲突,也势必造成当事人的一些心理问题继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 (二)集会或其他一些集体活动时,教师们大多表现散漫而没有效率,每周一次的教职工例会常常要因为等待众多迟到人员而耽误时间,而相关的一些规定形同虚设。教职工精神面貌低迷。 (三)青年教师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指导,在实践中处于一种盲目或者说实效性不高的自我探索、彷徨状态。 中年教师则因度过了青年教师这一特殊时期,部分没有走出骨干(特色)发展之路的人已经开始把自己的教师职业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谋生方式来对待,缺乏进取精神和动力。 部分老年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仅仅是“发挥余热”,对自己的明天基本不会加以太多思考,已经成了事实上的“打折商品”。 (四)领导班子不能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反而互相拆台、扯皮,造成教师群体中拉帮结派,影响恶劣。 二、问题解决方案与措施 面对上述问题,必须对学校进行一番大调整、大改革。需要把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等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论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建章立制,促进学校和谐,提升教师工作动力。 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全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其他相关的制度,使每一个教职工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义务。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学校扩建经费的解决办法 第五小学校舍紧张,需要扩建,否则将影响学校的发展。可是扩建校舍需要很大一笔经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无法解决。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学校的赵校长苦苦思索了好几天,终于在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个办法:周末要邀请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社区、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的有关人员召开一个会议,专门研究学校今后应如何发展的事情,请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出谋划策。 思考题 1.赵校长为什么要邀请诸方代表参加会议,共商学校发展之事? 答:矛盾调和的前提就是要先把矛盾的各方都拿出来。形成决策的过程,离不开对各方情况的详细了解。 2.你认为会议能否解决学校扩建的经费问题?为什么? 答:会议有助于促成问题的解决。至于学校扩建经费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上级领导部门的协调和各方的支持。校长一个人无法决定学校经费的问题。二.上课成了另类的“合并单元” 这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所谓“合并单元”,走过A校的一些班级,可以发现教室里人特别的多,超出了一个班级的人数,黑压压的一片,教师则成了镇压暴动的警察,而另一个班空无一人,细看两个班的课程表,好象不是同样的一种课,怎么会在一起上呢?据知情老师透露,这是一些副课老师想出来的办法,是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而进行的合并上课,这个老师下午有两节课,另一老师下午也有两节课,那么第一节课我去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你就可以在办公室里休息,下节课你去把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我就可以休息一下了。 分析:教学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课程表,教师按找自己的课表上课,这是走进教师之门第一天就必须知道的,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不能让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合并啊,这是对学生的极大不负责,老师是轻松了一节课,但学生就要受累两节课,甚至是一辈子。对于合并出来的课,我不敢苟同它的质量,可以是毫无效果。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究竟是谁的职责 学校快要开学了,教导处正忙于编班、排课表、安排科任教师和制订新学年教学计划;总务处正负责扩建校舍、修缮教室、添置教学仪器设备、为新分来的教师分配住房。这时新华书店来通知,新学期学生用的课本已到,要学校即日去取。教导处将通知转总务处,意思是让总务处派人派车去取。刚由后勤组长提升的总务主任看到通知后,找到教导主任说:“有关教学的事该你们教导处管,怎么让我们去取?”教导主任说:“这怎么是我们教导处的事呢?教导处只负责有关教学的事。”“难道课本不是有关教学的事吗?如果说课本与教学无关,天下还有什么事与教学有关呢?”两位主任都有点不冷静了。教导主任继续说:“如此说来。学校工作都与教学有关,岂不是都得由我们教导处包下来,那还要你总务处干什么!以前因为你们人手少,学校没有车,所以课本都由我们通知各班自己去取。现在后勤组升为总务处,有人有车,总不能让学生一捆一捆的去扛吧?”总务主任仍不服气:“我们并没有把什么事都推给你们教务处,建校修房,购置教学用品,柴米油盐,这么大一摊子事,哪一件不是总务处干的?”教导主任解释说:“课本问题,教导处只负责填征订单,提供课本所需数量,至于课本供应,完全是你们总务处的工作,历来如此。何况学校的汽车也是由你们总务处管理,派车也得由你批条子。”总务主任觉得“历来如此”四个字很不顺耳,他认为这是教导主任在嘲笑他刚走马上任不懂行,反感地说:“我不管是不是历来如此,咱们照章办事,该谁管就由谁管,如果你们教务处忙不过来,总务处可以帮忙,但不要把你们工作范围内的事硬推给我们去做。”教导主任说:“搬运课本正是你们工作范围内的事,总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为教学服务!”总务主任很不以为然地说:“为教学服务得有个范围,得照章办事。” 两人争论没有结果,只得请校长裁决。校长沉思了一会,并没有马上肯定谁是谁非,而是请总务处与教导处各派一人随车现将课本取回,以后再解决两人争论问题。 改编自: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1988. 二、案列分析 该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学校组织机构设置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方面的问题。分工

学校管理案例及分析

学校管理案例及分析 【案例1】 嘱托 根据常规,离任的领导总以为有责任给新上任的领导留点什么,嘱托?希望? 声誉很高的沈校长刚好年满六十,尽管身体还硬朗,雄心也未灭。但是,退休规定不留情面,只等新领导班子确定下来后,他就要退下来了。他留恋学校工作,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给后任领导留下更好的基础,让他们去做出更好的成就。可是这点心愿,现在却变得难以实现。例如,学校数学教研组缺一个能干的教研组长,上半年已研究决定调入某校一位骨干教师。当时因对方坚持不放,只好搁了下来。现在对方愿意放了,老校长催着管人事的副校长办理。可是这个由老校长一手培养提拔,平时言听计从的副校长,表面答应着,就是不办理,老是找各种借口拖着。这个副校长聪明得很,对老校长客气,是感激知遇提拔之恩;拖着不办,决不是决策上的错误,而是要等新校长上任后,听听新的领导口气再定。“不然的话,新校长认为在他赴任之前,我们有意安排好自己的人马。那时,老校长是退了,可我还得留下来呀!”当老校长从侧面了解到副校长的“内心独自”后,心中一股悲凉之情油然而起。老校长自责自己为什么到“快下台”的时候,才识别出这位副校长是一个不以事业为重的人。 经过思虑,老校长决定给接任者留下这么一句嘱托:用人决不能看其听话不听话,用起来顺手不顺手,关键要看其以事业为重还是以个人利益为重。 【评点】

这个案例反映了“人才难得亦难知”的道理。要用人就要知人;要知人,就要以贤知贤,以能知能。校长的用人和选人的标准先得彻底改变。老校长留下的嘱托:“用人决不能看其听话不听话,用起来顺手不顺手”,值得校长们深思。 用人,要注重两个用人的原则: 第一,德才兼备。我国通俗说法叫又红又专。主张德才兼备,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专利。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任何时代都既讲德又讲才。早在汉代,王充就指出“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论衡·别通篇》)。而且也早有人主张德才统一,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卷一)。这话和我们现在说的“专是本领,红是方向,是统帅”的精神是一致的。学校角色的德,就是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优良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专,就是精通业务,具有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懂得和掌握教育规律,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能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 第二,公正合理。要按条件取人,通过一定手续选人。坚持必要的考核,走群众路线。杜绝不正之风,不搞任人唯亲。一些学校领导喜欢选任和自己有这样那样关系的人,其实有关系并不一定有好处,“远亲杂交”才有利于多种信息交流,择优发展。当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确实是按条件选任的,则也不必过多拘泥于关系的亲疏。总之,要按工作需要和角色特点合理选任。 用人,要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心理。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40例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学校管理案例分析40例 近年来,学校管理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学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发展前景。因此,学校管理需要得到重视和改进。本文将选取学校管理案例分析40例,分析其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学校管理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学校管理中的人事管理问题 1. 案例一:老师缺乏热情和耐心,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与学生互动,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加强对老师的培训和考核力度,培养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感。同时,学校也应该制定相应的优良师德考核制度,通过奖励和惩罚,激励老师付出更多的热情和耐心。 2. 案例二:学校存在人事矛盾,导致教学环境不稳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视,采取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和老师的行为,维护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学校管理中的校园规划问题

3. 案例三:学校教学楼设施老旧,需要更新换代,但因资金问题一直未能实现。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积极寻找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社会捐款或是政府补助等方式融资更新设施,提升校园环境。 4. 案例四:学校缺乏安全管理措施,学生易造成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园安保设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三、学校管理中的教育教学问题 5. 案例五: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毕业后找工作难以获得高薪工作。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增强与产业的联系,搭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6. 案例六:学校缺乏科学创新教育,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科学创新教育,增加学生的创新活动和科研能力培训,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科技创新领域。 四、学校管理中的学生管理问题 7. 案例七:学生在学习中表现的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拒绝接受不同意见和观点,对老师给予的批评和教育不予回应。

学校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中一定会遭遇许多困惑。面对一个个困惑,要大胆求索,勇于攀越,从而寻求最简洁最科学最人性化以达到教育管理的理想境地的一种思想境界。然而,学校管理中也会存在多余的“困惑”。如何让赶走困惑?请看案例: 校长的用人艺术案例 梁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在学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交给他的工作都能按时保质完成,他不仅在学生中有威信,也深得家长信任。但他总是爱与领导“对着干”,发一些“牢骚”。学校工作中难免会出一些问题,他就抓着不放,偏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学校实行“陪餐”后,住宿生在学校就餐,这就需要一个在学生中有威信的人去管理,于是校长想到了梁老师。梁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同时又提出一个条件:“要我参加行,要给我一定的权力,这样我才能调动其他人。”校长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要求,让他管理学生食堂,果然,他不负众望,把学生食堂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得到家长好评,同志的认可,同时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 案例分析 学校领导者的职责之一就是科学选用和培养干部,概括来讲就是用人才。干部队伍是学校的支柱和中枢。建设好干部队伍,学校工作就能全盘皆活。校长要在选、用、养三方面苦心经营。选任干部要准确,要慧眼识人,任用那些能力强、有群众基础的人,但是也要妥善使用那些“尤妙”人才。案例中的张老师教学工作能力强,但又是一个“刺儿头”型的人物。对于这样的人才,校长采取了大胆放权,用其所长的用人艺术。 该案例我们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校长的用人原则和艺术。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在人事管理方面的自主权扩大了,如何知人用人,是很重要的领导艺术。学校领导者要做到“知人善任”。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要善任,必须先知人。不知人,就谈不上善任。但要做到知人并非易事,学校领导首先要明晰下属的风格。在一个健康的学校组织中,下属被看成是联

学校管理案例及分析

学校管理案例及分析 一、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在以澎湃之势汹来。随之到来对陈旧观念的冲击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而当今社会中商品大潮,网络信息等方面对教育的影响也日趋严重。特别是农村学校 中厌学弃学的现象为新课改的实施设置了许多障碍。如何有效地做好新课程改革形势下, 农村学校的控辍工作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八达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村级学校。这里地处城市边缘,地域范围大,人口结构复杂,流动人口众多,家庭结构多样,贫困人口多,造成法律意识淡薄,对《义务教育法》 等法律的理解不到位,往往是造成学生失控,为学校管理带来严峻的考验。 为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依靠法律来管理学校推动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我校在 管理中针对一些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案例: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时值2002年初冬,寒风瑟瑟。某区主抓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区长带领区计生检查组,到××乡的白龙村进行一年一度的计划生育检查。在白龙村支部 书记和妇女主任的陪同下,走访几个因计划生育引起的困难户。 上午,九点多钟的阳光给人们带来一丝暖意,走在街道上,一个衣衫褴褛,肮脏不堪,约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出现在区长的视线中。区长突然一怔,心中涌起许多疑问:正值学 校上课时分,为什么这个孩子没上学?他衣着如此破旧,是谁家的孩子?他为什么躲躲闪闪,不愿见人?是不是学校老师把他赶出了课堂?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做为领导的责任驱使 他不顾自己的寒冷,快步走到孩子的面前。 区长为了不引起孩子的恐慌,蹲下身子轻声的问道:“你怎么没上学?”孩子眼中流 露出明显的惧意,并迅速地转过身去,一言不发,把茫然的目光向远处的山上望去。面对 无声的孩子,区长不禁焦急起来。她转身问身边的妇女主任与村支书:“你们知道这是谁 家的孩子吗?”两人不约而同的摇摇头。区长把声音提高一下,问:“这孩子为什么不上学?”两人又摇摇头。 这时,孩子突然加快脚步,向一所农家院落走了进去。三人在后面紧紧跟随,来到门前。叩了几声门后,在一片狗叫声中,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打开院门。妇女主任不禁叫了 起来:“刘大爷,刚才进去的是你家孩子吗?”老人点点头,并长长地叹了口气。 原来,孩子的爸爸是老人的大儿子。已经四十多岁,由于不务正业,长期酗酒,他的 第一任妻子在无可奈何之后离开了家庭,从此杳无音讯。但他不禁不收敛恶习,反而更放 纵自己。整日进出歌舞厅和一些不良场所。前几年把一位小姐领回家同居,生下这个男孩后,因他嗜酒如命,第二任妻子又一次离开他。为此,他的精神遭受重创,每日喝过酒就 打孩子,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把孩子长期锁在家中,跟外界基本不联系,就连村里都不知 道有这个孩子的存在。就这样,孩子在家中封闭了8个年头。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某大学学生会主席小明每年都会组织一次社团招新活动,但是每年都有不少问题。今年是小明的大四,他决定打破以往的常规,做出一些改变。他经过调研和学习,总结出了一份学校管理学案例,以期能够提高学校社团招新活动的效果。 首先,小明认为在学校管理中要注重规划与组织。他在过去的招新活动中发现,很多社团都没有事先制定好招新计划,导致活动的效果不理想。因此,他建议每个社团在招新前制定详细的招新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并提前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其次,小明强调了学校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在过去的招新活动中,学生会和社团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活动内容不协调。因此,他建议学生会与每个社团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信息,协调各个社团的活动内容,保证招新活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第三,小明强调了学校管理中的监督与评估。他认为在招新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应该及时对此次活动进行评估,包括活动的组织情况、宣传效果、学生反馈等,以便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之处。同时,他建议学生会与各个社团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对社团的招新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并在必要时进行及时调整。 最后,小明强调了学校管理中的团队合作与发展。他认为学生会和各个社团应该形成一个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招新活

动的开展。在过去的招新活动中,学生会和社团之间往往是各自为战,导致效果不佳。因此,他建议学生会与各个社团定期开展合作会议,进行工作协调,共同制定活动方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果。 小明将这份学校管理学案例提交给了学校领导,并获得了认可和支持。在他的努力下,今年的社团招新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通过对过去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他成功地改善了招新活动的效果,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这份学校管理学案例成为了他以后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成为了学校管理的范例。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案例范文(精选5篇)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案例范文(精选5篇) 第一篇:学校管理案例分析案例 (一)强化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 1.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三农”情怀。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和工作平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 育教学各环节;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大学生思想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思想政治 阵地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五大工程”,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厚植农耕文化根基,打造“禾木育人”特色校园文化,塑造饱含“三育”传统、工匠精神、“双创”实践的 农林精神,厚植学院“农”文化根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爱农情怀。 2.坚持以生为本,夯实教学中心地位。学院党政领导重视教学,领导班子坚持联系 并指导二级学院工作,参加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随堂听课和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等;不断 完善两级管理体系和绩效激励机制,赋予二级学院更多管理自主权;建立两级教学督导 和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实施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教和专项检查等质量监控措施,以质量监控促进教学;按照教学运行优先、教学基本建设优先、教师能力提升优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先的“四优先”原则,安排教学经费。近3年,教学运行和专项占 办学经费支出的58.34%,且稳步增长。 3.坚持多元办学,搭建校企育人平台。学院与隆平高科共同牵头组建由129家龙头 企业、66家院校、10家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集团以“生源链、就业链、师资链、信息链、产业链和成果转化链”六链为纽带,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长”的原则,通过产业驱动、校企联动、平台带动、项目推动,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互惠互赢,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与艾贝尔共建股份制宠物医院、与山水 集团共建工厂化育苗教学工场等2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校企共育现代学徒; 与新希望集团共建“新希望绿领学院”,由企业出资,面向全国免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4.坚持“章程”引领,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学院以章程为核心,建立了党委领导、院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强化学术委员会在专

校长学校管理案例

校长学校管理案例 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每天要面对许多人,许多事,接下来 给大家示范几个例子,让各位了解校长面对学校的疑难是如何处理的。 校长学校管理案例 【案例一】变味的签到王校长在巡视校园时,发现总有 个别人或者早退,或者找不到人的现象,就制订了签到和签离 制度。制度刚开始执行时,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随 着时间的推移,这制度好象,慢慢“变味”了. 现象一:上班时间还差 15 分钟,校长室的门还是紧锁着, 教师办公室里已是炸开了锅,这边一句“让我们签到,他们人 都没有,他们要不要签到。”,那边又来一句“干脆把名字写在他们的门上. ”这一句即将得到大家的响应,大家拿出粉笔在校长室门上签了起来,没大会儿,门上已满是各式各样的签 名。第二天,签到表到了教师办公室里,签到方便了,然而校长室的门还是像往常一样在上班时间到之前一点点才打开。 现象二:中午上班时间还早,但每天安排了一个写字课, 提前二十分钟,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提前二十分钟来校, 如果你今天没有课,按照正常上班时间到校,就算迟到,然 而每次在写字课下的时候,总会发现校门口浮现王校长的身影…… 现象三:为了赶上签到,杜老师总是早早来校签上一个名,然后就放心斗胆地去一个固定的地方睡觉去了,更有甚至, 在下班的时候就把名字签好了,因为签了名了,就不会算迟到了.如果今天来迟了,他也会把时间写的早早的,让领导无据 可查.

【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虽然反映的是管理制度在实行中的细节,但从细节处见管理的全貌,管理者为了对下属的不良行为进行管制,而采取的签到制度,确实这样的制度能够对被管理者的不良行为得到抑制,但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态度令被管理者觉得难以接受,从而做出过激的举动,如现象一中,教师的签到居然签到校长室的门上,这是教师对管理者的行为的不满,是一种对强权的挑战,由此也就开始了管理矛盾的开端. 管理者的对人不对己,人我不一的态度,只会造成管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使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现象二就更能体现管理者在对待自己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人我不一的不平等现象, 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管理中的不公平现象才会导致浮现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浮现,正如现象三中的那位老师把签到当成为了签名表,只要上面有名了就算签到了,根本不把管理的制度放在眼中,这样签到又有什么效果呢?管理的有效性的结果就这样定局了。 管理有效性的体现惟独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同时位于同一平台上,进行统一的管理,才干体现公平,这样也才干让管理真正有效。管理者千万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强调自己是管理者的身份,从而凌驾于制度之上,而忽视了自己同时也是制度的管理对象.这样既不利于管理者自身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被管理者是以管理者作为模范的,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被管理者,即使被管理者屈服于管理者的管理威严之下,但管理者不一事同人,对人对己搞两样,而强压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一群都会群起而激之,到时学校管理将一塌胡涂,无法正常开展下去而只流于形式的.久而久之,这样流于形式的管理方式,将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例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学 校管理案例分析例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管理方案的完善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以及整个教育体系的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案例出发,分析学校管理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学校管理的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案例背景 某校应招生人数增加,为了更好地保证招生情况,学校校长安排了一位新老师去承担招生工作,原来负责招生工作的教职员工转移至其他部门工作,然而新老师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好成绩,学校的招生人数长时间没能达到预期。此时,学校管理层面出现了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问题分析 问题的产生源于学校管理层面的变化,由于校长的安排和调动,导致了原来负责招生工作的经验丰富的教职员工被转移,新老师对于招生工作的经验缺乏,从而导致了招生情况的不理想。如果直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于招生工作进行再次安排,并且调整教职员工工作的分配,但是这种做法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并不能够杜绝问题的发生。

三、解决方案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管理方案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首先,学校的管理层面应该定期进行评估,通过对于教职员工工作的评估和分配,能够让学校合理地利用人才,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加强员工的学习和专业背景知识的丰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引导他们对于工作的理解,让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管理需要。最后,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制定清晰的制度规范,加强风险管控和预警机制,确保学校的管理系统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性发展。 四、总结 学校管理的问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并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学校管理团队需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的管理理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成功的管理案例

学校成功的管理案例 学校管理应该警钟长鸣,不能等到出了问题再亡羊补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成功的管理案例,欢迎阅读! 学校成功的管理案例1: 问题的提出: 规范办学,控制学生流失 结合大新庄二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并初见成效。 解决问题: 切实规范学校管理 一. 大力贯彻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方向 大新庄二中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不断端正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学校用“团结务实、创新争先”的校风来激励全校师生按新时期人才要求标准做人,用“刻苦钻研、合作交流、全面发展”的学风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争做符合未来社会要求的一代新人。用《守则》、《规范》约束学生的言行,通过正面教育、开展活动、组织评比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开展各类有益活动,通过正面教育的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可喜的精神风貌。⑵我校在常规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积极开展艺体活动,并对成果进行验收,完善常规管理,落实素质教育 我们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扎实地做好校园、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等项常规管理工作,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并定期检查、考核,将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⑴重管理方法的改进。在校长的领导下,班子成员分管各自的一条线,直接为管理负责,独立开展工作。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任务、

要求以及实际情况等,分工负责,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向基层落实。特别是每次月考后,领导和教师坐下来,共同研究、探讨,找出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大家真的行动了起来,无形中为我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⑵重教学规范的完善。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命所在,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重视加强教学管理,并不断规范和完善。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课程计划,我们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各类课程,并要求教师上齐、教好每门课。我们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每次活动中,我们力争让新面孔出现,为更多的年青教师提供展示和锻炼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十月份我校成功举行首届英语大赛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心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成效显著,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教师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水平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对于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高,教育科研的深入,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保障。 1、阶段测试与质量分析相结合。 阶段测试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常规教学活动,它可以考察一段时期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校把质量分析看成高于阶段测试之上的教学活动,一直十分重视试后的质量分析会,学校组织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各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认真查摆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研究下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教师们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为成绩的再次提高构建平台。 2、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相结合。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学校管理案例分析范文六篇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学校管理案例分析范文六篇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学校管理案例分析1 案例1:班里有个特殊生叫王**,为何特殊?因为人长得又瘦又小,给人感觉严重的营养不良.说话口齿不清,爱哭,无法交流.经常上课钟响了,还看不到人影,我得到处寻找.严重影响了 教学秩序,还存在着不安全隐患,让我感到很头疼.在跟语文老师、家长、校长全方位商讨后,决定对他严格看管,并告诉他什么地方可以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做 错事马上帮他纠正,并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准备学习用品,怎么学习.平时用良好班风影响他,教他如何与同学和睦相处,渐渐地他的行为规范多了,再也不到处乱跑了,学习有些进步.那天我在上思品课,他高举小手回答一个问题说:“爸爸妈妈 疼我,我要乖,做个好孩子,认真学习,要考100分.”我听了很震惊,也很感动.这是一棵懵懵懂懂的幼苗,还须我辛勤地浇灌与呵护,我感到自己任重而道远. 案例2:我班吴**同学,上课常发呆,显得有气无力,作业马虎应付,在我了解 其家庭背景后,经常抓住他的点滴进步,在学生面前夸奖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上课鼓励他大声回答问题,并奖励他一个个红苹果卡,渐渐的,他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态度也变得积极多了,成绩有些许进步,那沉默的小脸上时常会露出灿烂的笑容.闲暇时还喜欢与我交流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这时我就充当一个忠实的可爱 的大朋友就行了,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3:班里有一位叫林*的女孩子,胆子小,性格内向,所以一年级刚入学时, 整天很沉默,不爱讲话,更不要说上课举手发言了,数学课碰到口算题开火车回答时,到她那儿常常是断了,几次的考试成绩都很不理想.为此,家长特别着急,到底该怎么办呢?我详细地向家长了解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后,每次见到她,我都会给 以一个甜甜的微笑,让她感觉到老师很容易亲近,上课时,因为她总是坐得很端正,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总是看着黑板或老师,所以我就在大家面前表扬她,让她感觉到老师是喜欢她的.就这样,慢慢的,她变得开朗些了,但成绩还是不理想. 案例4:班里还有这么一个男孩,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很小,常发呆,给人感觉有 点疲倦,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可是下课就很活跃,孩子们说:他在玩耍时声音喊得

学校教学管理案例分析

如何化解教师不愿承担某些课程教学任务的困境 一青年教师承担了某系小学教育方面的课程两年后,觉得该课程难教,与教学法和班队活动之类的课程内容重复,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认为这门课学生毕业后在小学教学中用处不大,所以提出不再担任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建议系里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取消这门课程。系领导在听取任课老师的意见后,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到实习基地的小学进行实地调研,请教专家.得出的结论与该教师的结论完全相反:该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很重要,从小学三年级直到初三,每周至少有两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学校创品牌、显特色的重要课程,市区的多所小学去年招聘能承担该课程的教师还招不到。了解情况后,系领导决定开展“校校合作”,邀请一位在该领域颇有研究心得的小学教师作为该系的兼职教师,让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主讲该门课程,将其出版的教研成果专著作为该课程的教材,并将该课程作为学院精品建设课程立项。同时安排原来承担该课程的本系青年教师作为校外专家的助教,跟着校外专家听课,辅导学生,并协助专家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点评: 1、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反映的问题,系领导没有急于下结论,也没有以不 服从安排的帽子强压任务给教师,而是首先想到调查研究,深入小学教学 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请教专家. 2、及时调整思路,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聘请具有一线教学经历、有丰富 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来上该门课程,既保证教学工作的良性运转,又在开展 校校合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3、对原任课教师的工作做出相应调整,既让其知道自己的不足,又给其学习和 提高的机会。通过听校外专家的课和协助校外专家进行网络课程建设,使 其对该课程的知识有更系统完整的认识和学习,为其今后再从事该课程教 学作好准备. 附件 二级学院院长的改革为什么失败 某大学一个二级学院领导班子不团结,工作在全校排名靠后,师生意见较大.该大学对这个学院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来自另一个学院的年轻教授周锋脱颖而出,提拔到该二级学院担任院长兼分党委书记. 到任后,周院长首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两周后召开全院大会,找出前任领导班子的十大不足,提出了他要进行改革的十大举措。上任后第20天,他首先将宣布将行政人员减少一半,富余出的人员从事创收工作。其次,周院长狠抓劳动纪律,每个行政人员和任课教师必须签到,对迟到早退者扣除一定数量的奖金。同时,他给行政人员和教师办相关学习班,学习结束后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补考,再不合格的除扣除奖金外,行政人员重新安排工作,教师暂时停课.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刘玲艳小学教育 112062012084 【案例名称】:是育人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 【关键词】:学校管理育人为主教学为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 【案例出处】:《学校管理学》教材P67 【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主要是两位校长对该校老师的讲座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位校长认为,应该强调以教学为主而不强调以育人为主。因为在他看来教学为主是有凯洛夫的“三中心”理论所支持,尽管这种理论不再被提起,但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改变学校要以教学为主的做法,而且各校校长也在秉持着这一理念。所以对于以育人为主的理念,这位校长是不赞同的。而另一位校长,认为学校教育工作应强调以育人为主,但对于学校管理也强调以育人为主是存有疑虑的。当该校老师把这两位校长的质疑抛向在座的其他校长时,案例中的其他校长表现得十分活跃,显然不能保证每位站起来的校长都拥有一样或不一样的学校管理理念,所以对于是育人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这个问题,就此产生分歧。 在整个案例中,不能武断地说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学校管理就是错误的,或者说 坚持以育人为主的学校管理就是正确的。因为各个学校情况不同,对相同的人与事的管理要求有所不同,因而具体的管理原则也应有所不同。但我认为,以教学为主还是以育人为主二者并不冲突。 【案例思考】: 也许我们会问以教学为主和以育人为主可以划等号吗?我认为,理想中的

二者是可以划等号的,毕竟学校育人的主要形式是教学,学校管理者应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管理,而教学管理中的一切工作都应首先考虑满足育人工作的需要。但现实的学校管理状况远比想象中的惨烈。以教学为主中的教学在逐渐变得扭曲,必然会导致育人方面的缺失。以福建泉州安溪县一所中学发布的校规为例,该校规在网上引起网友热议,其制定内容居然是关于限制男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在学校办学者看来,出台严格管束学生的措施,便于学校更加管理学生,也可向家长 交代——如此管理是为了让学生一心学习。显然该学校管理中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不合理的,是不利于育人的。可是,当目睹有的学校采取这些措施,“管理效果”很好、学生成绩提高之后,其他一些学校也就不在乎“教育”了,而只想着打造“考试机器”,甚至在调研中发现,有一些学校办学者甚至认为,在当前的办学环境中,管理越变态,应试越成功。学生可能不理解,但这是为他们好——考出高的分数,才是硬道理。 这就无怪乎河北的衡水中学,虽然饱受舆论质疑是“高考加工厂”,即使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和学生的反对相反,很多家长也是高度配合学校的,家长们认为,学校就应该对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只要能考出好的分数,就“力挺”学校,这给学校严加管理以底气。学生的权益,由此被严重漠视,也就没什么所谓的以育人为主了。 育人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加上强调以教学为主容易产生误导。事实上,“应试教育”比任何一种的教育方式更强调以教学为主,其结果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学校的功利化办学趋向更为明显,学校的管理必然发展到简单、粗暴,一切为功利的办学目标服务。 在“育分“和“育人“的选择上,育分的现实需求远比育人的理论,有市场和说服力。甚至可以说,只要有利于育分,哪怕再被质疑有违育人,学校也不会太在意,而且,还会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理由是:这也是为学生好,考不上好学校,“育人”有何用?大家所见的是,原来学校对“圈养教育”、“监狱式“管理很敏感,现在,有的中学,甚至超级中学已经不辟讳,学校就是实行精确到分的精细化管理,是向管理要分数。而面对管理出分数,更多的学校,选择的是跟进学习,而不是保持教育

学校管理的50个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的50个案例 学校管理的50个案例 目录 第一辑学校发展 1.学校店面该不该出售 2.新任校长抓什么 3.如何应对中考改革 4.办公楼设计方案的选择 5.老校长遇到了新问题 6.学校食堂如何进行改革 7.校长抓教学还是抓建设 8.学校门口的饮食摊 9.可以用管理企业的方式管理学校吗 第二辑用权与用干部 10.学校的大小事务都由校长说了算吗 11.校长经常插手教学工作合适吗 12.新任校长改革校纪校规引发的困惑 13.胡校长为什么没有做出业绩 14.李校长的“无为而治” 15.两所中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会议 16.正副主任之间的矛盾 17.校长的越级指挥 18.教导主任谁来当 19.对语文组组长的惩罚 20.校长的用人艺术 第三辑人事管理 21.林老师能否被评为优秀教师 22.青年教师的早操 23.“刺儿头”老师 24.黄老师的沮丧 25.一场没有结束的争论 26.“全勤”之争 27.下午的签到该不该取消 28.评职称引起的风波 29.刘老师为什么不走了 30.一项人事聘用工作的处理 31.坚决不做文科班的班主任 32.该不该补发奖金 第四辑德育管理 33.如此处理考试作弊行吗 34.该不该管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 35.如何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 36.学校应不应该实行封闭式管理

37.剪发风波 38.新校长该怎么办? 39.处理早恋问题的艺术 40.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 41.学生在校的安全由谁负责 42.偷糖风波 第五辑教学管理 43.办学条件不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44.调班风波 45.迟到的处分 46.缺勤问题的处理 47.教案展览还能办吗 48.可以用简案代替教案吗 49.“涂卡评分”带来的尴尬 50.升学奖风波 编者的话 作为一种正规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案例教学或学习发端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最早应用于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并获得巨大成功,后来被引入教育管理领域。192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出版了第一本管理案例集,奠定了教育管理中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到了60年代,案例教学法渐趋成熟并开始广泛应用。我国自90年代开始在教育管理领域引入案例教学法。据说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管理的精髓在判断,讲授只能传授知识和经验,而能力的培育离不开实践,案例讨论就是培育判断能力的一种模拟实践。 在案例教学法或称案例学习法的倡导者看来,案例教学或学习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最有效的学习。它能让学习者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成果,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对大量的“真实情境和困境”,扮演多种角色——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教师,设身处地地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者从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从困境案例中学习摆脱困境,从危机案例中学习处理危机。与纯粹的理论学习相比,案例学习摆脱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与亲自参加社会调查研究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费用最少的“社会实践”。不仅如此,案例学习还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这不仅因为案例本身生动,有趣,富于挑战性,还因为学习者可以在学习中尝试扮演各种角色——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普通教师或者局外人。 案例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有两个环节很重要: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是案例学习的关键。提问的目的在于探索知识和激发学习动力。进行案例教学或学习时要勇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人从技术角度,将提问分成10种类型。第一,开放式问题。如:“什么是问题的关键?”“你将作何决策?”第二,诊断性问题。如:“你怎样进行分析?”“你的结论是什么?”第三,信息寻求问题。如:“学校的规模多大?”第四,挑战(检验)性问题。如:“你何以作这样的判断?”“说出你这样处理的理由。”第五,实施性问题。如:”如果你是该校校长,你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第六,轻重缓急问题。如:“你将按照什么顺序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