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建设工作方案

德阳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深化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阶段。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助力我市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四张名片,引领德阳转型跨越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社会对政务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政务云、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平台亟待规划、建设和完善,部门之间信息化系统比较封闭,“信息孤岛”已成为当前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瓶颈。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规范有序、统筹推进需要建设更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

—1—

(二)发展趋势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号)要求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结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方向、建设成果和建设经验,新型智慧城市将以全覆盖、全共享、全数据、全运营等为发展趋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城市服务管理深度融合的载体,将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态。

1.全覆盖。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光纤网络、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网络的全面覆盖是保证充分信息获取、广泛信息传输的基础。

2.全共享。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已被公认为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打造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信息资源集中整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当前及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3.全数据。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需要建设一套数据共享交换的数据标准,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有效整合部门业务数据,长期保存、更新和提供共享服务。

4.全运营。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探索一套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运营机制,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运营模—2—

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和运维生态圈。

二、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1.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以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有计划、分层次地统筹推进。

2.坚持需求主导,市场运作。以服务民生需求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低成本、实效好的信息化发展模式。

3.坚持基础共建,资源共享。加快政务云、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交换,实现信息化资源集约化管理。

4.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抓住机遇,找准突破口,着力推进民生服务和重点领域智慧应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5.坚持开放合作,安全高效。加强对外合作,汇聚社会智力和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重视信息安全工作,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

(二)发展目标

依据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按照“123N5”的架构进行优化,明确当前重点发展目标:用两到三年时间,建设1个城市智慧中心,2个基础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云监管平台),优化3朵云(政务云、民生云、产业云),深化一批示范应用(N个专业应用系统),完善5个基础网络。到“十三五”末,将德

—3—

—4—

阳基本建成运行智能、管理高效、服务优质、生活便捷的成都北部智慧新城,显著提高德阳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引领城市未来的发展。

德阳市智慧城市“123N5”架构图

1.城市智慧中心。城市智慧中心包括城市指挥中心和智慧城市体验中心两大部分。城市指挥中心建设一个全市集约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指挥管理平台,整合资源、集约管理,统一指挥,全局调度,提高城市管理针对性、时效性和便捷性。智慧城市体验中心通过成功案例展示,提供体验机会,推广应用服务。

2.两大基础平台。建设大数据交换共享和行业云监管两个平台。通过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促进政务、民生、产业三个领域专业数据信息的交换、共享,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通过云监管平台对多个云服务商

进行统一监管和资源调度,有效促进竞争和优胜劣汰。

3.三朵云和N个应用。以政务、民生、产业三个领域的各类专业应用为基础,建设相应的三个云服务平台。政务云以满足部门业务需求为目标,提升政务云数据存储、计算、接入、系统部署、安全防护及数据备份等方面的承载能力;民生云着重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公安、民政等公共事业服务,借力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让全市群众分享成都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以智慧工业管理云为载体,为企业提供多形式、低成本的信息化产品,促进生产企业营销、设计、生产、管理等全过程信息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收集城市能耗基础数据,为后期城市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按照整体规划,推进一批示范应用建设。建设以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两车防盗、智能泊车、环境监测、路灯管理、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等物联网应用,加快智能交通项目建设,推进智慧社区项目建设,完善智慧城管项目建设。

4.五个基础网络。以全光宽带、移动互联网(4G/5G)、城市WIFI、电视网、物联网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市智慧城市基础数据传送网络。

5.保障体系。为保证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按照整体规划统筹、有序推进,不断完善组织保障、管理体系、监督实施、工作流程、运营维护等方面机制体制,形成一套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三、重点工作任务

—5—

(一)建设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按照《四川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7〕50号)要求,结合德阳实际,以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基础,建设统一政务服务门户及手机应用,整合共享全市行政服务部门各类信息系统,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联动,打造全市统一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促进政务服务事项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初步形成以市级政务云为支撑、“中国·德阳”网站为入口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

(二)加大“无线城市”建设力度

打造智慧城市入口,实现建成区WIFI全面覆盖,规划建设9000-10000个热点,覆盖建成区主要干道及其它重要公共场所,广泛开展多形式的应用推广,加载智慧政务、民生服务等各类应用服务,建设可运营、可监控、可管理的“无线城市”。

(三)搭建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将数据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公共数据的组织、编目、清洗、整合加工,完成数据汇集。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通城市公共数据的进出通道,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为政府专网和公共网络上的各类应用提供数据服务、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和知识服务。打造城市信息资源集聚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权威的、统一的信息渠道。推动信息资源在线共享、交换与消费,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6—

(四)建设云监管平台

通过建设云监管平台,统筹管理调度政务云、民生云、产业云等云平台资源,融合资源监管、运营管理、安全运维三大能力,加强对云平台的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监管,实现平台之间资源互补、良性竞争,提升资源使用效益。

(五)优化政务云

对政务云一期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部门业务需求,制定科学的技术实施方案,提升政务云承载能力。引入或新建一个云服务平台,两个云平台同时提供统一标准的云服务,使两朵云数据可共享、资源可整合,形成云服务资源灵活扩张、动态管理、安全可靠的双平台运行模式。

(六)整合优化民生服务云

整合教育云,在已建成市、县两级教育城域网的基础上,整合引入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三通两平台”等技术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优化健康云,统筹规划全市健康医疗平台建设,完善全市医疗影像库和医疗卫生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分级诊疗系统、居民健康卡管理系统覆盖全市范围,优化医疗、医药、器械、食药安全、个人、企业等环节,统一汇集医疗、医药、医用、患者等相关信息,为全民健康信用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将我市打造成国家健康信用管理示范市。

(七)建设城市智慧中心

—7—

统筹全市交通、城管、应急指挥调度等业务,搭建一个全市集约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指挥管理平台,整合全市各类指挥中心资源,实时掌握城市运行情况,提升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后期通过将城市管理所涉及部门工作流程高度集约,统一指挥和调度,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便捷性。智慧城市体验中心通过成功案例展示,提供体验机会,推广应用服务。

(八)建设物联网统一基础平台

全市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是运用NB-IoT等物联网技术,将智慧德阳建设中所有物联网感知设备按照统一标准接入平台,采集各类感知数据,通过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城市服务总线,向全市各部门提供所需业务数据。通过建设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打造物联网示范标杆项目,既促进全市智慧城市物联网项目统筹推进、共建共享,也为大数据共享交换提供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智慧德阳建设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充分释放和利用海量数据资源中蕴含的巨大价值。

1.两车防盗。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和运营商搭建的物联网支撑系统,将车辆位置、状态等信息实时上传到管理平台。实现行驶轨迹监控查询,降低交通违章频率,改善交通秩序,降低两车盗抢发案率,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2.智能泊车。通过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交换,—8—

实现停车场智能化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停车引导、车位预约、在线支付等便捷服务,解决停车难、交通拥堵、收费管控难、人力成本高等问题。

3.环境监测。通过在各环保监测点安装物联网感知设备实时采集环保监测数据,实现污水排放、PM2.5、噪音、水质监测等环保场景的实时监控,为环境监测、应急、执法和科学决策提供精准化的数据支撑。

4.路灯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路灯的远程集中控制与管理,根据天气、行人、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远程照明控制、故障主动报警、灯具线缆防盗、远程抄表等功能,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公共照明管理水平,降低公共服务运营成本。

5.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对监测对象的多种指标如相对变形量、变形速度、方位、雨量、水位、裂缝、深部位移等进行实时监测、数据收集和处理,有效预防和避免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九)建设智慧工业管理云

整合工业云、能源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工业服务和管理功能,建立德阳智慧工业管理云。强化工业管理功能,准确掌握工业数据,全方位分析全市工业现状,为全市工业发展方向和趋势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拓展经济运行、项目管理、环保安全、产业预测功能,形成全市统一、共享、数据化管理云。

工业云进一步升级完善平台服务应用,打造核心产品,服

—9—

务更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引入B2B、C2B模式,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打造智能制造生态圈。

能源云建立能源监测统一接入平台,提供运行监测、故障预警、故障定位、故障处理、分析诊断、用能优化、用能控制等服务。

1.拓展经济运行监测。监测工业经济运行综合情况,全方位收集企业产值、企业规模、产业类别、要素保障等情况,打通各部门涉企数据通道,利用大数据技术智能化全方位展示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快速精准分析工业经济走势,为未来工作部署提供科学支撑。

2.拓展重点项目管理。实时更新项目推进情况、形象进度、存在问题等信息,对重点工业项目从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全程跟踪,便捷直观地展现全市重点工业项目推进情况和存在问题,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打造全方位、多级跨部门联动体系,推动重点工业项目投产达效。

3.拓展园区综合管理。实现智能化监测工业园区经济运行状况,数据化收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规模、经济效益,投资强度、土地利用情况等指标,利用信息化手段综合评价园区发展成效,为园区规划布局、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全面提升园区综合管理水平。

4.拓展环保安全管控。收集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和对标检查,掌握能耗变化情况。落实河长制,对沱江流域内石亭江—10—

流域河道展开网络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实时反馈各项违法违规事件处理情况,高效准确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实现智慧安全,全方位收集企业安全人才、制度、防控、监管、设施设备建设、生产实时监测等各方面信息。利用大数据全方位展示德阳工业企业安全工作现状,精准判断安全生产隐患,快速反应维护安全的工业企业生产环境。

5.拓展产业预测功能。全方位智能分析全市战略型新兴产业、装备制造、军民融合、食品医药、化工等产业发展数据,并依据行业特点进行汇总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问题,提升行业管理的数据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6.建立智慧工业管理云展示。将重点企业信息、工业项目进度、行业政策等相关信息纳入展示平台,全方位展示工业相关信息;建立涵盖装备制造、化工、食品、医药、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和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信息展示平台,充分展示工业发展成果。

(十)加快智能交通项目建设

通过智能交通项目建设,提高道路管理水平,规范交通行为和交通秩序,降低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运用新技术、新标准、新架构,多维度解决“交通乱”“交通堵”等常见交通难题,实现交通“智能化”“可视化”,交通信息公开化,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有序、畅通运行。

(十一)推进智慧社区项目建设

—11—

以政府为主导、以居民为核心、以服务为重点、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电视、信息发布屏等形式,第一时间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到社区及普通市民。同时为普通市民提供餐饮、娱乐、出行、房屋租售及企业服务等信息服务,打造全方位的便捷民生服务体系,把政府现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延伸到社区,建设一批全新的信息化服务型社区,以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十二)启动智慧城管项目建设

对现有数字城管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设集感知、分析、管理、指挥、服务“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总体架构,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的扁平化和快速化,实现城市管理评价考核的全面化和科学化,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快速、优质、高效的城市管理综合服务。

(十三)建设节能减排综合监控平台

建设节能减排综合支撑系统、工业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监测与网格化管理系统,提升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推动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建设。

(十四)加快智慧旅游建设

以“管理为基础、营销为重点、服务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从旅游管理部门、涉旅企业和游客三个服务主体入手,围绕“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合德阳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需求,—12—

构建德阳旅游云数据中心,建立多方协同、融合旅游公共服务、政务管理、行业监管、运营推广、决策支持等功能为一体的德阳市智慧旅游应用体系,建设德阳智慧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平台。

(十五)升级改造老系统

在完成两大基础管理平台建设,优化“三朵云”,深化一批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后,按照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对原有老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分步骤的升级改造,将其纳入智慧城市框架体系下运行,逐步建成群众满意的智慧德阳。

四、运营模式

根据智慧城市项目资金投入情况、服务对象和运营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项目运行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一)政务服务类

对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领域的智慧城市项目如行政审批、重要资源管理、行政执法等要采取政府主导型的运营模式建设和管理。

(二)民生服务类

对于没有盈利的项目,应由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选择运营服务企业。对于具有一定盈利空间的项目,可采用政府牵头组织,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由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给予企业一定期限的专

—13—

营权,政府参与规划并负责监督管理。

(三)社会服务类

对群众需求强烈、涉及政府公共服务的项目应由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建设投资,后期的运行维护由政府监督管理、企业运营。

五、保障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宽,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要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制定发展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组织保障体系、管理规范、工作机制和运营维护体系。

(一)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工作体系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方案及管理办法,审核部门项目实施方案,协调重大项目实施工作,牵头全市重大项目、公共基础平台的建设实施,负责管理和指导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工作。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由市属国企、通信运营商和具有较强实力的国有信息化建设服务类公司合资成立,在领导小组领导下,承担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智慧城市公共平台和体验中心的管理和运营。

成立专家组。由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咨询团队为—14—

领导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专家组负责指导编写、完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负责重大项目的技术方案论证,参与项目绩效评估等工作。

(二)落实部门职责,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职责。各部门切实增强智慧城市建设责任意识。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实施进度及质量进行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明确各部门、各条线的职责和分工,分年度分解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内容。建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全市年度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和考核。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

—15—

德阳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建设工作方案

德阳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实现新突破的深化阶段,是数字红利充分释放的扩展阶段,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阶段。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助力我市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四张名片,引领德阳转型跨越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社会对政务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政务云、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平台亟待规划、建设和完善,部门之间信息化系统比较封闭,“信息孤岛”已成为当前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瓶颈。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规范有序、统筹推进需要建设更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建设管理体系。 —1—

(二)发展趋势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号)要求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结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方向、建设成果和建设经验,新型智慧城市将以全覆盖、全共享、全数据、全运营等为发展趋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城市服务管理深度融合的载体,将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态。 1.全覆盖。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光纤网络、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网络的全面覆盖是保证充分信息获取、广泛信息传输的基础。 2.全共享。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已被公认为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打造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信息资源集中整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当前及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3.全数据。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需要建设一套数据共享交换的数据标准,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有效整合部门业务数据,长期保存、更新和提供共享服务。 4.全运营。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探索一套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运营机制,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运营模—2—

智慧政务建设工作方案

智慧政务建设工作方案 一、背景 智慧政务建设是应对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社会治理变革的需要,是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标志性举措。为实现政府治理系统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政府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务水平,必须大力推进智慧政务建设。 二、目标 推进智慧政务建设的目标是: 1. 加速政府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高政府数据能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2. 打造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城市管理和治理能力。 3.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开度,增加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三、指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制定如下指标: 1. 政府数字化转型率达80%以上。 2. 建设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实现公共服务智能化,满足市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3. 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公开率达到90%以上。

4. 优化政府管理和决策体系,提高政府管理和决策效率、精度和科学性。 四、工作内容 1. 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强政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政府数据中心、政府云平台等。实现政府业务系统、信息系统、数据系统等全面数字化,推进政务管理系统升级,提高政府数字化转型能力。 2. 打造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为核心,建设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整合行政部门、企业、社区、群众等多方资源,提供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智慧交通、智慧治安、智慧环境等多种服务。 3.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指导意见,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政务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4. 优化政府管理和决策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政府管理和决策体系。建设政府数据平台和政府信息资源库,推进政府“数字孪生”建设,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精度。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与组织管理。建立统一领导、重点领域分级落实的管理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制定政府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规章制度。

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需求,2023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的优化。 2. 努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质量化。 3.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4. 加强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城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5.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农村地区发展。 二、主要任务 1.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1)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推动城市发展的科学、统一和可持续。 (2)加强土地利用管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和景观规划。

(3)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推动标准化和智慧化建设。 2. 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解决人口密集地区的基础设施短缺问题。 (2)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3)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供全面便捷的在线服务。 3. 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1)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推动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的治理。 (2)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 (3)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4. 加强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1)加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法治化城市管理体系。 (2)推进政务公开和阳光城市建设,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和服务效能。 (3)加强社区治理,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社区居民自治和共治。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我做了如下总结和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总体目标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城市为主体的发展理念,旨在使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强大引擎,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城镇人口比例达到70%左右, 城镇化质量更高、更可持续、更文明,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现代化,加快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创建模式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因此,城市建设需要围绕人的需求。要根据人口流动和工作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城市规模和定位,建设能够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城市群。同时,城市建设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要符合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实际,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共同利益。 三、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要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制定一份完备的城市规划方案,要包含人口规模、区位、

道路网、公共设施、房地产规划、市政接管等内容,确保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可行和实用。 四、房地产市场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就是规划建设宜居的住宅区,大力推进政府购买住房服务,分类管理,建立住房委员会等,使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运作。同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建设符合规范的租赁住房,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强住房价格管理,防止楼市泡沫的出现。 五、城市交通 在新型城镇化中,加强城市交通建设成为实现城镇化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城市交通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全面深化市政道路和公共交通建设,加强城市公共自行车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推进城市交通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中转化。建立使用降低能量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新型城市运输体系,推行公交车、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小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不同交通方式的紧密结合,确保城市交通的高效、绿色、安全。 六、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是人们生活、娱乐、工作的重要场所,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城市环境建设的管理。要优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加强空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环境的监测,开展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城市垃圾治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七、城市管理

四川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四川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县城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选择一批县城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分类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县城辐射带动乡村行动,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到2025年,试点县(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城建设典型经验。 二、分类试点 在金堂县、乐至县、大英县、江安县、绵竹市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的基础上,按照“县申请一市推荐一省遴选”的方式,选择一批试点意愿强、基础条件好的县(市),分类开展试点,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大城市周边县城。重点考虑从位于城市化发展区范围内,纳入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以及邻近绵阳、南充、宜宾、泸州等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县(市)中择优选取,围绕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的近郊卫星城,突出探索融入中心城市一体发展的有效路径,侧重推进与中心城市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主导产业链式配套、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圈、优质生活圈、交通通勤圈,更好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和人口迁移。 (二)专业功能县城。重点考虑从位于城市化发展区的县(市)中择优选取,发挥资源禀赋独特、区位条件较好的优势,突出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侧重推动产业专业化、集群式发展,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力争在细分行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县域品牌。 (三)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考虑从位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市)中择优选取,发挥特色农产品产地优势,突出探索“种养殖在乡村、加工配送在县城”的有效模式,侧重在县城集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就近就地做优做强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国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重点考虑从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中择优选取,发挥绿色、特色资源优势,突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侧重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发展特色生态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创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机制,增强县城公共服务能力和环境承载力,有序承接高海拔、环境恶劣地区人口和生态地区超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及建设方案

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及建设方案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国际上一个热门话题。该话题包括广义的智慧城市概念和狭义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是一个集合科技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领域的新兴领域。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包括提高城市的效率、节约资源、改善居民生活等。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智慧城市被提到了很多次,可以看出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非常重视。 本文将从智慧城市建设的定义、规划方案、相关国家法律、优缺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定义 智慧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将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融合进城市管理和发展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生活水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智慧化、开放化、创新化、人文化的城市模式。 智慧城市包括六个方面的要素: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治理和智慧社区。智慧经济强调科技

创新、知识经济和产业升级,智慧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智慧交通强调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和公共交通,智慧能源强调清洁能源和能源管理,智慧治理强调数字政府、电子商务和城市安全管理,智慧社区强调社区服务和居民参与。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方案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定完整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应该包括一下内容: (一)总体规划。总体规划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发展战略、管理机制、资金保障以及考虑到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包括通讯、能源、交通、水利、垃圾处理以及环境监测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重要基础,包括通讯、计算、存储、安全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四)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核心,需要制定符合城市实际发展的应用系统,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应用系统。(五)数据资源共享。应该建立城市数据中心,实现各个部门之间数据资源的共享,打通信息孤岛。

开展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实施方案

开展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谋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任务,因地 制宜、因城施策,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智能化管控水平,提高 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满足人民群众 美好生活需要。 一、开展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 开展传统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有序推动 建立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城市基础设施智能 化管理与监管体系。加强智慧水务、园林绿化、燃气热力等专业领域 管理监测、养护系统、公众服务系统研发和应用示范,推进各行业规划、设计、施工、管养全生命过程的智慧支 二、规划目标 “十四五”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对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围绕基础设施的体系化、品质化、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发展,适度超前布局有 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 的度,研究推出一批重大行动和改革举措,靠前安排、加快形成实 物工作量,推动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到2025年,城市建设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运行效率和防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 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基础设施运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础设 施质量明显提升,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式基本实现绿色转型,设施整体 质量、运行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城市基 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工作稳步推进,设施能力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 市综合承载能力逐渐增强,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 断提升。同时,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体系化水平、设施运行效率和效益有待提高,安全韧性不足,这些问 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十四五”时期,以建设高质量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为目标,以整体 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从增量建设为主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与增量结 构调整并重,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统筹系统与局部、存量 与增量、建设与管理、灰色与绿色、传统与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协调 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推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功 能不断优化升级。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加快推进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成为迫切任务。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系列措施,加快新 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城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产业导向:优先发展现代产业,推动城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群众 的合法权益。 4.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5.创新引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科技创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三、重点任务 1.合理布局 根据区域特点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注重发展特色小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 和管理水平。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升城市服务品质。

3.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现代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 4.改善居住条件 加大对住房保障的支持力度,提高城市居民的住房品质和居住环境。加强对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支持,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5.提升教育医疗水平 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城市人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城市医疗联盟,推动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6.加强社会治理 推动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具体措施 1.完善政策体系 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对新型城镇化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2.加大资金投入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保障项目资金需求。 3.加强土地储备和规划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成为了各国都在积极推进的重要工作。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能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因此,制定一份全面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目标设定: 1. 建设一个全面创新、高效便利的智慧城市; 2.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和智能化水平; 3. 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二、工作内容: 1. 建设智慧交通系统: 通过使用智能交通信号灯、车载通信系统和交通数据分析技术,优化道路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 发展智能能源系统: 通过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3. 推进智慧环保系统: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和管理环境污染源,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减排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4. 构建智慧教育系统: 通过智能教育平台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促进个性化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5. 推广智慧医疗系统: 建立智能医疗信息平台,加强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6. 建设智慧治安系统: 通过视频监控技术、身份识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加强城市治安监管,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市民安全感。 7. 推进数字治理系统: 建设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工作步骤: 1. 制定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和时间表;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分工和推进机制; 3. 积极引进科技企业和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推动政策协同; 5. 加强市民培训和宣传,提高市民智慧城市意识和参与度; 6. 监测和评估智慧城市建设成效,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预期成效 1.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2. 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规划引领 1.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和功能区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区域。 2.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强老旧城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工作,提升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品质。 3.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通过整理土地、集约利用等方式,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支撑。 二、提高城市化质量 1.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水利、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2.建设多层次、多类型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中高级技术工人培养,促进人才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加强城市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水平。 三、创新城市发展模式 1.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2.引导城市功能疏解。通过发展县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周边地区转移,减缓大城市人口压力。 3.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四、保障城市化发展 1.建立健全城市化资金保障机制。完善财政投入和市场化筹资相结合的城市化资金保障体系,确保城市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2.强化政府调控。加强土地资源、市场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和调控,促进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 3.鼓励社会参与。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化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五、加强汇总评估和经验总结 1.加强城市化统计和监测。建立健全城市化工作数据统计和信息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城市化进展情况。 2.汇总经验和做法。定期组织城市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议,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 3.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城市化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及时评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效果和问题。 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和持续努力。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规划引领、提高城市化质量、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保障城市化发展和加强汇总评估和经验

2023年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

2023年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建市[2022)11号)精神,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以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充分发挥智能建造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大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产业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智能建造试点为契机,提升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水平,建立并完善智能建造标准体系与评价体系,形成针对项目、企业、产业不同层

面的智能建造服务应用体系。促进建筑产业互联网、数字一体化设计、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发展和智能施工管理,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批智能建造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全面提升智能建造水平,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产业化转型升级。 到2025年末,形成较为完备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全市工程项目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显著提高,建筑业企业有序进行智能化升级。基本实现基于BIM技术标准的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传递和共享,形成基于BlM技术的新型政府监管方式,建立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工程标准和造价管理体系;构建行之有效的智能建造技术、管理人员及产业工人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以装配式产业、超低能耗产业、建筑机器人产业为基础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全市建筑业企业科技化水平明显提升,培育3家以上具有较强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及成果转化能力的龙头企业,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0个以上,在冰雪景观项目中全面推行智能建造技术。 到2035年末,力争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科技转型,形成在东北地区领先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地区竞争优势明显。建立完备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地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一、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公共服务。为了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提高城市智慧化水平,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总体目标 1.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高效智慧的城市管理体系。 2.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个性化、便捷的公共服务。 3.推动全民参与和共享,建设开放、共享的城市平台。 三、主要任务 1.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1)加强城市信息网络建设,提升网络带宽和覆盖范围。 (2)继续推进物联网建设,加强物联网技术研发。 (3)推动5G网络的建设,提升无线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2.推进城市数据整合和共享 (1)建设城市数据中心,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 (2)制定数据共享政策,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3)开发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 3.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1)推进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2)推动智慧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3)建设智慧安防系统,提高城市治安维稳水平。 4.提供智慧型公共服务 (1)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中心,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的各类服务。 (2)推动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加强智慧教育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5.强化城市创新能力 (1)建设创新孵化中心,支持科技创新和创业发展。 (2)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专业化的智慧城市团队。 四、组织实施 1.设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推进工作。 2.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和进度。 3.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居民的参与和认知度。 4.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项目落地。 5.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 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及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本方案,旨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效益。 本方案的目标是: 1.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进城市功能提升。 3.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4.促进农村地区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 1.加快城市化进程 1.1 积极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用地。 1.2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 1.3 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2.1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区。 2.2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3 推进城市交通体系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3.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3.1 推进城市智能化建设,提高城市信息管理水平。 3.2 强化城市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3 加强城市安全管理,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4.促进农村地区转型升级 4.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条件。 4.2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3 支持农村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 三、工作措施 1.完善政策法规 1.1 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 1.2 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 2.加强组织领导 2.1 成立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

2.2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确保方案实施的有效性。 3.强化项目建设 3.1 加大投资力度,推动重点城市项目建设。 3.2 完善项目审批和管理制度,加快项目进展。 4.加强合作交流 4.1 加强与地方的合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4.2 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对接,吸取国际经验。 四、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 1.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法规清单 2.重点城市项目建设计划表 3.合作伙伴名录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1.城市化:将农村人口、村庄和农业经济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和城市经济的过程。 2.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