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方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方法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有效缓解了城市人地矛盾,
给城市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特殊构造,使其灭火救援难
度远远大于普通建筑。高层建筑越来越密集,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因此,高层
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提升灭火技术、做好安全防范是当
前消防工作的重点内容。鉴于此,本文围绕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方法
1.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近10年以来我国发生了3万多起的高层建筑物火灾
情况,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以下将讨论火灾的主要原因。(1)电器故障。
高层建筑物大多是办公住宅等功能住所,在高层建筑物内会存在很多大功率的电
气设备,用电普遍且耗电量大,使用、管理、维护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如
短路、过载运行、防雷防静电设施不全、用电物品长期连续使用引起电器元件过
热等。(2)线路复杂。高层建筑的电气管线贯穿每个楼层,电气线路自身存在
着错综复杂的特点,同样也是高层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气线路整体的
铺设面积比较大,铺设的楼层范围比较广,如果电梯设备出现故障的话,会引发
相关的火灾,从而对多个楼层造成相关的影响,进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3)明火管理不严[1]。这也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火灾原因的调查,了解到
很多高层建筑物出现火灾往往是相关人员不良行为而引发的。常见的明火,比如
没有掐灭的烟头、用火操作不规范、电焊操作不恰当等等,从而导致高层建筑物
引发相关的火灾问题。
2.影响高层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因素
2.1建筑结构
高层建筑中连廊、回廊、通廊式结构和中庭式结构对火灾的蔓延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连廊式结构,火灾会通过连廊向未起火建筑蔓延,扩大火势;对于通廊
式结构,火势通过走廊向楼梯间、电梯井等蔓延通道进行蔓延,在蔓延过程中高
温火灾烟气和火焰热辐射,会引燃走廊内可燃物,造成火势的扩大;对于封闭回
廊式结构,火灾的蔓延过程与通廊式结构类似,当火势蔓延至整个回廊时,受到
热烟气的叠加作用,会导致火势的进一步加大,火灾燃烧更加猛烈,对于半封闭
回廊结构,火灾蔓延过程中会不断卷吸外界空气,蔓延速度稍弱;对于中庭式结构,在中性面以下,火焰受到明显的“拔吸”作用,向上蔓延时引燃中庭两侧可
燃物,产生新的火点,引起其他楼层火灾的蔓延[2]。
2.2建筑消防系统
高层建筑室内消防设施对火灾蔓延的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三点:(1)及时
发现火势,明确火灾部位通过高层建筑内设置的火灾探测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
阶段发现火势,确定火灾部位,便于人员及时到场对火势进行控制,将火灾消灭
在萌芽阶段,也便于消防人员根据火灾部位,确定着火区域,采取合理的战术战
法对火势进行扑救,避免火势的扩大。(2)及时响应,启动灭火设备在发现火
灾后,灭火系统能够及时启动相应区域自动灭火设施,对火势进行控制,防止火
势的蔓延。(3)保障灭火救援行动顺利展开高层建筑室内灭火设施为灭火行动
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火势的蔓延。
2.3灭火能力
火灾初期阶段,在消防力量未到场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内人员通过采取有效
的措施,能够减弱乃至消除火灾蔓延的危险。例如,利用简易灭火器材对室内火
灾进行扑救,能够将火势限制在室内,避免发生大面积的蔓延。消防力量到场后,根据火灾发展情况,在火场侦查的基础上,确定起火具体部位和火灾蔓延区域,
对起火部位进行扑救,对蔓延区域和蔓延通道进行冷却保护和封堵,隔离可燃物,减少助燃物,将火灾限制在特定区域,能够较好地控制火灾的蔓延,进而成功扑
灭火灾[3]。
3.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方法
3.1加强演练,制定针对性灭火预案
针对辖区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人员必须熟知建筑内部结构和功能分布,从
而制定针对性灭火救援预案,掌握建筑内固定消防设施的分布情况,绘制高层建
筑固定消防设施和疏散楼梯分布图。加强实地演练和实战模拟训练,提高消防人
员对建筑内部的熟知度,从而提升应急灭火救援能力。
3.2提高民众安全意识,保持消防设施完好
提高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技能,加强民众用火用电
常识普及,加强民众自我检查和自我防范的“主人翁”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人为
致灾因素,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系数。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提升消防安
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通过约谈或处罚等手段强化
物业管理单位的主体责任,加强物业对建筑固定消防设施的维护,充分调动业主
委员会对消防工作的参与度,督促和监督物业管理单位责任的落实,从而确保高
层建筑固定消防设施完好[4]。
3.3引用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
传统的室内防火主要以消火栓设备为主,消火栓在控制初期火灾扑救方面具
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消火栓已无法满足现代消防的需求。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新的消防技术和设备可以智能检测着火点,从而提升高层建筑
的消防扑救能力,为疏散人员争取更多的时间。当今最广泛使用的新型消防技术
和设备是自动感应喷洒技术,自动感应喷洒灭火设备主要使用自动感应元件和预
设的烟雾探测,当自动传感器喷洒设备检测到环境中的烟尘浓度超过预警标准时,它将激活火灾警报并自动启动消防喷淋装置,提升扑灭火灾的效率[5]。
3.4强化力量部署,打好初期火灾的扑救
全面管控灭火救援现场,在救援过程中,针对不同高层建筑特点做好灭火救
援预案,需做到“三个管控”:(1)人员的管控。首先是建筑内被困人员的管控,设立警戒区,对搜救疏散人员进行逐一登记,有利于核查被困人员。同时防
止人员随意进出火灾现场,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其次是消防救援人员的管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