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魔笛》的花腔演唱及审美(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魔笛》的花腔演唱及审美
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离世前完成的最后一部经典歌剧作品,是众多歌剧作品中极具典型性的。这部完全按照音乐剧音乐特色所创作的歌剧,结合了意大利歌剧的正统形式又融入了德奥歌剧的喜剧与浪漫色彩。莫扎特让《魔笛》这部歌剧充满了激情,给予了生命的活力。整部作品音乐线条清楚明朗,也富有棱角。
《魔笛》全剧音乐设计堪为经典,序曲是采纳奏鸣曲式,主题都有具体的艺术形象。伴随着弦乐声如泉水般源源涌出,清楚的旋律线条顿时展现在世人眼中,它象征着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生活。这部歌剧中使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片段非常多。但是全剧最富盛名的还是主人公“夜后”的两首咏叹调,极致的花腔女高音多次将剧情推到高潮,其精彩华丽的演唱,成为世界声乐史上的典型代表。莫扎特以女高音领域中最难的花腔唱法演绎的这段华彩乐章刻画了夜后的本质,以超越了正常人声范围的华丽调式来揭示抒发夜后的狂暴心情,以高音域(高音Highf3)、快速的唱法以及混合了乐声的重复音等音乐技巧和手法,为夜后设计了《不要惧怕年轻人》和《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这两首花腔咏叹调。超高音接连的出现,令人应接不暇的高难度演唱技巧,几乎铺满了这两部作品,使之成为世界歌剧演唱史上之艺术珍宝!
《不要惧怕年轻人》《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两首花腔咏叹调所塑造的主人公夜后是一个神话人物。她的性格特点是由善变恶、性格狂躁、复仇心态极强,人物个性十分鲜亮。在整部歌
剧中,虽然只有两个代表性的唱段,但她的人物性格却在这两首咏叹调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幕讲述夜后心爱的女儿帕米娜被恶魔父亲萨拉斯特罗抢走后,母亲夜后非常悲痛。她对遇难被救的埃及王子塔米诺苦苦地请求,哀求他去救自己的女儿。此时她是以无辜的受害者身份,充满了爱恨交错的心理来演唱这一曲咏叹调《不要惧怕年轻人》,由衷唱出了浓烈的母亲对女儿的思念情怀,唱出了她内心怒火中烧的强烈复仇之情。这首咏叹调,以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三种唱法,表达对王子塔米诺的赞美、对女儿的思念。高亢嘹亮的花腔演唱,使内容和音乐层层深入,情绪随着音乐的声调越来越亢奋,渐渐激动的情绪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第二幕中夜后得知女儿帕米娜背叛了自己,深切的感觉到已经无法挽回女儿的心时,便交给女儿一把匕首,命令自己的亲生女儿去谋害恶魔萨拉斯特罗。其语气强硬坚决,使之从一位柔情慈母,瞬间变成了一个自私、残忍、暴戾的母亲,这是一个个高高在上、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邪恶与黑暗的代表。一曲花腔咏叹调《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凭借着花腔咏叹调超高难度的技巧表现的淋漓尽致。夜后是这部歌剧的灵魂人物,而这一咏叹调表现了她从善良到恶毒的强烈的内心冲突。最后一个乐段用了花腔的颤音,描写了夜后逼迫自己的女儿杀死自己亲生父亲的画面,咄咄逼人的唱腔语音在这几个乐句中表现得生动细致。
莫扎特通过夜后的这两首经典咏叹调,更加直观地展现了人
物的性格特征,使得音乐与人物形象得到了充分的融合,达到情感与音乐的统一。也使得夜后这一鲜亮的人物个性得到了充分表现。
花腔女高音的演唱艺术魅力在于演唱者情感宣泄的爆发力、冲击力、震撼力。花腔女高音的音域十分宽广,一般在C1-C3,其穿透力非常强,能穿过乐队,直达每位听众的心灵。花腔女高音的音色非常明亮清脆,具有超凡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其音域是女高音中之最,音高比一般女高音还高出三至五个全音。花腔女高音以其富有弹性、高亢辉煌的声音特质,以其“百灵鸟”般的婀娜轻巧、少女般的灿烂动人、华彩炫丽多姿的音色和难度极高的演唱技巧,令人震撼、陶醉。花腔女高音又分为抒情花腔女高音和戏剧花腔女高音两种。其中戏剧花腔女高音的音色相对于抒情女高音更具灵活性,音量相对来说也比较宏亮。本文中《魔笛》夜后角色的演唱就属于戏剧花腔女高音。
夜后的咏叹调是按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魔笛》中的音程设置完美而恰到好处。旋律多为花腔的快速走句,在音阶级进的处理时有许多变化,突出了紧张感,符合夜后这一角色的内心冲突和愤慨的心理。如从连贯的长句变成了顿音的三度模进,而当乐句向下进行的时候,一连串的快速走动将全曲推向了高潮部分,直至小字三组的高音Highf3出现,即全曲最高音在以钢琴震音的伴奏方式,将观众的情绪带到了紧张的气氛之中。莫扎特在每一个高潮乐段之后都会设置一个平缓的乐段,让之前
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这种乐段的安排也使得演唱者在高速跑动之后得以舒缓。
第一幕中《不要惧怕年轻人》这首咏叹调共分为三个部分。唱腔在此有所变化,从抒情到花腔,在旋律上也是有克制的在变化;第二幕《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这段咏叹调是由F大调开始并结束,以较快的速度在音域在f1-f3之间游走,四四拍的节奏让作品显得充满力量。这是体现花腔女高音声部技巧与表现力的最高水平。从这里音乐也开始就充满力量,饱满而坚定的F大调主题从最为稳定的属音开始,两小节之后逐渐转入高音区。随着连续上行旋律给人以紧张的节奏,这与跳进形成的激烈亢奋情绪相结合,在补充或者是扩充的部分反复强调着一个主题,那就是主人公要复仇。第24小节至32小节以及第35小节至43小节音乐巧妙的进展是精彩华丽的花腔乐句,富有难度的旋律线条反复在高音区围绕,此时的演唱也充分体现了花腔女高音的音域广阔和灵巧的声音特点。在四十七小节的强拍处,以F大调主音f结束,强调了主调和旋。乐队用音阶式排列的一串急促的十六分音符以有力的主和弦肯定了此段旋律的调性和主题,之后音乐以振音将主题引向咏叹调的第二段。在这个唱段里,夜后命令女儿必须完成复仇的使命,否则母女将互不相认。此段旋律更加富有动感,音符主要是八度的大跳,将长句与短乐句相结合。先是一大段三连音的出现,而此处花腔部分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由乐队演奏出一段连续跳动的音型
节奏,产生器乐与人声相互协调的整体魅力。全曲运用大量的花腔走句、颤音、跳音等花腔演唱技巧,高音达f3,音域非常宽广,音符间跨度十分大,十六个连续的三连音在大二度和小二度问进行,连续的八度大跳音程分别出现三次,加之速度以快板为主,将剧情推向巅峰。
花腔女高音属美声――“美好的歌唱”(bel cnto),即美声演唱的佼佼之声。其艺术的感染力主要靠声、字、气、情、韵,声音个性、音波曲直、音色变化、气息操纵、咽壁力量、母音位置、支点稳定、行腔圆润、咬字和吐字的饱满清楚以及声音张弛、语言美化、强弱运用以及感情表现等。花腔女高音完全基于此并以其独特的花腔技巧而屹立舞台,给人以听觉和视觉美的愉悦。
花腔女高音以其艺术魅力在世界歌坛引起效应。最先演唱《魔笛》中夜后的花腔女高音――莫扎特的表姐约瑟夫・韦柏(Joseph Weber――即霍弗夫人Mme・Hofer),以及后来的德国的狄安娜・达姆娆,意大利的加里・库契,美国的罗贝塔・彼德丝、辛迪亚・西登,捷克的爱狄塔・格鲁贝罗娃,澳大利亚的琼・萨瑟兰,ZG的吴艳或、吴霜、吴碧霞、迪里拜尔、周小曼、周小燕、幺红等,她们以其各具特色花腔女高音的演唱,表现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花腔女高音的演唱艺术魅力还在于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与歌唱家花腔技巧相得益彰。19世纪的莫扎特、唐尼采蒂、罗西尼、贝利尼、威尔第、普契尼等作曲家,把“美声”的花腔歌唱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