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I练习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原理I练习题参考答案(1)
(2008年11月)
第一章:
1.试述商品的两个因素、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商品必然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两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商品生产者的直接动机是实现价值,而使用价值只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在交换中使用价值和价值必然分离。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他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两种劳动;对立性表现在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前提,在交换中卖者得到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卖方得到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两者相分离。正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所以商品才有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交换为特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生产资料所有者自己决定生产的种类、数量等,直接表现在私人劳动,但是其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私人劳动要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只有在流通过程中把产品当作商品来交换这种间接途径而实现。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条件是商品交换,而交换则是依据具体劳动形成的不同使用价值为前提,将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从而表现出价值。可见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都是缘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都是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具有间接的社会劳动的特性所决定的。
2.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要点: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马克思是在批判的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之前的威廉.配第、李嘉图等人没有区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区别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但是不了解内在联系,认为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等,认识不全面彻底,只有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并证明了的劳动价值论,才科学的“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和怎样形成价值”,指出价值量的决定,价值是社会劳动范畴,不是永恒的……
⑴只有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完整的劳动价值论。
⑵只有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才能创建剩余价值学说,才能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才能区分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⑶只有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
⑷只有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才能解决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系列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综上,我们认为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3.知识、信息、技术是否创造价值?请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原理说明。
要点:知识、信息、技术不创造价值,但是对价值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在对商品生产和价值生产的论述中清晰地指出:物化劳动转移旧价值,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是已经物化为价值的人类劳动,它不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马克思对此已有明确表述:“唯一与物化劳动相对立的是非物化劳动,活劳动。前者是存在于空间中的劳动,后者是存在于时间中的劳动;前者是过
去的劳动,后者现在的劳动;前者体现在使用价值中,后者作为人的活动进行着,因而还只处在物化过程中,前者是价值,后者创造价值。”(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物化劳动实际上是物,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劳动。
知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但是它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而只是会影响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三个实体要素。技术的应用使生产工具更先进,劳动对象的数量增加,劳动者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则技能越高,其劳动的复杂程度增加,那么创造的价值增多。但是技术、信息和知识本身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只是物而已,当其作用于活劳动时才能促进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劳动价值论,但是也不能盲目地认为只有劳动最重要,忽略知识、技术等的巨大促进作用。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要点: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每个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自己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但是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必须互通有无,把自己的产品和别人的交换,以满足自己的多样化需要,也就是说个人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私人劳动要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只能在流通过程中把产品当作商品来交换而实现。只有这样具体劳动才转化为抽象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才能表现为价值。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由于私有制下的私人劳动的盲目性与社会劳动的比例性冲突,个人生产的产品最终能不能在市场上卖不出去,价值能不能实现,都要看私人劳动的生产的使用价值的质与量,所以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试述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要点: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量的计量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决定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率也称劳动生产力,就是劳动生产的能力或效率,即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
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商品越多,那么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就减少,但是同一劳动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当个别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个别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单位时间生产产品数量增加,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
另外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高,即劳动的复杂程度增加,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要倍加于以前,那么社会总价值将增大。
第二章:
1.试述货币的五种职能及其关系。
要点: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的社会经济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发达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的第一个职能是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便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