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虫: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等。
各类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寄生虫的代谢。
寄生虫病的传播及其特点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影响因素
带虫者、隐性感染。
分布的地方性和传播的季节性。
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综合性防治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学时分配:2
第二篇医学原虫学
原虫概论
掌握内容:
生理特征:运动与摄食、生殖方式的类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胞膜、胞质及细胞器、胞核及类型。
生活史类型及致病特征。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掌握内容:
形态及生活史特征:滋养体、包囊各期形态及发育增殖规律。
致病:滋养体侵袭组织的过程及机理,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
病的病变特点和好发部位,
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内容:
理化及生物因素对阿米巴发育、增殖的影响。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粪便及组织检查,人工培养)、免疫诊断
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传染源、传播方式。
结肠内阿米巴(Entamoeba coli)
熟悉内容:
简介包囊形态特点并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比较。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
- 3 -
掌握内容:
滋养体的寄生部位、增殖与传播。
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
熟悉内容:
滋养体的形态。
生理盐水涂片法及培养法检查。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掌握内容:
生活史特征。
寄生部位、发育增殖。
带虫状态及急性期表现。
熟悉内容:
滋养体、包囊的形态。
实验诊断。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
掌握内容:
生活史:在人体内的裂体增殖(红外期和红内期)及配子体的形成;在蚊体内的配子生殖及
孢子增殖。
生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营养代谢的特点及疟原虫对红细胞的影响。
致病:
疟疾的潜伏期、发作、贫血、脾肿大。
疟疾肾病、凶险型疟疾及黑尿热。
先天性感染及婴幼儿疟疾
疟疾的再燃与复发
免疫:
先天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疟原虫抗原特性及宿主的免疫应答特点
带虫免疫及免疫逃避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红内期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及鉴别;裂殖子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薄血膜涂片和厚血膜涂片的优缺点)、血清学检查。
流行:传染源、重要的传疟蚊种、易感人群、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疟疾流行的地方性与季节性。
防治:综合性防治措施、灭蚊、防蚊;根治患者和带虫者、药物预防。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 4 -
掌握内容:
生活史:在媒介昆虫白蛉体内的发育;在人及脊椎动物体内的发育。
致病:内脏利什曼病的主要病变特征及临床表现;我国黑热病的特殊表现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无鞭毛体及其超微结构、前鞭毛体。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骨髓穿刺物或血液涂片、培养及动物接种、皮肤活检)、血清学检查。
流行与防治原则:传染源、传播媒介、我国黑热病的流行特征;治疗患者、捕杀病犬、灭蛉、防蛉。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熟悉内容:
弓形虫生活史特点,先天性感染和婴儿弓形虫病。
了解内容:
简介弓形虫形态。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感染方式和致病特点。
学时分配:8
第三篇医学蠕虫学
吸虫概论
掌握内容:
吸虫生活史的一般规律:虫卵、幼虫的发育与增殖、中间宿主、感染人体的阶段和方式。
熟悉内容:
吸虫的一般形态:外形、吸盘、体壁结构与功能、内部器官(消化、生殖、排泄系统)的特点。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及幼虫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的孵化与增殖,第二中间宿主,感染人体的阶段和方式。
致病:成虫对胆管的机械刺激及毒素作用,重度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成虫外形、口吸盘、腹吸盘的位置及大小,雌、雄性生殖器官的特点。
虫卵、尾蚴和囊蚴的外形和主要结构。
实验诊断:病原体检查(直接涂片或水洗沉淀查虫卵)
流行与防治:我国肝吸虫病主要流行区人群感染概况。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
了解内容:
成虫及虫卵形态,成虫寄生部位及致病,实验诊断与流行环节。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 5 -
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
掌握内容:
生活史:虫卵在外界的发育,幼虫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的增殖,第二中间宿主,感染阶段及人体感染方式;童虫在人体内的移行,成虫寄主部位。
致病:典型病变发展过程,主要临床分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两种并殖吸虫成虫外形及内部结构的鉴别要点、虫卵、尾蚴和囊蚴的外形和结构特点。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痰、粪便查虫卵,活体组织查虫体)及免疫学检查。
流行与防治:并殖吸虫在我国的分布概况及流行的主要因素。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产卵方式。
虫卵在肝脏和肠壁的沉积,虫卵的排出与孵化。
幼虫在钉螺体内的增殖。
感染宿主的阶段和方式,童虫的移行和发育。
致病:尾蚴性皮炎、童虫移行及成虫所致的损害、虫卵肉芽种的形成及其特征、循环抗原及免疫复合物性病变、异位损害
部位、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成虫外形,口吸盘、腹吸盘的位置及特点。
雄虫抱雌沟、睾丸;雌虫卵巢、子宫。
成虫体壁的超微结构。
虫卵、尾蚴的形态特点。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粪便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查虫卵;毛蚴孵化法查虫体;直肠粘膜组织压片查虫卵)及免疫诊断(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或循环抗原检测)。
免疫:虫体表面抗原及代谢抗原;免疫效应机制;伴随免疫及免疫逃避现象。
流行与防治原则:我国血吸虫病的分布概况、血吸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因素;简介钉螺的生态。
治疗病人和病畜、加强粪便管理、水源管理及消灭钉螺对防治血吸虫病的意义。
学时分配:6
绦虫概论
掌握内容:
绦虫发育的一般规律,续绦期概念,营养的吸收及能量获得方式。
熟悉内容:
绦虫的一般形态: 成虫的外表,头节、颈部和链体结构的特征,成虫体壁超微结构。
简介寄生人体绦虫的分类。
猪肉绦虫(Taenia solium)
牛肉绦虫(Taenia saginata)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人体感染带绦虫的方式及人体内寄生猪囊虫的原因。
致病:成虫机械性刺激及毒性反应,猪囊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 6 -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两种成虫头节、链体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虫卵及囊尾蚴的形态。
实验诊断:粪便涂片查虫卵或直接查孕节片,活组织检查猪囊虫。
流行与防治:绦虫病的流行与人群生活习惯的关系。
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
了解内容:
简介形态、生活史的特征及自体感染现象、致病与病原诊断。
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形态,棘球蚴结构及功能;人体感染棘球蚴的主要方式,棘球蚴的发育。
致病:棘球蚴的机械压迫作用;棘球蚴液的毒性作用;继发性棘球蚴感染。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
实验诊断: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血清学试验)和病原检查(手术摘除棘球蚴、物理性检查、定位等)
流行与防治:棘球蚴病在我国的分布及与畜牧业、皮毛加工业的关系。
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
了解内容:
简介成虫、裂头蚴和虫卵形态特征,人体感染裂头蚴的方式及临床表现分型。
学时分配:4
线虫概论
掌握内容:
生活史及生态:虫卵的孵化;幼虫发育的生理特征;生活史类型;外界环境因素对线虫卵及幼虫发育的影响。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雌雄异体、成虫外形;体壁的基本结构;原体腔及内部器官(消化、生殖和排泄系统)的一般特征;虫卵卵壳的结构。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的寄生部位,虫卵及幼虫在外界环境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丝状蚴的生态特点和侵袭力,人体受染方式和移行
途径,十二指肠钩虫的迁延移行现象。
致病:幼虫所致的钩蚴性皮炎和肺炎;成虫所致的消化道症状、贫血的原因和性质;
异嗜症及其他症状;婴儿钩虫病。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成虫体形、口囊(钩齿或板齿)、头腺和咽管腺的结构与功能;雄虫交合伞,两种钩虫的主要鉴别特征;虫卵的形态特点。
- 7 -
实验诊断:饱和盐水浮聚法,试管培养法。
流行与防治原则:我国钩虫病的分布概况;治疗病人、粪便管理及防止感染。
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的寄生部位,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幼虫在人体内的移行途径及发育。
致病:幼虫所致肺炎,成虫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常见的并发症。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雌雄虫区别,唇瓣的结构。
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及传染期蛔虫卵的鉴别。
实验诊断:直接涂片查虫卵。
流行与防治原则:蛔虫易于传播的重要因素;治疗患者。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产卵习性,人体受染方式,逆行感染现象。
致病:主要症状及异位损害。
熟悉内容:
形态:成虫外形,头翼及咽管;虫卵的结构;
实验诊断:;玻璃胶纸肛周拭擦法查虫卵。
流行与防治原则:城市与乡村、儿童与成人、分散与集体之间存在不同感染率的原因;药物治疗或物理性驱虫,防止相互感染。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掌握内容:
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感染阶段与感染方式。
致病:消化道症状。
熟悉内容:
形态:成虫外形,咽管、虫卵的结构;
实验诊断:直接涂片法查虫卵。
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掌握内容:
生活史:人体受染的方式,旋毛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宿主的转换。
致病:侵入期、幼虫移行期及成囊期的病变特点和相应的临
床表现(肠道期、急性期、恢复期)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成虫咽管的结构及杆细胞的功能,幼虫囊包的形态。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活检法查幼虫囊包)和免疫诊断。
生态分布与防治原则:治疗病人,死亡动物的处理及改变食肉方式。
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
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
- 8 -
掌握内容:
生活史:幼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寄生部位,微丝蚴夜现周期性。
致病:微丝蚴血症。
淋巴系统的早期病变及急性症状和体征(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丝虫热)。
淋巴系统的阻塞性病变及慢性症状和体征(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
隐性丝虫病。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成虫及微丝蚴的一般形态特点,两种微丝蚴的主要鉴别点。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鲜血法、厚血膜法、乳糜尿等浓集法查微丝蚴)和免疫诊断(检测抗体和检测抗原)
流行与防治原则:我国丝虫病的分布概况及传播媒介;普查普治(药物治疗及物理性治疗)和防蚊、灭蚊。
学时分配:6
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掌握内容:
医学节肢动物的发育。
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
熟悉内容:
医学节肢动物的一般形态结构
判定传病媒介的原则及影响虫媒传病的因素。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制
蜱和螨
蜱螨属蛛形纲节肢动物,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无翅、无触角,成虫有足4 对。
蜱
掌握内容:
生活史及生态:卵、幼虫、若虫、成虫;孳生地、吸血与更换宿主类型。
熟悉内容:
形态特征:颚体、躯体的识别;硬蜱与软蜱的区别要点。
重要种类及危害:全沟蜱;传播森林脑炎、蜱瘫痪。
恙螨
掌握内容:
生活史及生态:孳生地、食性、活动范围与扩散。
熟悉内容:
幼虫形态特点:卵、前幼虫、幼虫、若蛹、若虫、成蛹、成虫。
重要种类及危害:地理纤恙螨;直接叮咬、传播恙虫病。
疥螨
掌握内容:
- 9 -
生活史:卵、幼虫、若虫(两期)、成虫;寄生部位。
致病:
熟悉内容:
形态: 雌雄虫区别。
诊断:疥疮。
传播与防治:直接接触感染。
其他常见螨类
了解内容:
简介革螨、蠕形螨及尘螨。
昆虫
昆虫的种类多、数量大,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口器复杂,成虫有足3 对。
发育有变态现象。
蚊
掌握内容:
生活史与生态:卵、幼虫、蛹、成蚊;孳生地、吸血活动与交
配产卵、生殖营养周期、季节消长与越冬。
熟悉内容:
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头部复眼、触角、触须、口器;胸部前胸、中胸、后胸、翅及脉序;腹部雌雄外生殖器;唾腺与卵巢。
雌雄蚊区别及三属蚊主要鉴别要点。
重要蚊种与危害: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传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黄热病。
白蛉
掌握内容:
生活史与生态:卵、幼虫、蛹、成蛉、孳生地、栖息与活动。
熟悉内容:
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头、胸、腹、咽甲、雄蛉外生殖器、雌蛉受精囊。
重要种类与危害:中华白蛉、中华白蛉长管亚种;传播黑热病、白蛉热及其他利什曼病。
蝇
掌握内容:
生活史与生态:卵、幼虫、蛹、成虫;孳生地、食性(吸血蝇、不吸血蝇、不食蝇)及活动。
熟悉内容:
形态特点:复眼、单眼、触角、触角芒、口器。
常见种类与危害:舍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麻蝇;机械性
及生物性传病、蝇蛆病类型。
蚤
掌握内容:
- 1 0-
生活史与生态:卵、幼虫、蛹、成虫,寄生方式、吸血习性及对温度反应。
熟悉内容:
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特征:触角、口器、前胸栉、颊栉、中胸侧板杆、臀板、前胃;雄性外生殖器、雌性受精囊。
常见蚤种与危害:致痒蚤、印鼠客蚤、猫蚤;传播鼠疫、鼠型班疹伤寒,作某些绦虫的中间宿主、潜蚤病。
虱
掌握内容:
生活史与生态:卵、若虫、成虫;寄生环境、吸血习性及对温度的反应。
熟悉内容:
形态特点:触角、口器、足(具胫突、爪)雌雄虫区别。
种类与危害:人体虱、耻阴虱;传播流行性班疹伤寒、战壕热、回归热。
学时分配:6
四、教材
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李雍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4.6
五、主要参考资料
《现代寄生虫病学》,陈兴保等.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
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彭文伟.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寄生虫与临床. 第2版.沈一平等.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临床寄生虫病学.谢醒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M Medical parasitology. 8th Ed. Markell EK. Philadephia: W.
B. Saunders Company,
1999
Human Parasitology. 2nd Ed. Bogitsh BJ, Cheng TC. USA: Academic Press, 1998
Parasitology & vector biology. 2nd ed.Marquardt WC, Demaree 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0
人体寄生虫学彩色图谱,陈建平王光西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6
六、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理论考核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