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7.1 促进民族团结
自主预习
1.民族分布的特点(P91)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91)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91) 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P91)
一、民族大家庭
1.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如何理解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 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980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 表总数的14.7%,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3)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 、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 光荣义务。
阅读书本96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为了维护民族团结,青少 年该怎么做? 1.自觉树立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二、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 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 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 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的必由之路。
2.国家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1)经济方面: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2)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 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国家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Biblioteka Baidu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3.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
5.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言行作斗争。
课堂小结
民族大家庭 促 进 民 族 团 结
家和万事兴
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如何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必由之路
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尊重。以西藏为例,有各类宗 教活动场所1780余处,风俗习惯得到继承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民族团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3)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 、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7.1 促进民族团结
自主预习
1.民族分布的特点(P91)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91)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91) 4.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P91)
一、民族大家庭
1.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如何理解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 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980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 表总数的14.7%,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3)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 、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 光荣义务。
阅读书本96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为了维护民族团结,青少 年该怎么做? 1.自觉树立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二、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 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 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 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的必由之路。
2.国家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1)经济方面: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2)民生方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 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国家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Biblioteka Baidu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3.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关心和帮助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
5.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的言行作斗争。
课堂小结
民族大家庭 促 进 民 族 团 结
家和万事兴
民族人口分布的特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如何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必由之路
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尊重。以西藏为例,有各类宗 教活动场所1780余处,风俗习惯得到继承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民族团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3)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 、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