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1、自由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软件测试的概念。

2.提高反向思维的能力。

二、实验任务
针对某产品Beta的版本,对照其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测试,以发现该软件产品潜在的任何问题,记录下来。

Discuz! X beta 对比 PHPWind
实验2、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方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边界值等概念。

2.掌握边界值分析法、等价类划分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3.能够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二、实验任务
以下三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
1、对三角问题综合运用边界值分析方法、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三角形问题:void Triangle (int a, int b, int c)函数规定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

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构不成三角形),并在屏幕上输出。

1<=a,b,c<=200。

实验步骤:
①划分等价类,得到等价类表。

等价类表格式如下:
②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设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
③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设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
④根据上述测试用例表,能否进行优化,获得最小测试用例集合:
2、对于找零钱最佳组合问题运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

实验步骤:
①分析边界值。

②运用健壮性边界条件法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测试用例表格式
同实验1)。

③执行测试,填写软件缺陷报告(软件缺陷报告格式同实验1)。

3、现有一个程序int CheckTel(char *rc, char *n)执行电话号码有效性检查功能,中国的固定电话号码由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的名称和内容分别是:
地区码(rc):以0开头的三位或者四位数字(包括0)。

电话号码(n):以非0、非1开头的七位或者八位数字。

对该程序进行边界值分析,然后进行等价类划分,分别运用边界值条件、等价类划分的结果来设计测试用例,并尽可能优化所设计的测试用例。

实验步骤:同上,注意考虑内部边界值。

实验3、黑盒测试:决策表法及测试用例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决策表的概念。

2、掌握决策表测试用例设计法。

二、实验任务
以下三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
1、对NextDate问题运用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

NextDate (int month, int day, int year)函数规定:输入三个整数:month、day和year,函数的输出为输入日期后一天的日期。

例如,输入为2006年3月7日,则函数的输出为2006年3月8日,year满足1920≤year≤2050。

实验步骤:
1)构造决策表
2)根据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测试用例表格式同实验
1)。

3)执行测试,填写软件缺陷报告(软件缺陷报告格式同实验1)。

2、假设一个中国的航空公司规定:
中国去欧美的航线所有座位都有食物供应,每个座位都可以播放电影。

中国去非欧美的国外航线都有食物供应,只有商务仓可以播放电影。

中国国内的航班的商务仓有食物供应,但是不可以播放电影
中国国内的航班的经济仓除非飞行时间大于2小时就有食物供应,但是不可以播放电影。

请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并用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再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同上
3、对三角问题运用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同上
实验4、黑盒测试:因果图法及测试用例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因果图的概念。

2、掌握因果图测试用例设计法。

二、实验任务
以下三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
1、某软件规格说明书包含这样的要求:第一列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在此情况下进行文件的修改,但如果第一列字符不正确,则给出信息N;如果第二列字符不是数字,则给出信息M。

用因果图法测试该程
序,并撰写实验报告。

(注:可以用输出“Modify file”模拟程序中要求的修改文件)
实验步骤:
1)分析原因与结果
2)画出因果图
3)转化为决策表
4)根据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
5)执行测试,填写软件缺陷报告
2、例如,有一个饮料自动售货机(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控制处理软件,它的软件规格说明如下:
若投入5角钱的硬币,按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

若投入1元钱的硬币,同样也是按“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自动售货机在送出相应饮料的同时退回5角钱的硬币。

用程序模拟该自动售货机(注:用屏幕输入、输出来模拟售货机的动作),然后用因果图法测试该程序,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同上
3、对三角问题运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同上
实验5、白盒测试:覆盖测试及测试用例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白盒测试的概念。

2、掌握逻辑覆盖法。

二、实验任务
以下三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
1、某工资计算程序功能如下:若雇员月工作小时超过40小时,则超过部分按原小时工资的倍的加班工资来计算。

若雇员月工作小时超过50小时,则超过50的部分按原小时工资的3倍的加班工资来计算,而40到50小时的工资仍按照原小时工资的倍的加班工资来计算。

程序输入为:雇员月工作时间及小时工资,输出为工资。

运用逻辑覆盖法的六种覆盖标准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画出程序流程图
2)根据逻辑覆盖法的六种覆盖标准设计测试用例,得到6张测试用例表
3)执行测试,填写软件缺陷报告
2、编写一个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程序,运用逻辑覆盖法的六种覆盖标准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同上
3、对三角问题运用逻辑覆盖法的六种覆盖标准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同上
实验6、白盒测试:路径测试及测试用例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控制流图,独立路径,圈复杂度,程序基本路径集的概念。

2、掌握McCabe程序基本路径集确定方法。

3、掌握基本路径集测试法。

二、实验任务
以下三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
1、程序void score_processing(float score[],int length)的功能说明如下:程序统计数组score前10个元素中有效成绩([0,100]内为有效成绩)的个数、总和及平均值,并输出。

参数说明:数组score内按顺序存放着n个学生成绩(n<=length),且以-1作为结束标志,length为数组的长度且length〉10。

试用基本路径集测试法测试该程序,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画出程序的流图(控制流程图)。

2)计算流图G的圈复杂度V(G)。

3)确定只包含独立路径的基本路径集。

4)根据上面的独立路径,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

5)执行测试,填写软件缺陷报告。

2、程序int binsearch(int array[],int length,int key)实现折半查找的功能。

数组array元素按升序排列,length为数组array的长度,key为要查找的值。

试用基本路径集测试法测试该程序,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同上。

3、对三角问题运用基本路径集测试法设计测试用例,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同上。

实验7、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类方法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类方法的测试方法。

2、掌握VS2005单元测试工具的使用。

二、VS2005单元测试工具的使用
我们以program类的add方法的测试为例说明VS2005单元测试工具的使用: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gram p = new Program();
int result=(5,5);
double result1 = (5);
("The result is {0},{1}",result,result1);
}
int add(int a,int b)
{
return a + b;
}
double sqrt(double a)
{
}
}
步骤如下:
1)打开VS2005,新建“Visual C# 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输入上述Program 类。

2)在Program类的add方法旁单击右键,选择“创建单元测试”:
3)输出项目选择“创建新的Visual C# 测试项目”,然后单击“确定”:
4)输入项目的名称,然后单击“创建”:
5)得到:
应用工程ConsoleApplication对应的测试工程TestProject1
program对应的测试类ProgramTest
add方法对应的测试方法addTest
6)加载测试用例:a=1,b=2,期望输出=3,如下图所示:
特别注意:将("验证此测试方法的正确性。

");这句话注释掉!!!!!!
7)复制addTest()方法,并将复制后的方法改名为addTest1():
注意:将addTest()方法前面的
[DeploymentItem("")]
[TestMethod()]
也一起复制!!!
8)在addTest1()中加载第二个测试用例:a=4,b=5,期望输出=9:
9) 重复步骤 7),8)加载其它的测试用例。

10)执行测试:单击菜单“测试”-“启动选定的测试项目(不调试)”
11)得到测试结果:
[附]Assert类简介:
Assert类定义了一组方法用于检查给定的条件,关于Assert的成员,可以参考MSDN帮助文档,以下列出部分:
三、实验任务
以下两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
1、对于三角问题,设计一个类,其中包含方法 int TriangleType(int a,int b,int c),输入为三角形的三条边,输出为:0或1或2或3,其中:0代表参数不合法(小于0),1代表普通三角形,2代表等腰三角形,3代表等边三角形。

用VS2005单元测试工具测试该方法,测试用例通过弱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法得到。

实验步骤:
1)弱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法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

2)用VS2005单元测试工具生成对应的测试类,测试方法,加载测试用例。

3)执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填写软件缺陷报告。

2、对于工资计算问题(见实验5 任务1),设计一个类,其中包含方法
double SalaryCaculating(double t, double wph ),输入t代表工作时间,wph代表小时工资,输出为月工资。

用VS2005单元测试工具测试该方法,测试用例通过逻辑覆盖法中的判定覆盖标准得到。

实验步骤:
1)运用逻辑覆盖法中的判定覆盖标准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

2)用VS2005单元测试工具生成对应的测试类,测试方法,加载测试用例。

3)执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填写软件缺陷报告。

实验8、图形用户界面GUI测试:Winrunner的使用(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形脚本的概念。

2、掌握Winrunner如何GUI对象。

3、初步掌握Winrunner的使用
二、Winrunner的简单使用
1、重要概念:
1)GUI MAP文件:一般的Windows应用程序,通常是由窗口、按钮、菜单等组成,这些在WinRunner中通称为GUI对象。

WR会通过学习这些GUI对象的属性来识别GUI对象。

WR把学来的这些GUI对象的属性(称为对象的物理描述)保存在GUI Map文件中。

GUI Map文件包含了GUI对象的逻辑名和物理描述,逻辑名和物理描述一起作用,确保每个GUI对象有自身唯一的标识。

在测试脚本中,WR使用逻辑名(Logic name) 表征对象。

当执行测试时,WR使用GUI Map文件定位对象:先从GUI map文件中读取有关对象的描述,然后寻找有相同属性的对象。

2)TSL语言:The scripts you create with Mercury Interactive systems are written in Test Script Language (TSL). TSL is an enhanced, C-like 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ed for testing.
有关TSL语言的详细说明参考winrunner帮助菜单中的TSL online reference
2、WinRunner的测试过程
WinRunner的测试流程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创建GUI Map:识别应用程序的GUI对象
创建测试:一般先通过录制得到原始脚本,再进行适当的编辑建立测试脚本。

调试测试:对测试脚本除错(debug)
执行测试
查看测试结果
报告发现的错误
3、以windows自带计算器的加法功能的测试为例,说明winrunner的测试流程:
在测试之前,先在D盘新建一个文件夹CaculatorTest来保存后面生成的一些文件。

1)打开计算器,启动winrunner(为了测试的顺利最好关闭其它无关的程序)。

2)创建计算器的GUI Map:
A、通过菜单“Tools/GUI Map Editor”打开GUI Map Editor窗体:
B、通过菜单“File/close all ”关闭其它的GUI map文件。

C、点击“learn”,然后按照提示点击“计算器”窗体,开始学习。

D、学习完成后,通过菜单“File/save”将学习好的文件保存到前面新建的CaculatorTest文件夹中。

E、关闭GUI Map Editor窗体。

3)录制脚本:
A、通过菜单“File/new”新建空白测试。

B、单击“Record”按钮开始录制以下操作:
单击数字1→单击加号+→单击等号=
C、操作结束后单击“stop”按钮结束录制,得到原始脚本:
# 计算器
set_window ("计算器", 10);
button_press ("1");
button_press ("+");
button_press ("2");
button_press ("=");
4)编辑脚本以加载测试用例:1+2=3 (绿色底纹的为添加的脚本)# 计算器
set_window ("计算器", 10);
button_press ("1");
button_press ("+");
button_press ("2");
button_press ("=");
edit_get_text("Edit",text);
actual=int(text);
expect=3;
if(actual!=expect)
report_msg(" Failed ");
5)复制上述脚本并加载其它测试用例:(绿色底纹的为添加的测试用例的脚本)
# 计算器
set_window ("计算器", 10);
button_press ("1");
button_press ("+");
button_press ("2");
button_press ("=");
edit_get_text("Edit",text);
actual=int(text);
expect=3;
if(actual!=expect)
report_msg(" Failed ");
# 计算器
set_window ("计算器", 10);
button_press ("4");
button_press ("+");
button_press ("5");
button_press ("=");
edit_get_text("Edit",text);
actual=int(text);
expect=9;
if(actual!=expect)
report_msg(" Failed ");
6)保存脚本:将修改好的脚本保存到前面新建的CaculatorTest文件夹
7)运行测试:点击“From Top”按钮运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三、实验任务
以下两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
1、对于三角问题,设计相应的GUI程序,用文本框接受输入和输出,输入为三角形的三条边,输出为:参数不合法、不能构成三角形、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用winrunner测试该GUI程序,测试用例通过弱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法得到。

实验步骤:
1)弱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法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

2)用winrunner测试该GUI程序,得到测试结果,填写软件缺陷报告。

2、对于工资计算问题(见实验5 任务1),设计相应的GUI程序,用文本框接受输入和输出,输入为:工作时间,小时工资,输出为:月工资。

用winrunner测试该GUI程序,测试用例通过逻辑覆盖法中的判定覆盖标准得到。

实验步骤:同上
实验9、图形用户界面GUI测试:Winrunner的使用(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驱动脚本的概念。

2、掌握如何使用Winrunner生成数据驱动脚本。

二、如何使用Winrunner生成数据驱动脚本
1、重要概念:
数据驱动脚本:数据驱动脚本技术将测试输入存储到独立的(数据)文件中,而不是存储在脚本中。

脚本中存放控制信息。

执行测试时,从文件而不是直接从脚本中读取测试输入。

2、将实验8生成的计算器的加法功能测试脚本转化为数据驱动测试脚本:
1)利用DataDriver Wizard生成数据表,并将部分数据参数化。

2)利用Paremeterize Data将剩余的数据参数化。

3)得到数据驱动脚本(绿色部分为数据参数化后得到的)。

table = "";
rc = ddt_open(table, DDT_MODE_READ);
if (rc!= E_OK && rc != E_FILE_OPEN)
pause("Cannot open table.");
ddt_get_row_count(table,table_RowCount);
for(table_Row = 1; table_Row <= table_RowCount; table_Row ++)
{
ddt_set_row(table,table_Row);
# 计算器
set_window ("计算器", 1);
button_press (ddt_val(table, "button1"));
button_press ("+");
button_press (ddt_val(table, "button2"));
button_press ("=");
edit_get_text("Edit",text);
actual=int(text);
expect=ddt_val(table, "expect") ;
if(actual!=expect)
report_msg("Failed: NO."& table_Row &" testcase!!!");
}
ddt_close(table);
三、实验任务
以下两个任务、至少完成一个
1、将实验8生成的三角问题测试脚本转化为数据驱动测试脚本,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测试用例通过弱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法得到。

实验步骤:
1)弱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法设计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表。

2)将实验8生成的三角问题测试脚本转化为数据驱动测试脚本,执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填写软件缺陷报告。

2、将实验8生成的工资计算问题(见实验5 任务1)测试脚本转化为数据驱动测试脚本,并执行测试,撰写实验报告,测试用例通过逻辑覆盖法中的判定覆盖标准得到。

实验步骤:同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