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比较与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比较与启示

肖纯柏

在世界政党政治的格局中,有的政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完备而严密,有的政党基层组织则结构松散,纪律松弛,形同俱乐部。随着全球政党现代化潮流的兴起,一些结构散漫的政党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加强了政党的自我革新,开始注重组织体系的严密性,或者在扩大党员权利的同时严格党员的行为规范,或者探索服务民众的新途径。这些做法虽然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但其中所渗透出的政党活动的一般规律,对执政党的基层党建具有启迪意义。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转换必须渐进有序

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一个组织体系极为严密、组织纪律性非常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在取得巨大执政成就的同时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苏共本身已经开始察觉而非“春眠不觉晓”,但苏共未能力挽狂澜,最终成为落日的辉煌、凄凉的挽歌。

导致苏共垮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苏共基层组织的改革转型过于激进。在全党“革新”的号召下,苏共加大了基层改革的力度,强调下放权力,扩大基层的自主权。就苏共而言,以改革的办法来挽救执政危机,应该说本身没有错,错的是由改革异化为“改向”,许多基层党组织既无明确的总体目

标,也无现实的具体目标,共产党员在确定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途径时没有一个鲜明的立场,群众的切身利益没有维护好,基层党组织作为“劳动集体政治核心”的作用被削弱。为了争取民心,苏共向基层组织下放了许多权利,要求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转换一步到位,但由于基层组织有了自身的相对利益,过分突出自身的自主性,因而与上级组织之间的高度一致性减弱。后来苏共抛弃“纵向”管理的组织体制,急速向“横向”管理体制过渡,基层党组织之间的横向沟通短时期内急剧拓展,而应急建立起来的基层横向联合组织书记委员会又尚未成熟运行,结果党的上级组织与基层组织的联系链条出现断裂。在“寻求基层党组织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口号下,基层党组织打破民主集中制的惯例,默许党内派别的存在“以发扬民主”。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开始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拥护或者选择符合自己主张的政治派别,这就促成了基层党组织内部的政治分化。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把中央所赋予的权力作为维护小集团利益的依据,谋取私利。至此,苏共基层组织在转换功能的过程中,传统体制链条的断裂使地方党组织失去原有功能,而在新机制的建立过程中,执政党的基层组织没有准备好或没有能力履行新的功能。由此,功能转换的最初目标异化为各自为阵的舞台,急于求成变为功败垂成。

总结苏共基层组织的功能转换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1)基层党组织在功能转换过程中弱化了应有的职能,在失去上级压力的同时,也失去了有所作为的动力,因而变得无所适从,无所

事事,党组织的协商运行机制没有取得成效,最终功亏一篑。(2)基层党组织在获得更大的地方自主权的同时,没有把持有各种意见的党员团结在群众的共同利益旗帜下,下放权力与统一思想相分离,因而其影响力非但没有增强反而大大削弱。(3)基层党组织在参与民主竞选活动中,过分突出“人道主义”,领导群众与尊重群众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组织意图与群众选举大相径庭,“党的意志”同“群众意志”直接发生冲突,党群关系的裂痕进一步扩大。

苏共基层组织改革的教训是深刻的。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基层党组织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不改革没有出路,由改革变成“改向”同样是死路。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改革,转换党的功能,不能急躁冒进。我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基层党组织的改革应建立在把握基层特性的基础上,而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基层改革的做法。当前一些地方基层社会各种势力、各种力量的博弈较为复杂,个别基层政权为非法势力、地下势力所把持,成为非法利益的角逐者和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组织要处理好与其他基层组织的关系,基层民间力量的政治参与要渐进有序,始终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的核心力量和基层群众的主心骨。地方党组织在给基层党组织下放权力的同时,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不能让小农意识和无政府主义、绝对平均主义复活;鼓励基层党员畅所欲言,但不能形成党内派别,一盘散沙;突出

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但不能把服务群众异化为“尾巴主义”,落在基层群众的后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逻辑前提。

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发挥教育训练党员的功能基层党组织是政党的基本单元,而党员则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政党的活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价值理由在于它是党员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教育和训练党员的基地,是党员出口和入口的关隘。因此,基层党组织能否充分发挥训练党员的功能,事关政党的生命。

在这方面,中国国民党基层组织的教训,值得借鉴。1923年前后,中国国民党的党员近20多万,1929年达60多万,1937年有160多万。1924年国民党学习俄共建立基层支部的做法,在县以下设立区党部和区分部。1927年初,区分部达1万余处。应该说,国民党基层组织数量不少。作为国民党的基层组织,区分部原则上要每两周举行一次分部党员大会和小组会,但实际上很少开会,对党员的质量建设不够。1927年蒋介石针对国民党基层组织的弊端曾说:“现在各地党部,都有很多缺点,最重要的是没有基本的训练和严肃的纪律。各级党部虽然规模初具,事实上仍是一个空架子,平时不能训练党员,使党员服从党纪,徒然有一党部,有什么用处呢?老实说,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党员,就是有了几千几百万,也是没有用处的。关于组织方面,党员大多数还不明白党的基本组织是什么,不注意下层的基本工作,弄得

党在民众中间不能引起什么影响。”国民党基层组织不仅对党员缺乏基本训练,而且政治吸纳的方式存在问题,比如党员集体入党、强迫入党、投机入党在基层比较普遍。农村中的挂名党员为数不少,农村党员不交党费,不过组织生活,这不是个别现象。当时共产国际代表的报告提道:“农村的剥削者阶层为了应付国民党当局都相应进行了伪装,他们中的许多人加入了国民党,常常在县和县以下的国民党机构中占据着领导职位。”这表明,国民党基层组织只注重政党招募的数量,而忽视发展党员的质量,政治录用的非理性促成了基层组织的软弱涣散。

国民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教训启示我们,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入党分子的质量,而是为了完成指标任务,盲目追求数量,无异于为自己埋下了祸根。没有数量,则没有质量;但没有质量而数量庞大,则加重政党的病症。党组织的政治吸纳功能不仅体现为发展党员,更重要在于经常训练党员,严格教育党员。列宁曾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也不要。苏共后来的发展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论断。苏共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拥有1900多万党员的时候,苏共垮台了。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当前,中国共产党拥有基层组织360多万个,党员已经拥有7000多万,绝对数量不小,总体上战斗力较强,但从某些区域、某些行业党组织的现状看,从党员的结构和素质看,内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党员之间,其关系呈现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