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并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与实践并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摘要]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和高等学校教育重视的热点问题。

本文分析了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从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的氛围和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教育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知识时代。

知识经济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也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国家经济建设亟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通用型人才。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综合而言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的竞争。

高等学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全民族素质,适应社会发展,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创新有许多种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与许多因素有关。

人人
都有创新能力,但人与人之间创新能力有高低。

创新能力的高低与人的知识基础、见识视野、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有关。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主题,他们的创新能力不仅与学校提供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有关,也更与学生个人的努力有关。

(1)教育因素
应对社会发展需求,高校的专业设置经过了多次教育改革,在培养专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一定的作用,为受教的大学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理论、技术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的培养,使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但从人文角度看,现在大学中设置的专业的分门别类过于严格,学生所学内容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专业里,学生缺乏对知识或文化的整体把握,这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发展变化缓慢,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问题不大。

但从专业教学内容看,高等学校的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一直在进行革新,并不是有些人所讲的内容陈旧,但教学内容的更新落后于企业产品的研发过程,较难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新趋势。

专业教学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传送带式的教学方法,缺乏教学互动,学生参与性差,调动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较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除此之外,学习结果的考察方式单一,大多数课程均采取闭卷
考试,考试内容大多是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记忆和复述,忽视培养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把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创新的过程,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环境因素
目前高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自主创新场所和设施相对缺乏,再加上课程设置过多,学生少有时间从事创新实践,因此导致大学生能够参与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的气氛不浓,相关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学术文化活动少,信息相对闭塞,有领导有组织的创新活动太少,没有奖励学生创新的相关制度,这些因素制约着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前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动在绝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环节中被作为课外活动,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机制和引导机制,这是造成大学生创新环境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不仅要通过学校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还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巩固、强化和提高。

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良好的社会环境,充满创新生机与活力的社会氛围理所当然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激励竞争的社会环境,百家争鸣、相互尊重的学府气氛,都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挥。

(3)个人因素
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

每个学生都希望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但努力方向和努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状况。

目前,大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创新实践中主动性不强、自觉性不高。

在日常的学习中,学习态度不正确,学习努力不够导致基础知识薄弱,使得在参与创新活动时缺乏必要的知识结构。

创新需要知识的积累,知识是基础理论和实践经历的提炼,丰富的知识是开放性思维的基础。

基础理论薄弱和实践经历缺乏使得在创新过程中无所适从,思维方式单一,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缺乏敏感性,难以确定使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
知识的掌握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的过程。

先接受学习然后发现学习是真正掌握任何知识的必经过程,只有接受学习缺乏发现学习不可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没有接受学习就不可能进行发现学习。

在接受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听别人说”和“看书中讲”,对相关的内容获得初步认识,知识之间还没有建立逻辑性的联系,如果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仅止于这一步,所学知识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也不能在不同的知识间建立联系;在接受学习过程通过思考和逻辑归纳,进行发现学习,建立知识点和不同知识间的联系,方能真正
掌握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才能发挥创新能力和提高创新水平。

对于读书,很早有人提出“厚书读薄”和“薄书读厚”的观点,这一过程就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循环往复掌握知识的过程。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示范,使学生不必走弯路、不必经历自己独自解决问题的长时间的过程,就能够较快地初步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没有完整地自己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相应地学生就缺乏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单一的接受学习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经过发现学习,学生需要从许多种可能中确定出具体的问题,从中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和非逻辑的思维更为突出,与接受学习形成互补,才有望达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境界。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识于创新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关系。

如果创新是鼎体,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思维方式就是鼎足,三足鼎立,才能有稳定创新和发展。

理论知识中的专业课程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须的。

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这种知识应尽可能全面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专业课程是一个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具有较好的知识继承性和覆盖性。

因此取消或严重忽视专业课程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

实践课程仅仅是专业知识体系的具体和局部
的体现,以实践课程来取代专业课程,会损害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对知识的掌握必定是不完全的。

系统的知识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有所创新的关键。

实践课程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个支柱。

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实际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其解决需要学生具有多种多样的知识技能,这些知识技能尽可能是融会贯通的。

良好的实践课程应当是专业课程的印证式课程形态,实践课程需以专业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将专业知识体系深化、提高和丰富。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课程可以弥补理论课程的不足。

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既不能忽视专业理论课程,也不能轻视实践课程,只有两类课程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3)氛围和环境
树立蕴涵创新精神的办学宗旨和校风,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外部因素。

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广泛的学术活动。

在学术活动中要反对官本位意识和学术腐败,树立学术研究的良好风气;改善校园文化结构,将学术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大投入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地。

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对己有文化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新文化的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的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不仅要传授现有的系统的知识,更要引导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不仅要讲解已有的答案,更要鼓励寻找新的多种答案,培养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创造性人才。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淡化考试意识,确立以检测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为主体的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采用以开放式为主体的、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

组织和开展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兴趣。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例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可以满足和强化学生创造心理的需要。

这样的活动都或多或少地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使青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结论
创新是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源泉。

大学生是创新型人才的生力军。

深刻认识和领会创新精神,把创新学习和创新实践落实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建设的全过程中,培养敢于迎接时代提出的挑战,敢于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性人才,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

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培训课程的组织,酿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学军、李云.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j].高教高职研究,2009 (28).
[2]殷宝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0 (9).
[3]陈晓晴.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科技信息,2008 (31) .
[4]刘刚.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理论观察,2007(2).
[5]胥群.浅培养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4)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北武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