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100万年来全球板块与火山分布
地球上有地球 许多板块!

� � � � � �

二、板块边界类型及特征 板块有三种边界类型 1、离散型边界( Divergent boundary) Divergent boundary的两侧板块作垂直于边界走向的相背运动 ,使板块向两 侧分离、散开。其应力状态为拉伸状态。 地球上巨大的张裂带均发生在这种边界上。其既可发生在大洋岩石圈板 块内,亦可发生在大陆岩石圈板块内。前者如大西洋,后者如东非裂谷。 2、敛合边界( convergent boundary) convergent boundary的两侧板块作垂直于边界走向的相向运动 ,其应力状态 为挤压状态。沿板块边界,地壳强烈变形,有岩浆活动和造山带形成。有两 种基本类型: ①、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或较小的大洋板块)相互汇聚运动时,由 于洋壳的比重较大,所受的浮力较小,因此,它总是俯冲消亡在陆壳板块或 较小的大洋板块之下。这种以俯冲作用为主的边界称之为 subduction zone。
San anderas faut
离散型
汇聚型 陆壳—陆壳
汇聚型 洋壳—洋壳
汇聚型 陆壳—洋壳
� �

三、各类板块边界的地震活动特点 我们知道,现今世界上, 95% 的地震集中 在一些狭长的地震带内。其中环太平洋 80%±;Alps—himalaya10%±;大洋中脊5%±。 全球地震活动带首尾相接,将岩石圈划分 为若干内部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六大板块。而 这些地震的发生,正是板块运动及其相互作用 的结果。 95% 以上的地震都集中在板块边界 上,可见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一个基本成 因。通常可将地震带当作板块划分的首要标志。 地貌特征是板块划分的另一标志。各类板块边 界上的地震活动特征见下表。
地震和火山就在这些地方发生
东北日本之下的双层震源
� �


四、Benioff带与板块俯冲 环太平洋带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带,这里既 有浅源(0—70km)地震,也有中源(70— 70—300km) 地震,还有深源(300— 300—700km)地震。浅源地震多 集中在海沟的大陆一侧斜坡地带;中源和深源地震 则见于弧后地区。震源深度通常靠洋侧浅,靠陆侧 深。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学者和达清夫 (Wadati地球物理学家)首先发现了这个倾斜的震 源带,五十年代美国地质学家Benioff对该带进行了 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并把它当作大陆地块和大洋地 块之间的巨型逆断层带。板块构造提出后,这个带 很自然地被当作板块的俯冲带,这一倾斜的震源带 标出了板块俯冲的痕迹。由于Benioff和Wadati在该 带上的贡献,故又将其称为Wadati— Wadati—Benioff带。 concept:指岛弧—海沟系俯冲带上面反映震源 活动的地带,其倾角平均为45° 45°,倾向大陆和岛弧所 在的方向,深度可达300— 300—700km,它是板块的俯冲 带。 俯冲带总是与海沟相半生的,主要分布在太平 洋周边地区,近年来发现,Benioff带沿岛弧走向上 的倾角变化很大,如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海 沟,倾角由北面的45° 45°增大到南面的90° 90°;太平洋岛 弧下的Benioff带大多<在45° 45°;东太平洋安第斯型大 陆边缘之下的Benioff则比较缓,一般<30° 30°。
� �
� �

3、转换边界( transform boundary) transform boundary 是由转换断层构成的 板块边界,两侧板块平行于边界作走滑运动 其应力状态为剪切应力状态。沿转换边界, 岩 石 圈 既 不 增 生 又 不 消 减 。 如 San Aderas transform fault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之 间的一条transform boundary。 4、板块边界的转化 板块的边界类型主要有以上三种,但它 们之间还有许多过度类型。当两个板块的运 动矢量与板块边界的方向斜交时,则板块边 界的性质会发生改变。如太平洋板块与北美 板块之间的边界在 3000万年以前是汇聚性边 界,3000年之后,许多地方改变成了转换型 边界。 5、各类板块边界的特征(见下表)

第三章 板块构造基本原理 一、几个与板块构造有关的 概念 1 、 转 换 断 层 ( transform fault) (1)、研究历史 自五十年代以来,在大洋中 陆续发现了许多横切大洋中脊的 断裂带,这些断裂带长而直,长 可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宽数十公 里。过去从传统的构造地质学观 点出发,都把这些断层当作平移 断层。Wilson (1965)从海底扩 张的观点出发,考虑到它所切开 的是不断向两侧扩张的洋中脊, 因此,必定具有与一般平移断层 完全不同的性质。他在详细研究 了这些断层的基础上,将这种断 层命名为transform fault。
这就是 转换断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大西洋中脊 与转换断层
San anderas faut
大西洋中脊 的转换断层 与地震分布
� �
� � � �

(2)、The concept of transform fault transform fault 是伴随着洋中脊分布的一 种剪切运动的断层,其延伸方向常常与洋中脊 垂直,长度为数百公里。在转换断层中,由于 洋中脊本身在向两侧扩张,因而在转换断层两 侧被洋中脊限制的这一部分(图中的 A 、 B ) 的实际相对运动正好与洋中脊整体所表现的错 动方向相反。 Wilson 对美国西海岸的 San anderas faut 进 行研究后,认为其是一条右旋转换断层。 (3)、 transform fault的形成机制 ① 、 Ditz 认为: transform fault 的形成与 洋中脊上不同地段的扩张速率不同有关。 ② 、 Wilson ( 1965 ) 在解释赤道大西洋 转换断层的成因时,强调在大西洋扩张以前, 如大陆上存在断层或脆性线,则大陆分成两块 时新的张性破裂就会追踪和受老的断层的影 响,而出现拉张段和平移段交替的 transform fault。 ③、张文佑(1978)用锯齿状断层的发 展来解释 transform fault的形成及活动方式
现代板块边界上的这些活动带都是地震活动带。 1968年,X.Le Pichon(法国地球物理学家)将全 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美洲板 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 南极洲板块。 根据岩石圈的类型,板块可以分为大洋岩石 圈板块(或大洋板块、洋壳板块)、大陆岩石圈 板块(或陆壳板块、大陆板块)和过度型岩石圈 板块(或过度壳板块)。 太平洋、菲律宾—大洋岩石圈板块,伊朗板 块—大陆岩石圈板块。以几个大陆为核心的板块 属过度型板块。
转换断层 与平移断层
几种可能的 机制解释
转换断层就是 这样形成的
� �

� �
2、岩石圈及软流圈 (1)、软流圈:又称2、岩石圈低速层,系指岩 石圈以下的一个层圈,该层是一软弱层,它的机械强度 和抵抗变形应力的强度都低于其上的岩石圈。软流圈 位于地幔上部,深度各地不一样,顶面深度为 50—60Km±,大陆区顶面深度为100—200Km。 (2)、岩石圈:指的是地球的脆性外壳,其范围 自地表而深延至低速层(软流圈)。洋底岩石圈的平 均厚度为50—60Km;大陆则为120—150Km。 3、岩石圈板块的概念 “Plate”这一术语是由Wilson(1965)在有关 transform fault的文章中提出的,通常说的岩石圈板块 是指被活动带所分割的由岩石圈构成的球面盖板。它 的面积很大(数万至上亿Km2),厚度很小(仅 100Km±),并同地球表面轮廓一致弯曲。这些岩石 圈板块在软流圈之上按球面运动规律不断改变着彼此 的位置,并与其下的软流圈之间作相对运动。因此, 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运动着的;相对板块边缘而 言,它本身较少变形,或者变形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和 有限程度上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相对稳 定”的。




subduction zone: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 板块向某一方向移动,遇到大陆地壳并彼此相碰 时,大洋板块由于其密度较大,地位低,便俯冲 到大陆地壳之下,这一俯冲部分被称之为俯冲带。 根据弧后地壳类型和应力状态及构造活动, 俯冲边界又可分为两种( Dickinson 1981):即陆 缘弧沟系和洋内弧沟系。前者是大洋板块俯冲在 大陆板块之下,岩浆弧和弧后区是大陆地壳。弧 后为陆地或浅海,弧后的应力状态是挤压或中性 的(如安第斯);后者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另一洋 壳之下,弧后区是大洋地壳,岩浆弧的地壳是过 度型的。 ②、当convergent boundary两侧均为陆壳板 块,或者陆壳板块与岛弧板块相互敛合时,由于 两者的比重都比较小,或浮力都比较大,陆壳板 块难以俯冲到另一陆壳板块之下的地幔中,于 是,两个板块最终碰撞在一起,这种边界称之为 Collision zone。 collision zone:两个大陆换大陆与岛弧相碰撞 的地带,由于相互碰撞的两个地壳单元岩石密度 均较低,难以进入地幔,最后被挤压而成造山带。

plate tectonics 的基本概念是:岩石圈板 块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 因,板块构造学就是研究这种作用的。板块 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它们的边缘部分。在 板块相互离散的边界(如洋中脊)上,大洋 板块运动过程 岩石圈不断增生;在板块相互敛合运动的边 界(如岛弧、碰撞造山带)上,大洋岩石圈 消亡,大陆岩石圈增长;在板块相互平移的 边界上,岩石圈既不增生也不消亡,出现地 壳上最宏伟的大陆或大洋走向滑动断裂带。 这些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构成了地球表面上 最重要的构造活动带。
� � � � � � � � � �
� � � �
板块俯冲带的特征 1、它是地球上最强烈的地震活动带; 2 、是地球上最强烈的火山活动带,已知现代活火山有 62% 分布在环 太平洋带; 3、是地球表面上地形高差起伏最大的地带。马里亚纳海沟深 11022m,从马里亚纳群岛直落海沟底,其落差为11500m。 4、出现地球上最大的负重力异常带; 5 、是地球上热流值变化最显著的地带,海沟作为板块下潜的地方, 是热流值最低的地方; 6 、它是强烈的区域变质带。发生高温低压变质作用和低温高压变质 作用。 五、板块的驱动机制 1、地幔对流 地幔对流是热动力对流与重力对流联合作用的结果。在大洋中脊,热 而密度低的地幔物质上涌,到达岩石圈附近,向两侧产生平流,平流过 程中,因热传导而使之变冷,冷而重的物质在俯冲带下沉再进入地幔, 如此循环往返而构成了地幔对流。 2、重力、体力推动的推—拉模式 埃尔萨塞( W.M.Elsasser , 1967 ) 提出:在重力场中运动的板块,主 要受洋中脊的推力和下沉板片的拉力而运动。 3、转动惯量假说 与地质力学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