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221一统天下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BC215 蒙恬夺回河套
BC214 攻占阴山地区
BC220—BC214 收复岭南(开凿灵渠)
BC213—BC212 焚书坑儒
汉(BC207—220)
西汉(BC202—9) 内外朝制度 刺史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察举制 太学
经济:西汉时井渠法传入西域
20世纪20年代后 革新旗袍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
1920 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1.7.23 中共一大(毛泽东参加)
1922-1923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中共二大
1923、1、23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广播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雕版印刷 火药用于战争
868 《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887 发行《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唐诗
宋(960—1276)
北宋(960—1127) 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北宋五子开创理学
指南鱼 出现人工磁化的 指南针
《武经总要》提到多种火器,并记录了当时3种火药配方
中国画的主要形式出现追求抒情写意风格的文人画
政治:九品中正制
经济:出现“草市” 设草市尉
文化: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隋朝(581—618)开创科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
经济:京杭大运河
唐朝(水利工程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唐三彩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四大制窑业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坊市分离、出现“夜市”
鸦片战争后 徐继畬《瀛寰志略》 姚莹《康輏纪行》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185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3 《天朝田亩制度》攻占南京,改号为天京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引起)
1856 天京事变
1859 《资政新篇》
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5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了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益发端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式的新式住宅
20世纪30年代 电视问世
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国家的航空网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1.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1932十九路军抗击日军
1932底 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1933收复多伦地区
1934.10 红军被迫长征
牛耕普及全国,铁农具数量增加
《僮约》
文化: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质地图
汉赋
东汉(25—220) 强化尚书台
经济: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出现一牛挽犁耕作方法
(冶铁技术提高:煤为原料、水力鼓风)
《四民月令》《氾胜之书》
丝绸之路开通 “丝国”
“市”有固定区域(时间、空间限制)
文化:“汉赋” 蔡侯纸 楷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
1958、5、1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60 八字方针
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5 西藏自治区成立
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1965.11 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革导火线
1967 第一颗氢弹爆炸
1949—1965 社会主义教育兴办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866 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1872 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19世纪中后期 自行车传入中国
1877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有线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19世纪70年代起 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纸
1873 汉口出版《昭文新报》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
距今5000年黄河、长江流域进入早期国家
BC2070—BC1600夏 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宗法制)
BC1600—BC1046商 (宗法制)
金文
经济:青铜铸造(用于生活)
司母戊大方鼎
BC1046—BC771 西周 政治:分封制与宗法制
(血缘关系为纽带)
关系:嫡长子继承制
经济:刀耕火种
1980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980 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四川广汉县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
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开始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1981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施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1982、9 撒切尔夫人访华
1882 电话传入中国
1883—1885 中法战争
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
19世纪末期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思想萌发)
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1894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 《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辽东半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96 海关正式办理邮政
1896、8 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1978.12中国与美国签署了《关于建立外交关
系的联合公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秘密实行包产到户
1979.1.1 中美建交
《告台湾同胞书》
1979、10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提出“二为”方针
1915 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解放运动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马
克思主义
1918、7 李大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 文章,指出这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
、11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5—1924。1)
1919.5.4 五四运动
1919.5 《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953、6—1956、12一化三改
1953.12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4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9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
1954、12政协第二届第一次会议
1955.4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
195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陕甘宁边区成立(延安)
12南京沦陷
1938.春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
1938.10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40.5枣宜会战(失败)
下半年百团打战(胜利)
1941.12中国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4春局部反攻中共七大
1945.8.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9.2 正式签署投降书
10.25 台湾光复
1966、2二月提纲
1966.5 文革标志:《五.一六通知》
8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1966—1976 文教凋零
1967.1 一月风暴
1967 第一颗氢弹
1968.9 全国各地建立委员会
1970 “长征1号”将中国自制的NO.1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预定轨道
1971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双百方针”、《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出《二十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1957、2 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提出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1958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
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建成,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27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1927.8.1 南昌起义
1927.8.7 八七会议
1927.9 秋收起义
之后先后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8、3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1928、8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1897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898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严复翻译《天演论》
1899 美国要求“门户开放”
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紗厂
19世纪末 义和团运动(山东)兴起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辛丑条约》
1902 梁启超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0世纪初 自行车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1905、8孙中山成立同盟会
1982.11通过修正《宪法》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1949.10.2 中苏建交
194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1949.11 成立中科院
1949.12 毛泽东首次访问莫斯科
1950.2.14 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列宁装和连衣裙流行
50年代后中国可以自行生产自行车
1953.1 中央通过召开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1924初国民党一大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1924 上海出现公共汽车
1925、12 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 6.1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
1926.7北伐战争
1927初 毛泽东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3 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林则徐《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
经济:商业繁荣
改进灌排工具
1790 京剧进京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五四运动)1840—1919
1840 京剧正式形成
1840-1842 鸦片战争西装传入 西餐传入
1841、5三元里抗英斗争
1842 中英《南京条约》
1946 夏 内战开始(战略防御)
1947 解放区土地改革
1947.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1948底—1949初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1949.3 七届二中全会
1949.4 渡江会战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1949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10.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青铜器
(作为权力、礼制的象征)
BC770—BC221 东周
BC770—BC476 春秋(五霸) 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
出现牛耕铁器
BC475—BC221 战国(七雄)
百家争鸣
《诗经》楚辞《风骚》
商鞅变法
出现火药、“司南”
经济:铁犁牛耕(春秋、传统耕作方式)
(秦)李冰 都江堰 郑国 郑国渠关中 井渠
秦(BC221—BC207)
1935 北京出现公共汽车
1935遵义会议 发表“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
1936东北抗日联军建立
1936.10三大主力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12、12西安事变
1937.7.7卢沟桥事变
8.八一三事变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凇沪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战役
洛川会议
1937. 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71.4乒乓外交
1972.2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9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3中日互设大使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1976.10文革结束
1976—— 文体事业再次繁荣 教育事业发展
1977 恢复高考
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制度
1978、5、1 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1912.1.1中华民国成立
2.12 清帝退位
1912.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二次革命
1914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并先后发表《讨袁檄文》和《讨袁宣言》
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西装、中山装流行主张婚姻自主西式婚礼婚礼从简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 实施公历 握手 思想观念变化
宋词
南宋(1127—1276)宋词 活字印刷(毕升)
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朱熹推崇“理学”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开创“心学”
经济:“市”的发展(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元(1271—1368) 行省制度
王祯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元曲
明(1368—1644) 废丞相制度(明太祖) 权分六部 设内阁(明成祖)
海禁政策
1905、11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1905—1907 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阵地,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展开论战
1906 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创设无线电报
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 生平和学说
1911、4黄花岗起义
1911、10、10武昌起义
小说
王守仁(王阳明)是心学的集
大成者
李贽反正统意识
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经济: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清前期(1636—1840) 设军机处(雍正年间)
小说
《古今图书集成》是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BC215 蒙恬夺回河套
BC214 攻占阴山地区
BC220—BC214 收复岭南(开凿灵渠)
BC213—BC212 焚书坑儒
汉(BC207—220)
西汉(BC202—9) 内外朝制度 刺史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察举制 太学
经济:西汉时井渠法传入西域
20世纪20年代后 革新旗袍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
1920 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1.7.23 中共一大(毛泽东参加)
1922-1923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中共二大
1923、1、23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广播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
雕版印刷 火药用于战争
868 《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887 发行《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唐诗
宋(960—1276)
北宋(960—1127) 设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北宋五子开创理学
指南鱼 出现人工磁化的 指南针
《武经总要》提到多种火器,并记录了当时3种火药配方
中国画的主要形式出现追求抒情写意风格的文人画
政治:九品中正制
经济:出现“草市” 设草市尉
文化: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隋朝(581—618)开创科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
经济:京杭大运河
唐朝(水利工程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唐三彩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四大制窑业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坊市分离、出现“夜市”
鸦片战争后 徐继畬《瀛寰志略》 姚莹《康輏纪行》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185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3 《天朝田亩制度》攻占南京,改号为天京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引起)
1856 天京事变
1859 《资政新篇》
186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65 中国自行设计建造了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轮船业得益发端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式的新式住宅
20世纪30年代 电视问世
20世纪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国家的航空网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1.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
1932十九路军抗击日军
1932底 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1933收复多伦地区
1934.10 红军被迫长征
牛耕普及全国,铁农具数量增加
《僮约》
文化: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质地图
汉赋
东汉(25—220) 强化尚书台
经济: 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出现一牛挽犁耕作方法
(冶铁技术提高:煤为原料、水力鼓风)
《四民月令》《氾胜之书》
丝绸之路开通 “丝国”
“市”有固定区域(时间、空间限制)
文化:“汉赋” 蔡侯纸 楷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
1958、5、1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60 八字方针
1964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65 西藏自治区成立
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1965.11 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革导火线
1967 第一颗氢弹爆炸
1949—1965 社会主义教育兴办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866 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1872 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19世纪中后期 自行车传入中国
1877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有线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19世纪70年代起 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纸
1873 汉口出版《昭文新报》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
距今5000年黄河、长江流域进入早期国家
BC2070—BC1600夏 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宗法制)
BC1600—BC1046商 (宗法制)
金文
经济:青铜铸造(用于生活)
司母戊大方鼎
BC1046—BC771 西周 政治:分封制与宗法制
(血缘关系为纽带)
关系:嫡长子继承制
经济:刀耕火种
1980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980 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四川广汉县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
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开始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1981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施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1982、9 撒切尔夫人访华
1882 电话传入中国
1883—1885 中法战争
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
19世纪末期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思想萌发)
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1894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 《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辽东半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96 海关正式办理邮政
1896、8 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1978.12中国与美国签署了《关于建立外交关
系的联合公报》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秘密实行包产到户
1979.1.1 中美建交
《告台湾同胞书》
1979、10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提出“二为”方针
1915 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解放运动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马
克思主义
1918、7 李大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十月革命的 文章,指出这是人类文明的新曙光。
、11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5—1924。1)
1919.5.4 五四运动
1919.5 《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953、6—1956、12一化三改
1953.12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4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9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
1954、12政协第二届第一次会议
1955.4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
195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陕甘宁边区成立(延安)
12南京沦陷
1938.春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
1938.10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40.5枣宜会战(失败)
下半年百团打战(胜利)
1941.12中国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4春局部反攻中共七大
1945.8.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9.2 正式签署投降书
10.25 台湾光复
1966、2二月提纲
1966.5 文革标志:《五.一六通知》
8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1966—1976 文教凋零
1967.1 一月风暴
1967 第一颗氢弹
1968.9 全国各地建立委员会
1970 “长征1号”将中国自制的NO.1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预定轨道
1971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毛泽东“双百方针”、《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
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出《二十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1957、2 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并提出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1958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
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建成,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27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1927.8.1 南昌起义
1927.8.7 八七会议
1927.9 秋收起义
之后先后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8、3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1928、8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1897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898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严复翻译《天演论》
1899 美国要求“门户开放”
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紗厂
19世纪末 义和团运动(山东)兴起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 《辛丑条约》
1902 梁启超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20世纪初 自行车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
1905、8孙中山成立同盟会
1982.11通过修正《宪法》
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1949.10.2 中苏建交
194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1949.11 成立中科院
1949.12 毛泽东首次访问莫斯科
1950.2.14 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列宁装和连衣裙流行
50年代后中国可以自行生产自行车
1953.1 中央通过召开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1924初国民党一大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1924 上海出现公共汽车
1925、12 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6 6.1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
1926.7北伐战争
1927初 毛泽东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3 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林则徐《四洲志》 魏源《海国图志》
经济:商业繁荣
改进灌排工具
1790 京剧进京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五四运动)1840—1919
1840 京剧正式形成
1840-1842 鸦片战争西装传入 西餐传入
1841、5三元里抗英斗争
1842 中英《南京条约》
1946 夏 内战开始(战略防御)
1947 解放区土地改革
1947.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1948底—1949初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战略决战)
1949.3 七届二中全会
1949.4 渡江会战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1949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949.10.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青铜器
(作为权力、礼制的象征)
BC770—BC221 东周
BC770—BC476 春秋(五霸) 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
出现牛耕铁器
BC475—BC221 战国(七雄)
百家争鸣
《诗经》楚辞《风骚》
商鞅变法
出现火药、“司南”
经济:铁犁牛耕(春秋、传统耕作方式)
(秦)李冰 都江堰 郑国 郑国渠关中 井渠
秦(BC221—BC207)
1935 北京出现公共汽车
1935遵义会议 发表“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
1936东北抗日联军建立
1936.10三大主力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12、12西安事变
1937.7.7卢沟桥事变
8.八一三事变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凇沪会战 太原会战 平型关战役
洛川会议
1937. 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71.4乒乓外交
1972.2尼克松访华
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9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3中日互设大使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1976.10文革结束
1976—— 文体事业再次繁荣 教育事业发展
1977 恢复高考
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制度
1978、5、1 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1912.1.1中华民国成立
2.12 清帝退位
1912.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二次革命
1914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并先后发表《讨袁檄文》和《讨袁宣言》
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西装、中山装流行主张婚姻自主西式婚礼婚礼从简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 实施公历 握手 思想观念变化
宋词
南宋(1127—1276)宋词 活字印刷(毕升)
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 朱熹推崇“理学”
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开创“心学”
经济:“市”的发展(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元(1271—1368) 行省制度
王祯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元曲
明(1368—1644) 废丞相制度(明太祖) 权分六部 设内阁(明成祖)
海禁政策
1905、11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1905—1907 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阵地,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展开论战
1906 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创设无线电报
革命党人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 生平和学说
1911、4黄花岗起义
1911、10、10武昌起义
小说
王守仁(王阳明)是心学的集
大成者
李贽反正统意识
明代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经济: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清前期(1636—1840) 设军机处(雍正年间)
小说
《古今图书集成》是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