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投放与媒介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投放与媒介策略
A、现象
以县市级台为投资对象,收视点成本(CPRP)比较低,看起来十分“合算”,但企业反应投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
投放评估总收视点(GRP)相当,但有企业说选择省级卫视整合传播广告效果好,有企业却认准“央视与区域台”组合,为什么?
同样是选择全国性媒体投放,有企业在西北区域市场反应强烈,有企业在东南区域反应强烈,为什么?
运用某种媒体选择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企业,在另一个品牌上运用同样策略却败走麦城,为什么?
……
无数中国营销专家在产品定位、渠道公关、促销手法上精益求精,但却在巨额媒体投资(广告投放)上“摸着石头过河”。其实,通过对大量客户投放经验积累,我们发现了很多可以借鉴规律,并找到了上述“为什么”背后真实原因。
B、实质
1、中国媒介环境不同于西方国家。
中国媒介环境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它有央视、省级卫视、地方台“等级”之分,这些不同“级别”媒介,它们在不同层面、不同区域,又都有自己作用与特长,需要决策人去识别与运用。
从全局上看,央视媒介“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收视特征已成为业内不争事实,而卫视整合在中原一带优势相对更为突出,但东南沿海更为发达区域,媒介独立性强,城市电视媒介占有相当收视份额。所以在中国操作媒介,就要求企业必须明确自己市场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媒介选择与科学组合。
2、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国家
中国文化独特性、隔绝性举世闻名。中国人要融入其它文化固然困难,外国人要融入中国文化更是难于上青天。这种文化影响,表现在企业营销各种方面,当然也包括媒介方面。
广告对中国消费者影响不仅仅是看到次数多少那么简单,“一条抵十条”或“十条抵一条”都成为可能,此时,完全数据导向有时走入恰恰是误区,而放弃数据又失去量化依据,怎样在这种
量化与质化中进行科学权衡与判断,是中国营销人要面临专业难题。
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消费者往往有两种媒介影响形态:一种是因为接触品牌在高端媒介露出而产生对品牌信任;一种是因为多次接触品牌在多种媒介露出而产生对品牌信任。企业目标受众集中于前一类形态还是后一类,将直接决定,传播上应当选择高端媒体还是低端媒体更为有效。
3、中国市场化程度不同于西方国家
我们处在是一个并未完全成熟市场经济环境,面临是一个尚不十分规范市场,企业必然要解决很多“中国式”问题。在媒介上表现为价格并非透明化,不同渠道,不同方法,获取价格时常有天壤之别。
“异国负担”(由于国家之间存在地域、心理、文化、制度上距离,外资企业在一个地区市场上运作,必然要承担比本土企业更高营运成本)现象,决定了很多外资企业在获取媒介价格上,要付出比本土媒介公司更高成本,加上人力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往往只通过这种渠道,将很难得到一个具有竞争力价格。
4、中国市场等级差别不同于西方国家
面对中国这种从一级市场到三、四级市场巨大消费落差与消费特点差别,进行营销复杂性是任何一个没有在本土“摸爬滚打”过人所不能想象。同样,在中国运用媒介,更需要建立在对本土媒介深度了解之上。找到媒介传播影响企业成败背后真实原因,将媒介投放与企业营销不同阶段,品牌发展不同地位进行结合,真正站在企业角度去思考媒介投放实质,是一个负责任媒介公司应当做并做得更好一件事。
企业将目标市场锁定为高端城市市场还是二、三级城镇甚至是农村市场,都意味着在媒介选择上千差万别,拿家电行业来说,LG、海尔、奥克斯、及众多区域品牌,在市场选择上明显有其针对性,从而在媒介选择上也有明显区隔,它们都是成功者,但没有完全成功模式。
C、建议
巧妙运用本土媒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检索。
一、媒介策略方面检索
“先战略,再战术”是正常决策时基本思路。在媒介投资上,媒介策略是决定整个投资成败关键。笔者从事多年媒介投资服务,曾与各种类型企业决策人有过沟通,深有感触是,很多企业在营销成本上精打细算、机关算尽,却在广告投资这笔巨大支出决策上,只是由市场部报个计划,有干脆压根就没有计划,完全靠“拍脑袋”。殊不知,这些战略性投资失误,到头来造成企业巨大浪费,再后悔莫及或怪罪与个别媒介“没有效果”已失去意义。
1、企业是否明确投资需要什么样回报?
企业投放广告,大多都有一个明确目标,通常我所接触到主要情况有:为应付竞争者而采取举措;维护性品牌提示;招商与前期铺货促进;销售旺季促销;新品上市告知;品牌形象提升;打造品牌/产品知名度等。这些目标就是企业追求回报,企业应当也必须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核心传播目标。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包治百病“万能药”,不必相信一次传播可以解决所有企业问题。
2、策略是否适用于企业营销现状?
对于由自己市场部制定传播策略企业来说,一般出现媒介与营销严重脱节情况较少,但对于由媒介公司提供传播策略企业,需要特别慎重。
当前我国媒介公司有三种类型。一是“媒介资源导向型”,它们垄断一个或少量几个媒体,以区域公司居多,向客户提供全国整合传播与策略服务能力弱,但在自己“媒介势力”内,往往有较强价格决定能力;二是“媒介产品导向型”,它们会研发或组合形成一种有一定代表性媒介产品,如“某某剧场全国联播”、“全国地市台联播”等,它们所研发产品自然有其独特作用,但往往不适用所有企业所有营销状况下使用,这类公司特别注重传播自身产品价值,会自然与不自然推荐自已“媒介产品”;三是“数据资源导向型”,它们会购买大量媒介数据,依据数据分析出媒介受众、千人成本等指标,并以此指导企业进行媒介购买。
以上三类媒介公司,无论是哪一类型,都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营销状况,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需要与服务公司充分沟通,更需要企业擦亮眼睛,采用与企业营销现状最匹配实效媒介策略。
3、策略是否能实现预期回报?
每一种推演,都有其内在逻辑性。每一个表象背后,都有其真实本质。纵观整个策略,企业应当仔细审视其推演逻辑,资料真实性,与自身营销现状吻合度,如果没有问题,再来看结果:假设按这一策略执行,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中国目前媒介公司良莠不齐,在与企业老总们沟通时,会发现,有很多所谓媒介策略,只是堆砌一些零乱数据,有些甚至是网络上东拼西凑或是时过多年资讯,最后也得出了一个大大“红苹果”。事实上,这种策略执行后,往往让企业大失所望,也影响了企业对媒介公司评价。
二、媒介执行检索
媒介策略确定下来后,怎样才能保证完整有效得到执行,怎样最大化地控制投资成本,是企业又一个难题。
1、主张整体委托购买。
由策略公司进行购买,能更好地理解与执行策略本意。即使是企业自己制定策略,我们也主张整体委托购买。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