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PPT课件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6911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4.png)
针灸康复治疗应持续进行,以巩固疗 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程分期
根据中风的病程分期,选择合适的针 灸治疗方法,如急性期以醒脑开窍为 主,恢复期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 主。
注意事项
适应症选择
针灸康复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中 风患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应症。
配合其他治疗
针灸康复治疗可配合其他治疗方 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以提高疗效。
治疗效果
经过4个月的治疗,患者左侧肢体肌 力逐渐恢复,可以独立行走,语言 功能也有很大改善,能够进行简单 的交流。
典型案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张先生,48岁,因脑梗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伴有吞咽障碍。经过急性期治疗,病情 稳定后开始针灸康复治疗。
治疗方案
采用头针、体针和耳针治疗。头针刺激头皮感觉区,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体针刺激上肢、 下肢的穴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耳针刺激耳部穴位,改善吞咽功能。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 ppt课件
• 中风概述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原理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方法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注意事项 • 中风针灸康复治疗案例分享
目录
Part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 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病因
治疗效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明显恢复,可以独立行走,吞咽功能也有很大改善 ,能够正常进食。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严格消毒
针灸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消毒,预 防感染。
观察病情变化
针灸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
预防措施
STEP 02
【全文】中风病的中西医康复医学PPT课件
![【全文】中风病的中西医康复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9713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1.png)
那么,是不是活动多就一定对患 者的恢复有好处呢?医生的回答是否 定的。由于一个人要执行某个动作需 要身体多个肌肉的共同协作才能完成, 而中风对患者肌肉力量和紧张度的损 害是全面的,不正确的锻炼不仅起不 到恢复的目的,反而可能对患者各项 运动功能造成新的损害,最终影响的 是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
建议: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脑梗 塞病人发病后三天可以做自主的运 动,脑出血病人发病一周后可以做 自主的运动。
三.步行训练原则
5、趣味性:与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工作和游戏结合,激起患者的兴趣,使其 主动参与 6、持之以恒: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必 须长时间持续坚持,才有好的治疗效果, 肌力训练需两月。 7、步行能力预后:根据患者回归社会的实 际环境,对其步行能力进行评定。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
中医内治 针灸 推拿 穴位注射 埋线 敷贴 薰洗 。。。。。。
二.步行训练技术
1.平衡杠:安全,便于做各种训练动作, 包括单腿迈步等。有一斜板可纠正足内, 外翻。 2.助行器,拐的使用:患者可根据实际情 况训练二,三,四点步态,注意先出患腿 及腋拐,肘拐,手杖的使用。 3.假肢矫形器的使用:用矫形器则无法做 有关关节的活动,并注意相关肌群的萎缩。
二.步行训练技术
关于疼痛
〈1〉损伤性疼痛:骨折,脱位 〈2〉炎症疼痛 〈3〉痉挛性疼痛 〈4〉神经痛
一.影响步行的因素
3.平衡 1)小脑共济失调 2)前庭功能障碍 3)本体感觉障碍 4)心理状态
一.影响步行的因素
4.下肢完整性:两下肢长度相 差3CM,则导致步行异常。 5.耐力 6.行为障碍:认知功能低下影 响步行。
4.站立:站位的三级平衡及重心转移训练。 可两脚同时着地或一脚着地另一脚放在板 上。 5.减重训练。 6.分解步行动作训练:使患者在安全的环 境下将步行过程进行分解练习,然后在有 机结合。 7.施加保护:偏瘫患者练习步行时,治疗 师应拉住其腰带进行保护,切忌不可拉其 患肢!!!
中风康复护理PPT课件
![中风康复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ed94b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1b.png)
02
详细描述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预防中风可以显著降低发病 率和死亡率。常见的预防方法 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 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
03
总结词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 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中风的重要 措施。
详细描述
通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及 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等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其能 够更好地进行书面交流。
听力理解训练
帮助患者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使其能 够更好地与人交流。
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 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患者的 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与社会支持
为患者提供家庭和社会支持,促 进其心理康复。
ANALYSIS
SUMMAR Y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风是一种突发性的脑血液循环 障碍,表现为脑组织缺血或出血 。
分类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中 缺血性中风占大多数。
中风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突然出现的肢体瘫痪、言语不清、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
诊断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进行确诊。
目标
通过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并促进社会融入。
康复护理在中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促进功能恢复
康复护理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 和平衡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
中风偏瘫现代康复治疗课件
![中风偏瘫现代康复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80a9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b.png)
力
互动:与患 者进行互动, 增强患者的 社交能力和
人际关系
家庭康复的指导和支持
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家庭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场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康复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心理支持、社交活动等。
家庭康复的方法:制定康复计划,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参与社交 活动。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调 整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的时间窗和周期
时间窗:中风后3个月内是康复治 疗的黄金时间
长期康复:中风后1年内是康复治 疗的巩固阶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康复周期:中风后6个月内是康复 治疗的关键时期
终身康复:中风后需要持续进行 康复治疗,以保持功能稳定和改 善生活质量
01
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 心,提高康复效果。
促进身体恢复:通过康复护 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通过康复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
亡率和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康复护 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中风偏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
中风偏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
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中风偏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心脏病等
症状:肢体无力、麻木、感觉障 碍、言语障碍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互动:与患 者进行互动, 增强患者的 社交能力和
人际关系
家庭康复的指导和支持
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家庭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场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康复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心理支持、社交活动等。
家庭康复的方法:制定康复计划,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参与社交 活动。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调 整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的时间窗和周期
时间窗:中风后3个月内是康复治 疗的黄金时间
长期康复:中风后1年内是康复治 疗的巩固阶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康复周期:中风后6个月内是康复 治疗的关键时期
终身康复:中风后需要持续进行 康复治疗,以保持功能稳定和改 善生活质量
01
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通过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 心,提高康复效果。
促进身体恢复:通过康复护 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并发症:通过康复护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
亡率和致残率。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康复护 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中风偏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
中风偏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
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中风偏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心脏病等
症状:肢体无力、麻木、感觉障 碍、言语障碍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风康复与护理PPT课件
![中风康复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94ca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3.png)
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 性中风两种类型。
中风的定义
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 导致脑内出血,缺血性中风是 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局部供血 不足中风后的康复是帮助患者恢复 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 发症的关键。
中风康复需要综合多学科的参 与,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 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中风康复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康复 目标和方法。
中风康复的方 法
中风康复的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 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如抗 凝血药、抗高血压药等。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康 复设备等帮助患者恢复肌力、 平衡和协调能力。
中风康复的方法
言语治疗:针对患者可能出现 的语言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和 语言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恢复语 言能力。
营养与饮食:合理的饮食搭配 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促进 康复进程。
中风康复的护 理
中风康复的护理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 血压、心率、呼吸等。
提供适当的床位和辅助设备, 确保患者的安全。
中风康复的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饮 食、洗漱、穿衣等。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中风康复与护 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中风的定义 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中风康复的方法 中风康复的护理 结论
引言
引言
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 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 响。本课件将介绍中风康复与护理 的重要性和方法。
中风的定义
中风的定义
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 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引 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结论
结论
中风康复与护理是帮助患者恢 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 措施。
中风的定义
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 导致脑内出血,缺血性中风是 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局部供血 不足中风后的康复是帮助患者恢复 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 发症的关键。
中风康复需要综合多学科的参 与,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 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中风康复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康复 目标和方法。
中风康复的方 法
中风康复的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 医生会开具适当的药物,如抗 凝血药、抗高血压药等。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康 复设备等帮助患者恢复肌力、 平衡和协调能力。
中风康复的方法
言语治疗:针对患者可能出现 的语言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和 语言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恢复语 言能力。
营养与饮食:合理的饮食搭配 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促进 康复进程。
中风康复的护 理
中风康复的护理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 血压、心率、呼吸等。
提供适当的床位和辅助设备, 确保患者的安全。
中风康复的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饮 食、洗漱、穿衣等。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
中风康复与护 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中风的定义 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中风康复的方法 中风康复的护理 结论
引言
引言
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 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 响。本课件将介绍中风康复与护理 的重要性和方法。
中风的定义
中风的定义
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 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引 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
结论
结论
中风康复与护理是帮助患者恢 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 措施。
中风病康复治疗针灸ppt
![中风病康复治疗针灸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385a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f.png)
免疫调节研究
中风病针灸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综合评价方法
针灸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生存率、致残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价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试验设计、实施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风病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头针疗法
在眼部特定区域内进行针刺,以刺激视神经和血管,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操作方法
适应症
注意事项
中风后各种眼部功能障碍,如视力下降、复视等。
眼针疗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对眼部有炎症、损伤者应禁用眼针疗法。
03
眼针疗法
02
01
在耳廓特定区域内进行针刺,以刺激耳部穴位和神经,调节全身脏腑功能。
操作方法
中风后各种疼痛、失眠等并发症。
适应症
耳针疗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对耳廓有炎症、损伤者应禁用耳针疗法。
注意事项
耳针疗法
选用艾绒等材料在穴位上进行温和刺激,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
灸法
操作方法
中风后各种寒证、瘀证等;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
适应症
根据患者体质选用合适灸法;避免烫伤;对艾绒过敏者应禁用灸法。
难点三
针灸与药物治疗的协同作用不明显。
难点二
针灸刺激量及刺激部位选择不当。
对策
针灸与药物协同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中风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与针灸协同治疗。
中风病针灸治疗难点与对策
06
中风病康复治疗针灸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研究
针灸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试验研究,包括试验设计、实施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进展。
中风病针灸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综合评价方法
针灸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生存率、致残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价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试验设计、实施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风病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头针疗法
在眼部特定区域内进行针刺,以刺激视神经和血管,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操作方法
适应症
注意事项
中风后各种眼部功能障碍,如视力下降、复视等。
眼针疗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对眼部有炎症、损伤者应禁用眼针疗法。
03
眼针疗法
02
01
在耳廓特定区域内进行针刺,以刺激耳部穴位和神经,调节全身脏腑功能。
操作方法
中风后各种疼痛、失眠等并发症。
适应症
耳针疗法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对耳廓有炎症、损伤者应禁用耳针疗法。
注意事项
耳针疗法
选用艾绒等材料在穴位上进行温和刺激,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
灸法
操作方法
中风后各种寒证、瘀证等;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
适应症
根据患者体质选用合适灸法;避免烫伤;对艾绒过敏者应禁用灸法。
难点三
针灸与药物治疗的协同作用不明显。
难点二
针灸刺激量及刺激部位选择不当。
对策
针灸与药物协同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中风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药物与针灸协同治疗。
中风病针灸治疗难点与对策
06
中风病康复治疗针灸研究进展
临床试验研究
针灸治疗在中风康复中的临床试验研究,包括试验设计、实施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进展。
《中风康复护理》ppt课件
![《中风康复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c2627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6.png)
定期评估与调整
在康复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进行 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
划,以适应患者的变化。
康复护理的技能与方法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运动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 、进食、洗漱、如厕等,提高患者的生活 自理能力。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 的运动功能训练,如关节活动、肌肉力量 训练等,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综合康复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等,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组合。
中风康复护理的研究成果与案例分享
1 2
成功案例
分享一些成功的中风康复护理案例,包括患者的 基本情况、康复过程、效果评估等。
对照实验
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比较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在 中风康复中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伴随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 障碍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中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康复护理对中风恢复的作用
促进功能恢复
减轻家庭负担
康复护理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帮助患 者恢复肢体功能、语言能力和认知能 力,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康复护理,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 康复训练,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预防并发症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预防中风后常见的 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和深静脉 血栓形成等。
合理饮食与休息
注意患者的饮食和休息,保证 营养和睡眠充足,有助于康复 。
定期复查与调整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根据医 生建议调整康复计划和方法。
家庭支持与社区资源
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为 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和支
持。
04
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
饮食护理
中风康复训练指导PPT
![中风康复训练指导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9aa86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4.png)
饮食建议
饮食建议
健康饮食 - 多摄入蔬菜和水果:蔬菜和
水果富含纤维和抗氧化剂,有助于 保持身体健康。
- 限制高盐和高脂食物:高盐 和高脂食物可能导致高血压和高血 脂,增加中风的风险。
饮食建议
控制体重 规律饮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中风康复训练指导PPT
目录 介绍 康复训练指导 饮食建议
介绍
介绍
什么是中风? 为什么需要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指通过按摩、热敷和冷
敷等手段,缓解肌肉疼痛和僵硬。 - 运动治疗:通过特定的运动练习
,帮助患者恢复肌肉控制和运动能力。
康复训练指导
语言康复训练 - 语言练习:包括发音练
习、词汇练习和句子构造练习 等,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 力。
- 沟通技巧培训:教授患 者使用辅助工具和非语言沟通 方法,以便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
康复训练指导
认知康复训练 - 记忆训练:通过记忆游戏和练习
,帮助患者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 - 思维训练:通过解决问题、推理
和逻辑思考等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思维 能力。
中风康复训练讲解PPT
![中风康复训练讲解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6006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0.png)
中风康复训练的原则
个体化: 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进行定制
早期介入: 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以促 进功能恢复
中风康复训练的原则
综合性: 康复训练应包括身体 、言语和认知方面的综合训练 长期性: 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 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支持
中风康复训练 的内容
中风康复训练的内容
运动康复: 包括肢体运动、平衡训练和 步态训练等 言语康复: 包括言语理解和表达的训练
中风康复训练的内容
认知康复: 包括记忆力、注意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心理康复: 包括情绪管理和心 理支持
中风康复训练 的注意事项
中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康复训练应遵循安全原则, 防止患者受伤
适度训练: 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能力 和病情进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支持和 参与对康复训练的成功至关重 要 持之以恒: 康复训练需要患者 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支持
总结
总结
中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的原则和内容
总结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中风康复训 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分类: 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什么是中风
症状: 肢体无力、言语困难、 认知障碍等
中风康复的重 要性
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目的: 通过康复训练恢复患者的功能和 生活质量 好处: 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能力、降低 再次发作的风险
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综合治疗: 康复训练是中风综 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风康复训练 的原则
中风康复训练 讲解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中风 中风康复的重要性 中风康复训练的原则 中风康复训练的内容 中风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总结
脑中风康复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脑中风康复治疗及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f039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f.png)
脑中风患者全面关注重要性
1 2
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全面关注
脑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不仅关注生理功能恢复,还 需重视心理调适和社会功能重建。
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 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3
早期干预,预防并发症
脑中风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预防并发症, 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05 语言认知功能恢复与辅导 策略
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方法
语言功能评估
对失语症患者进行全面的语言功 能评估,了解患者的语言障碍程
度和类型。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语 言功能恢复方案,包括口语训练、 听力理解训练、阅读理解训练等。
语言环境调整
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包 括与他人的交流、听音乐、看电 视等,以刺激患者的语言功能恢
发病原因
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 血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 运动、遗传因素等都是脑中风的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偏瘫、失语、感觉障碍、视觉障碍等 症状。
分型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缺血性脑中 风和出血性脑中风;根据病程可分为 急性脑中风和慢性脑中风。
抗阻运动
当患者肌肉力量恢复到一 定程度时,可进行抗阻运 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 力。
平衡能力提高训练技巧
静态平衡训练
通过站立、闭眼站立等静态姿势 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
动态平衡训练
在静态平衡的基础上,增加动态元 素,如走直线、原地踏步等,进一 步提高平衡能力。
平衡反应训练
通过模拟突发情况,如突然推动患 者等,训练患者的平衡反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率高 据统计脑血管病经抢救治疗存活者中,在5年内约 有20%~47%的复发,而在 1年内复发的最多。如果忽视了 高血压的控制,心脏病的治疗,脑动脉硬化的治疗及防止其 他诱发因素等,则脑血管病复发的可能性更大,这是值得特 别注意的。
并发症多 因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抵抗力低下,易于发生各 种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随时都威胁患者的 生命。
6、哈欠不断 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 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7、精神改变 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很可能是缺血性 中风的先兆。其他如精神状态发生变化,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 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血容量改变、心脏病) 6、血液成分异常(血粘度异常、血小板
异常)
3
中风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症 心脏病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病病史 吸烟 酗酒
4
中风先兆
1、头晕 中老年人出现瞬间眩晕,视物旋转,几秒钟后又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 如反复发作易致中风。
2、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出现一侧肢体麻木, 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 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警惕中风 的发生。
9
第四阶段:随着病程延长,病情进一步恢复,痉挛不 再加强而有所减轻,共同运动模式削弱,脱离共同运动 的分离运动,即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运动开始出现。此 时的主动运动虽然困难,但逐渐开始变得容易。
第五阶段:基本的四肢共同运动失去了优势,可以从 事较难的分离运动或较难的功能活动,痉挛明显减轻。
第四、五阶段相当于后第5周到3个月。 第六阶段:共同运动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各关 节运动较灵活,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如果早期介入康复训练,诱发分离运动,偏瘫的康复 过程可能直接从第一阶段直接进入第四或第五阶段,这 将大大缩短康复的时间,使偏瘫康复取得好的效果。
3、眼睛突然发黑 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 常, 称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4、原因不明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 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突然说话不灵 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脑的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 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现实的能力。中 枢神经系统在受到打击后重新组织保持适当的 功能,不是再生而是功能重新组织。
广义——将所有的学习都认为是脑有可塑性的 表现,因为通过学习和训练,脑可以完成原先 不能完成的功能。
狭义——脑必须有重新获功能的形态学基
础才是可塑性的表现。
8、流鼻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状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
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鼻出
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
5Leabharlann 中风的危害死亡率、致残率高 中风患者经抢救存活者中,60%~80% 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吐词不清、智 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甚至出现痴呆。其中约有 3/4 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有16%长期卧床或住院,2/3需人帮助 料理生活,只有10%~20%的患者可达到基本痊愈。不仅给 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对家庭,对社会也带来压力和负担。
6
中风后可以康复吗?
功能性永久缺失的悲观论点统 治了多个世纪,认为中枢神经系 统损伤无法修复,但临床观察和 实践证实丧失的功能是可以恢复 的,提出了脑的可塑性理论。即 脑损伤后残留部功能重组,以新 的方式完成已丧失的功能,强调 此过程中特定的康复治疗与训练 是必须的。
7
中风康复的原理-脑的可塑性
11
中风康复的一般规律
在脑卒中发作后,经急救病情逐渐稳定。这时病人 躯干和四肢近端(如肩、髋)的活动恢复较早。病人开 始转动身体、翻身,然后靠坐、独坐,进而站立到逐渐 恢复行走。从身体部位来说,下肢比上肢恢复得早,大 关节比小关节恢复得早。下肢活动的恢复的顺序是髋部 →膝部→踝部→足趾,而上肢恢复的顺序是肩部→肘部 →手腕→拇指。在时间上,运动功能的恢复经过3个月, 进入所谓“运动恢复平台”,即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对缓 慢、进展较为稳定的阶段。到6个月时,运动障碍基本 稳定。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病人和其家属建立起正确的 认识,心平气和地配合康复训练。
8
Brunnstorm偏瘫康复六阶段理论
中风康复过程是运动模式的质变过程。脑细胞 受损后不能再生,但是可以通过病灶周围组织、对 侧半球、功能不同的系统进行代偿,从而使丧失的 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第一阶段:即中风后急性期(从发病后数日到2周)。 患者肌肉呈弛缓状态四肢没有主动活动。。 第二阶段:发病约2周后。肢体功能开始恢复,肌张 力开始增加,痉挛开始出现,但无随意主动运动。 运动形式以基本的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为主。 第三阶段: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达到病程中的 极值,共同运动的活动受限,不能在某关节的全范 围内进行活动。 第二、三阶段约持续2周
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 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 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
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
2
中风的原因
1、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2、先天发育异常 3、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动静脉炎 4、中毒、代谢及全身疾病 5、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过高或过低、
10
中风康复的目标
通过以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为主的综合医疗手段, 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防治废用和误用 综合症,减轻后遗症;充分强化和发挥残余功能, 通过代偿和使用辅助工具,以及生活环境的改造等, 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分阶段康复目标:弛缓阶段预防并发症,诱发正常 运动模式;痉挛阶段控制痉挛及异常运动模式,促 进分离运动的出现;恢复阶段使运动模式接近正常。
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旋
1
中风的定义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 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 疾病。中医学因其起病急骤类风而称为中风。
西医学称为脑血管意外,指供应脑部的血液因脑动 脉被阻塞或血管破裂而中断,继而使脑功能受到影 响而致的疾病。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包 括脑梗塞、脑栓塞)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并发症多 因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抵抗力低下,易于发生各 种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随时都威胁患者的 生命。
6、哈欠不断 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 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7、精神改变 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很可能是缺血性 中风的先兆。其他如精神状态发生变化,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 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血容量改变、心脏病) 6、血液成分异常(血粘度异常、血小板
异常)
3
中风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症 心脏病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病病史 吸烟 酗酒
4
中风先兆
1、头晕 中老年人出现瞬间眩晕,视物旋转,几秒钟后又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 如反复发作易致中风。
2、肢体麻木 中老年人出现一侧肢体麻木, 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 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警惕中风 的发生。
9
第四阶段:随着病程延长,病情进一步恢复,痉挛不 再加强而有所减轻,共同运动模式削弱,脱离共同运动 的分离运动,即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运动开始出现。此 时的主动运动虽然困难,但逐渐开始变得容易。
第五阶段:基本的四肢共同运动失去了优势,可以从 事较难的分离运动或较难的功能活动,痉挛明显减轻。
第四、五阶段相当于后第5周到3个月。 第六阶段:共同运动完全消失,痉挛基本消失,各关 节运动较灵活,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如果早期介入康复训练,诱发分离运动,偏瘫的康复 过程可能直接从第一阶段直接进入第四或第五阶段,这 将大大缩短康复的时间,使偏瘫康复取得好的效果。
3、眼睛突然发黑 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 常, 称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4、原因不明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 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突然说话不灵 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脑的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 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现实的能力。中 枢神经系统在受到打击后重新组织保持适当的 功能,不是再生而是功能重新组织。
广义——将所有的学习都认为是脑有可塑性的 表现,因为通过学习和训练,脑可以完成原先 不能完成的功能。
狭义——脑必须有重新获功能的形态学基
础才是可塑性的表现。
8、流鼻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状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
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鼻出
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
5Leabharlann 中风的危害死亡率、致残率高 中风患者经抢救存活者中,60%~80% 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吐词不清、智 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甚至出现痴呆。其中约有 3/4 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有16%长期卧床或住院,2/3需人帮助 料理生活,只有10%~20%的患者可达到基本痊愈。不仅给 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对家庭,对社会也带来压力和负担。
6
中风后可以康复吗?
功能性永久缺失的悲观论点统 治了多个世纪,认为中枢神经系 统损伤无法修复,但临床观察和 实践证实丧失的功能是可以恢复 的,提出了脑的可塑性理论。即 脑损伤后残留部功能重组,以新 的方式完成已丧失的功能,强调 此过程中特定的康复治疗与训练 是必须的。
7
中风康复的原理-脑的可塑性
11
中风康复的一般规律
在脑卒中发作后,经急救病情逐渐稳定。这时病人 躯干和四肢近端(如肩、髋)的活动恢复较早。病人开 始转动身体、翻身,然后靠坐、独坐,进而站立到逐渐 恢复行走。从身体部位来说,下肢比上肢恢复得早,大 关节比小关节恢复得早。下肢活动的恢复的顺序是髋部 →膝部→踝部→足趾,而上肢恢复的顺序是肩部→肘部 →手腕→拇指。在时间上,运动功能的恢复经过3个月, 进入所谓“运动恢复平台”,即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对缓 慢、进展较为稳定的阶段。到6个月时,运动障碍基本 稳定。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病人和其家属建立起正确的 认识,心平气和地配合康复训练。
8
Brunnstorm偏瘫康复六阶段理论
中风康复过程是运动模式的质变过程。脑细胞 受损后不能再生,但是可以通过病灶周围组织、对 侧半球、功能不同的系统进行代偿,从而使丧失的 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第一阶段:即中风后急性期(从发病后数日到2周)。 患者肌肉呈弛缓状态四肢没有主动活动。。 第二阶段:发病约2周后。肢体功能开始恢复,肌张 力开始增加,痉挛开始出现,但无随意主动运动。 运动形式以基本的共同运动和联合反应为主。 第三阶段: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痉挛达到病程中的 极值,共同运动的活动受限,不能在某关节的全范 围内进行活动。 第二、三阶段约持续2周
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 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 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
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
2
中风的原因
1、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2、先天发育异常 3、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动静脉炎 4、中毒、代谢及全身疾病 5、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过高或过低、
10
中风康复的目标
通过以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为主的综合医疗手段, 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防治废用和误用 综合症,减轻后遗症;充分强化和发挥残余功能, 通过代偿和使用辅助工具,以及生活环境的改造等, 争取患者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分阶段康复目标:弛缓阶段预防并发症,诱发正常 运动模式;痉挛阶段控制痉挛及异常运动模式,促 进分离运动的出现;恢复阶段使运动模式接近正常。
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旋
1
中风的定义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 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 疾病。中医学因其起病急骤类风而称为中风。
西医学称为脑血管意外,指供应脑部的血液因脑动 脉被阻塞或血管破裂而中断,继而使脑功能受到影 响而致的疾病。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包 括脑梗塞、脑栓塞)和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