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范本(2篇)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范本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医院检验科对危急值的及时处理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和依据1. 目的:建立和完善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明确危急值的定义、报告流程和处理要求,确保危急值的及时报告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2. 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医院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标准制定。
二、危急值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危急值指检验结果超出正常参考范围且具有潜在危害患者生命的情况。
危急值可分为三类:I类危急值(生命威胁)、II类危急值(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和III类危急值(可能产生一定后果)。
2. 分类标准:按照国家标准以及医院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危急值的分类标准,并明确各类危急值的临床意义。
三、危急值的报告流程和处理要求1. 报告流程:(1)检验科人员在检验结果确认后,立即判定是否存在危急值;如存在,将结果进行二次确认。
(2)确认危急值后,立即向检验科主管报告,由检验科主管与医务部门负责人共同确定处理方案。
(3)按照处理方案,及时向相关医务人员发出危急值报告。
(4)医务人员在收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联系患者,并根据处理方案采取相应措施。
2. 处理要求:(1)检验科主管和医务部门负责人应明确各类危急值的处理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2)相关医务人员收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记录,并按照处理方案采取相应行动。
(3)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保持冷静、专业、耐心,并及时向患者解释危急值的意义和处理措施。
(4)危急值处理完毕后,相关医务人员应及时将处理结果记录于病历,并及时向患者提供相应的医疗指导和建议。
四、危急值报告的记录和核查1. 记录要求:(1)检验科应做好危急值报告的记录工作,包括危急值的发生时间、处理时间、处理措施等。
(2)医务部门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的记录档案,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管理。
2. 核查要求:(1)医务部门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进行核查,检查是否存在漏报、延误等情况,并及时纠正。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指检验科做出的检验结果值为危急病人生命时,检验人员立即启动危急值报告程序。
2、危急值项目与范围:
血清钙: 1.75--3.4mmol/L 以外
血清钾: 3.0--6.0mmol/L 以外
血清钠: 125--150mmol/L 以外
血糖: 2.6--20.0mmol/L 以外
白细胞: 2.5--34*109/L 以外
血小板: 50*109/L 以下
APTT: 70 秒以上
PT:未抗凝治疗大于 16 秒
FIB: 1.0g/L 以下
以及其它可能危急病人生命的结果。
3、处理程序:
(1) 立即审核质控,定标以及其它标本的测定情况有无异常。
(2) 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向临床了解病人情况,以及标本采集是否规范。
(3) 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上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时
间 (min)、报告人等项目。
(4) 临床医生接到电话后首先考虑两点:一是该结果是否与临床症状相符;二是如果临床症状不符,样本的留取是否有问题?如需要,马上重留标本,复查。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是指医院检验科对于检验结果中出现的危急值,采取及时报告和处理的制度。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异常且可能对患者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数值。
针对危急值,医院检验科需要制定相应的报告制度,确保及时报告和处理,以防止患者因危急值未及时处理而导致严重后果。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急值的准确定义和分类标准:医院检验科需明确危急值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以确定哪些检验结果属于危急值,并对不同的危急值进行分类和处理。
2. 报告机制:医院检验科需要建立危急值报告的机制,明确报告的流程和责任。
一般情况下,当检验结果属于危急值时,检验科应立即向相关医务人员发出危急值报告,确保及时处理。
3. 报告内容和形式:危急值报告应包含相关的检验结果、危急值的分类和临床意义、建议的处理措施等内容,并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电子报告的方式向相关医务人员通报。
4. 反馈和追踪:医院检验科应及时获取危急值报告的处理结果,并进行反馈和追踪,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管理。
5. 审核和改进:医院检验科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审核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密切合作,确保危急值报告的及时传达和处理。
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检验医学是临床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常用来辅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和确定治疗方案。
在医学检验中,经常会遇到突发情况或异常情况,即“危急值”,需要及时通知责任医生抢救,以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为此,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对于提高检验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危急值”的定义和重要性“危急值”是指一般情况下,检查结果在临床医学上不应该出现或者突破了医学界公认的标准指标范围,而当前患者病情状况又十分危急,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通常是指检测结果达到临界值、啮合值或者低于临床参考值2/3,或者结果被判定为“阳性”等。
比如,血红蛋白浓度低于60g/L,白细胞数高于100.0x10^9/L,血糖低于2.2mmol/L或高于33.3mmol/L等。
这些“危急值”都需要在短时间内通报给责任医生予以处理。
“危急值”所涉及的检查项目很多,包括血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影像学等多个方面。
它们的迅速反应和及时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和不良后果的产生。
由于检验中的“危急值”需要立即通报,所以加强“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保护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必要手段。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措施1. 确定“危急值”范围和指标不同检查项目的“危急值”数值不一,需要事先在制度文件中明确界定,以减少错误报告或漏报的发生。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参照有关专业书籍、网络和论文的基础上,由专业人员共同制定标准并予以规范。
各医疗机构对“危急值”的界定可略有不同,但要保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2. 确定“危急值”通报流程和责任人员因为“危急值”的到达必须尽快通知到医生,所以建立完善的通报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通报流程应该包括“危急值”检测报告(包括结果、参考值、结论和负责人)、“危急值”通知单、口头通知和书面通知等环节。
通过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人员和具体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资源浪费。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检验医学实验室的职能是准确、迅速、及时地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信息和数据,因此,异常检验结果的处理及“危急值”的建立尤为重要,所谓检验“危急值”,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手段,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
“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危急值”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医院有不同的危急值。
同时,由于检验样本的分析前段并不都能由检验科实验室所控制,故有时出现的"危急值"并不是患者的实际检验结果,患者并无相应危急症状,故必须灵活处理。
一、检验危急值范围。
临检危急值:项目低值高值WBC≤1.5×10^9/L(病毒感染、化疗等)≥50×10^9/L(白血病、重度感染)HGB≤60g/L(重度贫血)≥250g/LPLT≤50×10^9/L(有急性出血可能)≥600×10^9/L(急性感染、术后)PT≥20秒(DIC)APTT≥80秒(血友病、严重肝脏疾病)FIB ≤1.0g/L(DIC、肝硬化等)生化危急值:出现时须确定结果无误后请立即电话通知临床项目低值高值K+<3.0mmol/L(周身麻痹) >7.5mmol/L(心律失常) Na+<115mmol/L(神志不清|、昏迷或半昏迷)>160mmol/L(高钠血症) CL-<80 mmol/L >115 mmol/LCa2+<1.62mmol/L(低钙性抽搐) >3.38mmol/L(高血钙昏迷)P <0.30 mmol/L >1.8 mmol/LMg2+<0.24mmol/L(肌肉、心脏兴奋性升高)>1.85mmol/L(镁中毒、肌肉无力)CO2<10mmol/L(重度酸中毒)>42mmol/L(重度碱中毒)BUN >36.0 mmol/LGLU <2.75 mmol/L >22.0 mmol/LCK >2000 U/LPH <7.0(有生命危险的可能)>7.7(有生命危险的可能)PO2<30mmol/L(有生命危险的可能)升高主要为输O2过度PCO2<16mmol/L(有生命危险的可能)>75mmol/L(有生命危险的可能)SO2<75﹪临床微生物危急值:血培养阳性。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2篇)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病人生命的检验值。
实验室应与临床医师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必要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a)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b)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c)察看历史结果;d)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申请者取结果,并将危急值病人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
各专业点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本的检验,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
在此过程中如遇困难,如无法联系上临床工作人员,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并报告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登记表部门:年份:年危急值报告流程1.检验科在发现检验“危急值”情况后,应确认检验过程是否正常,必要时立即复检。
当检验“危急值”情况得到确认后,检验人员应立即将检验“危急值”电话通知病区并要求病区派员到检验科取报告。
2.病区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后,接听电话人员应立即报告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迅速派员去检验科取检验报告,及时将检验报告交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
3.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得到检验结果后,应及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病区医师在采取干预措施前,应与护理部门一起确认标本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必要时应重新采集标本送检确认。
4.建立登记制度。
⑴检验科应做好“危急值”相关登记工作。
登记内容除检验结果外,还需登记电话通知时间,病区接电话人员姓名与身份,病区派人取检验报告时间,取报告人员要签全名。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2)危急值报告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工作,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检验科应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保障危急值的及时、准确和安全传达。
第三条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迅速升高或降低,可能对患者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或危及生命的结果。
检验科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6篇)

检验科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或手术者健康的某些重要检查结果的危象界限值。
2、当出现上述危急值或可疑危急值时,立即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同时,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再次及时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上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3、检验科每天收取标本时,对照手术记录板,在检查单上加以标记,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标本进行排序、检查。
4、每天上午11。
____分之前,将病房标本的传染病项目异常值或可疑值,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
5、如果手术时间提前或有急诊手术,在检验结果未回报的情况下,管床医生应与检验科沟通。
6、检查科室和临床科室应分别设“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实时记录信息以备核查。
每次电话报告时双方应如实记录电话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结果、报告者和报告接受人姓名。
7、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要求其签字。
8、如临床医师对危急值结果存有异议,应主动联系相应检查部门进行重新检查。
9、检查科室应主动关心出现危急值患者的诊治情况,临床科室应在施治后及时进行复查。
10、原始样本应保留以备复核。
检验科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2)是的,检验科非常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是指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对患者健康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异常结果。
危急值报告制度旨在确保这些异常结果能够及时通知医生,以便他们能够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
为了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检验科通常会设立专门的危急值报告团队,由检验医生和检验技师组成。
他们负责监测检验结果,如果发现危急值,立即与医生进行沟通,向其报告并提供必要的建议。
2023医院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最新版)

全院医技科室、临床科室、门/急诊科室。
四、制度内容
1.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各医技科室(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心电图室等)应制定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危急值报告项目及范围,并定期调整。确定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范围时,应考虑不同专业科室对相关急危重症抢救的需求,须经临床评定认可,并在全院范围内公开。
二、定义
“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危急值报告制度,指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2.危急值报告登记
(1)目前我院实行危急值电话通知,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减少信息传递环节,缩短信息传递时间,确保危急值信息报告全流程的人员、时间、内容等关键要素可追溯。
(2)各检查、检验科室及临床科室均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危急值处理过程和相关信息,包括不限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收样时间、检查结果、检验结果、报告人姓名、报告时间、接收报告科室、接收人姓名、接听报告时间等。
(2)发现检验检查结果符合危急值报告范围时,检验检查人员应立即确认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检验检查过程是否符合操作规范,操作是否正确,质控是否在控;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住院(门诊)号、诊断、标本、检测检查项目等)是否有误,仪器传输是否有误;检测的原始标本采集是否合格且储存条件、储存时间是否正确。
2023医院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最新版)
为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二篇)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摘要: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患者诊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这一制度的深入研究,概述了其核心概念,包括报告流程、标准、责任等方面,旨在协助医院检验科完善报告机制,以提升患者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危急值;报告机制;检验科;患者安全;治疗效果一、导言危急值报告机制是医院检验科的重要职责。
危急值特指那些提示患者病情危急或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检验结果。
及时、准确的报告危急值有助于医生迅速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风险。
然而,由于检验科工作的复杂性和高强度,以及医患沟通的挑战,危急值报告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旨在探讨医院检验科的危急值报告机制,总结经验教训,为改进该机制提供参考。
二、危急值报告机制的相关概念1. 危急值危急值指的是检验结果显示出患者病情危急或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
具体的危急值范围依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参考标准而定,通常涵盖以下几类:(1)生命威胁:如血压异常、血糖过高或过低等。
(2)功能丧失:如严重贫血、肾功能衰竭等。
(3)病情恶化:如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炎症指标大幅度增加等。
2. 报告机制报告机制是指医院检验科在危急值报告中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该机制应包括报告标准、流程和责任,以确保危急值的及时、准确报告,以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三、危急值报告机制的建立与优化1. 制定报告标准医院检验科应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指南,制定符合科室实际的危急值报告标准。
标准应涵盖常见检验项目和参考范围,以及特殊状况下的处理方案。
同时,应对异常结果进行分类,明确危急值和急性异常值的处理程序。
危急值指病情危急或严重威胁患者安全的结果,需立即报告给医生。
急性异常值则指明显异常但非危急值范围的结果,需及时关注和处理。
2. 优化报告流程医院检验科应建立完善的报告流程,以确保危急值的及时准确报告。
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1)危急值的识别:检验科应设立有效的识别机制,及时发现并确认危急值,可通过设置仪器阈值、系统提醒、专人审核等方式实现。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资源利用效率方案一、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资源利用效率方案,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高效的资源利用方案,以此为基础来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资源利用方案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是人类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础,而能源的浪费也是当前资源浪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能源节约技术:通过引入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设备,采用节能灯具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监控和调整能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2)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人们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如骑自行车、步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的使用。
此外,还可以提倡绿色饮食,减少肉类的摄入,选择更加环保的食物。
2. 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利用领域,对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案:(1)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引导农民合理使用肥料、农药和水资源,减少浪费。
同时,鼓励农民采取有机农业和无耕耘农业等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机制,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比如,将农业废弃物制作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改良。
3. 加强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业是资源利用较为集中的领域,通过加强工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
(1) 推进工业节水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循环冷却水、中水回用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推动工业中的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废弃物回收体系,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此外,倡导工业产品的再制造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4. 建立资源监测与评估机制为了更好地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还需要建立资源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评估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效率,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医学检验科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制度

医学检验科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制度I目的开辟危急值报告“绿色通道”,迅速、及时向临床科室提供准确的检验项目危急值结果,对临床科室抢救重症患者,及时挽回患者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II范围医学检验科。
III制度一、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值,医学检验科应与医务科、临床医师共同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当关键指标的检验结果处于确定的“警告”或“危急”区间内时,需要及时通知有关医师和(或)负责患者医护的其他临床工作人员。
这包括送至受委托实验室检验的样品的检验结果。
二、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查看标本是否合格,是否有溶血、黄疸、脂血等,标本量是否充足,是否有气泡、凝块等分析前影响因素的存在。
(二)确认检验操作过程是否正确。
(三)查看历史结果,对结果进行复核。
(四)与临床进行沟通,询问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五)必要时与临床进行沟通,询问医师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六)出现危急值的标本必须复查(特殊标本除外),且标本应保留备查。
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第一次比较,采用留样再测的判断标准比较,若一致则报告,若不一致,需查找原因,必要时再次采集标本重新检测。
对于需要立即重复检验的项目,应当及时复检并核对。
(七)医学检验科外送的检验标本存在危急值项目的,科室应当和委托检验机构协商危急值的通知方式,原则上由医学检验科接获后,按照本院危急值管理流程进行。
一旦外送标本检验项目出现危急值,委托检验机构的检测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将结果通知给医学检验科,医学检验科留有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特别是夜晚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内均有人接听,确保临床科室或患方能够及时接收危急值。
三、患者危急值结果被确认后的工作程序(一)结果审核时1IS会自动通知临床医护人员查看检验危急值结果,并记录在系统报警记录表中。
(二)当发现危急值时,除1IS报警外,应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请其复述报告结果,同时将出现危急值结果的患者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被告知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医院统一配发的《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
检验科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一)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心脏停搏;2、急性心肌缺血;3、急性心肌损伤;4、急性心肌梗死;5、致命性心律失常:①心室扑动、颤动;②室性心动过速;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二)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急性脑积水;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医学检验技术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医学检验技术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英文回答:The reporting system and process for critical values in medical laboratory testing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imely and appropriate patient care. When a test result falls outside the normal range and poses an immediatethreat to the patient's health, it is considered a critical value. The reporting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omptly notify healthcare providers of these critical values so that appropriate actions can be taken.The process typically begins with the laboratory technician or technologist identifying a critical value during the analysis of the patient's specimen. Once a critical value is identified, it is immediately communicated to the responsible healthcare provider. This communication can be done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phone calls, pager alerts, or electronic notifications. Th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healthcare facility's protocols and the urgency of the situation.Upon receiving the notification,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acknowledges the critical value and takes appropriate action. This may involve contacting the patient directly, ordering further tests or interventions, or consulting with other specialists. The goal is to ensure that the patient receives timely and appropriate care to address the critical value and prevent any potential harm.In addition to the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a formal report documenting the critical value is typically generated. This report includes details such as thepatient's information, the specific test result, the date and time of the critical value, and any actions taken by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This report serves as a record for future reference and quality assurance purposes.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reporting system for critical values should be standardized and well-documented within a healthcare facility. This ensures consistency inthe process and minimizes the risk of errors or delays in reporting. Regula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or laboratory staff and healthcare providers are also essential to ensure proper understanding and adherence to the reporting system.中文回答:医学检验技术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在确保及时和适当的患者护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1、根据卫生部医院管理年活动和《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为提高科室工作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使临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危急值报告制度。
2、危急值项目根据本院实际情况,有电解质、血糖、血气、血、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3、检验人员在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水平时,应对检测流程再次审核查对,如遇到可能存在影响结果的因素须分析并除去影响因素后再次进行检验复核。
复核结果与初次结果一致应及时向临床报告(电话通知或直接送达)并记录。
复核结果与初次结果不一致应报告上一级技术主管人员分析处理,以分析报告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4、有关未尽列出的检验极低或极高值,血、脑脊液、骨髓培养阳性重大传染病、如霍乱、艾滋病等在本实验室初检经复查后仍有重大可疑者,检验结果必须及时电话向临床医师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5、报告人必须详细记录结果、记录报告时间、接收人及报告人。
危急值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为加强医学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医学检验“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暂定以下检查项目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具体项目和危急警戒值见附件。
具体操作流程:1、检验科:当检验出现“危急值”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是否正常和检验过程是否规范(若有疑问立即复做),在确认临床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验结果发出;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必须立即电话通知病区、门急诊部主管医生或护士,同时报告检验科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在专用记录本做好登记工作,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科别、日期、危急项目及数值、是否通知临床科室、值班者签名等。
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责任到人。
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检验“危急值”后,应一起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检验科必须重新向临床报告复查结果。
检验科除完成与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的相关报告、记录及建议复检外,还应在检验报告上作明显的标记:“建议复查”。
2、病区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后,立即电话告知病区值班医师或护士,“危急值”报告接收人要做好登记记录工作,并签姓名。
护士接收后应立即向医生报告该“危急值”,经管医生需立即(10分钟内)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对病人采取相应诊治措施进行诊治。
主管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验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医院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检验"危急值"报告的管理,保证“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拖,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的报告:重点对象是各科室的危急重症患者。
1、凡“危急值”项目达到规定的危急值时,经复查和审检后,检验人员立即采用电话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并做好详细记录。
2、记录内容包括:电话通知时间、科室、病人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电话接听人姓名。
3、检验报告人的电话,如果5分钟内相关临床科室无人应答,可打电话到相关临床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科室主任或护士长通过有关渠道通知相关医师护士回检验报告人电话。
二、“危急值”的接受1、临床科室要建立“危急值”电话记录本,统一放置电话旁,方便记录,接听“危急值”电话必须是本院职工,不能是实习或进修人员。
2、接听“危急值”电话时,必须复述检验结果,核对无误后按下列内容作好完整记录:电话通知时间、科室、病人姓名、住院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电话报告人姓名。
3、护士接受“危急值”后应立即向医生报告,经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应立即在 10分钟内报告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并对病人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4、经管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收到的“危急值”检验报告结果和诊疗措施。
5、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间题,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三、“危急值”报告项目的质量控制规定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决定检测结果“真实确定”的前提。
任一环节的疏稀和不规范均河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为保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和有效,针对分析前阶段可能影响检测的各个环节采取如下措施:1、临床医师应根据病人病情,从循证医学角度掌握急诊检验项目指针,选择最直接、最合理、最有效、最经济的检验项目提出申请,申请单填写必须字迹清楚,信息详细,否则退回重写.2、标本采集:护理人员根据医生医嘱正确采集标本,贴好标签,标签要求字迹清楚、工整且不易脱落,做好记录后由护理人员或护工立即送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 2012 年 2 月修订)
为加强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的管理,确保检验医学“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以便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危急值”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危急值的及时报告,有助于医生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检查项目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具体项目和危急值见附件。
具体操作流程:
1、检验科:当检验出现“危急值”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是否正常和检验过程是否规范(若有疑问立即复检),在确认临床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将检验结果发出;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必须立即电话通知病区、门急诊部主管医生或护士,同时在专用记录本做好登记工作,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科别、日期、时间、危急项目及数值、是否通知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接收者姓名、危急值报告者签名等。
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责任到人。
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检验“危急值”后,应一起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检验科须重新向临床及时回报复查结果。
检验科除完成与住院病人检验“危急值”报告的相关报告、记录及建议复检外,还应在检验报告上作明显的标记:加盖“危急值”标识。
2、病区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结果后,立即电话告知病区值班医师或护士,“危急值”报告接收人要做好登记工作,并签姓名。
护士接收后应立即向医生报告该“危急值”,经管医生需立即(10 分钟内)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对病人采取相应诊治措施进行诊治。
主管医生需6 小时内在病程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检验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3、门急诊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后,要电话报告相应科室医护人员。
门、急诊部医生或护士接收后立即向该病人的门急诊医生报告该“危急值”,再由门急诊医生通知该病人速来诊室接受紧急诊治,必要时门急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
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向医务处报告。
门、急诊医生在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采取标本复检。
4、健康管理中心报告流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后,检验科人员打电话向健康管理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护士长通报。
健康管理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向医生简要说明病人的情况,医生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
健康管理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附件1:
临床检验室“危急值
临床生化检验室“危急值
注:本版临床生化检验室危急值的制定,是按照中国医院协会在“实施患者安全目标主要措
施与适用范围”之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措施中的要求,综合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实用内科学》第十三版、《外科学》第五版、《病理生理学》第五版、
《诊断学》第六版、《呼吸病学》2003版、《急诊医学》、《急救护理学》,并广泛征求
总医院各临床科室专家意见,特别是重症监护科室意见,结合本医院多年危急值报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微生物免疫检验室“危急值”项目
1血培养、脑脊液培养病原学阳性结果
2 静脉血PCT (降钙素原)•2 ng/ml
附件2 :
“危急值”报告流程
发现数据异常
确认“危急值”
(与“危急值”列表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