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第3章-底辟构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底辟阶段 随着盐不断 向盐丘流入,盐 丘上拱,刺穿上 覆地层,从而造 成盐丘周围上覆 地层快速沉降。 随着沉积在沉降 区的堆积,产生 了标志底辟阶段 开始的次级边缘 向斜(二级),从 向斜中心往盐丘 地层加厚。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3>底辟后阶段 盐丘发生相 对低幅度的上升, 通常在浅部附近 地层中产生补偿 沉降,也就产生 了第三级边缘向 斜。简介:具剥 蚀间断的多阶段 发育模式。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第4节
我国东部底辟构造的主要 类型及基本特征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1.概述
①从地区看,分布广泛; ②从类型看,有盐底辟构造、泥底辟构造及岩 浆底辟构造; ③从刺穿与否看,有刺穿的,也隐刺的。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胜利 辛镇 构造
2.类型 东部含油气盆 地中主要为隐刺穿 构造,按其隆起幅 度可以分为三种:
a.流体不能及时排出,粘土层处于欠压实状态;
b.埋深加大,流体压力会升高,粘土层的内摩擦角会 减小,塑性流动性增强。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粘土矿物对塑性影响 ①主要成分: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②根分析,蒙脱石粘土岩的渗透性最差,流体不易排出 易造成欠压实, ③蒙脱石的内摩擦角在粘土矿物中最低,一般5—9°。 粘土岩中蒙脱石含量越高,塑性越强。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按形成的力学机制 垂直底辟:主要为盐底辟
排驱底辟:主要为泥底辟
泥底辟
盐底辟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第2节 盐底辟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1.基本特征 1>形态 平面上,主 要表现为圆形、 椭圆形、脊状。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但最普遍、最重要的是盐和粘土。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分类 1>按照底辟核 与圈岩的关系: 刺穿型:底辟成 熟阶段 隐刺穿型:①底辟 初期阶段; ②底辟物质粘度大、 塑性差、变形弱
刺穿 隐刺穿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依据塑性物质源的深度,将底辟构造划分为深源型
和浅源型两大类。深源型底辟构造主要指地壳或地慢岩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第3章
底辟构造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2007年1月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第1节 底辟构造的概念及分类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1.概念
地壳深部塑性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底辟作 用”,由此产生的构造叫底辟构造。这些岩层包 括:蒸发岩(特别为盐)、粘土岩、泥炭、泥灰岩、 冰、火成岩及某些变质岩。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4.岩性、厚 度变化特点 1> 底 辟 前 阶 段 ; 2>底辟阶段; 3> 底 辟 后 阶 段 。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三、盐底辟构造发育的物理模拟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与盐丘伴生的隐蔽圈闭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⑥发育边缘向斜
发育强度低
不发育边缘向斜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3.形成机制 盐的塑性机理取于T和P,而泥的塑性取决于泥岩的压实状态 和泥岩中的成分,与P和T无关。 1>欠压实机理 ①刚沉积的海相粘土层,常呈流体或半流体状态,有很强流 动性, ②如果盆地沉降速度和沉积速度都很快,粘土层很快被埋藏 粘土孔隙中的水被封闭起来,那么: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ρ盐<ρ上覆 层
ρ上覆层 <ρ盐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差异 负荷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4> 边 缘 向 斜
①差异负 荷作用盐 源层减薄, 周围上覆 地层沉塌 陷;
②近盐丘 一侧,由 于牵引作 用,地层 外倾。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4.盐丘演化阶段
浆沿深大断裂侵入或喷发导致沉积盆地盖层褶皱或断裂 所形成的构造。浅源型是指沉积盆地塑性盖层在外力作 用下发生塑性流动上拱所形成的构造。依据引起外力的 主要因素和外力作用方式,浅源型底辟构造又可划分为 凸起一差异负荷型、重力扩展一差异负荷型、基底断层 控制型及盖层断层控制型4种成因类型(表1)。
油气构造分析
①高隆起背斜
主要发育在盆 地的中央隆起带上, 如东营凹陷的辛镇、 文留构造及潜江凹 陷的王场构造。
廊坊 凹陷 琥珀 营 (泥)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霸县 凹陷 高家 堡构 造 (泥)
江汉 王场 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②低隆起背斜 多为短轴背斜, 幅度较低,倾角 平缓,断裂简单,
核部塑性较薄,
呈忱状,多分布 在凹陷陡翼的边 缘,如东营凹陷 坨庄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6>分带性 分带性明显;盐丘构造一般自盆边向盆内呈排带展布。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图3-8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盆地边 缘的底 辟,地 堑发育 偏覆 地层 不发 育断 层, 仅发 育低 幅度 同沉 积披 覆背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随着向盆 内推进, 底辟幅度 增加,上 覆层内开 始发育断 层,同沉 积披覆背 斜的幅度 随之增大, 部分层开 始被刺穿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剖面上,主要表现为盐枕、盐株。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带状盐 丘沿走 向,剖 面形态 的变化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断裂系
平面上: 同心状, 放射状, 断层规模 小,局限 于底辟范 围内。
油气构造分析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高邮凹 陷吴堡 断裂带 与岩浆 活动有 关的局 部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伴生构 造发育
高邮凹陷卸甲庄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辽河油田大民 屯凹陷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莺歌海盆地泥岩底辟发育特征
莺歌海盆地
油气构造分析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4.外力因素 1>密度侧转 由密度差产生的浮力一般不如盐底辟那样重要,其原因: ①泥岩即使具有高压异常,总还有一定的压实作用:
②没有绝对的封闭环境;时间的推移,泥核和负荷层底间 的密度差将减小,浮力减小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重力作用 退覆沉积层序很重要的地质条件。退覆层序有三个 特征点: ①密度大p砂盖在p小的泥岩之上;
胜利坨庄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东营凹陷塑性岩脊分布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③微弱 背斜隆起
多分 布在塑性 岩很薄或 尖灭带附 近隆起幅 度 在 50m 以下,面 积小,断 裂微弱, 如牛庄构 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3.特征
①底辟核的塑性物质为盐、膏、泥混合物; 底辟构造隆起幅度较低,构造较简单,以隐刺穿 为主,核部的塑性层具忱状、脊状形态,具有复 杂程度不等的“包心菜”式地堑; ②在平面上,线性排列明显,呈雁列,表现 出水平扭动的特征 。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第3节
泥底辟构造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1.基本特征
欠压实状态的泥岩具有更高的孔隙度、低的密度、 低的机械强度和低的粘。易变形。特征: 1>低的声波传播速度,大约在6500~8500ft/s。 低于正常泥岩, 2>低的密度值,一般2.1~2.3, 3>低的电阻率, 4>极高的孔隙流体压力。
2005
2>断裂系 剖面上: 上覆地层 呈背斜形 态,并被 断层复杂 化大多形 成地堑断 裂系,可 同向,可 反向。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3>岩帽 是由于地下水对盐的溶蚀淋滤作用形成的不溶残渣, 主要由硬石膏、石膏和方解石组成,且上、中、下三层:方 解石、石膏、硬石膏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4>悬挂体(倒挂体)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随着向盆 内推进, 底辟幅度 增加,上 覆层内断 层进一步 增多,同 沉积披覆 背斜的幅 度随之进 一步增大, 被刺穿的 上覆层增 多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发育机制 1>概述 盐丘生长是盐岩在高温高压下塑性变形的结果。塑性变形取 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①盐本身的塑性; ②外力:重力、构造力。 重力盐丘:沉积差异引起。 挤压盐丘:构造应力产生的。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与盐构造的比较 1>相同点: ①地震反射表现为杂乱; ②若为生长构造,则和沉积 同时发生;
③顶部地层中发育断裂,时 常形成地堑断裂系。
泥底辟
盐底辟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不同点 盐 ①无孔隙 ②p≈2.2 ③高流速 ④刺穿高 泥 高孔隙度,低渗透率 低p 低流速 刺穿低
⑤发育强度高
l>底辟前阶段(盐枕阶段) 盐在外力作用下,在某一部位 集中加厚上拱,盐隆或盐的形 成,周边沉陷随之发生,随着 沉积物的堆积,边缘向斜产生 了一级边缘向斜,轴部盐丘地 层沉积物薄。值得注意:盐丘 上覆地层顶部的剥蚀。这种剥 蚀沉积物被搬到边缘向斜中, 其结果: ①降低了盐丘上方负荷重量; ②增加了边缘向斜的负荷重 量,加速盐丘的上升速率。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4.岩浆底辟构造 1>概念 就苏北盆地东台坳陷的岩浆底辟构造来谈,该坳陷在新 生代岩浆活动强裂,层位多达12层之多,形成了一系列与岩浆 活动有关的底辟构造。 2>类型 按岩浆侵入的产状,分为两类: ①岩株式底辟构造沉积前,侵入在后;岩浆侵入高度大; 侧有牵引,顶有背斜。 ②岩盘式底辟构造 辉绿岩呈岩盘状产生;背斜宽缓,为一穹窿;背斜两翼 各有一条正断层,成一个简单地堑系。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盐岩的塑性变形 盐岩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但是在高温高压下盐岩的塑 性明显增强。 3>盐丘生长的外力因素
①差异负荷:盐岩以上的厚度差和岩性差异,引起 的,尤其是厚度强烈的差异,造成的压力差可达上百至 几百个大气压。在盐丘发育的晚期,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②密度倒转是底辟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重力盐 丘的发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a.盐的相对密度 ρ盐<ρ上覆层; b.盐层要有足够的厚度; c.盐层以上的负荷压力分布不均匀,或盐层表面 有足够大的起伏。 长期发育的底辟:早期可能浮力起主要作用, 后期差异负荷可能起重要作用。
油气构造分析
无边缘向斜
2005
大体上可归纳为3个发 育 演 化 阶 段 :(1) 渐 新 世始发期,该阶段 由于密度倒转及差异 负载作用,形成一些 低幅度的雏底辟及初 期底辟构造。渐新世 末期,地壳区域性抬 升,地层遭受剥蚀, 迫使底辟一度停止活 动;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2)中新世快速生长发育期, 亦有部分泥底辟是从该期开 始发育雏底辟的,由于渐新 世末期基底深大断裂的左行 剪切活动和中新世末期的右 行剪切活动的区域水平应力 作用,导致盆地中部产生了 一系列呈南北向雁行式排列 的断裂通道,进而为泥底辟 快速生长及其展布格局创造 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盆地 快速沉降,亦促进了底辟的 迅速发育生长。中新世末地 壳又有所抬升,泥底辟生长 发育再度暂时停止;
①岩帽盐岩和围 岩的密度差引起的。地 表浅处沉积物密度可能 低于盐的密度。因此, 上升的盐侧向扩展进入 沉积岩中。 ②悬挂体下面的地 层一般较陡,有时近于 直立,常为良好的圈闭。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5>边缘向斜 ①在盐丘 的周围地区常 存在一个环形 洼地——边缘向 斜;盐丘所特 有的构造。一 般发育在深层, 且平面上呈环 形展布。 ②按边缘向斜 产生的序次分 为一级、二级、 三级等。
②快速堆积,有利地底部泥岩中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的形成;
③随着三角洲沉积体不断向前推进,造成前积方向 上压力的不均衡。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3>构造应力是褶皱区及前缘地带泥底辟发育的主要动 力: ①水平应力将使欠压实泥岩上下层间产生不协调褶皱; ②水平挤压(扭动)还可使饱含水泥岩产生超压;大大降低 泥岩的内摩擦角,使其塑性增强; ③断裂一般为薄弱带,可为塑性层的侵入提供通道,形成 底辟。
2005
Ⅰ龟状。该类型埋藏较深,
顶面高度大约在 T6--T5层位 间。
Ⅱ丘或丘陵状。该类型刺 穿上覆沉积层的幅度≥3000m, 顶面高大约在T5一T4层位间。 Ⅲ山峰或钟乳石状。该类 型大约占本区已探明泥底辟构 造总数的50%。顶面高度大约 在T4一 T3层位间。
油气构造分析
2005
(4)蘑菇状 (mushroom)。该 类型刺穿上覆沉 积层的幅度最高, 热动力、差异重 力和水平应力作 用下驱动泥底辟 构造形成与演化 的动力学特征最 为强烈,体积最 大,刺穿上覆沉 积层的幅度8000m, 顶面高度大约在 T3-T2层位间,有 些已刺穿到T1-T0 层位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