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对策分析全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地区民工荒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他们对中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2003年出现的“民工荒”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民工荒”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较为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民工荒”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了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题探讨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民工荒;企业;政策;社会

目录

1引言 (3)

1.1研究背景 (3)

1.2研究意义 (4)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4研究方法 (5)

1.4.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5)

1.4.2文献法 (5)

1.4.3比较研究方法 (5)

2相关理论概述 (6)

2.1农民工定义 (6)

2.2“民工荒”定义 (6)

2.3农民工作用 (7)

3“民工荒”现象及原因 (8)

3.1“民工荒”现象 (8)

3.2“民工荒”原因 (9)

3.2.1企业责任 (9)

3.2.2社会原因 (9)

3.2.3民工本身原因 (10)

4解决“民工荒”问题对策 (11)

4.1政府方面 (11)

4.1.1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11)

4.1.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11)

4.2企业方面 (12)

4.2.1提高民工待遇 (12)

4.2.2重视和善待民工 (12)

4.3民工方面 (13)

参考文献 (14)

谢词 (15)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形成。在此结构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被严格限制,农村人口众多,耕地相对较少,劳动力资源严重浪费,再加上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影响了农民积极性的发挥,导致农业生产率的低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线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道路,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由于政策的变化,严格的户籍制度开始有所松动,农民外出务工的欲望渐渐变的强烈。80年代末期出现了“民工潮”。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以及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改革的深入。在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人多地少的矛盾凸显。与此同时,高速发展城市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激增,于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掀起了新一轮外出浪潮。“民工潮”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和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民工。据统计,农民工人数逐年递增。2000年初,农民工数量约为9400万人。然而,好景不长,拥有丰富而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却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这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2003年,“民工荒”初现端倪。从2004年初开始有许多地区和行业农民工告急。珠江三角洲,福建东南部,浙江东南部等吸收劳动力地区的企业纷纷出现“招工难"的现象。2005年蔓延至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2006年,中西部一些地区亦出现“民工荒"。尽管近几年来学术界有不少人对“民工荒"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企业和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民工短缺”的局面并没有真正缓解,“民工荒”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本

课题就是基于此背景下选择“民工荒”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民工荒”产生的原因进行更深入地、更全面地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1.2研究意义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任务,他们对中国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较为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因而成了学术研究的热点。近几年出现的“民工荒"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从掌握的现有材料来看,学者们对“民工荒”作系统的、全面的研究还是略嫌不足。“民工荒”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了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民工荒”是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民工荒”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解决“民工荒”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2003年末,我国沿海一些主要工业区域和出口省份出现民工短缺现象,使得“民工荒”代替“民工潮”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现象,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引起了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民工荒”的成因和对策。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现,存在的集中研究方向是经济学、管理系和财政管理等方面,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文献法和比较研究法。除了上面三种方法之外,还有一些专家使用托达罗模型进行分析,结合研究需要加以修正拓展,使其能更好的为研究“民工荒”服务。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农民工开始讲起,从农民工的定义,现状和作用展开描述。然后过渡到民工荒产生的原因,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企业责任,政府责任,社会原因和民工因素四个方面。然后针对这四个方面,专家们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1.4研究方法

1.4.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都必须遵循的方法。本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眼光看待“民工荒”问题。

1.4.2文献法

文献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从图书,期刊,报纸,杂志,统计年鉴等文献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阅读、鉴别、分析,找出学者们研究的贡献和不足。

1.4.3比较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从而总结出“民工荒"产生原因之一在于农民工自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