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阐释
①
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第4期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理论上
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实践上一般从政府、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从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三个理论视角全面阐释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于当前科学制定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综述中图分类号:G 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0)04-0068-03
吴松强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9)
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心技术联盟:识别、培育与牵引机制研究”(7077305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项目“江苏‘三创载体’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对区域经济的牵引路径研究”(09SJB79002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医药行业自主创新与联合创新问题研究”(09GLD013);南京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南工大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路径研究”(39105107)。
作者简介:吴松强(1975-),男,湖北汉川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是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的有关界定及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分别从心理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对创新人才进行理论阐释。
一、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在理论上一般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质、能力结构等层面进行界定;实践上一般是从政府、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措施、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角度进行研究。
(一)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国外文献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大都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 ·
Guilford )的《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
论》两本著作的问世使创造性人才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他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
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想象力;富有幽默感;意志品质出众[1]。麻省理工学院强调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许多大学都在追求培养创新人才,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
英国大学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绅士型领袖和学者。19世纪教育家纽曼认为,绅士型领袖和学者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德国大学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
[2]
(二)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研究综述
1919年,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
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国内代表性的观点有:“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3]“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4]
68··
关于具备哪些知识最利于创新能力培养有两种最具代表意义的观点:一是“知识结构三层次论”,以宋彬提出的“胶团模型理论”和创造学家庄寿强提出的“知识层次模式理论”为代表[5],这两种知识结构理论都认为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知识或核心知识,能够在创造活动中直接解决创造难题,第二类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第三类是与专业知识相距较远的知识;二是知识结构多层次论,这种观点以彭宗样的“王”牌知识结构模式理论和殷石龙的创新主体基本知识结构理论为代表。[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界定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国内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国内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对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国内的理解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而国外大多把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
本文认为,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能够通过相应的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从社会意义上讲,就是指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以科学探究态度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超越,为社会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人才。
二、国内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关键的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发达国家都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一)国外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1.美国跨世纪创造性人才培养计划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2061计划》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以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美国大学非常注意与工业界密切合作建立各种研究中心来培养创新人才。
2.英国政府建立高等教育创新基金
英国政府启动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该项基金与高等教育及企业和社区联系基金相结合,支持在大学周围建立各种科技网络群。同时,该基金还支持各大学内部建立专门机构从事专利申请与保护、公司筹建和市场开发等活动,促进英国大学周围高科技网络群的形成。
3.日本提出“卓越研究基地计划”
日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基本的教育国策,提出“创造性科技立国”口号,实行“21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从2002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每年选择资助50所大学的100多项重点科研项目,资助金额每年1-5亿日元。该计划旨在培养出一批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
(二)国内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开展研究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下面介绍国内有一定成效的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武汉大学:“创新学分”实践教学模式
2003年起,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设立了“创新学分制”。“创新学分制”是指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对全日制本科生在学术论文、竞赛、科技成果、专利发明、文艺和体育等6个方面取得优秀成绩授予的学分,体现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2.南京大学:研究生“3+2”创新基金
南京大学推出“3+2”模式的研究生创新工程来激励创新,“3”是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资助基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2”是启动两种经费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即“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资助经费与“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经费。
3.南京工业大学:“1+4”硕博连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4”硕博连读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推行“自主学习”,尽量在1年时间内学完基础理论课程,留下4年时间让博士研究生进入实验室,激发创新思维。而原有“提前攻博2+3方案”是缩短硕士研究生学制,免除硕士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总学制为5年,这种模式在研究生单位时间内增加了学习课程,减少了科研训练时间,造成学生科研能力下降。新的“1+4”模式方案有利于促进学生与导师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阐释
(一)心理学理论的解释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人人皆有,它是人的智力发展和创新心理的集中体现。20世纪30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