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周日视运动解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讲义太阳周日视运动

2023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讲义太阳周日视运动

太阳周日视运动天球天空呈球形,这是有目共睹的。

众星列宿布满天空,对于这些极其遥远的天体,人眼无法辨别它们的相对远近,好像是等距的。

它们同观测者的关系,如同球面上的点同球心的关系。

既然天空看起来像个球面,人们就把广漠的宇宙当作球体看待,并把天体在天空中的视位置,当作它们的真实位置。

这对于那些无需考虑距离因素,如对时间、纬度的测定来说,带来极大的便利。

这样一个假想的球体,叫做天球。

天空的昼夜旋转说明,天球不但存在于地平之上,而且还有一半隐入地平之下。

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又被叫做天穹。

〔天穹有别于天球。

天球是整球,天穹是半球;天球是圆的,而天穹是扁的。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我们日常所见的蔚蓝色的天空,其实是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沿地平方向,好像距离很遥远;沿天顶方向,距离较近。

〕天文上在定义天球时,规定了两个条件:一,天球的球心是观测者或地心;其次,天球的半径是任意的。

它包涵一切,不管天体如何遥远,总可以在天球上有它的投影。

这样,既成认天体事实上的距离悬殊;又可以利用天球上的视位置对于地球的等距性。

概括地说,天球就是以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图1—1〕,天文学用作表示天体视运动的帮助工具。

图1-1 天球示意图天球的半径是任意的,全部天体,不管多远,都可以在天球上有它们的投影以上所说是地心天球。

在说明地球或行星公转的时候,人们也使用以太阳中心为球心的天球,叫日心天球。

通常所说的天球,皆指地心天球。

天球上的位置为了确定一个地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人们设置地理坐标系;同理,为了确定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需要设置天球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和天球坐标系,都是球面坐标系。

在天文学上,依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天球坐标系。

各种天球坐标系,有不同的特点。

但是,它们都有球面坐标系的共同特点。

这些特点是:——球面坐标系都有一个根本大圆,称为基圈。

例如,在地理坐标系中,赤道就是它的基圈。

——基圈上都有一个原点。

太阳周日视运动

太阳周日视运动

北极圈
图6
正午太阳方位: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 位于正南方; 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 位于正北方; 太阳直射点所在地区,正午太阳位 于正上方。
二、判读
2、正午太阳高度
H=90-纬距
3、昼长问题
当地平面之上的视运动轨迹为一优 弧时,该地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 夜长。
注意: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的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都是平行轨 迹
理解太阳周日视运动
象山二中 史济成
一、基本概念
天球:它以观测者(或地心)为中心,以 无限长为半径,所有天体都投影在这个大 圆球的球面上,我们称这个球面为天球。 天轴:是地轴的延伸 天极:天轴与天球的两个交点,叫天极, 天轴通过地球北极点延伸与天球相交的点 叫北天极,通过地球南极点延伸与天球相 交的点叫南天极。 天顶、天底:当人站在地面上某一地点时, 他的头顶方向沿铅垂线延伸与天球相交的 点叫天顶;脚底方向沿铅垂线延伸与天球 的交点叫天底; 地平圈:垂直于天顶和天底连线并过天球 中心的平面叫地平面;它与天球相交于一 个大圆,这个大圆叫地平圈。
一、基本概念
(1)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 顶 (2)NESW形成地平圈,并分别北、 东、南、西四个方向。 (3)图中的平行线为太阳视运动 轨迹
二、判读
1、太阳方位
日出和日落太阳方位: 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正东升,正 西落。 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除极昼和 极夜处外)东北升,西北落。 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除极昼和 极夜处外)东南升,西南落。 极昼地区为:正北或正南升落
夏 至 日 二 分 日 冬 至 日 E S W N W S N 夏 至 日 二 分 日 冬 至 日 夏 至 日
二 分 日
冬 至 日
E N

天体周日视运动名词解释

天体周日视运动名词解释

天体周日视运动名词解释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些天体(比如太阳、月亮和星星)在一周内的运动轨迹。

让我们放松心情,轻松一下,慢慢来,看看这背后的故事。

周日视运动这玩意儿,真是个有趣的概念。

想象一下,你在某个晴朗的日子,仰望蓝天,太阳正懒洋洋地挂在那儿。

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然后又缓缓落下,最后消失在西边。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老戏骨在舞台上表演,明亮的光芒让我们不得不为之倾倒。

而实际上,太阳并不是在动,而是因为我们地球在自转,才让我们觉得太阳在移动。

简单说,就是“天旋地转”的感觉,咋样?是不是有点像看电影,情节曲折,令人捧心。

再说说月亮。

月亮的变化也是一出好戏。

大家都知道,月亮有时候圆得像个大饼,有时候又像一弯新月,真是千变万化。

周日视运动让我们能够观察到这些变化。

月亮绕着地球转,而地球又在绕着太阳转。

看似复杂,但其实这就是个大轮子转个不停的故事。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零食,讨论着月亮的变化,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不就是生活的美好写照吗?说到星星,这家伙可更神秘了。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就像是无数小灯泡在给我们点亮希望。

咱们有时候会觉得,哎,今天的星星特别多,明天却没几颗。

这其实也是周日视运动的结果。

不同的季节,星星的位置和数量都在变化。

冬天的北斗七星就像是我们找路的指南针,夏天的南十字星则像是大海上的灯塔,指引着迷航的船只。

星空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拼图,每一块都有自己的故事,咱们只需要用心去发现。

再来聊聊咱们的地球。

地球这家伙可不简单,咱们不仅在转,还在公转。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着太阳转圈。

这就造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真是个了不起的舞者。

想象一下,早晨醒来,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给你一个暖暖的拥抱;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整个世界被染成了金色。

每一次的日出日落,都是一场视觉盛宴,让人心潮澎湃,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太阳视运动的详细讲解

太阳视运动的详细讲解

太阳视运动的详细讲解
太阳视运动是指太阳在天空中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人们可以看到太阳在天空中东升西落。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是一个弧形轨迹,它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类似于一个半圆。

在地平线之下,太阳还有另一半的弧形轨道,但由于我们看不到,所以没有影响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

太阳视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时,地球上的人们相对于太阳来说总是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上,因此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弧线。

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速度取决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和太阳的亮度。

在太阳直射赤道时,太阳的视运动速度最快,而在太阳直射点相反的方向时,太阳的视运动速度最慢。

太阳视运动在天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测量太阳的视运动可以确定地球的公转速度和黄道坐标系的位置。

此外,太阳视运动还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日期、季节和日出日落的方位。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堂PPT)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堂PPT)

6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7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 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太阳高度
2h°
E
N
2h°
S
W 地平圈
0
12 24 时刻
图5
N
图4
E
2h°
S
W 地平圈
图6
16
2
1
设:某地极昼多时,∠1=30 °、 ∠2=10°,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规律七: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17
⑵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角都大于 0°,其中日最小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 射点纬度数的2倍,此时处于极点与极昼圈之间地带的某地点太 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及太阳视运动图如图7、图8(南半球图)和图 9(北半球图)所示。
20
练习3: 上图表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轨道图,已 知正午太阳位于A点,∠ABS=46°,求观察地点的 纬度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_____。
A
a
N
46° B
S
21
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 回答有关 问题: 1. 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 是___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 2.当太阳视运动曲线如③所示时,该地昼长约__小时 。 3.当太阳视运动曲线如①所示时,日出方位是______, 日落方位是 。

太阳周日视运动(孝高)

太阳周日视运动(孝高)

2、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指向正南方向; 南极点相反。
竹竿
物影 经线
极点
竹竿
物影
N
经线
经线
S
经线
S
S
N
N
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 高度基本不变。
高度
H
极点
0
6 12 18 24 小时
例题 下图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当太阳位于视运动路线上 A点时,北京时间为6时,回答: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230N 1500W 2此国家是
日出日落方向的判读: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赤道上,每天东升西落 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北
七、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读 如果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如果太阳从东南升 起西南落下,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如果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太阳 直射点在赤道。 八、影子变化的判读 ⑴影长变化: ①日出时影长最长,之后缩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日落时达最长。 ②直射点上无影子。 N ⑵太阳周日运动与日影关系 : W (以北半球为例) E W O S N O ①北半球冬半年(不包括赤道) E
S 0°~23°26′N 图11
N S 赤道 图12
N S
0°~23°26′S 图13
N
• 赤道上如图12所示: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 长为0;夏至日太阳由南向北照射,太阳高度最小,物体影 子最长;冬至日太阳由北向南照射,太阳高度最小,物体影 子最长。 • 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如图12所示:直射该地时太阳最 高,影长为0;冬至日这一天,太阳最低,物体影子最长且 朝向正北。夏至日,太阳高度介于冬至日和90°之间,物 体影子大于0但短于冬至日的影长。 • 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地区如图13所示:直射该地时太阳最 高,影长为0;夏至日这一天,太阳最低,物体影子最长且 朝向正南。冬至日,太阳高度介于夏至日和90°之间,物 体影子大于0但短于夏至日的影长。

太阳周日视运动与物影变化规律详解

太阳周日视运动与物影变化规律详解

呈顺 时针方 向变化 30( 图 1 ) ②观察者位于北 6。如 0。
半球 极昼 区内, 半夜时太 阳位 于正 北方地平线 以上 , 太阳 高度 大于 0 , 。 太阳视运 动轨迹 为正北一 正东一 正南一正西 一 正 北 ; 天 中 物影 呈顺 时针 方 向变 一
角 大 于 10 , 影 由最 长 一 逐 渐 变 短 一 最 短 一 逐 8o物 渐变 长一最长 ( 图 9 。 如 )
, / 、 \来自/ - = j y= =
: ~ ~ ~ 、
N W
SN


图 1 0

图 l 1
S W
图 7


S N
点一 逐渐变长一最长 ( 图 2 。③太 阳直射 点所在 如 ) 纬度以南地 区 , 阳视运动轨迹 为东北一 正北一 西 太 北, 正午时太 阳位 于观察 者正 方 天空 ; E 地表物影呈 逆时针 方 向变 化 , 物影 一天 中偏移 夹角 小于 1 0 , 8。
影 长 由 最 长 一 逐 渐 变 短 一 最 短 一 逐 渐 变 长 一 最 长
图 3
渐 变长一 最长 ( 图 7 。②太 阳直射点所 在纬度各 如 )
6 0
地理 ・
1一 濑黎躐黼 J ., I .
地 6。 如 地 , 阳视 运动轨迹为东南一 天顶 一西南 ; 太 物影 由最 正 南 , 表 物 影 呈 逆 时 针 方 向 变 化 3 0 ( 图 4) 一天 中太 阳高度无 明 长一缩成 点状一最长 ( 图 8 。③ 太阳直射 点所在 1 。⑥ 观 察 者位于南极 点 , 如 )
视 运 动轨 迹 为 东 北 一 正 东 一 东 南 一 正 南一 西 南一 正 状一逐渐 变长一 最长 ( 图 5 。③ 南半球各地太 阳 如 )

自然地理 第十讲 太阳周日视运动

自然地理 第十讲 太阳周日视运动

(3)如果出现某一个周日视运动圈 全部位于地平面以上(即极昼), 则表明当地位于极圈以内。上中天 后太阳位于天顶以南是北极圈以内, 上中天后太阳位于天顶以北是南极 圈以内。
二、能力突破
(一)结合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判读某地某时日出、日落、正午太阳方位: 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方位东偏北;日落方位西偏北。 2.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方位东偏南;日落方位西偏南。
第十讲 太阳周日视运动
地理讲师 马玉明
一、考点透视:
(一)《考纲》解读:太阳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的作用结果, 可以反映一地的昼夜长短、日出日落的方位和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的 季节变化等规律。本讲将对以上问题加以剖析。
2.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基本概念
(5)下中天:与上中天对应的地平面以下部分,地方时为子夜24时 (或0时)。
(6)太阳的特殊位置:1—日出;2—上中天;3—日落;4—下中天。
3.周日视运动圈的特征 一年中的周日视运动圈我们可认为它
们是互相平行的。
(1)如果在二至日两个周日视运动圈之间包括天顶位置,表明该地位于回归 线以内。赤道的特征是周日视运动图垂直于地平面;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地 区的周日视运动圈的特征是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天顶以南部分多于天顶以北部 分;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周日视运动圈的特征是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天 顶以北部分多于天顶以南部分。
(四)物体的影子与太阳所处的方位相反
三、典题直击
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 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4题。
答案:C C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

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太阳相对地球而言,是自东向西运动的东升西落,这就叫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如下图)。

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有些差异,甚至是完全不同。

一、周日视运动图的一些概念如上图:圆心:是以观察者为圆心;所在平面为地平面。

方位: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故我们只需确定某一个方位,其余的方位也应是确定(如根据太阳升起的方位—东、落下的方位—西、正午太阳的方位—北半球一般在南,南半球一般在北)。

天顶:观察者的头顶(即图中的Z点)上中天:过Z点的圆周的地平面以上部分,地方时为12时即正午时太阳上中天。

下中天:与上中天对应的地平面以下部分,地方时为子夜24时(或0时)。

太阳的特殊位置:1—日出;2—上中天;3—日落;4—下中天。

正午太阳高度:太阳上中天时,太阳与观察者的连线与地平面所成的夹角,即图中的∠H。

昼夜长短: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圈(即图中的1—2—3—4—1)以地平面为界,分为两部分,地平面以上部分可代表白昼长,地平面以下部分可代表黑夜长,在一天24小时的前提下,根据两者各自所占的比例可确定观察者当地此时的昼夜长短情况。

二、周日视运动圈的特征一年中的周日视运动圈我们可认为它们是互相平行的。

故一般题目中只讨论二分二至的三个视运动圈(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或昼夜长短情况区分)。

一年中所有的周日视运动圈均在二至日两个视运动圈之间,其中二分日日出必然在正东方地平面上,日落必然在正西方地平面上。

三、常见的各种周日视运动图一般的周日视运动图如果在二至日两个周日视运动圈之间包括天顶位置,表明该地位于回归线以内。

赤道的特征是周日视运动图垂直于地平面;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周日视运动圈的特征是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天顶以南部分多于天顶以北部分;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地区的周日视运动圈的特征是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天顶以北部分多于天顶以南部分。

如果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全部位于天顶以南(如下图),则表明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相反,如果太阳上中天的部分全部位于天顶以北,则表明当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太阳周日视运动

太阳周日视运动

【太阳周日视运动】1.极昼圈(发生极昼的最低纬线圈)上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出现在地方时0时(或24时),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相切;太阳高度最大值就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其大小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的2倍(h°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值)。

(1)北半球,太阳运行轨迹是:正北日出(地方时0时)—东北—正东(地方时6时)—东南—正南(地方时12时)—西南—正西(地方时18时)—西北—正北日落(地方时24时)。

(2)南半球,太阳运行轨迹是:正南日出(地方时0时)—东南—正东(地方时6时)—东北—正北(地方时12时)—西北—正西(地方时18时)—西南—正南日落(地方时24时)。

2.极昼圈及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在极点与极昼圈之间的极昼地带,全天24小时太阳高度角都大于0°,其中日最小太阳高度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等于阳光直射点纬度数的2倍(h 1°+h 2°=太阳直射点纬度值的两倍),并且日最小太阳高度角的度数等于该地纬度与极昼圈之间相隔的纬度数。

(1)北半球,最小太阳高度于地方时24点在正北,正午太阳在正南。

(2)南半球,最小太阳高度于地方时24点在正南,正午太阳在正北。

3.极点由于太阳周日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故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值),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

数(h1(1)北极点,太阳始终在正南方,日影始终在正南方。

(2)南极点,太阳始终在正北方,日影始终在正北方。

4.极夜圈(发生极夜的最低纬线圈)上的太阳周日视运动(1)北半球,最大太阳高度(与地平线平行)(0°)于地方时12点在正南。

(2)南半球,最大太阳高度(与地平线平行)(0°)于地方时12点在正北。

5.其余地区(1)太阳直射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2)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第十三讲----太阳周日视运动

第十三讲----太阳周日视运动

第十三讲太阳周日视运动一、基本概念1、地平面、地平圈2、天球、天顶面、天穹3、上中天、正午4、太阳升落方位(1)两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极点除外);(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南北半球均如此(极点和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除外);(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太阳东南升、西南落,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南,南北半球均如此(极点和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除外);(4)南北极点上,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一个恒定值(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没有明显的升起和落下;4、太阳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太阳在天球上做自东向西的周日视运动。

二、太阳周日视运动(一)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特征1、底面表示地平面,底面中心为观察者位置,底面外圈代表地平圈,竖立半圆圈代表天顶面;2、a、b、c3条路线代表该观察点观察到的两分、两至日太阳周日视运动路线;3、a、b、c3条路线与天顶面的交点表示上中天,3条路线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分别代表该日的日出与日落位置;4、底面中心与日出点的连线和东西水平线的夹角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5、上中天点与底面中心点的连线与南北水平线的夹角表示下午太阳高度角;6、对任一地而言,不同日期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都是相互平行的。

(二)不同纬度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由于观测者所处的纬度不同,所以,运动的轨迹也不同。

1、在南北极点,所有天体(包括太阳)不升也不落,如图A。

2、在赤道,所有天体的出没都直升直落(如图D)。

3、在南北半球任意纬度(除赤道与极点),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斜交,所有天体都斜落(如图B、C)。

4、极昼范围内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在极昼的纬度范围内,不同纬度上,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是不一样的。

极昼的纬度范围指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不一定是极圈)到最高纬度(一定是极点)的区域。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1-2 太阳周日视运动(含解析).docx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1-2 太阳周日视运动(含解析).docx

1-2 太阳周日视运动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为了能快速厘清太阳的实际运动轨迹及快速判断出太阳在一天中某一时间(地方时)的大致位置,在此提出“三点定轨迹”。

“三点定轨迹”:此三点为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三点的位置。

在探究过程中,因为是利用光照图进行辅助,要理解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要找出并识别晨昏线。

【思维构建步骤】:1.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确定直射点所在半球,得出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决定了日出日落方位。

知识系统考点精讲注意:这里讨论日出日落的地区不包括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2.根据此时直射点与分析地区的位置关系,判断正午时,直射点是位于已知地区的正南还是正北。

3.确定三点绘制轨迹。

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根据材料提示的时间,知道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即可得出日出日落方位,再结合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与考察地区(十字坐标中心的黄色)的位置关系,画出正午时太阳的位置,三点连线,即为一天中太阳的轨迹。

地区时间直射点以北直射点以南二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注意:依据“三点定轨迹”方式绘制出的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简图,可把一天中的时间进行加载,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18时位于正西方向。

直射点位于正南正北时是12点,因此可以判断一天中该地任一地方时太阳的大致方位及物体影子朝向。

1.(2019年江苏卷)【太阳周日视运动】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题目。

表1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①7:3217:08②6:3118:15③4:4519:39④7:2216:491.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解析】对于太阳轨迹的分析,目标应该很明确:首先是判读是时间,七月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其次确定直射点的位置,该地为北京(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1-2 太阳周日视运动附解析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1-2 太阳周日视运动附解析

1-2 太阳周日视运动一、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为了能快速厘清太阳的实际运动轨迹及快速判断出太阳在一天中某一时间(地方时)的大致位置,在此提出“三点定轨迹”。

“三点定轨迹”:此三点为日出,日落,及正午太阳三点的位置。

在探究过程中,因为是利用光照图进行辅助,要理解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要找出并识别晨昏线。

【思维构建步骤】:1.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确定直射点所在半球,得出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决定了日出日落方位。

知识系统考点精讲注意:这里讨论日出日落的地区不包括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

2.根据此时直射点与分析地区的位置关系,判断正午时,直射点是位于已知地区的正南还是正北。

3.确定三点绘制轨迹。

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学生只需要根据材料提示的时间,知道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还是冬半年即可得出日出日落方位,再结合此时直射点的纬度与考察地区(十字坐标中心的黄色)的位置关系,画出正午时太阳的位置,三点连线,即为一天中太阳的轨迹。

地区时间直射点以北直射点以南二分日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注意:依据“三点定轨迹”方式绘制出的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简图,可把一天中的时间进行加载,6时太阳位于正东方向,18时位于正西方向。

直射点位于正南正北时是12点,因此可以判断一天中该地任一地方时太阳的大致方位及物体影子朝向。

1.(2019年江苏卷)【太阳周日视运动】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

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题目。

表1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①7:3217:08②6:3118:15③4:4519:39④7:2216:491.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解析】对于太阳轨迹的分析,目标应该很明确:首先是判读是时间,七月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其次确定直射点的位置,该地为北京(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解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解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解一、太阳周日视运动图二、不同纬度两分两至日太阳视运动图 1.赤道上两分两至日视运动图 影子长短和方向的日变化 太阳高度日变化二、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三、北回归线上四、北极圈上例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回答下列三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15°NB.20°NC.15°SD.20°S 2.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70°N B.75°N C.70°S D.75°S3.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B.0°C.60°ED.180°六、北极点处太阳视运动图例2: 下图为某科考队员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这一天他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空呈逆时针方向运行。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该科考队员所处的纬度位置是()A.68°S B.68°N C.90°S D.90°N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 A.地球上的热带范围将变大 B.地球上温带范围将变小C.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变小D.武汉(30°N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将变大 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八、南极点太阳视运动S某地0 12 24 时刻22九、南极圈上夏至日(或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即该地纬线与晨昏圈相切)例3 下图表示某地点A 某日所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其中箭头表示太阳运行方向,E 、W 、S 、N 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当太阳位于图中B 点时,北京时间为16点。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BD ) A.60°N ,120°W B. 60°N ,60°E C.70°N ,120°W D. 70°N ,60°E2.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B )A.地平正北方向B. 地平东北方向C.地平东南方向D. 地平正东方向例4:右图为北半球冬至日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中各曲线对应的纬度分别是:练习:下图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 )建造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

太阳周日视运动知识归纳

太阳周日视运动知识归纳

太阳周日视运动地球运动部分的知识点,尤其是太阳视运动对于一般高中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因为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且高中地理教材对于该块内容几乎是空白,而在高考中对太阳视运动有一定的要求,掌握和理解太阳视运动规律有利于解决地球运动的知识点,所以笔者认为掌握一定的太阳视运动知识是有必要的。

太阳视运动规律一般与直射点位置联系在一起,太阳视运动可以分为周日视运动与周年视运动。

这里我们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状况。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周期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从地球上看地球以外的任何天体都有东升西落的周日运动。

以恒星为参考体的自转周期,即恒星的周日运动周期,定义为恒星日,再划分为恒星时,分,秒,构成恒星时系统。

以太阳为参考体的自转周期,即太阳的周日运动周期,定义为太阳日,再划分为太阳时,分,秒,构成太阳时系统。

两者的时间差异在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公转。

已知地球公转一周为365.2564 日,则地球日平均角速度是:360°÷365.256日=0.98561°(即59′8″.196)当地球自转一周,完成一个恒星日后,还须绕过△t=59′8″.196,才能完成一个太阳日。

可见,太阳日比恒星日多出59′8″.196。

已知恒星日地球自转一周为23 时56 分 4 秒(即1436.06667 分),则地球自转1°的时间是:1436.06667 分÷360°=3.989074 分(或24 时÷360°59′8″.196=3.989074 分),3.989074分×59′8″.196=3 分55.9622 秒=3 分56 秒,所以一太阳日:23 时56 分4 秒+3 分56 秒=24 时。

二、昼夜长短状况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利用昼弧长除以150来表示昼长,如果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线之上(此时为昼)的长度大于半个圆,则昼大于夜,反之昼短于夜;如果始终在地平线之上为极昼,反之为极夜。

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讲解

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讲解

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
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 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 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北方,在昏线的西北方 故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南方,在昏线的西南方 故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S
S
N
N
如在北极出现极昼期间看太阳升落情况,太阳终日不落,而且 高度基本不变。
高度 H
极点
0 6 12 18 24 小时
?直射点纬度正午日影缩短为零 ?一天中,正午日影最短,日出日落
时(即晨昏线上)日影最长。
B O CA
此时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时 日影朝北, 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和经线OB段 (包括极点)日影朝南
太阳视运动规律
正午 太阳运动轨迹
头顶(上中天)
日落(西方)
地平面
日出(东方)
北方
太阳周日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问题: 北半球大多数地方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
向落下;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正午 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南半球大多数地方太阳升落方向与北半球 相反。春秋分时,东升西落。
900W
B O CA
900E
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西北
常考点归纳: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1.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2.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3.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4.赤道上,每天东升西落 5.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太阳周日视运动图
二、不同纬度两分两至日太阳视运动图1.赤道上两分两至日
二、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
三、北回归线上
四、北极圈上
五、夏至日北极圈内
例1: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回答下列三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15°N
B.20°N
C.15°S
D.20°S
2.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70°N
B.75°N
C.70°S
D.75°S
3.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A.120°W
B.0°
C.60°E
D.180°
六、北极点处太阳视运动图
例2:下图为某科考队员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这一天他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空呈逆时针方向运行。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该科考队员所处的纬度位置是()
A.68°S
B.68°N
C.90°S
D.90°N
2.假设图示太阳高度为该地一年中的最大值,则()
S
N
35°

某地
太阳高度
22°
B.地球上温带范围将变小
C.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将变小
D.武汉(30°N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将变大
七、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八、南极点太阳视运动
九、南极圈上夏至日(或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即该地纬线与晨昏圈相切)
十、南极圈内视运动
例3 下图表示某地点A 某日所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其中箭头表
示太阳运行方向,E 、W 、S 、N 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当太阳位于图中B 点时,北京时间为16点。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BD )
B
C.70°N,120°W
D. 70°N,60°E
2.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B)
A.地平正北方向
B. 地平东北方向
C.地平东南方向
D. 地平正东方向
例4:右图为北半球冬至日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中各曲线对应的纬度分别是:
练习:
下图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建造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

它由200面大镜子和一个大铁塔组成,镜子聚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上,塔内产生的热量与天然气、水混合后发电,便形成了太阳能热发电,发电容量高达20万千瓦。

而塔底镜子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所需太阳能的多少随时进行调整。

据此完成1—3题。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米尔迪拉市六月份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D)
A.①B.②C.③D.④
2.200面大镜子中朝北的镜面,在春分日时与地面的倾角最好是( A )
A.34°B.23°26′C.57°26′D.56°
3.属于在该地建太阳能电站的区位条件是(B )
①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太阳辐射强②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晴天较多
③地处墨累达令盆地,水源有保证④靠近该国东南部,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05年5月11日清华大学送给中国亲民党主席汉白玉日晷作为礼物。

它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晷盘正反两面都有刻度,安放在石台上,晷针安装在晷盘中央与盘面垂直(如左下图)。

当太阳移动时,晷针在晷面的影子,随之变动,古人以此来确定时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4—5题。

4.盘面与地平面的夹角α(α为锐角)和日晷所在地纬度θ的关系是(D)A.α>θ B. α<θ C.α=θ D.互余
A .春分至夏至
B .夏至至秋分
C .夏至至冬至
D .秋分至春分
读右面经纬网和晨昏线图,已知AB 为晨线回答6~8题。

6.北半球冬至日时,α角的大小为( A )
A .23º26′
B .66º34′
C .43º08′
D .10º18′
7.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B )
A .18时05分
B .18时20分
C .17时40分
D .20时40分
8.当AB 位于图中虚线位置时( D )
①深圳一定昼长夜短 ②深圳一定昼短夜长 ③太阳一定直射北纬β°纬线上 ④太阳不一定直射北纬β°纬线上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9.设M (纬度0°、东经30°)、N (南纬23°26'、东经30°)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 和Hn ,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B )
①Hm 和Hn 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②每年有某一时刻Hm =Hn ③每年约有9个月Hm >Hn ④任何时候都Hm≥Hn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圆O 为地平圆,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回答10~12题: 10.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甲的地理纬度为C A 、23026'N B 、66034'N C 、220N D 、900
11.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D
A 、220
B 、110
C 、440
D 、 680 12.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A
A 、东北
B 、东南
C 、正东
D 、正北
13.下图为某地某天的日影变化图。

该地正午为北京时间12:40,且当日北京的白昼为一年中最长。

据此回答:
1.该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2.图中所示日期是。

3.该地当日的日出方向是,当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1.110°E,23°26′N
2.6月22日
3.东北昼长夜短,昼长达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