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2)
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

Company Logo
萨提亚家庭心理治疗
广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二级心理咨询师 陈亚丽
6.萨提亚治疗模式中的重要理念
自我价值
沟通姿态
转化历程
家庭系统
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感或自尊是
一个人赋予自己的价 值,是他对自己的爱 和尊重,独立于别人 对他的看法。
个体和家庭带入治疗
中的大多数问题最终 都和低自尊有关。
沟通姿态a
(1)讨好型 讨好型的人往往忽 略自己,内在价值 感比较低,行为上 过度和善,习惯于 道歉和乞怜。
2.家庭规则
外显的规则,如睡觉时间、外出时间和家
庭责任分配。
内隐的规则: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
但没有提到的。 如永远不许谈到父亲的饮酒问
题,永不要提及母亲的第一任丈夫或者四岁时淹 死的大儿子。
“非人性化”的规则:
如:任何时候都期望每个人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导致个体隐藏自己的情绪,感到孤单和缺乏亲 密感。活在这一家庭规则中的个体,每当不快乐 时就会感到内疚,因为他没有遵守规则。 一些家庭尊重差异,而另一些认为差异是不可接 受的。如每个人都要做好人,做大家认可的好人。 一个家庭通常会有一些秘密,旨在保护某些家庭 成员——通常是孩子——免受周围现实世界的困 扰。如“你太小了,不懂的”或者“不知道就不 会受到伤害”
提亚治疗模式」(The Satir Model)
萨提亚的世界观
自我的冰山理论
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

凡事皆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
在注重“你和我”的同时,更关心“我们”。
一、概念与发展史
Virginia Satir, 1916-1988 。 起初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岁时
已是一位小学校长 。 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1951年开始私人执业,尝试运用后来被称之 为“萨提亚模式”的方法为一个家庭作治疗。 1964年出版第一本书《联合家族治疗》。
➢在治疗前,工作员必须有以下认识作为 诊断的指标:
每个人都有价值的感觉,问题是正向的还是 负向的? 每个人都与人有沟通,问题是如何沟通和沟 通的结果是什么? 每个人都依循规则,问题是哪些规则和要付 什么代价? 每个人都和别人建立关系,问题是怎么样的 关系和结果是什么?
1、自尊评估
◇ 如何评估:对自己的看法; 对别人的看法; 心目中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根据别人如何看自己而产生对自己的看法。
萨提亚模式对 的信念
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 及成长。 人们的应对通常是在其痛苦经验中求生存的方式, 而且这一点应该被承认。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个人受 到问题冲击的大小,在于此人看待这个问题的认真 程度。 应对乃是自我价值层次的展现,自我价值愈高, 则应对方式愈统整。
◇ 低自尊表现:自我否定; 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与他人含糊、 间接沟通; 害怕错误,不敢作尝试和冒险; 让别人替自己做决定; 用种种心理防御机制保护自己 。
➢父母影响: 与父母的自尊感高低有关,也与其教 育方式有关。 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能否满足孩子生理需要
能否维持稳定的关系 对孩子的反应有否预测性 对孩子评价好坏 ➢自尊评估时注意: 案主如何形容自己的能力? 案主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有什么表现? 案主不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是否从某方面经常接受有 损自尊的负面信息? 案主是否在面对权威时有小孩子的感受?
萨提亚家庭治疗

一致性沟通
一致性沟通
我看到-----
首先,当事情发生时,你是否注意到你的内在在发生
我听到-----
什么?
我感受到-----
其次,你周围的现实环境是什么?你与环境的关系如
我想-----
何?
我打算-----
再次,对方的心情如何?对外界是否有兴趣?他们什
我是-----
么时候开始自我防卫?
最后,有意识地去做选择你的行动和反应。
萨提亚模式心理治疗
维琴尼亚·萨提亚 萨提亚模式的治疗信念: 1、对人的信念 2、对应对的信念 3、对改变的信念
萨提亚模式对人的信念 (1)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这股生命力相联接。 (2)人类的历程是普遍性的,因此适应于任何情况、文化和环境。 (3)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连接,因相异而有所成长。 (4)父母常重复其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的功能不良的。 (5)大多数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 (6)人性本善。人们需要寻找自己的宝藏,以便去联接并肯定其自我价值。 (7)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 (8)感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都拥有它们,而且可以学习如何 驾驭它们。
如果在一家商店买不到想要选购的货品时,我们不一定要放弃购买,还可以到另一家商店去寻找。找出 达到期待的其它替代选择的一个简单例子如下:芳华本想和凯春做朋友,但凯春没有时间,所以芳华便转 而和小维做朋友。找出尚未满足的期待的替代方法,是我们处理日常生活的一个健康的方式。 3.决定依然保有一个尚未满足的期待
5
有没有想过,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冰体,才是被长久压抑并且忽略的“内 在”? 个人的内在冰山
冰山探索—从你的愤怒中学习 分享一件让你觉得很愤怒的事情。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你的愤怒? 当你愤怒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 事后你做了什么让心情变好? 你觉得愤怒的感觉怎么样? 当事情发生时和发生后,除了愤怒你还感受到什么情绪? 当你生自己的气或生别人的气时,你的观点是什么? 你未完成的期待是什么?就这件事而言?就你自己而言? 你有什么憧憬? 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可以 控制你的身体反应?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你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生气?你不得不做些什么?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final【可编辑全文】

家庭雕塑的四种角色
一般而言家庭雕塑中常出现的角色为:雕塑者〔或个案〕、催化者〔或治疗师〕、角色扮演者〔被雕塑者选出来扮演原生家庭成员者〕、观众〔观察并给反响〕,假设团体成员很少而需扮演的角色很多,那么可以椅子、枕头或填充动物来充当角色。
雕塑的可能焦点
进展雕塑时要将雕塑扣住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如: 〔一〕特定的问题或难事, 〔二〕危机时期或事件 〔三〕家庭关系中的某一向度如:权利。
家庭雕塑
家庭雕塑意指在空间中摆置家庭成员的肢体,由其中一位家庭成员扮演导演,来决定每个人的位置,所形成的生动场面代表这个人对家庭关系的象征观点。 最明显的功能:增加对自我与家庭动力的觉察 优点:a.透过肢体行为的示范能将家庭沟通准确显现出来 b.将过去的家庭经历于此时此刻重现 steps: 1.建立物理的间隔 与隐喻的间隔 之间的图像 2.建构此雕塑 3.探究此雕塑的过程
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主义 认为人性本善 相信人类潜能 注重人的价值与人格的开展 强调人的成长
萨提亚家庭治疗形式的理论来源
萨提亚家庭治疗形式根本假设
人类可以成长和开展,可以进展各种转变;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成长的资源; 家庭是一个系统,成员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不能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某一个家庭成员; 与人本主义相似,萨提亚认为治疗是本人机所持有的理念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是有力的治疗工具。
冥想:由接纳而改变
家庭重塑
带出觉察 翻开冰山
目的:与过往连接 释放情绪 更新经历 发现未知 认出惯性形式 转化能量 运用资源 去除纠结 自我负责 整合 工具:家谱图 家庭生活编年史 影响轮 步骤: ①雕塑主角的原生家庭〔引导描绘离家前创伤性事件,询问感受) ②雕塑父母原生家庭〔引导接纳,分享深层感受、建立联结、触碰渴望〕 ③雕塑父母约会、求爱与婚礼场景(重演、询问感受) ④重新雕塑主角家庭〔成认、表达未实现的渴望与预期,接纳自己和父母,改变应对形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之沟通模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之沟通模式萨提亚家庭治疗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来增强家庭的功能和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痛苦。
这种治疗方法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他们在沟通中所起到的角色。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中,家庭成员被视为一个整体,他们的问题被认为是家庭系统中的问题,而不是个体问题。
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被视为治疗的关键。
在萨提亚家庭治疗中,有几种不同的沟通模式可供家庭成员使用。
这些沟通模式旨在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增进理解和共识,并改善情感氛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萨提亚家庭治疗中使用的沟通模式:1. 清晰直接的表达:家庭成员被鼓励明确、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这种直接的表达可以帮助减少误解和猜测,并使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2. 积极倾听:家庭成员被鼓励积极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这种倾听可以通过非语言技巧如眼神接触和肢体语言来表达。
3. 分享反馈:家庭成员被鼓励分享对对方表达的观点和感受的反馈。
这种反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沟通中的表现,并有机会改进和调整。
4. 共同解决问题:家庭成员被鼓励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
他们被鼓励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的观点和需求。
5. 承担责任:家庭成员被鼓励承担自己在家庭系统中所起的责任。
他们被鼓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整个家庭系统有何影响,并积极参与到家庭治疗中来改进沟通模式。
以上的沟通模式只是萨提亚家庭治疗中使用的一部分。
在具体的治疗中,治疗师会根据家庭动态和问题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沟通模式。
治疗师还会与家庭成员一起讨论和实践这些沟通模式,并提供指导和支持。
总之,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中的沟通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改善彼此之间的交流,增进理解和共识。
通过积极地倾听和表达,分享反馈,并共同解决问题,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彼此,从而增强家庭的功能和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痛苦。
这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家庭系统的健康和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2)

行为 应对方式 感受,感受的感觉 观点 期待 渴望(人类具有的) 自我,我是
隐喻
行为,故事内容
姿态
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 害、恐惧、忧伤,,悲伤等
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 ,想法,价值观
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 期待
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 ,自由等
我是谁---------灵性,灵魂, 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
资源——联系、高自尊、接触、自我觉察、
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整
身心健康
• 第二步:“灾难化想象”
询问自己倘若所有假想的威胁成了现实,我 是否还能活下去,如果回答“是”,那么说明我 没有问题。
其实每个人 都可能被其中一 些问题困扰,因 此在努力战胜它 的同时,不必隐 藏你的焦虑与不 安。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应对的信念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②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 ③人们的应对通常是在其痛苦经验中求生存的方式,而且这
一点应该被承认; ④应对乃是自我价值层次的展现:自我价值越高应对的方式越
统整;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改变的信念
家庭出现的症状只是沟通缺乏的迹象或是家庭规则阻碍成 员成长的迹象;
每个人都拥有他们成长发展必须的所有资源; 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人、每件事情都是相互影响的; 治疗师本人及其理念是治疗时最重要的工具。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
两种对立世界观 基本三角关系
生存姿态
冰山理论
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威胁与奖赏模型VS种子模型
能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某一个家庭成员; 与人本主义相似,萨提亚认为治疗是本人机所
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

二、理论价值取向
(一)萨提亚模式的治疗信念 01 对人的信念
02 对应对的信念
03 对改变的信念
萨提亚模式对 的信念
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这股生命力相联接。 人类的历程是普遍性的,因此适用任何情况、文化和环境。 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连接,因相异而有所成长。 父母常重复其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的 功能不良的。 大多数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 人性本善。人们需要寻找自己的宝藏,以便去联接并肯定 其自我价值。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 感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都拥有它们,而且可以学习 如何驾驭它们。
欣赏并接纳“过去”可增加我们支配“现在” 的能力。
接受父母
,并在
层次上与他们相遇。
而非 的
治疗需要把焦点放在 非病理负面的部分。
的部分,而
是潜意识对问题的解决之道。
是治疗师最有力的工具。
萨提亚模式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达到表里 及 高的自我价值。
对家庭的基本认识——
• 家庭是一个影响力强大而深远的重要系统。 ➢ 家庭处理成员间的矛盾和差异的方法有: • 开放处理问题:成员角色和责任是有弹性的;
求生存的应对姿态—指责
他人
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 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 给别人。 “都是你的错”,“你 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 的口头语。 究其内在经历,通常孤 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 别人隔绝保持权威。
情境 自己
求生存的应对姿态—超理智
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 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 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 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 有理智”,“不论代价,一 定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 乱。” 这类人表面上很优越,举动 合理化。而实际上,他们内 心很敏感,有一种空虚和疏 离感。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家庭成员 治疗师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治疗师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第13页
治疗师
家庭组员
家庭组员
家庭组员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家庭组员
第14页
2.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特色
➢ 重视个人“从内而外”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 处理是家庭中沟通“过程” ➢ 经验式家庭治疗法 ➢ 多层面,富有弹性 ➢ 基本信念是对人信任和尊重,基本原理是重视滋润和关注
• 代表作:《联合家庭治疗》;
《家庭怎样塑造人》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第3页
二、基本理论
1. 基本理念:
人性本善 人本主义精神
2. 理论假设:
家庭治疗师工作就是营造适当机会和给予引导与勉励,让家 庭组员能够经验新学习,让受助者能够跨越成长中障碍 ,继续发展起潜能。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第4页
三、家庭沟通与影响家庭沟通原因
莎提亚家庭治疗
.9.24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第1页
一.领军人物介绍 二.基本理论 三.家庭沟通与影响家庭沟通原因 四.治疗方法与技巧 五.治疗师角色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角色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第2页
一、领军人物介绍
• 维吉尼亚·萨提亚
(1916-1988)
• 美国最具影响力首席心理治疗
大师 “家庭治疗法哥伦布”
。所以对于每一个家庭组员来说,治疗过程就是正面经验 ,所以较少遭遇家庭抗拒和不配合。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第15页
萨提亚成长语录
➢ 问题不是问题,怎样应对才是问题。 ➢ 观赏并接收“过去”,它是我们管理“现在”能力。 ➢ 改变是成长起点,“希望”是“改变”最主要成份。 ➢ 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事件,只能改变这些事件对我们影
家庭治疗(2)satir模式

个体的一致性出现问题,那么他的沟通姿 态以及个人的内在冰山中存在着矛盾冲突。 个体不能够很好的关注和协调自我、他人、 情境三者的关系。提高一致性是减少矛盾 冲突,发展适应性良好沟通方式的重要一 步。
(三)家谱图
家庭治疗的家谱图(Genogram) 是指 用遗传学描绘家谱图的方式,以遗传树的 形式来表示家庭关系系统的图示,一般要 包括三代。家谱图通过展示那些卷入主角 早期生活中的人,来帮助其了解自己内部 和外部的现实。
些模式是功能不良的。
大多数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
人性本善。人们需要寻找自己的宝藏,以 便去联结并肯定其自我价值。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
感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都拥有它们,而 且可以学习如何驾驭它们。
(二)对「应对」的信念
我们拥有所需的全部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 应对和成长。
常见的心理症状: 困惑的、不恰当的、冲动、控制不佳、忧 郁、缺乏同理心、妨碍他人的权益、学习 上的无能
萨
提
亚
情境自我Biblioteka 模式(在情境中改 (专注于自己)
沟
变)
通
三 要
他人
素
(做出接触)
讨 好
忽略“自我”
指
责
忽略“他人”
超 理 智 忽略“自我”与“他
人”
打 岔
忽略“自我”、”他人“与” 情境“
怎么样的沟通方式是理想的?
行为以及常见的生理症状和心理症状等等。
常见的生理症状: 消化道不适、偏头痛或其它头痛、心悸/心 律不整、皮肤病(粉刺、牛皮癣、湿疹、疹 块)
常见的心理症状: 忧郁的情绪、易被激怒、焦虑、恐慌、自 杀意念
常见的生理症状: 肌肉紧张、背痛、紧张性头痛、高血压/中 风、心脏科疾病、气喘、关节炎/黏液囊炎、 易出事故
个案工作——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
• 她认为真正的人本主义着 重的是“你和我”,而不 是“你或我”,关心的是 “我们”,而不是“我”, 否则便沦为自私自利了。 •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绝不 可以复制的,原本就应以 自己的方式去活。 • 萨提亚所做的,只是提醒 人们要尊重生命,相信生 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 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 存于世上。
2014-1-22
7
2.自我价值
• 萨提亚认为个人的良好自我观 念和自我评价对于个人及家庭 非常重要。 • 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能够带来良 好的个人行为以及家庭健康, 负面的自我价值观则会导致个 人的自我贬低以及家庭发展的 困难。 • 个人的自我价值的构成因素主 要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 的看法、对他人关于自己看法 的反应以及根据别人对自己的 看法而做出的对自己进一步的 看法。自我价值主要是一种主 观评判,是后天可培养的。 • 价值感觉、沟通、规则、社会 的联系
14
2014-1-22
(一)问题的表现:生存姿态
2014-1-22
15
自我:指的是我是否接触到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并
愿意为自己表达与行动。
他人:指的是我是否关心与
接纳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并 愿意积极倾听与探询。
情境:指的是我是否注意到
双方所处的环境与客观条件, 并愿意以对等协商的态度处 理彼此所面临的问题。
忧郁、缺乏同理心、妨碍他人的权益、学习上的无能
打岔——超理智的对立面
一致型
行为——有活力、有创造力、有生命力、独特、自信、
能干、负责任、接纳、有爱心、平衡
言语——开放而分享的;聆听
他人;带有感受、思维、期待、 愿望以及不喜好的诚实;尊重 自己、他人与情境三者;言语 与身体姿势、语调以及内心感 受相匹配
萨提亚家庭治疗

萨提亚模式心理治疗维琴尼亚·萨提亚萨提亚模式的治疗信念:1、对人的信念2、对应对的信念3、对改变的信念萨提亚模式对人的信念(1)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这股生命力相联接。
(2)人类的历程是普遍性的,因此适应于任何情况、文化和环境。
(3)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连接,因相异而有所成长。
(4)父母常重复其在成长过程中熟悉的模式,即使那些模式的功能不良的。
(5)大多数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其所能而为。
(6)人性本善。
人们需要寻找自己的宝藏,以便去联接并肯定其自我价值。
(7)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
(8)感受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都拥有它们,而且可以学习如何 驾驭它们。
萨提亚模式对应对的信念(1)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
(2)人们的应对通常是在其痛苦经验中求生存的方式,而且这一点应该被承认。
(3)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 应对才是问题。
个人受到问题冲击的大小,在于此人看待这个问题的认真程度。
(4)应对乃是自我价值层次的展现,自我价值愈高,则应对方式愈统整。
萨提亚模式对改变的信念(1)改变是有可能的,就算外在的改变有限,内在的改变还是可能的。
(2)我们无法改变所发生的事,但可以改变那些事情对我们的冲击。
(3)“希望”是改变的重要成份。
(4)过程是改变的途径。
故事内容形成情境,而改变即在其中发生。
(5)大多数人选择自己所熟悉的而非舒适的应对,尤其在压力之下。
(6)欣赏并接纳“过去”可以增加我们支配“现在”的能力(7)接受父母也是人,并在人性的层次而非角色的层次上与他们相遇。
(8)治疗需要把焦点放在健康及可能性的部分,而非病理负面的部分。
(9)症状是潜意识对问题的解决之道。
(10)运用自己是治疗师最有力的工具。
(11)萨提亚模式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达到表里一致及高的自我价值。
萨提亚模式健康家庭特征(1)所有家庭成员都接纳彼此,在价值上是平等的;(2)注重彼此之间的信任、诚实及开放;(3)有一致沟通型式;(4)家庭成员间彼此互相支持;(5)家庭成员共同分担责任;(6)家人相聚时有说有笑,兴味盈然;(7)重视家庭传统及仪式;(8)家庭成员间接纳彼此的差异,同时庆幸每个人拥有其独特性;(9)家庭成员间尊重彼此的隐私;(10)各种感受都被接纳与处理;(11)鼓励所有家庭成员去冒险,并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重组家庭问题研究》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介入重组家庭问题研究》一、引言重组家庭问题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革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重组家庭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家庭形式。
然而,由于成员之间的复杂性、情感依赖的差异、以及个体间的角色冲突,重组家庭常常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重组家庭的治疗与干预中。
本文旨在研究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介入重组家庭问题中的应用,以期为解决重组家庭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方式,由美国心理学家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
该模式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与理解,注重个体在家庭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旨在帮助家庭成员建立健康的沟通方式,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从而解决家庭中的问题。
三、重组家庭问题的现状与挑战重组家庭是指由不同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个体组成的家庭形式。
由于成员之间的背景、经历、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重组家庭常常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成员之间的信任建立、情感依赖的平衡、角色冲突的解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还可能对成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四、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重组家庭中的应用针对重组家庭的问题和挑战,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首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帮助家庭成员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促进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
通过倾听、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互动关系。
其次,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强调个体在家庭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帮助成员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如何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互动。
这有助于解决角色冲突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最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还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帮助家庭成员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家庭中的问题和挑战。
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

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一、总体介绍家庭治疗的一个流派,又名沟通流派或经验派家庭治疗。
强调情感经验,强调即时的、此时此地经验的作用。
是对家庭全方位的一个治疗。
二、家庭治疗的治疗信念(1)改变是可能的(2)每个人都拥有成长所需的内部资源(3)我们拥有很多选择,尤其在对压力作出反应的时候(4)大部分人会选择熟悉而非舒适的方式(5)希望是变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或成分(6)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成为自己的决策者(7)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真正的问题(8)感受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9)人们在本质上都是好的(10)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却能改变过去对我们的影响(11)欣赏和接纳过去有助于我们对当前的掌控能力(12)迈向整合的一个目标——接纳我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13)自我价值越高,应对方式越健康(14)在萨提亚模式中,表里一致和高自尊是最主要的目标(15)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价值平等的基础上(16)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竭尽所能而为的。
(1)讨好型关注情境和他人,忽略自我;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委曲求全;传递信息——我是不重要的!(2)指责型关注自己,忽略情境和他人;与讨好截然相反;挑剔,批评,拒绝别人的请求;总是在大嚷大叫地表达对他人的不满(3)超理智型关注情境,忽略自己和他人;强调数据和逻辑;排斥感受(4)打岔型三者都不关注;顾左右而言他;搞笑,总是转移话题;希望能在同一时间做无数的事情;遇到问题就“逃(5)表里一致觉察自己、他人和情境;当与他人联结时,全神贯注;觉察他们的身体讯息;觉察他们的防御和家庭规条五、四种沟通姿态的来源(1)儿童时期与父母之间的交往模式(2)儿童时期的家庭规则或规条七、改变的目标表里一致的沟通,提高自尊水平,降低防御,提升自我价值感,将规则转化为指南八、改变工具成分干预技术关注加工信息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内部的心理和情绪步骤的模式或序列但是,大部分人的加工模式都稳固地根植于过去的经历;而非建立在现实基础上九、冰山理论行为:付诸行动,例如暴力、酗酒等应对:四种沟通模式防御机制或生存姿态,保护或求生感受:愤怒,伤害、恐惧等知觉:信念、态度、价值观或印象等。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2. 治疗过程(三阶段) 第一阶段:接触期
工作重点: A、获得当事人家庭的信任; B、观察当事人家庭的互动方式; C、对当事人家庭的回馈。
第7页/共17页
第二阶段:蜕变期
工作重点:运用各种技巧,帮助当事人家庭改变原来的互动 题的能力。
方式,增加解决问
A、治疗策略:醒觉—接受—经验(改变)
第9页/共17页
3. 治疗中的一些有效模式
① 沟通游戏 ② 模拟家庭会谈 ③ 家庭塑像 ④ 家庭压力芭蕾 ⑤ 自我环 ⑥ 个性部分舞台 ⑦ 家庭重塑
第10页/共17页
五、治疗师的角色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色
1. 治疗师的角色 ① 治疗初期:家庭连接者 ② 治疗中期:中介者 ③ 治疗后期:支持者
第11页/共17页
家庭成员来说,治疗的过程就是正面的经验,所以较少遭遇家庭的抗拒和不配 合。
第14页/共17页
萨提亚成长语录
➢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 欣赏并接受“过去”,它是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 改变是成长的起点,“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 ➢ 我们不能改心的宝藏,她让我们有能力获得成功,并且成长。
一、领军人物简介
• 维吉尼亚·萨提亚 1988)
(1916-
•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 “家庭治疗法的哥伦布”
• 代表作:《联合家庭治疗》;《家庭如 何塑造人》
第2页/共17页
二、基本理论
1. 基本理念:
人性本善
人本主义精神
2. 理论假设:
家庭治疗师的工作就是营造合适的机会和给予引导与鼓励,让家庭成员可以经验新的学习,让受助者可以跨越 成长中的障碍,继续发展起潜能。
第15页/共17页
心理健康教育:生命的跪拜——萨提亚模式用于家庭治疗的案例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生命的跪拜——萨提亚模式用于家庭治疗的案例报告一位七年级女生进入初中后因理科成绩下滑而做出了划手腕等自伤行为。
心理教师在辅导时发现该生父亲存在禁止子女哭泣的不当教育行为,后通过萨提亚模式展开家庭治疗,孩子父亲说出孩子奶奶意外去世带来的内心创伤,心理教师采用空椅子技术对其进行了疗愈。
接着运用CBT 认知调整、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种方式调整亲子间的相处模式,最终改善了父女的心理状况,这个家庭也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一、个案概况芊芊(化名),女,城区某学校7年级学生,家中有一个小六岁的弟弟,家庭结构完整,父亲经商,母亲为公司财务。
芊芊平日里性格温和安静,担任心理委员一职,近期在学校上课时偷划手腕。
心理教师发现芊芊存在焦虑、抑郁、不自信等情绪,其父亲存在严禁子女哭泣、停止女儿课外兴趣发展等行为,是导致芊芊无法找到合适的渠道宣泄情绪、逐渐走向自伤的重要原因,遂逐步展开将父亲纳入其中的家庭心理辅导。
二、辅导缘起窗外阳光明媚,眼前这个小女孩却缩紧了身子,双手不安地搅动着衣角。
“没事的,老师,”两行清泪终于没能攀住眼眶,顺着芊芊苍白的脸庞滑落,她的嘴角微微颤动,努力扬起一个向上的弧度。
我注视着她,想起昨晚芊芊班主任的电话——这孩子最近似乎情绪异样,上课偷偷在课桌下划手腕,被同学发现告诉了老师。
班主任希望我作为芊芊较信任的老师,能和她谈谈。
“让我看看你的左手腕,好吗?”我尽量把语气放得温和而真诚。
随着衣袖慢慢上捋,白皙的手腕上呈现出一道道深浅不一的划痕,或鲜红或暗褐色,看得人甚是心疼。
说实在的,近些年看过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不少,但发生在平日笑眯眯的芊芊身上,我还是略感意外。
“发生了什么,让你这么难受呢?”我问。
三、辅导过程(一)不被允许的哭泣从芊芊的叙述中我了解到,进入初中后,她在理科上逐渐听不懂、跟不上,学得相当吃力。
原本爸妈给报了校外培训班,每个双休她还能补习一下数学和科学,但最近一年校外学科补习被取缔,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芊芊的成绩也越来越不让家长满意。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萨提亚成长语录
➢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 欣赏并接受“过去”,它是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 ➢ 改变是成长的起点,“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 ➢ 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这些事件对我们
的影响。
➢ 每个人都有能力找到内心的宝藏,她让我们有能力获得成
功,并且成长。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治疗师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2.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色
➢ 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这是正本清源之道。 ➢ 处理的是家庭中的沟通“过程” ➢ 经验式的家庭治疗法 ➢ 多层面,富有弹性 ➢ 基本信念是对人的信任和尊重,基本原理是注重滋润和关
注。因此对于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治疗的过程就是正面 的经验,所以较少遭遇家庭的抗拒和不配合。
3. 治疗中的一些有效模式
① 沟通游戏 ② 模拟家庭会谈 ③ 家庭塑像 ④ 家庭压力芭蕾 ⑤ 自我环 ⑥ 个性部分舞台 ⑦ 家庭重塑
五、Hale Waihona Puke 疗师的角色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特色
1. 治疗师的角色 ① 治疗初期:家庭连接者 ② 治疗中期:中介者 ③ 治疗后期:支持者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治疗师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 治疗师 家庭成员
第二阶段:蜕变期
工作重点:运用各种技巧,帮助当事人家庭改变原来的互动 方式,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A、治疗策略:醒觉—接受—经验(改变) B、技巧:连接,即重建家庭成员间感情上的联系;
引导说出正面动机; 澄清; 对质; 调整步速; 鼓励选择;学习正面经验;视线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三角关系(问题的起源)
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首先在家庭中形成雏 形;
在基本三角关系中,孩子将学到有关安全 、他们的身体、他们的可爱之处等家庭规 则;
父亲
母亲
基本三角关系
我们最终将家庭规则作为尺度衡量自身价 值;
孩子
P.S.:父母教给孩子的,并不包括所有值得学 习的东西,而只是他们所知道的最好的东 西。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组员:郜玲玲 吴晓绵 丁积顺 陈湘浙 周思 刘佳 汪日博涵 张紫钰 黎秋君 米洁
1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背后 2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de主要理论 3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de主要技术
萨提亚家庭模式的背后
Satir简介 概述
理论来源 基本假设 基本信念
萨提亚简介
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 ,1916-1988,萨提尔 )
负责的、开放的、关怀自己与他人、统整
身心健康
• 第二步:“灾难化想象”
询问自己倘若所有假想的威胁成了现实,我 是否还能活下去,如果回答“是”,那么说明我 没有问题。
其实每个人 都可能被其中一 些问题困扰,因 此在努力战胜它 的同时,不必隐 藏你的焦虑与不 安。
第三步:增加一些东西
不是如何清除掉某 些事物,而是通过增 加一些新的知觉、新 的关联方式、对自身 感受的新体会、重新 修正的期望以及新的 选择,让别的事情得 以发生。
和环境的觉察,可以帮助你 在适宜的情境中释放你的灵 活性、创造性和开放性,它 们可让你脚踏实地,停留在 当前。
冰山理论
图示
例子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是 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 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 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 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 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 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治 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 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 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 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 你的人生就会改变
改变总是可能的,即使没有外在改变,也会有内在的改变; 希望是改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拥有改变的资源;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的事情,但可以改变他们对我们的影响
; 感受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能学会改变感受、管理感受和享
受感受; 过程是通往改变的途径,内容形成了改变得以发生的情境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家庭治疗的信念
生存姿态(问题的表现)
讨好型 指责型 超理智型 打岔型 表里一致型
生存姿态——讨好型
生存姿态——指责型
生存姿态——超理智型
生存姿态——打岔型
生存姿态——表里一致型
转换生存姿态
• 第一步:觉察根源(你心里那些阻碍你变得一
致的恐惧是什么?)
你会这样 恐吓自己 吗?
资源——联系、高自尊、接触、自我觉察、
能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某一个家庭成员; ✓ 与人本主义相似,萨提亚认为治疗是本人机所
持有的理念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是有力的治疗 工具。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
➢ 对人的信念 ➢ 对应对的信念 ➢ 对改变的信念 ➢ 对家庭治疗的信念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人的信念
我们都是同一生命力的明证,透过这股生命力相联结; 人们因相同而有所连接,因相异而有所成长; 大多数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尽他们所能而为的; 个体通常会选择熟悉感而非舒适感,尤其是在压力之下;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价值的平等上。
行为 应对方式 感受,感受的感觉 观点 期待 渴望(人类具有的) 自我,我是
隐喻
行为,故事内容
姿态
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 害、恐惧、忧伤,,悲伤等
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 ,想法,价值观
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 期待
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 ,自由等
我是谁---------灵性,灵魂, 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
每一种生存姿态都蕴藏着自我完善和表里一 致的种子。
资源——关怀的、滋养的、灵敏的
建议增加——对自我的觉察,请
想你关心别人那样关心你自己, 以便你更充分地体验自我价值 感和平等性。
资源——自我争取、有领导才能、
有能量、自信
建议增加——对他人的觉察,多
问自己:“这样做感觉如何?”
将内心的空虚转变为自我确认和 对他人的接纳
资源——有才智、知识的、注意
细节、解决问题
建议增加——对自我和他人
的觉察,将你的情感、感受 和身体意识与你们已经拥有 的才智整合在一起。
如果能够对“感受”和“高智能”这两者赋 予同样的价值,那么,你达到和谐完善的机 会也就变得巨大了。
资源——幽默的、自发的、创造力、好玩、
有弹性
建议增加——对自我、他人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应对的信念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②我们拥有一切所需的内在资源,以便成功地应对及成长; ③人们的应对通常是在其痛苦经验中求生存的方式,而且这
一点应该被承认; ④应对乃是自我价值层次的展现:自我价值越高应对的方式越
统整;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信念——对改变的信念
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一个人和他的经历有着难 以割断的联系,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 期待。
第一代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庭治疗师
“家庭治疗的哥伦布”
1948年 芝加哥大学 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1951年 第一次尝试运用后来被称之为“萨提亚模式”的方法为一个家庭作治疗 1964年《联合家族治疗》(Conjoint Family Therapy) ——家庭治疗的“圣经
”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概述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
系统论和家庭治疗
整体观念 全面系统看问题
注重对整个家庭的治疗而非 个人的治疗
人本主义与积极存在 主义
认为人性本善 相信人类潜 能 注重人的价值与人格的发 展 强调人的成长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基本假设
✓ 人类能够成长和发展,能够进行各种转变; ✓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成长的资源; ✓ 家庭是一个系统,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不
家庭出现的症状只是沟通缺乏的迹象或是家庭规则阻碍成 员成长的迹象;
每个人都拥有他们成长发展必须的所有资源; 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人、每件事情都是相互影响的; 治疗师本人及其理念是治疗时最重要的工具。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
两种对立世界观 基本三角关系
生存姿态
冰山理论
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威胁与奖赏模型VS种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