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内容简介
人生发表于1982年,写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 故事构架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 故事发展的矛盾是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体现了艰难选择的悲剧.
回到土地
高加林高中毕业回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后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时,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但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离开土地
在城里,他重遇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任性专横,因为相同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两个人互有好感。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内心产生强烈反差。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
重回土地
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被人告发,他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本以为村里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呢!可他没想到,当他出现在家乡人面前的时候,家乡人给他的是各种安慰的话语,而此时巧珍已嫁作他人妇,但却仍然帮助他,他褪去了骄傲,认清了现实,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而后懊悔的扑倒在了地上。[2]
二、人物形象
一、高加林是富于理想,锐意进取的现代青年,向往现代文明生活,具有平等、民主的生存观念。高加林渴望离开贫穷落后的农村,到更广阔的城市天地去生活。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期盼从乡村走出去,走进城市,由简单的劳作走向层次较高的精神价值创造。
二、高加林具有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和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积极进取,不断地探索与付出,获得了些许成功。高加林所代表的现代青年是对农村落后惰性的一种冲击力量,是能推动这个时代变革的—个因子。正是都市文明和乡村的落后、愚昧对立中产生的矛盾才造就了高加林这样的边缘人物。[3]
三、高加林性格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具有自私、虚荣好胜、狂妄,甚至报复的弱点。叔叔当官以后,马战胜为他争取到工作时,他也知道这是走后门的举措,是不正之风,他依然选择接受。在他在农村和到城市以后,爱情选择的变化以及他内心的矛盾挣扎都体现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三、高加林艺术形象的悲剧性
(一)、事业上的悲剧。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不得不回到黄土地,帮助他的父母亲干繁重的体力活,这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当好不容易弄到一个民师名额时,本想暂时脱离劳动,然而,又被村子里一手遮天的大能人高明楼的儿子占去。当他叔叔归来时,高加林到县委当上了通讯干事,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一帆风顺,尤其在
抗洪抢险的报道中,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一致好评。然而,这时侯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他
又走错了一步,得罪了黄亚萍的对象,终因走后门找上工作一事而被辞退。又回到了黄土地。所以说,高加林事业上的悲剧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一方面是由他个人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当时社会环境造成的。因为当时社会刚从“文革”中走出,还有很多不良的风气。(二)、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高加林的爱情主要有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地道的黄土地上的姑娘刘巧珍,一个是城里的有文化的女子黄亚萍。
1、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在高加林高考落榜之后,他所面临的是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民办教师被解雇对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刘巧珍炙热纯真的爱情,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他们两人之间其实在感情上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高加林上县城之前,还可以弥补的,然而当高加林去县城之后,可以看出他和刘巧珍之间的情感出现了裂痕。当毫无文化的刘巧珍和年轻而又风流的黄亚萍相比较而言,高加林认为黄亚萍那边重了,这样他自然偏向了后者。
2、黄亚萍的爱情悲剧高加林在这段人生的十字路口时,眼前的黄亚萍美丽漂亮又有知识,能够给他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时候,他的心硬了,恨了,为了所谓前途必须作出牺牲,把人生中的伦理、道德、情感完全踩到脚下,高加林骨子里的那种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个人奋斗,可悲的是这个所谓有文化有情趣的黄亚萍,也只能与他在城市里共同享乐,共同描绘所谓的蓝图,却难于陪伴加林在农村患难与共,这一切甚至高加林自己也很明白,于是当“东窗事发”之后,他被迫回到了农村,破灭了的不仅是他在城市了的生活的幻想,更是他与黄亚萍那并不可靠的“爱情”。
四、创作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商品经济的活跃打破了农村的僵持与保守,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开始对一直困守在土地的农民产生强烈的诱惑。特别是在青年心中引起巨大的骚动,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世界产生怀疑与不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地理景观: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与这两种景观相对应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生存方式、文化特征、价值观念。由此导致了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差异;城乡差别。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基本对立的概念被凸显了出来。这是一个作为卑贱农民和一个高贵知识分子的对立,普通百姓和达官显贵的对立。这
种强烈的等级观念、城乡差异在小说中被强化。[3]
五、作品主题
高加林对土地逃离与回归的人生历程,正揭示出路遥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生命的两难抉择。在守望土地、生命接近自然性存有野性美的同时,也要承受来自恶劣自然环境、封建陈规陋习和城市人高傲所带来的深重痛苦和屈辱。悲苦不仅来自物质层面,更主要来自个性压抑、理想受阻和精神苦闷。寄身城市,固然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为实现个人理想提供了广阔天地,但也根容易滋生克南妈式的小市民心理、黄亚萍式的极端利已主义、张克南式的人格萎缩,让人倍感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当巧珍第一次到县城去见高加林,“一进加林的办公室,巧珍就向加林的怀里扑来。加林赶忙把她推开,说:‘这不是在庄稼地里,我的领导就在隔壁……你先坐椅子上,我给你倒一杯水。’他说着就去取水林”。这里所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