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08cf5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8.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是任何一个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是保证检验科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具体内容如下:1. 质量方针检验科质量方针是核心质量管理文件,它表明了实验室的质量方向和策略。
质量方针应该被所有制度和程序所指引,并且在所有阶段都受到维护和改善的监管和评估。
2. 质量计划检验科应该确定有关检测设备、实验室方法、检验人员等的计划。
计划包括检验标准、试剂、物品管理以及校准、培训、审核等方面。
3. 检验标准检验标准是检验工作的指南,根据标准的指引进行操作,可以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检验标准应该审核和更新,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4. 试剂、仪器设备与物品管理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必要对试剂、仪器设备和物品进行管理。
试剂使用应有明确的程序,同时应有定期的检查和更新。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校准等也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同时要保证物品所具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质量控制样本管理实验中对于楼宇自身样品、生产标准样品等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以确保数据合理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存在于生物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中。
准备管理规划的主要过程必须包括:管理安全、验收、应急措施和应急处理,具体内容如下:1. 管理安全制定安全系统标准操作程序、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时进行安全培训、安全知识考试,提高员工对生物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及责任心,保证实验室的生产、教学和研究的安全。
2. 验收实验室样品和试剂的验收必须严格执行,首先必须对样品和试剂所带的危害物和致病菌进行认真的评估,评估合格后才能接收样品和试剂。
3. 应急措施实验室应急措施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应急规程制度必须要建立完善。
一旦实验室出现事故或危险状况,主管领导或责任人必须快速处理,实验室员工制定应急方案,派遣专人处理,必要时可以调用安全部门或相关人员的力量处理危险事故,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信息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的应急管理。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4c678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a.png)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检验科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在生物实验室中进行生物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涉及人员安全、实验装备安全、实验材料安全等方面。
第三条检验科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生物安全责任和任务,确保生物安全工作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条生物安全管理应以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为核心,有序进行,科学合理,并确保安全风险可控。
第五条检验科应设立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机构和专兼职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本单位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生物安全责任和任务第六条检验科应明确生物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任务,确保每位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都应有强烈的生物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第七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负责人的生物安全责任,将生物安全工作纳入各级管理目标,加强组织领导。
第八条检验科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检验科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包括检验科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第三章实验人员安全管理第九条检验科应严格实验人员安全管理,包括实验人员入职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实验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等。
第十条检验科应制定实验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第十一条检验科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实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实验人员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实验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工作时,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实验服、防护手套、眼镜、口罩等。
第四章实验装备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检验科应对实验装备进行安全管理,包括实验装备的安全装置、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更新等。
第十四条检验科应制定实验装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装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第十五条检验科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实验装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装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fac61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c.png)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内的生物实验过程安全可靠、有效地进行,保护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预防实验室生物材料的泄漏和传播,制定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实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物样本采集、保存、处理、分析等流程。
三、生物材料的安全管理1.实验室从事生物实验活动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实验的合法性。
3.实验室对生物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区分不同安全级别的生物材料,严格控制进入实验室的数量和种类。
5.实验室对高安全级别的生物材料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操作措施,如封闭系统、液压密封等。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划分与要求1.实验室应根据实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的特性、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划分生物安全级别。
2.实验室对不同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进行区分管理,低级别实验与高级别实验应相互独立,实施严格的交叉感染防护措施。
3.实验室应根据生物安全级别要求配置相应的实验室设施和防护装备,包括空气过滤系统、抗腐蚀材料、生物安全柜等。
4.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生物安全培训,了解不同生物安全级别实验的特点和防护措施,做到知识和技术储备充足。
五、实验室操作规范1.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进行必要的身体清洁,穿戴防护服和个人防护装备。
2.实验室人员对所需实验材料、试剂等进行正确使用和储存,遵守相关操作流程和规范。
3.实验室对生物样本的采集、保存、处理等环节应按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实验室人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禁止食用、饮水、吸烟等。
5.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六、事故应急预案1.实验室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不同类型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责任人。
2.实验室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3.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提供必要的急救培训。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aae20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e.png)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在对各生物污染物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实验室中存在的生物污染源对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二、适用范围检验科实验室。
三、具体内容3.1 防护用品配备实验室应常规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并安装有防护设施(包括洗手设施、洗眼器、生物安全柜等),同时备有紧急医疗箱(包括碘伏、创可贴、纱布、棉签等)。
3.2各岗位防护措施3.2.1 样本采集人员应常规佩戴口罩,需接触患者创口、血液、分泌物等体液者需戴乳胶手套。
接触患者前应进行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采样完成后应常规进行手消毒。
3.2.2 标本运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应常规佩戴乳胶手套,必要时佩戴口罩,洗涤玻璃器皿的工人应佩戴长袖专用防烫和防腐蚀的手套。
3.2.3接触血液、体液的人员应常规佩戴乳胶手套,操作大量血清或体液标本有喷溅风险时,应戴帽子和护目镜。
3.2.4进行微生物等操作时,工作人员应常规佩戴乳胶手套、口罩,所有原始标本的接种和前处理过程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完成。
3.3清洁消毒3.3.1正确配制84消毒液,每日下班前对实验室台面进行消毒,残留消毒液用清水擦净;每日下班前专人对实验室地面进行消毒;特定区域每天应用紫外灯照射消毒。
3.3.2拖把应分功能分区独立使用,不得混用。
3.4废弃物管理3.4.1实验废弃物应分类管理,不可随意丢弃,要装入指定黄色垃圾袋(锐器应放入锐器盒封口后放入)封好袋口,袋上标明时间和科室、类别,交医院统一焚毁处理,并作好医疗废物交接记录。
3.4.2微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培养物需经过高压灭菌处理后才可交医院统一回收处理。
3.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还需另外消毒:手接触有传染性的微生物,水龙头、水池肥皂、工作服可能同时被大量细菌污染者。
消毒液可以使用84 消毒液。
3.6加强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定期进行生物安全培训。
3.8工作人员被患者使用过的针头或实验用具扎伤或实验过程中皮肤粘膜破损处或眼睛有患者标本进入,应采取必要措施对局部进行处理,并通过职业暴露上报系统进行上报,并在院感科指导下进行预防和随访。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811e6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5.png)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生物安全培训、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范、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生物安全应急处理等。
第三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综合防治的原则,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监督有力的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实验室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明确生物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七条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应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制度,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第八条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应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和器具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
第三章实验室操作规范第九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前,应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熟悉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第十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室准入、实验操作、实验结束等各个环节。
第十一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防止生物样本、培养物、实验产物等对实验室人员、环境和样本的污染。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加强对菌毒种、生物试剂、实验动物等生物材料的管理,建立生物材料清单,实行严格的安全措施。
第四章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制度,明确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包装、标记、运输、处理等要求。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275dbd7f1922791688e8a4.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在科主任及质控小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试验中的每一环节,减少误差;各实验室每天应认真作好室内质控,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
2.质控制标定:每一个批号的质控物要求第一天连续测定20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
3.每天仪器开机后,先随机做一份质控物,观察仪器各项参数是否在2SD以内,符合要求,可以继续做病人标本,不符合要求,则查找原因。
4.定期对仪器及定量容器进行校正;按规定适时更换标准曲线(如:换新试剂,应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5.如果超过正负2SD,有失控,就必须查找原因,并打失控报告,纠正后由组长签字,并交主任审查。
6.室内质控图的制作:将每天的测定结果输入计算机,制作室内质控图。
7.免疫室检测各型肝炎,应有阴、阳性对照及临界血清质控,并用即刻法绘制质控图,其他血清学试验均应做阴、阳性对照。
细菌室新配制的培养基有无菌试验及已知菌株试验,每周做标准菌株药敏质控。
实验室必须认真按规定作好市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如实回报各项结果。
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形成质评分析报告提交质控组。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个人防护1. 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 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
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3. 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4. 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
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5.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6. 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2c0c6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6.png)
一、目的为了确保检验科工作人员及患者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保障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实习人员及外来参观者。
三、职责1. 检验科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
2. 检验科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3. 检验科工作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及他人安全。
四、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
(3)工作人员进入检验科工作区应着装整齐,佩戴工作帽,戴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和护目镜。
2. 实验室布局与设施(1)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各区域应明确标识。
(2)实验室内应配备生物安全柜、紫外线消毒灯、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生物安全设施。
(3)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3. 标本管理(1)标本采集、运送、储存和处置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2)标本容器应密闭,防止泄漏和污染。
(3)废弃标本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 试剂和耗材管理(1)试剂和耗材应按照说明书储存和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2)废弃试剂和耗材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5. 事故处理(1)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污染源,防止扩散。
(2)及时上报事故情况,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五、监督与考核1. 检验科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2. 对违反生物安全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3. 对在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检验科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40e812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1.png)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篇: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定此手册。
1准入制度2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制度3健康监护制度4生物安全自查制度5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6生物安全管理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制度7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9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1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3.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4.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并考试合格。
4.2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体检,由单位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体检指标除常规项目外还应包括与准备从事工作有关的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4.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4.5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6实验室人员在下列情况进入实验室特殊工作区需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4.6.1身体出现开放性损伤;4.6.2患发热性疾病;4.6.3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导致抵抗力下降的情况;4.6.4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耐受;4.6.5妊娠;4.7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f84e9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a.png)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维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安全,保障医疗质量和环境卫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第三条实验室应遵守《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法规,制定并实施本规程。
第四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第五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第六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生物安全管理岗位,配备专业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生物安全技术标准和生物安全监测等。
第八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确保在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第九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处理和传递有关生物安全的信息,做好信息共享和交流。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加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的监测和控制。
第十二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审核和监督机制,定期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第三章实验室内部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应设立严格的生物安全区域和非生物安全区域,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
第十五条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室内部的秩序和安全。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生产和实验工作。
2024年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74de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e.png)
2024年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检验科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检验科人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3.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置、手套。
4.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对病人进行采集前消毒。
6.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____小时。
7.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8.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9.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10.对贵重仪器责任到人。
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督查。
11.保证实验室电、水使用的安全,防止超负荷用电。
使用电炉时一定要有人看守。
下班前一定要检查水、电开关,关好门窗,注意防盗。
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12.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中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水灾和爆炸等事件的发生。
13.保护好防火设施,保持走廊通道畅通,便于火警时人员安全撤离。
14.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感染,防止泄密。
15.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按照医院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法处理,不得延误。
16.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2024年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二)引言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使用和处理生物材料的过程中进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规范。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物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a3b9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f.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实验室工作质量和实验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制度。
建立和完善这两个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精度,还可以减少实验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和人为错误。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内容及实施方法。
一、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 制度的重要性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和可靠的基础。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减少误差的出现,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质量控制制度也可以帮助实验室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制度的内容(1)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职责与权限,规定检验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规范实验室管理和工作流程。
(2)设备管理:对实验室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确性和精确性。
(3)实验室环境管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和安全,避免外部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4)标本管理:规范标本的采集、保存和处理流程,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指标和样本检测标准,监控每个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实施方法(1)培训: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2)监测:建立实验室内部监测机制,对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持续改进:定期对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保持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制度的重要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实验人员生命安全和预防实验室生物危害的关键。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实验室生物危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和社会安全。
2. 制度的内容(1)生物危害物品的管理:对实验室中储存和使用的生物危害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和隔离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和扩散。
(2)实验操作规范:明确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实验操作规范,规定实验室内实验的流程和标准。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dae1cda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1.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在医学领域中,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为了保证医学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各个医院和实验室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 质量控制标本采集:在临床检验中,标本的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不同类型的标本采集方式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医院检验科建立了标本采集标准化操作规范,要求所有采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确保采集标本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设备校准与维护:检验设备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此医院检验科建立了设备校准与维护制度。
所有检验设备在进入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校准和验证,而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年度检定,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质量控制样本管理: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每次批量检验中都会添加质控样本进行比对,以验证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医院检验科还会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价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4. 质量控制数据分析:医院检验科建立了质量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对每次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和汇总。
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人员培训:医院检验科建立了定期培训机制,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根据实验室所处理的生物危害程度和潜在风险,医院实验室将实验室生物安全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防护要求。
2.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建设:医院实验室建立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区域,包括通风系统、消毒设施、生物安全柜等设施,确保实验室内部的生物安全。
3. 生物危险废物处理:实验室生物危险废物是一种潜在的传染源,为了减少环境和人员的感染风险,医院实验室建立了生物危险废物处理制度,对废物进行规范处理和安全处置。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05695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a.png)
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障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维护医疗环境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及进入检验科区域的人员。
三、职责1. 检验科主任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检验科质控小组负责生物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3. 检验科工作人员负责遵守生物安全制度,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四、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1 所有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2 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包括乙肝两对半、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
1.3 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好工作服,戴工作帽,操作时戴乳胶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
1.4 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毒制度,杜绝交叉污染。
2. 环境管理:2.1 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和操作区,清洁区保持整洁,操作区严格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2.2 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并正确使用。
2.3 实验室出口处设立专用的洗手池,配备消毒液,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实验室时必须洗手。
2.4 实验室定期进行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3. 标本管理:3.1 检验标本的容器必须使用能密闭的容器,防止标本外溢。
3.2 标本采集、运送、储存、处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3.3 废弃物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并送至指定地点处理。
4. 仪器设备管理:4.1 定期对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消毒液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
4.2 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性能,确保正常使用。
五、生物安全培训1. 检验科质控小组负责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
2. 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
3. 定期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其掌握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六、奖惩1. 遵守生物安全制度,执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fda75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9.png)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医院检验科实验室中的工作环境安全,保护员工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制定以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确定生物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2.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机制,包括生物安全委员会、生物安全培训及考核制度等。
3.在实验室内设置生物安全角色以及相关监测控制设施和装置。
4.建立专门的安全检查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人员管理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内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
2.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身份核实,并留存相关信息。
3.确保员工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4.建立健全的员工健康监测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
5.建立员工报告、协助和教育的机制,发现和报告实验室内生物安全问题和事故。
三、物品管理1.严格管理实验室内的试剂、培养基和其他生物材料,确保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2.对所有生物材料进行正确的标记和分类,并妥善保存。
3.建立完善的样品接收、处理和存储制度,确保样品的安全、准确和完整。
四、实验室环境管理1.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洁净、整洁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确保实验室内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和废弃物处理设备,确保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安全排放和处理。
3.对工作台、仪器设备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确立实验室内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定期组织演练。
五、生物安全事故应急管理1.制定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工作流程。
2.建立生物安全事故报告和记录的机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
3.对生物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应急处置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六、生物安全培训1.定期进行全体员工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员工了解生物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操作规程。
2.对新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进行特殊培训,包括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知识、防护措施等。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2bfbc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f.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主要包括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两部分内容。
二、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 人员培训(1)对新入职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组织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加强检验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2. 仪器设备管理(1)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校准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档案,记录设备使用、维护和维修情况。
(3)对于易损耗的仪器设备,要及时更新和维修,保证检验质量。
3. 检验流程管理(1)制定完善的检验流程,确保检验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加强检验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和管理,防止样本污染和丢失。
(3)加强检验结果的审核和发布,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质量控制与改进(1)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价。
(2)对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
(3)持续改进检验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生物安全管理组织(1)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
(2)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2.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1)对实验室生物实验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加强实验室生物样本的管理,防止生物泄漏和感染。
(3)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
3.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与装备(1)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安全柜和其他生物安全设施。
(2)定期对生物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3)加强实验室通风系统建设,保证实验室空气质量。
4. 生物废物管理(1)对生物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运输,防止污染环境。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1c5e8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2.png)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实验操作、生物安全防护、生物废弃物处理、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等。
第三条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评估、分类管理、全程控制、应急处置的原则,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检验科负责人、生物安全专家及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医院生物安全政策和制度;(二)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三)监督生物安全实验操作和生物废弃物处理;(四)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五)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六)定期检查和评估生物安全工作情况。
第六条检验科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由检验科负责人、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和实验操作人员组成。
第七条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一)组织实施生物安全政策和制度;(二)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三)监督生物安全实验操作和生物废弃物处理;(四)制定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五)组织生物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六)定期检查和评估生物安全工作情况。
第三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第八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定期组织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价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确定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条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实验室生物制剂和实验活动;(二)实验室设施和设备;(三)实验室操作程序和操作人员;(四)生物废弃物处理和环境污染防控;(五)其他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f401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a.png)
一、目的为确保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实验室及从事实验室工作的全体人员。
三、职责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全面管理,组织实施本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2.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实施,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3. 实验室工作人员: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确保自身及他人生物安全。
四、制度内容1. 人员培训与考核(1)新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1)实验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生物安全设施。
(2)生物安全柜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实验操作规范(1)操作前,工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3)操作完毕,应将污染物放入专用容器,并进行消毒处理。
4. 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1)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置。
(2)废弃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柜内废弃物等特殊废弃物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无害化处理。
5. 生物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1)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管理人员。
(2)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组织调查,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五、监督与检查1. 定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检验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文(4篇)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5dc1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b.png)
检验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范文生物安全制度和防护措施对于检验科工作人员而言非常重要,它们不仅能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能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以下是有关生物安全制度和防护措施的范文:一、生物安全制度1. 实验室进出管理制度:实验室应设立进出记录制度,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按规定佩戴防护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
离开实验室时,应进行相应的消毒和清洁。
2. 生物样品管理制度:实验室应建立样品管理制度,对于不同类型的生物样品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立相应的标识。
禁止携带任何生物样品进入实验室外的区域。
3. 垃圾处理制度:实验室内产生的生物垃圾应按照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分类和处理。
禁止将生物垃圾随意丢弃或带出实验室。
4. 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实验室应建立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露、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逃生路线图。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防护措施1.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减少接触生物危害物质的风险。
2. 洗手与消毒: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洗手和消毒规程进行操作,尤其在接触生物样品后,应立即进行手部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 实验室空气净化系统:实验室应配备高效空气过滤器和排风系统,确保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洁,减少空气中的生物颗粒物浓度。
4. 废气处理:实验室应设备废气处理设施,确保有害气体及微生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实验室区域隔离:实验室应根据不同生物危险级别设立相应的隔离区域,确保不同级别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能够有效分离,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生物安全制度和防护措施是保障检验科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科学的生物安全制度,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物危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同时,也提醒工作人员时刻保持科学的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检验科质量控制守则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守则1.doc
![检验科质量控制守则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守则1.doc](https://img.taocdn.com/s3/m/4e613b414693daef5ff73d7b.png)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在科主任及质控小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试验中的每一环节,减少误差;各实验室每天应认真作好室内质控,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
2.质控制标定:每一个批号的质控物要求第一天连续测定20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
3.每天仪器开机后,先随机做一份质控物,观察仪器各项参数是否在2SD以内,符合要求,可以继续做病人标本,不符合要求,则查找原因。
4.定期对仪器及定量容器进行校正;按规定适时更换标准曲线(如:换新试剂,应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5.如果超过正负2SD,有失控,就必须查找原因,并打失控报告,纠正后由组长签字,并交主任审查。
6.室内质控图的制作:将每天的测定结果输入计算机,制作室内质控图。
7.免疫室检测各型肝炎,应有阴、阳性对照及临界血清质控,并用即刻法绘制质控图,其他血清学试验均应做阴、阳性对照。
细菌室新配制的培养基有无菌试验及已知菌株试验,每周做标准菌株药敏质控。
实验室必须认真按规定作好市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如实回报各项结果。
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形成质评分析报告提交质控组。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个人防护1.2.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3.4.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
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5.6.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7.8.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
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9.10.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
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检验科质量控制制度1.在科主任及质控小组负责人的领导下,各级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试验中的每一环节,减少误差;各实验室每天应认真作好室内质控,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
2.质控制标定:每一个批号的质控物要求第一天连续测定20次,计算出均值,标准差。
3.每天仪器开机后,先随机做一份质控物,观察仪器各项参数是否在2SD以内,符合要求,可以继续做病人标本,不符合要求,则查找原因。
4.定期对仪器及定量容器进行校正;按规定适时更换标准曲线(如:换新试剂,应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5.如果超过正负2SD,有失控,就必须查找原因,并打失控报告,纠正后由组长签字,并交主任审查。
6.室内质控图的制作:将每天的测定结果输入计算机,制作室内质控图。
7.免疫室检测各型肝炎,应有阴、阳性对照及临界血清质控,并用即刻法绘制质控图,其他血清学试验均应做阴、阳性对照。
细菌室新配制的培养基有无菌试验及已知菌株试验,每周做标准菌株药敏质控。
实验室必须认真按规定作好市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并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如实回报各项结果。
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后,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形成质评分析报告提交质控组。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个人防护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
穿防护服。
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3.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
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4.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
个人物
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
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6.洗手池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
使用手部清洁产品是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7.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
性的材料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8.实验人员在操作完有感染性的村料后,离开实验室工作
区之前必须进行“六步法”洗手。
9.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
架必须擦拭、消毒。
二. 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
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
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3.严格禁止用嘴吸液。
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
禁止舔标签。
3.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
4.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
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
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5.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
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
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6.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7.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工作台表面应消毒。
8.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
三.菌种管理制度:由于微生物细菌室工作内容仅限于临床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因此本工作完成后作灭菌消毒处理,原则上不保留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