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认识面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认识面积教案
【篇一: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主题:认识面积
课时:共10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新课标的要求的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
2、教材分析
例1、例2主要学习面积概念,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
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
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不仅有利于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后面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3、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懂得面积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拼摆、测量等建立常用面积表象的活动中,懂得面积的含义,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
位的便捷与合理。学习重点: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比赛用图、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等)、课件。评价任务:
1、结合实际情境,对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大小的探究,会说出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比较、拼摆等活动,懂得面积的含义,并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学习过程:
一、游戏引入
在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击手掌的游戏,请一名同学上台和老师来玩,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游戏,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有没有什
么发现?
学生自由回答。
知道“面”的概念。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
上是说手掌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
准备。)
二、合作探究
1、初步认识面积。
(1)摸一模,认识面。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
桌的桌面。
(2)比一比,知大小。请学生说一说:数学书封面和课桌的桌面比,哪一个面比较大?
(3)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大小的经验。
请学生观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
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的活动,使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再通过
比一比的活动,认识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教师结合实例,揭示
面积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让学生通过边摸边说和边想边说
等活动,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学生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为学生提供的丰富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不仅物体
的上面、
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进一步完
善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不变,以此
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思考哪一个面积大。学生可以看
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观察法与重叠法这两
种比较方法,同时在比较中产生认知冲突,为激发用度量的方法进
行比较奠定基础。)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激发度量意识。
请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如果学生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用课件呈现小精
灵和提示。)
学生思考:你听懂小精灵的话了吗?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
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2)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提供小正方形、圆片、三角形若干,尺子、笔,也可以将橡皮制成不同形状的小印章。
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学具,学生两人一组,可以用学具在长方形
中摆,也可以在长方形中画格子,还可以用小印章在长方形中通过
盖章的方式进行度量。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一起回顾各
种不同的方法。
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
①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加以体会:一是正方形能铺满(密铺)
所测图形;二是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位置和方
向的限制。
【篇二:认识面积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册数学《认识面积》
执教者:永安市第二实验小学钟满凤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面积”这个词,有自己对“面积”的模糊
认识或错误
认识,但对究竟“什么是面积”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该内容时,“什么是面积”这
一抽象概念的认识对学生来说十分困难,学生会把已往学过的“周长”与“面积”不自
觉地联系起来,含混不清或是错误的认为一个物体的大小就是这个
物体的面积等。基于
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特定教学目标如下:
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面积”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面积”,会用比较好
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发现“什么是面积”,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
程,合作、讨论、交流、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找出更优的比较
方法,然后通过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