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概况简介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二)线路基本构成
京徐段正线长686.107公里,徐沪段正线 长647.31公里。其中:正线路基495.134公里, 占线路全长的37.1%;正线桥梁824.827公里, 占线路全长的61.9%;隧道13.456公里,占 线路全长的1%。
一、项目概况
(三)主要工程数量
路基:土石方总计1.13亿立方米。其中: 京徐段为0.62亿立方,徐沪段为0.51亿立方; 区间为0.76亿立方,站场为0.37亿立方。有 特设路基371处,173.53公里。其中:软土路 基45处,13.5公里;松软土路基326处, 160.03公里。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四)轨道
2、轨道铺设的平顺性要求很高,轨道达 标作业变数多、时间长
轨道平顺性允许误差比较表 单位mm
项目
轨道平顺性
高低
轨向
水平
京沪高速 2
2
2
秦沈线 3
3
普速铁路 5
5
5
钢轨焊头平直度
轨顶面 内侧工作边
0.2
0.2
0.3
0.3
0.3
0.3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四)轨道
达到京沪高速的轨道平直度要求难度很 大,需要大型养路机械作业6-7遍(秦沈线作 业4-5遍),在国内既无经验也未做过试验, 需要进一步研究;达到京沪高速的钢轨焊接 平直度要求,需通过引进满足高速轨焊接要 求的焊机来实现。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概况简介ppt
京沪高速铁路 施工组织设计概况简介
二OO四年三月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概况简介ppt
目录
• 项目概况 • 工程特点与难点 • 指导原则与思路 • 建设工期 • 重点与复杂工程 • 主要施工方法与措施 • 大临工程和地材
一、项目概况
(一)线路走向
京沪高速铁路起自北京南站,途经北京、天津、河北 沧州地区、山东省德州、济南、泰安、曲阜、滕州、枣庄、 江苏省徐州、安徽省宿州、蚌埠、滁州、再经江苏省南京、 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止于终点上海七宝站, 线路全长为1333.417公里,车站30个。线路走向与既有京 山、津浦和沪宁线基本平行。由北向南穿越冀鲁平原,鲁 中低山丘陵区,黄淮冲积平原,淮河、长江一、二级阶地, 长江三角洲平原。线路经过地区的主要河流分属海河、黄 河、淮河、长江水系。
一、项目概况
(三)主要工程数量 桥梁:各类梁式桥564座,861.9公里;
框构桥164座;涵洞1789座。 隧道:21座,总计13.465公里,单座最
长隧道为西渴马1#号2735米。 轨道:3208.2公里(正线2827.9 公里,站
线380.3公里)。其中:铺设无碴轨道135.897 公里,京徐段约77公里,徐沪段约59公里。
一、项目概况
(三)主要工程数量 车站:30个。其中:北京南、天津西、新济南、
南京南、上海七宝等5个站为始发站,另有15个中 间站和10个越行站。
通信信号:干线光电缆12503公里。 电气化:接触网3952.6条公里,牵引变电所28 座,26处分区所。 房屋:85.4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房屋82.6万 平方米,生活房屋2.9万平方米。 建设用地:约8.4万亩。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Leabharlann Baidu)隧道
采用大断面(A=100m2),低阻塞比, 洞口设缓冲结构。以减轻高速行车条件下瞬 间气压变化对车内旅客带来的舒适度降低和 微气压波给环境带来的噪声污染。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四)轨道
1、铺设500m长钢轨技术难度大,对设备和工 艺有新要求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单枕铺轨机设计牵引力为 1000吨,受牵引力控制铺轨能力不满足铺设500 m 长钢轨的要求(单班铺轨1公里需要的铺轨机牵引 力为1600吨,远大于铺轨机的牵引能力)。单枕铺 设法铺设500m长钢轨在国际上无先例,所有铺轨 机都需要对抽送长钢轨的龙门架进行增加动力方面 的改造。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二)桥梁
4、预制、架设难度大 箱梁自重近900吨,梁宽13.1米,架设时 梁体的运输对其运输道路的要求高,架设施 工须利用路基作运梁通道,受路基施工工期 制约。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二)桥梁
5、施工周期长 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小梁跨大量采 用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部分长桥采用无碴 轨道结构,无锡、苏州、昆山等站采用了高 架桥建站。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一)路基
1、结构标准高 路基基床结构总厚度达到3.0米,表层厚 0.7米,填筑级配碎石或砂砾石;基床底层结 构厚2.3米,填筑A、B组填料;路基与桥台 或涵洞的连接处设置“过渡段”。通过提高 基床的材质和强度,提高路基容许承载力, 改善轨道纵向基础的刚度渐变条件,保证高 速行车的平顺性。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一)路基
2、严格控制工后沉降和沉降率
为保证上部轨道具有持久的平顺性,路 基结构设计首次采用了变形和强度结合控制 的原则,规定路基工后沉降一般地段(含软 土路基)不大于5厘米,年沉降率不大于2厘 米,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3厘米。对沉降 控制较困难的软土及松软土地质地段的路基 均采取了复合地基加固措施。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二)桥梁
2、需研发或引进成批、大型运、架设备 桥跨以32米、24米双线PC箱梁为主。结 构截面大(宽13.1米)、梁重(近900吨)、 量多(23000余孔)。现有国内设备不能满 足运架梁的要求,运架梁设备需研制开发或 从国外引进。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二)桥梁
3、大跨度的特殊孔跨结构多 跨越主要交通干线或通航河流大量采用 钢混结合梁、连续梁、斜拉桥、钢桁拱等大 特殊结构。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一)路基 3、填料标准高 路基基床表层所采用的级配碎石或级配
砂砾石等材料,基床底层采用的A、B组填料 均有严格的材质、粒径和级配要求,为保证 达到设计标准,必须设级配碎石拌合站或填 料改良场,对填料进行集中拌合或改良。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一)路基 4、沿线A、B类填料短缺,级配碎石供
应紧张。
北京(含)至天津(含)区段,丹阳至 上海区段需外购A、B组填料2109万立方米; 天津至济南,徐州至南京,丹阳至上海区段 需改良填料2929万立方;基床表层填筑级配 碎石955.3万立方。
二、工程特点与难点
(二)桥梁
1、工程量大 占线路总长度的61.9%,所占比重是平 原地区一般普速铁路桥梁所占比重的3~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