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
剖析长三角地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剖析长三角地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4d8fb6ffab069dc5122014e.png)
结合国家、区域近年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文本与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五大产业方向。
五大重点方向一、集成电路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逾6成,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共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十大主干城市的行列,集聚了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以及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芯片产能占全国的63%,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涌现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中微半导体等全国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成立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此外,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还率先在全国开展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
二、生物医药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质量高,产值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集聚化程度较高,建成了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并形成了以上海、杭州、泰州三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药谷”为核心,苏州、连云港、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以及上海临港、盐城、宁波、舟山等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为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区域品牌效应,如江苏的扬子江药业、先声药业等。
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达3046亿元,其中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江浙沪累计医药制造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5%,其占比27%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30%的利润总额,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协同上,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已经成立。
关注新材料新领域新赛道 打造金刚石半导体产业发展新动能
![关注新材料新领域新赛道 打造金刚石半导体产业发展新动能](https://img.taocdn.com/s3/m/99eebe8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a.png)
关注新材料新领域新赛道打造金刚石半导体产业发展新动能万煊;吕燎宇
【期刊名称】《浙江经济》
【年(卷),期】2024()2
【摘要】将传统金刚石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开拓全新赛道,加快金刚石半导体产业布局,打造超硬材料产业新高地金刚石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牙齿”,也有“材料之王”的美称,上到芯片加工尖端技术和国防领域,下到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均离不开它。
金刚石半导体是指将金刚石用作半导体材料的技术和产物。
由于金刚石具有极高的热导率、电绝缘性、硬度和化学稳定性,金刚石半导体可用于制造高功率、高频率和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电子器件。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万煊;吕燎宇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绍兴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开拓新赛道酝酿新动能上海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再提速
2.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开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跟上来踩准节奏齐步走
3.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4.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开辟科技创新“新赛道” 塑造转型发展“新动能”
5.以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
![2022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91c84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b.png)
2022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进步报告一、回顾2021年2021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方面,数字经济得到了迅猛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成为推动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进步的重要力气。
另一方面,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传统科技产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此外,浙江省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二、2022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进步趋势1. 全面推行数字经济进步。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数字经济将进一步迎来爆发式增长。
浙江省将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同时,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2. 加强科技创新创业支持。
浙江省将继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提高创新创业效果的转化率。
推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间的深度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卫,营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3. 持续推动绿色进步。
浙江省将大力进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卫水平。
鼓舞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推广可持续进步理念,实现经济进步与生态保卫的良性循环。
4.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浙江省将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重视进步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的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同时,引导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领域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三、政策建议为了进一步增进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科技创新和项目孵化的扶持力度。
鼓舞资本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进步,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2.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完善科研项目评估机制,提高科研项目标质量。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科研效果的转化效率。
3.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6f7501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4.png)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3.31•【字号】•【施行日期】2021.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正文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经信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委(局)、经信局:现将《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1年3月31日附件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是维护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内在要求。
为指导“十四五”期间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文件,编制本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一)“十三五”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按照制造强省建设要求,我省全面实施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1%,202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7175亿元,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总量的29.74%,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
磁性材料、氟硅新材料、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产业规模领先全国。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十三五”期间,新材料领域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省级一等奖17项。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大尺寸单晶金刚石、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单晶棒制造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功,突破了国外封锁和垄断,有力地推动了集成电路、高清显示等战略产业的国产化进程。
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布局研究
![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布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5c9fd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b.png)
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布局研究第一章新材料产业发展概述 (2)1.1 新材料产业定义及分类 (2)1.2 新材料产业发展历程 (3)1.3 新材料产业现状分析 (3)第二章新材料产业政策环境与趋势 (3)2.1 新材料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3)2.1.1 国际政策环境 (4)2.1.2 国内政策环境 (4)2.1.3 政策环境对新材料产业的影响 (4)2.2 新材料产业政策趋势预测 (4)2.2.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4)2.2.2 政策引导产业布局优化 (4)2.2.3 政策促进技术创新 (4)2.3 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政策 (4)2.3.1 研发投入政策 (5)2.3.2 产学研合作政策 (5)2.3.3 人才培养政策 (5)2.3.4 成果转化政策 (5)第三章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与研发 (5)3.1 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5)3.2 新材料产业研发投入分析 (5)3.3 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6)第四章新材料市场布局与区域发展 (6)4.1 新材料市场布局现状 (6)4.2 新材料市场布局策略 (7)4.3 新材料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7)第五章新材料产业链分析 (7)5.1 新材料产业链结构 (7)5.2 新材料产业链关键环节 (8)5.3 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趋势 (8)第六章新材料市场应用领域 (8)6.1 新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9)6.1.1 新材料在太阳能光伏领域的应用 (9)6.1.2 新材料在风能领域的应用 (9)6.1.3 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9)6.2 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9)6.2.1 新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 (9)6.2.2 新材料在发动机部件中的应用 (9)6.2.3 新材料在航天器中的应用 (9)6.3 新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 (9)6.3.1 新材料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应用 (10)6.3.2 新材料在显示技术领域的应用 (10)6.3.3 新材料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10)第七章新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10)7.1 新材料市场竞争现状 (10)7.2 新材料市场竞争对手分析 (10)7.3 新材料市场竞争力评价 (11)第八章新材料产业投资与融资 (11)8.1 新材料产业投资现状 (11)8.2 新材料产业融资策略 (12)8.3 新材料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12)第九章新材料产业国际合作与竞争 (13)9.1 新材料产业国际合作现状 (13)9.1.1 合作规模及领域 (13)9.1.2 合作主体及方式 (13)9.1.3 合作成果及挑战 (13)9.2 新材料产业国际合作策略 (13)9.2.1 政策引导与支持 (13)9.2.2 企业主体地位的强化 (13)9.2.3 科研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 (13)9.3 新材料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4)9.3.1 产业规模及增长速度 (14)9.3.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14)9.3.3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14)9.3.4 产业链完整性及协同效应 (14)第十章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与建议 (14)10.1 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14)10.2 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15)10.3 新材料产业政策建议 (15)第一章新材料产业发展概述1.1 新材料产业定义及分类新材料产业是指以创新为核心,依托先进技术,对传统材料进行改进或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结构和功能的材料。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https://img.taocdn.com/s3/m/06b6f8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6.png)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是中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
该科技城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宁波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依托宁波丰富的产业资源和科技创新优势,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示范基地。
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和配套设施。
科技城内聚集了一大批新材料企业和科研机构,涵盖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
这些企业和机构在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为科技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城拥有一流的科研团队和设施,致力于开展前沿的新材料研究和技术创新。
科技城还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新材料研发项目,涵盖了材料设计、制备工艺、性能测试等多个领域。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为科技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推动新材料产业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还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推动新材料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技城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新材料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
科技城还与一大批新材料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新材料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这些合作将为科技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为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宁波新材料科技城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新材料科技创新园区。
科技城内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科技城还拥有一批现代化的办公楼、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场所,为企业和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研发条件。
科技城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新材料科技创新园区。
总之,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崛起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浙江吉丝新材料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浙江吉丝新材料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97f7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9.p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浙江吉丝新材料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浙江吉丝新材料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浙江吉丝新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面料纺织加工;塑料制品制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2023年温州市新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温州市新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6de52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1.png)
2023年温州市新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温州市新材料行业是一个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行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新材料行业在温州市逐渐发展壮大。
新材料行业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各种类型的材料。
下面我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几个方面对温州市新材料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温州市新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随着国家对新材料行业的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温州市新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温州市新材料行业的年产值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的扩大为新材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其次,市场需求是推动温州市新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温州市新材料行业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需求。
比如,在建筑业中,新型环保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汽车制造业中,新型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在航空航天领域,新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为新材料企业提供了发展和壮大的动力。
另外,市场竞争也是温州市新材料行业面临的一个挑战。
随着新材料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传统材料企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企业的涌现以及外地企业的进入,都加剧了市场竞争。
新材料企业需要通过提高核心技术能力、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
最后,温州市新材料行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技术瓶颈和市场同质化竞争。
尽管新材料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整体水平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技术瓶颈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市场上大量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企业间的差异化竞争能力亟待提高。
其次是环境和能耗问题。
新材料生产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温州市新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显示其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一些问题和挑战。
年中 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年中 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63d78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a.png)
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新材料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年中已至,让我们一同来审视新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新材料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目前,我国在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先进基础材料方面,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材料经过技术升级和改造,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例如,高强度、高韧性的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高性能铝合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有效减轻了交通工具的重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战略材料领域,我国在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稀土永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体育用品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高温合金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装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前沿新材料是新材料行业的创新前沿,我国在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生物基材料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纳米材料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导材料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巨大;生物基材料则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然而,我国新材料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高端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仍有待提高,部分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存在“卡脖子”问题。
其次,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升。
此外,行业标准和检测体系尚不健全,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
展望未来,我国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研发将更加注重高性能、多功能、绿色环保等方面。
例如,在新能源领域,开发更高比能的电池材料将是研究的重点;在环保领域,可降解、可回收的新材料将受到更多关注。
一文看懂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与新材料上市企业
![一文看懂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与新材料上市企业](https://img.taocdn.com/s3/m/7c8a66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a.png)
一文看懂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与新材料上市企业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集中发展的新材料产业群体。
该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积极引进和培育新材料产业,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原材料供应链、技术研发体系和市场销售网络。
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聚集了众多新材料企业,这些企业在新材料的开发、生产和应用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
在新材料产业中,上市企业是绝对的佼佼者。
上市企业不仅具备了稳定的财务实力,还能够从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
这使得上市企业在新材料产业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新材料上市企业主要通过股票上市的方式融资。
上市后,企业可以通过增发股票、并购重组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资本规模,加快企业发展速度。
同时,上市企业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企业的股价也成为了投资者参考的重要指标,可以影响企业的价值和形象。
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与新材料上市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地方政府在引导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政府通过建设新材料科技园区、制定新材料产业政策等方式,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新材料上市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风险。
总的来说,长三角新材料产业集群与新材料上市企业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新材料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上市企业通过融资和资本市场的力量,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政府在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随着新材料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成熟,长三角地区将成为中国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区域。
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672b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5.png)
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调研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3)二、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4)2.1 总体概况 (6)2.2 分行业分析 (7)2.2.1 电子信息产业 (8)2.2.2 生物医药产业 (10)2.2.3 新材料产业 (11)2.2.4 现代服务业 (13)三、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15)3.1 优势分析 (17)3.1.1 创新能力强 (19)3.1.2 产业链完整 (20)3.1.3 市场机制灵活 (21)3.1.4 政策支持力度大 (22)3.2 挑战分析 (23)3.2.1 核心技术不足 (24)3.2.2 人才短缺问题 (25)3.2.3 环境压力增大 (26)3.2.4 国际竞争加剧 (28)四、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30)4.1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31)4.2 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 (32)4.3 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 (33)4.4 推动绿色发展 (34)4.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36)五、结论与展望 (38)5.1 调研结论总结 (39)5.2 发展前景展望 (40)一、内容概要本报告主要围绕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报告首先概述了浙江产业集群的总体情况,包括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分布、发展特色等。
分析了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指出其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现状分析:通过对浙江各产业集群的实地调研,分析了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包括产业集中度、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情况。
问题剖析:结合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资源环境约束、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压力等。
案例分析:选取浙江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进行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其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
对策建议:根据现状分析、问题剖析和案例分析,提出了推动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产业链协同等方面。
海宁现在有哪些行业发展
![海宁现在有哪些行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b991d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1.png)
海宁现在有哪些行业发展海宁市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
目前,海宁市的发展重点已经转向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下面将介绍一些海宁市目前发展较快的行业。
1.纺织业:海宁市以皮革、纺织和皮草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的“针织之乡”。
这个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棉纺织、毛纺织、化纤纺织等。
海宁市的纺织业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2.皮革工业:海宁市是全国最大的皮革加工和皮草加工基地之一。
海宁的皮革工业包括皮鞋、皮衣、皮包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很受欢迎。
3.新能源:海宁市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行业得到了大力推动。
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海宁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涉及到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等。
4.电子信息技术:海宁市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也在迅速发展。
近年来,海宁市已经成为浙江省的一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涉及到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电子产品等领域。
5.新材料:海宁市的新材料产业也值得关注。
在新材料领域,海宁市涉及到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合金等。
这些新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产品、航空航天以及建筑等方面。
6.医疗保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宁市的医疗保健行业也在迅速发展。
市内的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吸引了不少患者。
7.旅游业:海宁市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近年来,海宁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总结起来,海宁市目前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包括纺织业、皮革工业、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医疗保健和旅游业。
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海宁市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很多机会。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e46b10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6.png)
市场规模
- 2023年全球新材料产值规模初步统计为4.3万亿美元。- 2023年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7.7万亿元,2024年预计达8.6万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4年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9.1万亿元(中研普华产业院预测)。
企业情况
- 新材料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上市公司包括中材科技、金发科技、万华化学、南大光电等。
市场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等下游产业的快速增长,对上游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环保意识增强,推动新型材料向低碳、无毒、可降解等方向发展。
挑战与机遇
技术创新
- 持续投入研发,推动新型材料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以满足不同行业对高性能、多功能材料的需求。- 在高强度钢、高温合金、超级合金、高性能陶瓷、OLED显示器件、量子点显示器件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区域分布
- 中国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 中西部地区如四川、湖北、陕西等省份也在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形成区域特色。
- 挑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成本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机遇:国家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活跃;全球经济复苏和科技进步的推动。
增长速度
- 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近年来保持在14%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23年1—9月,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
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汽车、能源等多个领域。
新材料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新材料产业发展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bb5b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7.png)
新材料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随着全球化的加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新材料产业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领域之一。
新材料产品具有多样化、高性能、低成本等显著特点,在多个领域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最近的一份新材料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对新材料产业的目前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新材料产业的现状新材料产业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建筑装饰、航空航天等。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逐年增大近年来,我国新材料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报告显示,2018年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700亿元,其中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主要的三大市场。
2.产业链不断延伸我国的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黄金产业链、稀土产业链、钢铁产业链、有色产业链和石油化工产业链中。
这几个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促进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降低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地区分布不同新材料产业的地区分布情况在我国各地的差异较大。
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是新材料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省份,而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新疆等地则存在新材料产业发展相对较弱的状况。
二、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成为重要的发展推动力新材料的研发技术日益成熟,使得生产企业可以不断地推出更加高性能、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新品种和新产品。
据预测,未来10年内,新型高强度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超导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研发重点。
2.前景广阔的新能源材料随着“碳减排”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材料作为代替传统能源的绿色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燃料电池以及新型光伏和储能材料等在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智能制造的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为新材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将可以实现高效安全的生产制造,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质量。
结束语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https://img.taocdn.com/s3/m/31b9dbc2b8f67c1cfad6b878.png)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发文字号】浙科发高[2013]12号【发布部门】中共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3.01.23【实施日期】2013.01.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浙科发高〔2013〕12号)各市委组织部,各市科技局(委)、经信委、国资委,有关县(市、区)组织部,科技局、经信局、国资监管机构,省级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抓好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园区创建试点,营造有利于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现将《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认真抓好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并请省级有关部门合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年1月23日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和加快推进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按照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由企业主导”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体制的精神,制定我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一、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一)总体目标围绕氟硅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依托现有氟硅新材料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氟硅联动、两硅联动”的优势,瞄准国际先进技术,以竞争需求为导向,以掌控产业链优势为根本,以扩展用户群为目标,以新型商业模式为依托,以知识产权为工具,重点发展高性能含氟聚合物、环境友好型含氟制冷剂、功能性氟材料、含氟专用化学品、含氟电子化学品等高端氟材料,有机硅特种单体及聚合物、特种硅橡胶、硅油、织物整理剂等高性能高附加值有机硅及下游产品,以及电子级多晶硅、电子级硅烷、区熔级多晶硅等高纯硅材料。
一张图看懂浙江省新材料产业
![一张图看懂浙江省新材料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092dba245727a5e9856a6179.png)
一张图看懂浙江省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总体概况
新材料产业是浙江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七大万亿产业之一。
作为新材料产业大省,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迅猛,拥有一批优秀的新材料企业和技术领先产品,特别是在磁性材料、氟硅新材料、高性能纤维等产业集聚优势突出,多个领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新材料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占比
2017年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405亿元,同比增长10.9%。
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投资份额分别达到27.8%、20.1%、16.2%。
浙江省战略新兴产业2017上半年投资概况
来源:浙江统计信息网
浙江省新材料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
浙江省十三五期间新材料重点发展方向
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分布区域
浙江省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布
来源:浙江新材料产业协会打造七大优势特色产业链
1.稀土永磁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相关企业:
2.电子硅产业链:重点发展11N多晶硅、高纯石英玻璃光纤棒
相关企业:
3.含氟新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性能有机氟化物和含氟聚合物
相关企业:
4.高性能纤维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性能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相关企业:
5.光伏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太阳能微晶硅薄膜电池、长寿命真空集热管
相关企业:
6.石墨烯产业链:重点发展石墨烯及相关产品
相关企业:
7.海洋新材料产业链:重点发展海洋重防腐涂料、海洋密封材料、页岩气开采压裂件及输送关键材料、水下高标号混凝土增强料、航体减阻防污材料等
相关企业:。
浙江泰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浙江泰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0524d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8.p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浙江泰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浙江泰能新材料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浙江泰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技术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7f8e260740be1e650e9aa6.png)
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调查报告一、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材料产业已占全省区域经济总量的16.01%,总体销售规模近200亿元、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独创性”和“垄断性”的企业和新材料产品,这批企业成长性好,发展后劲足,产品技术含量高。
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走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道路,大力开发生产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新材料产品,与上下游产业相互交融,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链,使产业结构呈现出横向扩展的特色。
新材料产业成为我省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突破口,在特种金属材料生产、塑料改性、精细化工产品结构调整,建材产品更新换代、轻纺传统工业产品提档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发展,已成为我省产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
我省新材料产业具有几大明显的产业优势:(一)磁性材料:是国内第一大磁性材料生产省份。
其中永磁铁氧体(产量占全国64%),稀土永磁材料、软磁铁氧体材料等三大系列有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东磁集团已成为亚洲最大铁氧体生产企业,产量全国第一。
天通股份公司、宁波科达磁性材料公司的软磁铁氧体材料产量位居亚洲前列。
随着磁性材料下游IT、汽车、机械等行业迅速发展,具有优异产品性能和广泛应用领域的我省磁性材料产业,发展前景诱人。
(二)电子工业用有色金属材料:我省拥有众多的铜材加工企业,开发成功的高精度电子铜带已成为我国电子工业所需的高导电、高导热、低成本的新型铜基材料,解决了电子工业一直依赖进口的发展瓶颈。
(三)单晶材料:硅材料产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浙江大学海纳半导体公司将形成近十亿产值的生产规模,成为世界十大硅片供应商;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之一——金属酸锂单晶材料的生产,我省也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位置。
(四)有机硅材料:以有机硅为基础材料的各类产品如硅橡胶、硅油、硅酮胶、有机硅涂料、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在我省均有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简介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
2008年12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浙江工业的新一轮发展,不能光靠领带袜子打天下”,面对传统产业占浙江省工业总量80%的现状,必须从产品、企业、产业等结构上进行全面的变革,打造浙江工业的新优势。
《实施意见》提出,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工业列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
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先进临港工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6%、32%和1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到2012年,形成新材料、通信与网络设备、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新能源、软件服务等7个重点优势产业。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传统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
新材料产业是指主要产品是新材料及其延伸产品的产业。
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研发投入高、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和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及产业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
专家预测,信息功能陶瓷材料及制品的全球销售到2010年将达800亿美元,钕铁硼永磁材料83亿美元,超导材料600-900亿美元。
美国科学基金会预测,在未来10年,全球纳米技术市场将达到1万亿美元。
一、产业发展现状新材料产业成为浙江省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突破口,在特种金属材料生产、塑料改性、精细化工产品结构调整,建材产品更新换代、轻纺传统工业产品提档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以纳米材料与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产品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切入点。
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具有几大明显的产业优势:(一)磁性材料:是国内第一大磁性材料生产省份。
其中永磁铁氧体(产量占全国64%),稀土永磁材料、软磁铁氧体材料等三大系列有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东磁集团已成为亚洲最大铁氧体生产企业,产量全国第一。
天通股份公司、宁波科达磁性材料公司的软磁铁氧体材料产量位居亚洲前列。
随着磁性材料下游IT、汽车、机械等行业迅速发展,具有优异产品性能和广泛应用领域的浙江省磁性材料产业,发展前景诱人。
(二)电子工业用有色金属材料:浙江省拥有众多的铜材加工企业,开发成功的高精度电子铜带已成为我国电子工业所需的高导电、高导热、低成本的新型铜基材料,解决了电子工业一直依赖进口的发展瓶颈。
(三)单晶材料:硅材料产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浙江大学海纳半导体公司将形成近十亿产值的生产规模,成为世界十大硅片供应商;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之一——金属酸锂单晶材料的生产,浙江省也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位置。
(四)有机硅材料:以有机硅为基础材料的各类产品如硅橡胶、硅油、硅酮胶、有机硅涂料、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在浙江省均有生产。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已具有5000吨(在建一万吨)甲基硅烷单体生产能力;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硅酮胶,产量达到全国首位,质量与世界名牌GE、道康宁公司产品齐平。
(五)工程塑料:浙江省是塑料大省,在浙江省沿海地区形成了塑料加工产业带,并具有全国最大的余姚塑料交易市场,带动了阻燃剂等相关材料及领域的发展。
浙江省有机氟材料产量全国领先。
(六)新型建筑材料:浙江省建筑新材料产业的规模企业众多,拥有全国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和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保温节能材料生产在国内也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的混凝土多孔砖发展迅速,并由浙江省的相关单位制订混凝土多孔砖的国家标准规范。
(七)纳米材料:浙江省是全国纳米材料产业化最早的省份,目前涉及纳米材料生产与应用开发的企业有数十家,如浙江华特实业集团公司、浙江超微细化工有限公司等,在纳米磁性材料和纳米粉体制备以及纳米材料在高分子、陶瓷、纺织品、涂料、化学电源、电子与功能材料、建筑材料等产业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二、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十一五”期末,浙江省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杭州、宁波、湖州、绍兴、嘉兴、金华等地区将形成区域经济新材料产业带;加强产学研合作,建成一批装备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材料应用企业技术中心和新材料创新平台,建成一批服务社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在各区域经济新材料产业带中,建成一批有技术含量、有生产规模和较高市场占有率、有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完善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推动新材料与传统应用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主要目标是:(一)到2010年,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占全省区域经济总量的18%。
培育单晶材料、磁性材料、有机硅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电子用铜合金材料、建筑节能材料、纳米氧化物等新材料产业,使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到2010年,建成1-2个材料创新平台和30个新材料开发及应用企业技术中心;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技术创新与改造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在新材料产业的产品中,20%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8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到2010年,新材料产业中,主要产品质量、档次和配套水平高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产业整体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浙江省竞争能力强,强势企业多,发展后劲大的主要高新技术产业。
(四)到2010年,提高在全国有明显优势的磁性材料、电子用铜合金材料、单晶材料、有机硅材料、电子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工程塑料等产业规模和产业的集中度,形成科技力量雄厚、装备水平精良、组织体系完备、产业布局合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带,开发出50多类新产品,产业带内集中培育上亿产值企业100家,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新材料工业创新体系,产值占全省同行销售总额80%以上。
(五)到2010年,浙江省争取在重点领域的传统材料推广应用纳米改性技术面达到15%,纳米材料生产和应用产品产值占相关工业总产值的20%。
建成10个有较强竞争力的纳米材料产业基地和若干纳米材料及应用开发中心,成为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重点发展领域根据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展望未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到2010年,全省拟重点发展的七大新材料领域是:(一)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近年新兴发展起来的新材料领域,该领域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
浙江省未来着重发展以下纳米材料产业:1、专用纳米粉体及纳米材料产业研究纳米材料制备新技术、纳米结构生长控制技术、后处理技术等,发展专用纳米粉体材料、纳米晶块体材料、纳米微晶玻璃、纳米陶瓷/金属/合金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产业,其中重点发展纳米有机膨润土、纳米电子陶瓷粉体(如纳米电子二氧化钛、纳米电子级化学物、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锌、氧化钻和氧化铋),保持浙江省在一些纳米材料制备及产业方面的领先地位。
2、纳米改性传统材料产业重点研究纳米多功能协同优化技术、纳米材料与被改性材料的相容性技术、纳米结构及纳米改性材料的资源节约型洁净生产技术等,发展纳米材料改性塑胶/陶瓷/金属/建材等传统材料、纳米环保材料等,提升浙江省传统材料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3、微纳电子器件产业重点研究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基础、结构和功能可控的制备技术、自组装及集成技术,制备微纳结构器件,建立网络通讯中的微纳器件产业,生产谐振器、滤波器、天线、电容器、截止器,超微开关、微电极等系列微纳器件,形成新一代网络通讯元器件的产品平台,使浙江省在这一领域直接进入国际前沿。
4、纳米生物医药产业利用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与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新的领域或学科,发展智能控释药物输送体系、介入疗法等新治疗与器官修复材料、分子影像与检测技术及材料、生物传感器。
积极推进纳米材料在传统医疗器件的应用技术,促进浙江省纳米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主要规划区为环杭州湾、宁波及其它沿海地区。
(二)电子信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是浙江省优势特色行业,着重发展以下产业:1、高质量大圆径硅单晶材料、以硅材料为主体的集成电路及半导体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激光材料、高亮度发光二极管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红外探测器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光纤材料);微波介质材料及新型敏感材料。
2、磁性材料、以铜合金为主的金属新材料、以微波介质陶瓷/介电陶瓷/铁电陶瓷等为主的电子陶瓷、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材料等。
主要规划区为杭州、金华、海宁、嘉兴、绍兴和宁波地区。
(三)生物工程、医药新材料发挥浙江省医药生产大省的优势,在“十五”期间完成开发药用辅料新材料,生物活性新材料(骨组织、口腔材料)和生物芯片材料后,浙江省生物医药材料已取得长足进步的条件下,重点开发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纳米生物活性材料、介入诊断和治疗材料,可降解和吸收材料。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舟山、湖州、温州、台州。
(四)新型功能材料着重发展纳米功能材料(显示材料和紫外光源材料)、纳米催化/抗菌/自清洁材料、纳米光吸收/光转换材料、钠米静电屏蔽材料、新型储能材料(太阳能转换材料)、金属功能材料与新型金属化合物等产业。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绍兴、湖州、台州。
(五)新型建筑材料着重发展低辐射镀膜玻璃、自保温节能墙体材料、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建筑材料、混凝土外加剂、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工程塑料、钢结构材料、土工布材料等产业。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金华、绍兴和宁波地区。
(六)新型高分子材料着重发展高性能化的聚烯烃、具有光/电/磁特征和膜分离特性的高分子功能材料、无公害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自降解的高分子包装材料、环境友好涂料、染料、胶合剂等无磷活性的日化材料、新型环保材料(水处理隔栅材料、分子筛材料)等产业。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嘉兴、绍兴和宁波地区。
(七)有产业特色的新材料智能纺织材料(纳米抗菌抑菌、红外保温、负离子释放、自清洁、阻燃防水防油、抗静电纺织材料)、功能性复合型纤维、过滤材料、特种防护材料等产业。
主要规划区域为:杭州、绍兴、湖州和宁波地区。
四、主要对策和措施浙江省作为改革开放先进地区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在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和供应链中,获得了世界制造业转移和调整的历史机遇,充分运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集聚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充分发挥新材料产业巨大的潜力,使浙江省成为支撑中国制造的先进生产力制造的基础产业园。
(一)加强引导,建立协调机构,推动产业发展成立浙江省新材料应用及产业化协调领导组织,负责新材料领域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统一协调各部门工作和重大资源配置以及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成立新材料专家委员会,由业内知名专家和骨干企业参加,为政府决策做好参谋作用,形成新材料领域的政府决策支撑平台;在浙江省纳米材料开发应用协的基础上,成立新材料领域内以研发、教育、生产与应用方面的骨干单位为主体的新材料行业协会,做好政府与企事业单位间的桥梁作用,促进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