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海洋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海洋生物学是研究海洋中各种生物的分类、分布、生态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海洋生物的形态、生理、生态、进化等方面知识。

本文将从海洋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总结。

一、海洋生物的分类海洋生物按照其生活方式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三大类。

浮游生物主要指那些漂浮在水中,无法自由游动的微小生物,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底栖生物则生活在海洋底部的沉积物上,包括底栖植物和底栖动物。

游泳生物则具备自由游动的能力,如鱼类、鲸类等。

海洋生物的分类还可以按照其所属的系统分类,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动物界、植物界等。

原核生物是最早出现的生物,其细胞没有真核膜,包括细菌和蓝藻等。

真核生物则具备真核膜,包括原生动物、纤毛虫、甲壳动物等。

动物界和植物界则是更高级的分类单位,包括脊椎动物、软体动物、海藻等。

二、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

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深海、沿岸和开阔海域等不同的生态区域。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摄食关系形成的线性链条,而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海洋生态系统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物理因素包括海水温度、盐度、光照等;化学因素包括海水中的溶解氧、盐度、氮、磷等物质的含量;生物因素则包括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指海洋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海洋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各种鱼类、无脊椎动物、海藻等。

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海洋生物学复习要点

海洋生物学复习要点

鳍式、八爪鱼、鳞式、无颌类、后鳃类、同律分节、学名、后鳃类、同物异名、“抱卵”、前鳃类、消(藻类)、石决明、海螵蛸、瓦楞子、底栖生物、多毛类、管足、夏眠、赤潮及毒素、浮浪幼体、叶状幼体、大眼幼体、糠虾幼体、 蚤状幼体、担轮幼体、双名法、优先律、蓝色血液、奇鳍、偶鳍、洄游、无颌类、疣足、步足、多孔动物、硬骨鱼类、软骨鱼类、侧线鳞、上位口、端位口、下位口、鳃盖、鳃孔、鳃耙、厴、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八目鳗、浅埋生物、书鳃、脂鳍、稜鳞、鳍棘、鼻口沟、眼后头长、上口位、腹鳍喉位。

二、 1、赤潮及其主要危害形式 2、赤潮毒素主要种类 3、鲸类与鲨类的区别 4、鲸类与豚类的主要区别 5、我国5种海龟的主要区别 6、棘皮动物种类的主要形态 7、鲨类与鳐类的主要区别 8、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的主要区别 9、中外传统名称中不是鱼类的“鱼”有哪些(8种以上) 10、东方囊对虾、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都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洄游
11、举例各5种浅埋式、匍匐式、固着式、附着式生活方式的海洋生物
12、虾、蟹类在幼体发育过程中有何区别
13、头足类中的柔鱼、乌贼、蛸三者在外形及内部构造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14、以检索表形式,区别三疣梭子蟹、日本大眼蟹、锯缘青蟹、招潮蟹及中华绒螯蟹
15、以检索表形式,区别大黄鱼、小黄鱼、棘头梅童鱼、白姑鱼、黄姑鱼
16、以检索表形式,区别青蛤、文蛤、杂色蛤、缢蛏、彩虹明樱蛤
17、真虾派与对虾派的主要区别
18、介绍海参的护身、共生现象
19、鱼类的基本定义
20、举例10种海洋珍稀动物
三、外形
硬骨鱼类、鲨类、鳐类、虾类、蟹类、螺类、双壳类、头足类 院专业班级姓名学。

浮游生物学复习资料

浮游生物学复习资料

浮游⽣物学复习资料浮游⽣物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问答第⼀章绪论1.名词解释:浮游⽣物:指个体微⼩,⾏动能⼒微弱,受⽔流⽀配,营随波逐流⽣活⽅式的⽔⽣⽣物类群;浮游植物:浮游⽣活的光合⾃养⽣物的统称,主要包括单细胞的藻类(及其组成的群体)及部分⾃由⽣活的⾃养原核⽣物(浮游光和细菌)。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组成复杂,包括从原⽣动物到脊索动物背囊类中的所有营浮游⽣活的种类及幼⾍,还有鱼类的浮性卵、仔稚鱼等;漂浮⽣物:亦称表层浮游⽣物,分布于⽔体表层(0-5cm);悬浮物:悬浮在⽔体中、⽆法通过0.45 µm滤纸或过滤器的有机和⽆机颗粒物,如难溶于⽔的淤泥、黏⼟、有机物、藻类和微⽣物等,是衡量⽔质污染程度的指标之⼀。

⽣物悬浮物:悬浮在⽔中的浮游动植物、细菌等微型⽣物颗粒物。

⾮⽣物悬浮物:悬浮在⽔中的死有机体、有机碎屑和胶质物质等⽆⽣命有机颗粒物。

终⽣浮游⽣物:终⽣营浮游⽣活的种类,亦称真性浮游⽣物。

阶段性浮游⽣物:仅在⽣活史中某⼀阶段(⼀般为幼⾍期)营浮游⽣活。

暂时性浮游⽣物:原来⾮浮游种类,仅有时由于⽔况改变及⽣殖季节等原因⽽短暂地营浮游⽣活,⼜称假性浮游⽣物。

2.浮游⽣物按“栖息⽔域”,“分类类群”,及“粒径”的类型区分按栖息⽔域区分:limmoplankton—planktonof lakesheleoplankton—plankton of pondspotamoplankton—plankton of riversmarine planktonfreshwater plankton按分类类群区分:Bacterioplankton(浮游细菌)Mycoplankton(浮游真菌)Virioplankton(浮游病毒)Ichthyoplankton(鱼卵或与鱼的幼体)3.浮游⽣物的研究意义:1)环境与地球科学:环境管理(健康指标),防灾减灾(⾚潮),揭⽰全球⽓候变化等;2)⽔产业:天然及⼈⼯饵料,渔业对象(海蜇、⽑虾等),⽔质管理(调⽔),渔业环境评价;3)⽣物资源:保健品,药品,⽣物原料(⽣物柴油)等⽣物产业。

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重点

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重点

第二部分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浮游生物和浮游生物的定义一、浮游生物(Plankton)定义: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动地营漂浮生活的水生生物。

二、浮游生物的共同特征1、缺乏发达的行动器官2、体色:浮游植物——因有叶绿体等色素体而表现颜色多样化;浮游动物——多透明Eg:水母;栉水母;海樽3、多数个体小浮游植物:10μm-100μm浮游动物:1mm~10mm Eg:北极霞水母(2~7.8m)火体虫(尾索动物海樽的群体,长度可达2m)三、浮游生物学(Planktology)研究浮游生物生命现象、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浮游生物分类(不同分类标准下不同分类名称及解释如阶段性浮游生物)一、营养方式1、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主要包括单胞藻(硅藻、甲藻)自养性浮游生物——生产者,初级生产力,真光层<这个光层的光能可以保证植物足够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浮游动物Zoopankton异养性浮游生物:无脊椎动物<原生、腔肠、甲壳类>很多海洋生物幼体也属于浮游范畴——消耗者,次级生产力二、个体大小(知道中英文名)1、极微型浮游生物(Ferntoplankton):0.02~0.2µm,浮游病毒2、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plankton):0.2~2µm,浮游细菌,浮游植物3、微型浮游生物(Nanoplankton):2~20µm,浮游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原生动物4、小型浮游生物(Microplankton):20~200µm,浮游植物、浮游原生动物5、中型浮游生物(Mesoplankton):0.2~20mm,小型水母,栉水母,桡足类,枝角类,毛颚类,被囊类,鱼卵和鱼仔6、大型浮游生物(Marcoplankton ):2~20mm ,较大水母,糠虾,端足类,磷虾,海樽,鱼类幼体7、巨型浮游生物(Megaplankton ):20~200mm ,大型水母,被囊类(火体虫、纽鳃樽) 生物学意义:三、生活史中浮游阶段长短 1、永生性浮游生物(Holoplankton )2、阶段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 ):水母体、幼虫、季节性/兼性浮游生物3、暂时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 ):暂时性营浮游生活,大多数为底栖生物如:四、生活环境1、淡水浮游生物(freshwater plankton ):盐度<52、海洋浮游生物(marine plankton ):盐度>163、河口浮游生物(estuarine plankton ):盐度5~16五、分布1、水平分布:①沿岸性(近海)浮游生物:盐度较低②远洋性(远海)浮游生物:盐度较高③泛栖性浮游生物:适应盐度范围较宽2、垂直分布:①上层浮游生物:0~100m :漂浮生物(neuston ):0~5cm ,受风影响大,生活在海液界面上 ②中层浮游生物:100~400m③下层浮游生物:>400m :深海浮游生物(>600m )、极深海洋浮游生物(km 级)3、地理分布:北极、北方、温带、热带、南极浮游生物4、季节分布:春夏秋冬、终年、偶现六、来源1、自生浮游生物2、外来浮游生物第四节 海洋浮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有益1、经济海产和养殖动物的饵料2、浮游生物渔业(人类食物)3、海流、水团指示生物4、研究海洋地质史和勘探石油(钙质、硅质壳)5、海洋污染的生物性指标(对污染物有富集作用)二、有害1、产生赤潮——甲藻、夜光虫、中缢虫2、破坏渔业资源、养殖敌害第五节浮游生物研究历史与重要研究理论二、浮游生物几个重要研究领域1)微型生物环或微生物网(microbial food web)营养物质更新快、能量转换效率高、与有机碎屑关系密切微生物环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比例很大2)能学研究浮游动物摄食率、呼吸率等研究3)桡足类的培养研究浮游动物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鱼虾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天然饵料,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宽幅饵料目前的好饵料:卤虫、轮虫,但高不饱和脂肪酸没有桡足类高4)桡足类滞育卵的研究<桡足类、卤虫、轮虫都可产生滞育卵>环境不适时,产滞育卵沉到海底保存时间很久,环境适宜再孵化5)种群遗传分析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种群遗传、揭示种群动态变化机制6)种群动态及模型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解释变化规律、预测变化规律第一章原生动物第一节基本形态一、细胞质外质 ectoplasm :透明,均匀,少颗粒,滞性大内质 endoplasm :色泽暗,多颗粒,滞性小(易流动)二、细胞核泡状核 Vesicular nucleus :染色质少,分布不均(小核)致密核 Massive nucleus :染色质多,分布均匀(大核)如:草履虫 大核(肾形)、小核(球形)——双态核有些有多个核,一般只有一个核。

(整理)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整理)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浮游动物学重点——静影藤绒绪论1.浮游生物的一般特征①生物体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活动受水流或风浪支配,营随波逐流式漂浮生活,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垂直移动的能力②除部分水母类外,身体体型小,对它们形态结构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③除生活于气水交界和深海的部分种类具色彩外,一般身体趋向于透明无色④浮游生物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适应漂浮生活2.真光层(euphotic layer):水层中能照到光的部分,通常为水深0米到100-200米范围。

3.浮游生物按个体大小的分类group Body-size representatives Femtoplankton超超微型0.02-0.2µm 病毒,细菌Picoplankton超微型0.2-2µm 细菌,金藻Nanoplankton微型2-20µm 硅藻.甲藻.chrysophyta,绿藻,黄藻Microplankton小型20µm-1mm 硅藻,蓝藻,原生动物,甲壳动物,轮虫,幼虫Mesoplankton中型1-5mm 水母,桡足类,cladocera,介形亚纲,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acroplankton大型5-10mm 水母,桡足类,磷虾,hyperiidae,sergestinae,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egaplankton巨型>1cm 水母,甲壳动物,被囊动物4.按生活史中浮游时期的长短Holoplankton 永久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 阶段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 暂时性浮游生物5.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研究海洋生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和海洋水体、基底结构及各种动态过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物海洋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种群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间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不难看出,生物海洋学主要涉及的领域是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

海洋生物学 知识点总结

海洋生物学  知识点总结
壳面形状壳面形状壳面形状壳面面面花花花纹纹纹排排纵沟及运动能力纵沟及运动能力纵沟及运动能力色素体色素体色素体分布分布分布圆形圆形圆形多角形多角形多角形辐射对称辐射对称辐射对称没纵沟不能运没纵沟不能运没纵沟不能运动动海水多海水多海水多左右右右对对对称称羽纹状排列羽纹状排列羽纹状排列沟能运动沟能运动沟能运动淡水多淡水多淡水多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其它海洋浮游植物其它海洋浮游植物其它海洋浮游植物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甲藻门甲藻门甲藻门pyrrophyta?pyrrophyta?pyrrophyta?二细胞形态特征二细胞形态特征二细胞形态特征一体制和细胞形态
(二)、羽纹硅藻纲(Pennatae):
1.无壳缝目
2.单壳缝目
3.双壳缝目
4.管壳缝目
1.无壳缝目Araphidiales: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常见属:
①星杆藻属Asterionella:细胞棒状,两端异形,细胞借助粗的一端相连成螺旋状或星形群体。无纵沟,拟纵沟不明显。
②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壳环面针形,两端形状不同,
板式:横裂甲藻亚纲。
上甲:顶孔板(p),顶板(’),沟前板(’’),前间插板(a)
下甲:沟后板(’’’),底板(’’’’),后间插板(p)。
横沟:3个板片。G1 G2 G3
纵沟:6个板片,左前板la,右前板ra,左鞭毛孔板lf,右鞭毛孔板rf,连接板co,后围板po。
壳面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花纹一般作辐射状排列。
断面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及扁形等。
无纵沟,不能行动。色素体一般小而多。
生殖方式:间接分裂、小孢子、休眠孢子、复大孢子是直接产生。
大多营浮游生活,大部分是海产,淡水少。
细胞外面常有突起和刺毛。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浮游生物的分类浮游生物包括植物浮游生物和动物浮游生物两大类。

植物浮游生物是指那些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的浮游生物,它们通常是藻类或原生生物。

而动物浮游生物则是指那些以浮游生物为食或者依靠其他浮游生物获取能量的生物,它们通常是浮游动物或浮游无脊椎动物。

在现实生活中,浮游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形态和生态习性。

植物浮游生物通常包括浮游藻类和原生生物。

浮游藻类包括硅藻、甲藻、螺旋藻等,它们是水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有机物质,为水中食物链的起点提供能量。

原生生物则是一类比较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维持水体的生物化学平衡等。

动物浮游生物通常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无脊椎动物。

浮游动物通常是那些在水中游动的微小动物,例如浮游水虱、浮游水丝虫等。

它们通常以浮游藻类和原生生物为食,同时也是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

浮游无脊椎动物则是指那些没有脊椎的水生动物,例如水母、水螅等。

它们通常依靠水流来移动,同时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成员。

二、浮游生物的生态角色浮游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是水中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有机物质,成为水生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

而动物浮游生物则通过捕食植物浮游生物或其他浮游动物来获取能量,同时也是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

因此,浮游生物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浮游生物也能够影响水的生物化学循环。

植物浮游生物通过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为水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供氧。

浮游动物则通过摄食植物浮游生物,帮助水生生态系统中营养循环的进行。

因此,浮游生物可以促进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化学循环,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和稳定。

另外,浮游生物还能够对水质和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资料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资料

海洋⽣物学复习提纲资料复习提纲1.⽣命与⾮⽣命的区别是什么?⽣命能够⽣长、新陈代谢、感知外界环境并调节内部⽣理环境,以及繁殖后代2.⽣命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碳⽔化合物、蛋⽩质、脂肪、核酸3.DNA和RNA的主要功能是什么?DNA:携带某⼀⽣命体构建和运⾏的所有指令;RNA:将编码在DNA 上的遗传信息传导到蛋⽩质上,催化,贮存遗传信息。

4.写出光和作⽤和呼吸作⽤的化学分⼦式。

光合:6CO2+6H2O→C6H12O6+6O2呼吸:C6H12O6+6O2→6CO2+6H2O5.什么是扩散作⽤?什么是渗透作⽤?扩散:离⼦和分⼦从⾼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动的过程;渗透:指⽔对选择性的可渗透膜进⾏扩散的过程;主动运输:细胞利⽤能量将物质想与扩散相反的⽅向运输。

6.海洋⽣物是如何调节渗透平衡的?多喝海⽔,少产尿,盐分从鳃排出。

7.海洋⽣物的⽣殖机制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散卵⽣殖:⾦枪鱼护卵⽣殖:⼤王乌贼胎⽣:南蓝鲸卵胎⽣:⼤⽩鲨8.什么是物种?⼀群⽣物它们具有共同的性状、特征,相互之间可以繁殖后代,⽽且与其他⽣物物种种群产⽣⽣殖隔离。

9.写出⽣物分类的位阶(中⽂和英⽂)域domain,界kingdom,门pylum,纲class,⽬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 10.真核⽣物域可分那⼏界?各举出2个物种。

动物界:⼤王乌贼,⼤⽩鲨植物界:马尾藻,裙带菜真菌界:海洋酵母菌,海洋链霉菌原⽣⽣物界:有孔⾍,放射⾍,纤⽑⾍11.海洋微⽣物包括哪些⽣物门类?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克次⽒体,⽀原体,⾐原体,螺旋体,原⽣动物,单细胞藻类12.病毒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仅含有核酸物质(DNA或RNA)和蛋⽩质,寄⽣于活细胞中⼀类不具备细胞形态的微⽣物。

14.海洋细菌有哪些类群?在海洋⽣态系统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球形、螺旋形、杆状、环状、分枝丝状等分界值,初级⽣产⼒,⾷物源,营养物质循环15.原核⽣物(细菌、古菌)有哪些类型和特点?原核⽣物特点:结构最简单,⽆核,⽆包被膜的细胞器类型:细菌、古⽣菌、放线菌细菌:不还叶绿素和藻蓝素的原核单细胞⽣物,⽆核膜、核仁,环状DNA,有细胞膜、中膜体、细胞壁、荚膜、鞭⽑古⽣菌:多⽣活在极端的⽣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物的某些特征,⽆核膜、内膜系统,闭合状DNA;具有真核⽣物特征:DNA复制转录翻译以及DNA和RNA聚合酶都相似;既不同于原核也不同于真核:细胞膜中脂类不可皂化,细胞壁有所不同。

海洋生物学总复习提要总节

海洋生物学总复习提要总节

海洋生物学总复习提要一、基本概念1、学名(scientific name):是生物的名称。

属名+种名=学名(拉丁文)2、正模标本:用以描述新种形态特征的主要的一尾标本。

3、林奈(Carl von Linne):瑞典著名植物学家,首次提出双命名法(《自然系统》,1768年)4、生物分类基本阶元(class、order、Family、Genus、Species):界(kingdom)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s) 。

5、同物异名(synonym) :同一种生物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学名。

如: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 (有效名)其有同物异名有Scomber janesaba 等。

6、双名法:从1758年林奈的《自然系统》(System a Naturae)开始,每一生物的名称都用双名法表示。

即属名+种名=学名(拉丁文) 如: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宽纹虎鲨Heterodontus japonicus。

如果在学名中如果引用亚属名,可将亚属名加圆括号,放在属名和种名之间。

7、休眠孢子:8、囊果:受精的果胞经发育形成果胞子体(也称囊果carposporophyte)。

果胞子体是雌配子体上的果胞受精后产生的二倍体植物,自身不能独立生活,而只能寄生于雌配子体上。

9、厚壁孢子(akinete) 又称休眠孢子resting spore,在藻类营养体的细胞质中形成的孢子细胞膜特别厚,也称(厚垣孢子),具有很强的耐干性、耐寒性,可通过不良环境的孢子。

在形成时,因失去细胞膜和一定的细胞质,所以形体变得比开始时要小。

通常单独形成,也有几个相连的细胞发育而成为一串的,当环境适宜时可再萌发成新个体。

10、同型世代交替:在形态构造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如水云属的孢子体和配子体外形很相似。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概要.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概要.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绪论1.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群。

2.浮游生物的特点:多数个体很小;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多数分布于水体的上层或表层。

3.海洋浮游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海洋浮游生物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海洋浮游生物学与生物科学、海洋科学及水产养殖、海洋地质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

5.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按营养方式):浮游植物:包括单细胞藻类(也包括细菌)。

其特点是:营养方式为自养方式,其中,藻类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细菌是生态系统的还原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浮游植物一般分布于海洋的真光层。

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水母、轮虫、甲壳类、毛颚类、翼足类、异足类、被囊动物、浮游幼虫、仔鱼、稚鱼等。

其特点是:营养方式为异养方式,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依赖已有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多为滤食性。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分布于真光层,也可分布于较深的水层。

6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按个体大小分):海洋浮游生物浮游动物7.海洋浮游生物的经济意义:有利方面:浮游生物是海洋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浮游生物是鱼类洄游路线和渔场的标志;浮游生物是海水养殖的重要饵料;一些海洋浮游动物是人类的食物;浮游生物可作为海流的指示种;浮游生物有助于勘探海底石油;浮游生物有助于研究海洋古地质和古环境;浮游生物有助于研究、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不利方面:浮游生物可造成赤潮,危害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浮游生物可破坏鱼网,捕食幼鱼;浮游生物会暴露军舰的夜间航行路线;浮游生物可聚集而形成声散射层--假海底;硅藻1.海洋浮游植物的经济意义:浮游植物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海洋渔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流和水团的指示生物,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浮游植物能富集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2.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别原核细胞型生物:细菌;蓝藻门;真核细胞型生物:硅藻门: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将重点介绍。

浮游动物复习提纲(背诵稿)

浮游动物复习提纲(背诵稿)

水生生物学(浮游动物部分)复习提纲1、原生动物和后生浮游动物的概念●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水中营异养生活的浮游生物。

其种类组成极其复杂,包括无脊椎动物的大部分门类,既从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到较高等的尾索动物,同时还包括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幼虫。

●原生动物:1)单细胞的低等动物,或由其形成的简单群体(真核生物);2)它们每一个体在生理上是独立的有机体,都具有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一切主要特征,即以其各种特化的胞器(Organelles)或类器官, 如伪足、鞭毛、纤毛、吸管、胞口、胞肛、伸缩泡等,来完成运动、摄食、新陈代谢,感应性、生长,发育,生殖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等(即各种生理机能由胞器完成);3)原生动物一般以有性和无性两种世代相互交替的方法进行生殖;4)异养或兼自养,浮游、底栖或固着生活;5)无色、半透明,少数种类有颜色;6)一般将其分为:鞭毛纲(Mastigophora),肉足纲(Sarcodina),孢子纲(Sporozoa)和纤毛纲(Ciliata)。

●与原生动物相对,一切由多细胞构成的动物,称为后生动物。

后生浮游动物主要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多孔动物、腔肠动物等。

2、胞器的类型●射出体1)刺丝泡:纤毛虫、鞭毛虫表膜上,防御作用2)毒丝泡:攻击3)粘液泡:分泌粘液,与摄食有关,絮凝营养盐4)系丝泡:吸管虫,摄食、攻击,可融掉草履虫细胞膜●伸缩泡:水分调节、代谢废物排出,调节渗透压●运动胞器1)鞭毛:直鞭型、茸编型2)纤毛:运动、摄食3)伪足:叶足、丝足、网足、轴足●食物泡:包着食物,数量随摄食量而动态变化3、根据运动胞器,原生动物可分为几大类,有何特征●肉足虫类:营养期以伪足作为运动胞器;●鞭毛虫类:营养期以鞭毛作为运动胞器;●纤毛虫类:营养期以纤毛作为运动胞器;4、根据伪足的类型,肉足虫类可分为几个类型,每个类型举出几个代表属,熟悉它们的形状●根足虫类:叶足、丝足、网足(变形虫属、表壳虫属、砂壳虫属、鳞壳虫属)●辐足虫类:轴足(太阳虫属)5、 根据体纤毛和口纤毛的特征,纤毛虫类可分为几个类型,每个类型举出几个代表属,熟悉它们的形状● 全毛类:体纤毛单一类型,无口纤毛膜; ● 缘毛类:体纤毛退化,3层左旋的口缘纤毛; ● 旋毛类:胞口小膜多,形成右旋的唇带; ● 吸管虫类:成体无纤毛,胞口特化为触手6、轮虫头冠类型,并熟悉它们的形状头冠形态多变,与运动和摄食有关,分为口围区、围顶区(轮环和腰环)和盘顶区(具有感觉器官)7、轮虫咀嚼器类型,并熟悉它们的形状一对砧板(砧基和一对砧枝)和两对槌板(槌柄和槌钩)●咀嚼器的意义:分类上,食性●课堂作业:8、三大轮虫类型(尾盘类、双巢类和单巢类)的特征及生殖方式、休眠方式●尾盘类:卵巢一对,无卵黄腺,两性生殖,轴形咀嚼器,海产●双朝类:卵巢一对,只有孤雌生殖,枝形咀嚼器单巢类:卵巢一个,孤雌生殖,间有性生殖,咀嚼器类型非枝形或轴形9、单巢类的生活史,各种生殖方式的优、缺点10、臂尾轮属、龟甲轮属、多肢轮属、异尾轮属、巨腕轮属、晶囊轮属、轮虫属、旋轮属的特征,熟悉它们的形状11、轮虫表型变异机制12、轮虫降低被捕食压力的策略13、枝角类的形态结构特征●甲壳类:具壳瓣、侧扁,包被躯干部,多数种类胸肢也被包被;●第二触角:双肢型,分节,为游泳器官;●躯干部和头部:头部具复眼(少数具单眼);躯干部不分节,具4-6对胸肢(摄食器官)●其他看课件。

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题

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题

海洋生物学二、问答题:1.硅藻门的繁殖特点如何?(1)间接分裂;(2)增大孢子;(3)小孢子;(4)休止孢子。

2.硅藻的经济意义。

答:(1)有益方面:a.是鱼、虾、贝类,特别是他们幼体的主要饵料,硅藻是初级产量,是一切海洋动物的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我国四大贝类(牡蛎,蛏,蛤,蚶)饵料中,硅藻占首要地位;b.有些硅藻可作为海洋捕捞的指标――寻找渔场,饵料的分布将会影响经济动物的分布;c.硅藻是形成海底生物性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d.硅藻可作为法医的检验手段之一,死者肺、胃硅藻含量的检查。

(2)有害方面:a.污染――形成赤潮,如根管藻、骨条藻等,使水质恶劣,对渔场及其他水产动物带来危害;b.积累有毒物――食物链――可对人健康带来危害。

海洋污染物碳氢化物、重金属、有机氯、放射性物质经过硅藻吸附,吸收而积累,又经过海洋食物网的传递,扩大;c.对渔业有害、繁殖太盛并密集在一起,可阻碍或改变鲱鱼的洄游路线,使捕获量降低。

3.板式1P,4´,2­3a,7´´,3G,5´´´,2´´´´,6V代表何意?答:1P:顶孔复合板1块;4’:顶板4块;2­3a:前间插板(副板)2~3块;7´´:沟前板(前带板)7块;3G:横沟板(腰带板)3块;5´´´:沟后板(后带板)5块;2´´´´:底板2块;6V:腹区1。

4.轮虫分类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轮虫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卵巢的庶母,轮盘及吸嚼器的构造,附肢、被甲的有无和形状;足的有无、形状及足趾的数目;眼点的位置和数目等。

5.刚毛公式0­0­1­3/1­1­3是何意?答:枝角类的第二触角外肢4节各节上的刚毛数为0-0-1-3,内肢3节各节上的刚毛数为1-1-3。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word资料14页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word资料14页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好人一生平安一、名词解释1、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2、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

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3、鞭毛:在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一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的功能。

有一种称为鞭毛蛋白的弹性蛋白构成4、伪足:细胞质临时性或半永久性地向外突出部分,见于所有肉足和某些鞭毛原生动物,用于行动和摄食5、伸缩泡:是单细胞生物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6、包囊:由胶结碎屑而成的,覆盖整个有孔虫的抗害层,在房室形成时或无性繁殖期间起防护作用;或在有性繁殖时包裹2个以上个体7、植物性营养:原生动物门植鞭毛类体内含有色素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成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性营养8、动物性营养:有些生物靠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来补充自身的有机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动物性营养,也称吞噬营养。

9、腐生性营养:有些生物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以此补充自身有机质,也称渗透营养。

10、领细胞:亦称领鞭毛细胞,为海绵动物和鞭毛纲的动鞭亚纲特有的细胞。

海绵动物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构成。

内层又称为胃层,由特殊的领细胞构成。

领细胞具有一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领的中央有一鞭毛,鞭毛打动引起水流,水中的食物颗粒和氧主要由领携入细胞内营细胞内消化。

11、水沟系:水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它对于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

因为海绵动物缺乏运动能力,它的摄食、呼吸、排泄及其它生理机能都要借水流的川行来维持,靠鞭毛的打动,不断地将外界的水连同食物和氧气带入水沟系统里,不断地将废物带到外面去。

有性生殖的精子也是由水流又一个海绵流到另一个海绵体内12、中央腔:水流通道13、胚层逆转:多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小分裂球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分裂球中间形成一个开口,然后整个囊胚从开口处翻转出来,于是成为小分裂球鞭毛向外的两囊幼虫。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复习资料浮游生物:是不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大多体型微小,通常肉体看不见。

自游生物(游泳生物):是形状较大、游动能力很强、能主动的做远距离运动的生物,也能逆流自由运动。

漂浮生物:在水面区生活的生物类群。

底栖生物:在水底区生活的生物类群。

睜游植將1.真核生物除蓝藻细胞无典型的细胞核以外,其余各门藻类的细胞大多具有一个细胞核,少数种类具有多个细胞核。

细胞核具有核膜,内含核仁和染色质,这种细胞核叫做真核。

这类生物因而被称为真核生物。

2.色素和色素体色素成分的组成: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藻胆素。

藻类共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色素体: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场所,形态多样,有杯状、盘状、星状、片状、板状和螺旋带状等。

色素体位于细胞中央,或位于周边鼎近周质或细胞壁。

3.藻类的生殖方式动抱子:乂称游泳砲子。

动抱子细胞裸露,有鞭毛,能运动。

不动抱子:乂称静抱子。

砲子有细胞壁,无鞭毛,不能运动。

在形态构造上与母细胞相似的不动抱子称为似亲抱子。

厚壁抱子:乂称厚膜抱子或后垣泡子。

有些藻类在生活环境不良时,营养细胞的细胞壁直接增厚,成为厚壁抱子;有些种类则在细胞内另生被膜,形成休眠抱子。

他们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到了生活条件适宜时,再行繁殖。

同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态与大小都相同即同形的动配子相接合。

异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态相似而大小不同。

即大小不同的动配子相接合。

卵配生殖:雌、雄配子的形状,大小都不相同,卵(雌配子)较大,不能运动,精子(雄配子)小,有鞭毛,能运动。

接合生殖:是静配子接合,即静配同配生殖。

它山两个成熟的细胞发生接合管相接合或由原来的部分细胞壁相结合,在接合处的细胞壁溶化,两个细胞或一个细胞的内含物,通过此溶化处在接合管中或进入一个细胞中相接合而成合子。

这种接合生殖是绿藻门接合藻纲所特有的有性生殖方法。

4.藻类的生活史世代交替:生活史中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相互交替的现象叫做世代交替。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讲解

海洋生物学复习资料好人一生平安一、名词解释1、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2、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

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3、鞭毛:在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一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的功能。

有一种称为鞭毛蛋白的弹性蛋白构成4、伪足:细胞质临时性或半永久性地向外突出部分,见于所有肉足和某些鞭毛原生动物,用于行动和摄食5、伸缩泡:是单细胞生物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能做节奏性伸缩的液泡,兼有排泄功能。

6、包囊:由胶结碎屑而成的,覆盖整个有孔虫的抗害层,在房室形成时或无性繁殖期间起防护作用;或在有性繁殖时包裹2个以上个体7、植物性营养:原生动物门植鞭毛类体内含有色素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成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性营养8、动物性营养:有些生物靠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来补充自身的有机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动物性营养,也称吞噬营养。

9、腐生性营养:有些生物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以此补充自身有机质,也称渗透营养。

10、领细胞:亦称领鞭毛细胞,为海绵动物和鞭毛纲的动鞭亚纲特有的细胞。

海绵动物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构成。

内层又称为胃层,由特殊的领细胞构成。

领细胞具有一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领的中央有一鞭毛,鞭毛打动引起水流,水中的食物颗粒和氧主要由领携入细胞内营细胞内消化。

11、水沟系:水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结构,它对于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

因为海绵动物缺乏运动能力,它的摄食、呼吸、排泄及其它生理机能都要借水流的川行来维持,靠鞭毛的打动,不断地将外界的水连同食物和氧气带入水沟系统里,不断地将废物带到外面去。

有性生殖的精子也是由水流又一个海绵流到另一个海绵体内12、中央腔:水流通道13、胚层逆转:多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小分裂球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分裂球中间形成一个开口,然后整个囊胚从开口处翻转出来,于是成为小分裂球鞭毛向外的两囊幼虫。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

海洋生物学复习提纲

题型名词解释(3分*6=18分)选择题(2分*10=20分)连线题(1分*12=12分):给出12种生物的名称,连线划出其相应的分类地位如:鱿鱼----软体动物门角藻----甲藻门简答题(5分*4=20分)问答题(10分*3=30)复习提纲竞争排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一个物种通过竞争而使另一个物种数量减少。

营养再生: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将初级生产过程中结合到有机物中的营养素释放出来,使其可被光合生物再次利用。

海洋浮游藻类:浮游生活,单细胞藻类,种类多,数量大,是海洋初级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海洋牧草,是其他生物重要的生物环境因子海洋藻类植物: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生活,以简单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的叶状体植物。

初级生产力:总初级生产力扣除初级生产者呼吸生长消耗的有机物所得的有机碳总量。

限制性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和扩散的因素。

逆流系统:关键捕食者:对群落产生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其丰度比例的捕食,一般是群落中的顶级捕食者。

群落中对决定其它大多数种类在群落中持续生存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的种类。

堡礁:由大量生长的造礁石珊瑚骨骼构成的、与海岸或岛屿平行或其间有宽而浅的潟湖相隔的珊瑚礁。

如大堡礁环礁:大洋中由大量生长的造礁石珊瑚骨骼所构成的环形珊瑚礁,中间有不太深(100 m以内)的潟湖,出口较窄异配生殖:雌雄配子囊产生的两种配子大小不同形状相似卵式生殖:雌雄配子囊产生的两种配子大小形状迥异,酸藻目、海带目、网地藻目世代交替: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生殖隔离:两个种群不能成功杂交。

自然界由于某些机制阻碍了不同种群个体间的相互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繁殖后代。

(生态学)不同种群的个体间不能交配或交配不育或不能产下有繁殖能力的后代,导致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

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

1、越高等的甲壳动物蜕皮变态的次数越少,如对虾,需经过无节幼虫、. 蚤状幼虫、糠虾幼虫三个发育阶段,十二次的蜕皮变态之后才变成体形与幼虾相似的仔虾。

2、戎亚目种类,一般体长3~10 mm,最大可达56mm。

身体侧扁,分节明显,可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多数与第一胸节愈合,形态变化很大,是分类的特征之一。

3、磷虾幼虫包括无节幼虫、节胸幼虫和带叉幼虫,这些幼虫在夏、秋季浮游生物中较为常见。

4、舌贝幼虫lingula larva是腕足动物海豆芽Lingula的幼虫,幅轮幼虫actinotrocha larva是帚虫动物Phoronida的幼虫。

5、毛颚动物Chaetognatha身体细长,左右对称,其形状及运动状态似箭,所以有箭虫之称。

生活时身体大多十分透明,故又称为玻璃虫。

又因其头部两侧各有成排的钩状颚毛,而称其为毛颚动物。

6、环节动物中的多毛类幼虫一般分为担轮幼虫trochophora larva和后期幼虫Post larva,后期幼虫又称为疣足幼虫。

7、腹足动物Gastropoda属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大部分种类营底栖生活,仅后鳃亚纲中的翼足目Pteropoda和前鳃亚纲的异足亚纲Heteropoda及海蜗牛科Janthinidae的种类,在海洋营浮游生活。

8、钵水母类水母一般个体较大(大、小),无(有、无)缘膜,故又称其为无缘膜水母,在其伞部边缘有缺刻,将其分成若干瓣,称为缘瓣。

9、被囊类有尾纲动物终生保留有尾和脊索,故称其为有尾纲。

又因其体形与营固着生活的海鞘纲的幼虫相似,故又有幼形纲之称,是尾索亚门中最原始的一纲。

身体很小,一般为0.50—3.0mm。

身体透明,形似蝌蚪,可分为躯干部和尾部两部分。

10、毛虾是间接发育的,个体发育通常经历3个幼虫期:无节幼虫期、糠虾幼虫期和蚤状幼虫期,经9 次蜕皮才发育为一个仔虾。

11、钵水母类水母一般个体较大,又称其为无(有、无)缘膜水母,但在其伞部边缘有(有、无)缺刻,将其分成若干瓣,称为缘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浮游生物和浮游生物的定义一、浮游生物(Plankton)定义: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动地营漂浮生活的水生生物。

二、浮游生物的共同特征1、缺乏发达的行动器官2、体色:浮游植物——因有叶绿体等色素体而表现颜色多样化;浮游动物——多透明Eg:水母;栉水母;海樽3、多数个体小浮游植物:10μm-100μm浮游动物:1mm~10mm Eg:北极霞水母(2~7.8m)火体虫(尾索动物海樽的群体,长度可达2m)三、浮游生物学(Planktology)研究浮游生物生命现象、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浮游生物分类(不同分类标准下不同分类名称及解释如阶段性浮游生物)一、营养方式1、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主要包括单胞藻(硅藻、甲藻)自养性浮游生物——生产者,初级生产力,真光层<这个光层的光能可以保证植物足够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浮游动物Zoopankton异养性浮游生物:无脊椎动物<原生、腔肠、甲壳类>很多海洋生物幼体也属于浮游范畴——消耗者,次级生产力二、个体大小(知道中英文名)1、极微型浮游生物(Ferntoplankton):0.02~0.2µm,浮游病毒2、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plankton):0.2~2µm,浮游细菌,浮游植物3、微型浮游生物(Nanoplankton):2~20µm,浮游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原生动物4、小型浮游生物(Microplankton):20~200µm,浮游植物、浮游原生动物5、中型浮游生物(Mesoplankton):0.2~20mm,小型水母,栉水母,桡足类,枝角类,毛颚类,被囊类,鱼卵和鱼仔6、大型浮游生物(Marcoplankton ):2~20mm ,较大水母,糠虾,端足类,磷虾,海樽,鱼类幼体7、巨型浮游生物(Megaplankton ):20~200mm ,大型水母,被囊类(火体虫、纽鳃樽) 生物学意义:三、生活史中浮游阶段长短 1、永生性浮游生物(Holoplankton )2、阶段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 ):水母体、幼虫、季节性/兼性浮游生物3、暂时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 ):暂时性营浮游生活,大多数为底栖生物如:四、生活环境1、淡水浮游生物(freshwater plankton ):盐度<52、海洋浮游生物(marine plankton ):盐度>163、河口浮游生物(estuarine plankton ):盐度5~16五、分布1、水平分布:①沿岸性(近海)浮游生物:盐度较低②远洋性(远海)浮游生物:盐度较高③泛栖性浮游生物:适应盐度范围较宽2、垂直分布:①上层浮游生物:0~100m :漂浮生物(neuston ):0~5cm ,受风影响大,生活在海液界面上 ②中层浮游生物:100~400m③下层浮游生物:>400m :深海浮游生物(>600m )、极深海洋浮游生物(km 级)3、地理分布:北极、北方、温带、热带、南极浮游生物4、季节分布:春夏秋冬、终年、偶现六、来源1、自生浮游生物2、外来浮游生物第四节 海洋浮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有益1、经济海产和养殖动物的饵料2、浮游生物渔业(人类食物)3、海流、水团指示生物4、研究海洋地质史和勘探石油(钙质、硅质壳)5、海洋污染的生物性指标(对污染物有富集作用)二、有害1、产生赤潮——甲藻、夜光虫、中缢虫2、破坏渔业资源、养殖敌害第五节浮游生物研究历史与重要研究理论二、浮游生物几个重要研究领域1)微型生物环或微生物网(microbial food web)营养物质更新快、能量转换效率高、与有机碎屑关系密切微生物环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比例很大2)能学研究浮游动物摄食率、呼吸率等研究3)桡足类的培养研究浮游动物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鱼虾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天然饵料,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宽幅饵料目前的好饵料:卤虫、轮虫,但高不饱和脂肪酸没有桡足类高4)桡足类滞育卵的研究<桡足类、卤虫、轮虫都可产生滞育卵>环境不适时,产滞育卵沉到海底保存时间很久,环境适宜再孵化5)种群遗传分析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种群遗传、揭示种群动态变化机制6)种群动态及模型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解释变化规律、预测变化规律第一章原生动物第一节基本形态一、细胞质外质 ectoplasm :透明,均匀,少颗粒,滞性大内质 endoplasm :色泽暗,多颗粒,滞性小(易流动)二、细胞核泡状核 Vesicular nucleus :染色质少,分布不均(小核)致密核 Massive nucleus :染色质多,分布均匀(大核)如:草履虫 大核(肾形)、小核(球形)——双态核有些有多个核,一般只有一个核。

第二节 分类(海洋中浮游生物的纲、亚纲、目的名称,各目特征,主要特点,大体分布,代表动物)鞭毛虫纲、肉足虫纲、纤毛虫纲(孢子虫纲、丝孢子虫纲)——寄生一、鞭毛虫纲 Mastigophora以鞭毛为运动器官,有坚实的皮膜,不变形。

分为2个亚纲,10个目:植鞭亚纲(鞭毛较少)、动鞭亚纲(鞭毛较多,寄生生活) 如:夜光虫科的夜光虫:异养(捕食硅藻、小型动物)①纵沟、纵鞭毛,口,触手,质,核,中央团②食物泡 ③夜光原眼虫(绿色)当大量夜光虫聚在一起时为肉色。

二、肉足虫纲 Sacrodina以伪足为运动胞器,无坚实的皮膜,有些具有外壳或骨针。

伪足形状,轴丝有无 辐足亚纲:针状伪足,有轴丝绿色:某些热带地区 体内共生夜光原眼虫根足亚纲:叶状,根状或丝状伪足,无轴丝(可伸缩)(一)辐足亚纲(放射虫)中央囊(几丁质)有孔:使内外质相通无孔:通过囊上的膜使内、外质相通等辐骨虫目透明等棘虫(二)根足亚纲(伪足中无轴丝支持,可伸缩)有孔虫目外壳:单室类型胎室(肧室)<多室类第一室>多室类型隔片、孔<室与室间叫隔片,隔片有孔交流>胎室的形成:配子结合——小球型无性生殖——大球型1、管棘虫科管矛棘虫平旋壳、多室2、圆辐虫科敏纳圆辐虫(镶边圆辐虫)3、圆球虫科抱球虫亚科抱球虫属伊格抱球虫(塔式螺旋)普林虫属三、纤毛虫纲Ciliata构造复杂,分化最高等,以纤毛为运动胞器,细胞核分化为大核(营养核)和小核(生殖核)。

旋唇亚纲沙壳纤毛虫目(简壳虫目)特点:圆锥形、杯形或喇叭形体外有壳壳表嵌有外来颗粒主要分布在沿岸,我国有记录的12种。

1、沙壳纤毛虫科薄铃虫属诺氏薄铃虫2、铃壳纤毛虫科拟铃虫属3、类铃纤毛虫科类铃虫属运动类铃虫细壳虫属小领细壳虫4、钟形纤毛虫科网纹虫属巴拿马网纹虫、钟状网蚊虫第三节习性与经济意义布氏拟铃虫(帽子)妥肯丁拟铃虫根状拟铃虫纽螺旋——有孔虫中种类最多的螺旋一、分布12、垂直分布——<100m,6~30m分布最多3、季节分布:种组成、数量变动都和季节有关4、垂直移动:季节、昼夜二、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复分裂,出芽有性生殖:配合法(受精)——同配、异配(两配子不同)接合法(草履虫)三、发光放射虫(深海)、夜光虫四、赤潮(red tide)——夜光虫(鞭毛虫纲)、中缢虫(纤毛虫纲)第二章腔肠动物(Coelenterata)和栉水母(Ctenophora)第一节概述(分纲依据、纲的特征、各部分结构名解)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独有的特点。

水母(Medusa)分纲依据:大小、缘膜、世代交替水螅水母纲:小型,有缘膜,世代交替明显,水螅型发达。

钵水母纲:大型,无缘膜,有世代交替,但水螅型退化或消失。

第二节水螅水母纲有缘膜水母一、形态结构(一)外部形态1、伞部:上伞部、下伞部、伞腔2、缘膜(velum):伞边缘伸向伞腔,有肌肉,排水运动3、垂管(口柄):长短各异4、触手触手球:捕食器官,长在伞的边缘。

触手基部的膨大为触手,有点种类长在触手上,长有刺细胞,可放出刺,攻击。

5、平衡囊:在触手球或触手基部,其中有平衡石。

在游动时,平衡石会在平衡囊中滚动,压刚毛,从而信号传到神经系统。

6、眼点:在触手基部,感光,无视觉能力,颜色各异(有无、数量、颜色为分类依据)7、刺细胞(Cnidoblast):触手最多,体表上也有,防御和捕食。

刺丝囊在里面,囊的有无也是分类依据之一。

(二)内部结构1、胃管系统(消化系统):口、胃、胃囊、辐管、环管;2、神经系统和感官:神经网、平衡囊、眼点3、生殖系统:雌雄异体,同形。

生殖腺的形状和位置不同,分类依据之一。

水螅水母——辐管/垂管钵水母——胃囊二、分类依据水母体的形状眼点和平衡囊的有无、数目生殖腺的位置、形状辐管的有无、数目触手的位置、数目(目的名称及区分、检索表)1、花水母目伞高钟形;多有眼点;无平衡囊;生殖腺在垂管或胃壁上2、软水母目伞半球或扁形,通常无眼点,有平衡囊,触手多,生殖腺在辐管上3、淡水母目触手空心,生殖腺在胃壁或辐管上4、硬水母目伞半球到高钟形,胶质硬,触手实心或同时有实心和空心触手5、刚水母目(筐水母目)伞缘分叶;无辐管;生殖腺在胃壁上,胃宽大,实心触手(8根)从伞缘或其上方生出6、管水母目(群体)无世代交替,但有多态现象(polymorphism)三、水螅水母纲分目检索表1、多态型群体————————————————————————————管水母目单体型个体————————————————————————————22、伞缘分叶;无辐管、环管——————————————————————筐水母目伞缘未被分隔———————————————————————————33、伞缘无平衡囊———————————————————————————花水母目伞缘具多个平衡囊—————————————————————————44、伞厚而硬—————————————————————————————硬水母目伞薄而柔软————————————————————————————55、伞多为扁球形生殖腺位于辐管上———————————————————软水母目伞一般较高,生殖腺位于胃壁或延伸到辐管上—————————————淡水母目第三节钵水母纲(结构特点、目的名称、检索表、代表动物)一、形态构造无缘膜水母,伞缘有缺刻、缘瓣(凹的比较明显则形成缘瓣)。

二、分类1、立方水母目灯水母“海黄蜂”2、冠水母目红斑游船水母3、旗口水母目①游水母科夜光游水母②霞水母科北极霞水母(伞可达2m+)③洋须水母科海月水母(碟子状)4、根口水母目①端根水母科嘉庚水母②叶腕水母科叶腕水母③根口水母科海蜇三、钵水母纲分目检索表1、伞立方形—————————————————————————————立方水母目伞不呈立方形———————————————————————————22、外伞部中央附近有一条冠沟—————————————————————冠水母目外伞部中央附近没有冠沟——————————————————————33、口腕彼此分离———————————————————————————旗口水母目口腕彼此愈合———————————————————————————根口水母目第五节栉水母Ctenophora(多数浮游,少数底栖,极少数寄生)(比较、主要结构名称(栉板)、纲目名称、代表动物、特点特征)一、与腔肠动物比较相似点:两辐射对称两胚层分枝的胃管系统不同点:栉板(栉)、刺细胞(腔肠)、粘细胞(栉)、感觉器官集中(位于反口面)、神经系统集中(向8行栉板基部集中)成体触手有无:有触手纲无触手纲栉板:每一栉板由一列基部相连的纤毛组成,栉板下面有肌纤维使栉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