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中的称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行为中的称呼论文
称呼是一种文化现象,从一个时代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
称呼也是一面镜子。
称呼的变化是文化的变化,同时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折射。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
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
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
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但是随着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庭结构愈发简单,没有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四舅,亲属称谓也随之减少,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家庭姻亲关系逐渐生疏,叫混、叫错情况时有发生。
记者日前调查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年轻市民来说,辈分称呼已经成为社交礼仪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他们因此屡遭尴尬
传统的辈分称谓正在年轻一代中渐行渐远,由此产生的中华文明礼仪教育问题也引起了部分家长及老师的注意。
市聿怀中学罗老师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辈分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民族亲戚关系条理分明且长幼有序,形成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所派生出的称谓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也是文明礼仪的基础。
年轻一代非但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重要性,更应该准确掌握,代代传承。
此外,也有家长建议,应该将辈分文化纳入礼仪教育,向年轻一代普及“亲属关系称谓”,以免遗失传统、失礼仪。
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古人对于称谓十分讲究,丝毫必辨,认为这事轻视不得。
俗语“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其实很多争吵的所谓名分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因为不同的称谓会受到不同的礼遇。
因此,正确使用亲属、师友、同志之间的称谓,不但可以避免一些不愉快,而且很有现实必要。
在古代社交礼仪中,一般遵循“尊人抑己”的称谓原则,就是对别人的称谓要使用尊称,对自己的称谓则要使用谦称。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称呼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
恰当的称呼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造成对方的不快,为交际设下障碍。
为了保证交际的正常进行,说话者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以及同对方的亲疏关系和谈话场合等一系列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
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差异,而且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和思想感情,而听话者通过对方所选择的称呼形式可以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目的。
礼貌语言的应用,首先同交际对象有关。
交际对象涉及交际双方的关系疏密,社会地位,辈分尊卑,角色身份等因素。
一般说来,交际双方关系越密切,地位、年龄、辈分相当,所需要的礼貌程度就越低;双方关系越疏远,越陌生,对方地位越高,辈分越尊、年龄越长越要客气,礼貌。
‚礼貌的其中一个功能便是创造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
‛言语交际是建立在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关系上的。
无人关系和社会角色关系的言语关系是不存在的。
称呼
语在言语交际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功能,这就是确定交际双方在言语交活动中的人际社会关系和角色关系,表现谈话人之间的地位。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即权势关系,如主人与仆人之间,高级阶层与低级阶层,有权势者与无权势者,上下辈分之间的关系等;和利益关系,称呼语礼貌得体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要与各种年龄、性别、身份的客户互相交往,都有一个如何称呼别人的问题,如果称呼错了,不但会使对方不高兴,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来。
在比较正式的社交场合,对别人称呼不得当,就显得有失礼貌,有时甚至对自己与他人的交际相处带来不利影响。
从50年代开始,在一般社交场合和工作场合,‚同志‛这个称呼比较普及。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些社交场合,称男士为‚先生‛,女子为‚小姐‛、‚女士‛。
也可以用职业名称来称呼,如教师、医生、律师、导演等;某些职称也可以称呼,如教授、编辑、记者、工程师、技术员等;也可以用职务称呼,如王校长、张主任、李总编;或用军衔称呼,如‚王将军‛、‚杨少校‛、‚李连长‛等,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呼来用。
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初次打交道的客户,我们一般都用小姐、女士或先生来称呼。
敬语主要指的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蕴含着的对他人表示重、礼让、客气等内容的语言表达方式。
1、问候型敬语,即人们彼此相见相互问候时使用的敬语,通常有:‚您好‛,‚早上好‛,‚久违了‛等等。
2、请求型敬语,就是在请求别人帮忙时所使用的一类敬语,这类敬语通常有
‚请‛,‚劳驾‛,‚请多关照‛,‚承蒙关照‛,‚拜托‛等多种不同表示方式。
3、道谢型敬语,即当自己在得到他人帮助、支持、关照、尊敬、夸奖之后表达谢意时所使用的敬语,这类敬语最简洁、及时而有效的表达就是由衷地道一声‚谢谢‛。
除此之外,属于这种类型的敬语还有‚承蒙夸奖、不胜荣幸‛,‚承蒙提携‛等等。
4、致歉型敬语,当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消极影响时,最平常的致歉型敬语即是:‚对不起‛,‚请多包涵‛,‚打扰您了‛,‚给您添麻烦了‛,‚非常抱歉‛等等。
当然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敬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除了上述四种类型外,在这样一些场合下也常用敬语:如等待客人说‚恭候‛;送客说‚好走‛、‚慢走‛;请人勿送说‚留步‛;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先走说‚失陪‛;向人道贺用‚恭喜‛……等等。
不仅国内这样,国外也一样。
在对外交往中,对待称呼问题,有两点必须切记:其一,是要掌握一般性规律,即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其二,是要留心国别差异,加以区分对待。
一般而言国际上称呼是有一般性规律
在对外交往中,称呼方面的普遍性规律有:
(1)对任何成年人,均可以将男子称为先生,将女子称为小姐、夫人或女士。
对于女子,已婚者应称‚夫人‛,戴结婚戒指者也可称为夫人。
对未婚者及不了解其婚否者,可称之为‚小姐‛。
对不了解其婚否者,亦可称为‚女士‛。
上述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务、职称、学衔或军衔。
例如:‚享特先生‛、‚艾丽丝小姐‛、‚市长先生‛、‚少校先生‛,等等。
(2)在商务交往中,一般应以‚先生‛、‚小姐‛、‚女士‛称呼交往对象。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一般不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这一点与我国极为不同。
‚夫人‛这一称呼,也较少采用于商务活动之中。
(3)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先生‛、‚小姐‛、‚女士‛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称其职务,二是对地位较高者称‚阁下‛。
在称呼职务或‚阁下‛时,还可加上‚先生‛这一称呼。
其组成顺序为:先职务,次‚先生‛,最后‚阁下‛;或为职务在先,‚先生在后‛。
例如‚总理先生阁下‛、‚大使阁下‛或‚市长先生‛,等等。
在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没有称‚阁下‛之习。
(4)对军界人士,可以其军衔相称。
称军衔不称职务,是国外对军界人士称呼最通用的做法。
在进行称呼时,具体有四种方法:一是只称军衔,如‚将军‛、‚上校‛、‚下士‛。
二是军衔之后加上‚先生‛,例如‚上尉先生‛、‚少校先生‛。
三是先姓名后军衔,如‚朱可夫元帅‛、‚巴顿将军‛。
四是先姓名、次军衔、后‚先生‛,例如‚布莱尔上校先生‛、‚卡尔松下士先生‛。
(5)对宗教界人士,一般可称呼其神职。
称呼神职时,具体做法有三类:一是仅称神职,如‚牧师‛。
二是称姓名加神职。
如‚亚当神父‛。
三是神职加‚先生‛,如‚传教士先生‛。
(6)对君主制国家的王公贵族,称呼上应尊重对方习惯。
对国王、皇后,通常应称‚陛下‛。
对王子、公主、亲王等等,应称之为‚殿下‛。
对有封号、爵位者,则应以其封号、爵位相称,例如‚爵士‛、‚勋爵‛、‚公爵‛、‚大公‛等等。
有时,可在国王、皇后、王子、公主、亲王等头衔之前加上姓名相称。
例如:‚西哈努克国王‛、‚莫尼列公主‛、‚拉那烈王子‛等等。
对有爵位者,可称‚阁下‛,也可称为‚先生‛。
(7)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其社会地位较高,颇受尊重,故可直接以此作为称呼。
称呼的具体做法,一是直接称‚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
二是在其前加上姓名,如‚福特教授‛。
三是在其后加上‚先生‛,如‚法官先生‛。
四是在其前加姓名,在其后加‚先生‛,如‚高斯博士先生‛。
(8)对社会主义国家或兄弟党的人士,可称之为‚同志‛。
除此之外,对方若称我方为‚同志‛,我方即可对对方以‚同志‛相称。
不过,对‚同志‛这种称呼,在对外交往中切勿乱用。
因此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入乡随俗。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
要庄重、正式、规范。
因此我个人认为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有不同的礼仪言语,比如在与朋友或同事间的交流中可随意发挥!在与第一次见面的人中,如果对方比你大应该用客气和善的语气与之交流可在对其称呼时用‘您’注意自己的举动及言行,尽量说些不与他说出相对的话,等等!因此我们要学会礼仪称呼,使用礼仪称呼,做一个文明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