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四)回用水标准
§ 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CJ/T95—20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CJ25.1—89)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五、大气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 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 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 气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按地表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分别 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 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 类: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 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 物质。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 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一、环境监测的发展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2020/11/23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一章 绪 论
§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 趋势。 §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 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 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 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 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 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三高: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
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在野外事故现场测定要求快速、简便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三节 环 境 标 准
一、环境标准的作用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分类:
核心 支持系统
环境标准
体系基础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 环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监测的综合性
§监测手段 :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 及生物物理等
§监测对象 :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 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
§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 析,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
2. 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3. 环境监测的追踪性
§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 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 游泳区。
§ IV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 乐用水区。
§ 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 细菌总数 § 大肠杆菌群 § 游离性余氯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第三节 环境标准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 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
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 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 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 质量提供数据。 §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分级:
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三、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一)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二)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 (三)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 (四)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四、水质标准
§ 水环境质量标准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GB5084—85)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三、监测技术概述
(一)化学、物理技术 §重量法 、容量分析 、仪器分析
(二)生物技术 (三)监测技术的发展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 环境监测的要求 §准确可靠 §快速灵敏 §选择性好
§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 称为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排放标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 §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2—1999) §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6—83) §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1—83)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 20世纪50年代: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 阶段
§20世纪70年代 :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 :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
动监测阶段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 时间分布性 2. 空间分布性 3.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 的 关系 4.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5.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 次划分为五类 :
§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 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 饵场等。
(四)回用水标准
§ 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CJ/T95—20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CJ25.1—89)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五、大气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
§ 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 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 气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按地表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分别 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 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 类: §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 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 物质。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 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污染事故监测 仲裁监测 考核验证监测 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一、环境监测的发展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2020/11/23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一章 绪 论
§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 趋势。 §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 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 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 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 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情况下,不发生 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三高: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
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在野外事故现场测定要求快速、简便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三节 环 境 标 准
一、环境标准的作用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分类:
核心 支持系统
环境标准
体系基础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 环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监测的综合性
§监测手段 :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 及生物物理等
§监测对象 :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 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
§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 析,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
2. 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3. 环境监测的追踪性
§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 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 游泳区。
§ IV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 乐用水区。
§ V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 细菌总数 § 大肠杆菌群 § 游离性余氯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第三节 环境标准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 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
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 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 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 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 质量提供数据。 § 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分级:
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行业标准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三、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
(一)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二)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 (三)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 (四)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四、水质标准
§ 水环境质量标准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GB5084—85)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三、监测技术概述
(一)化学、物理技术 §重量法 、容量分析 、仪器分析
(二)生物技术 (三)监测技术的发展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四、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 环境监测的要求 §准确可靠 §快速灵敏 §选择性好
§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 称为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排放标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 §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2—1999) §甘蔗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6—83) §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1—83)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 20世纪50年代:污染监测阶段或被动监测 阶段
§20世纪70年代 :主动监测或目的监测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 :污染防治监测阶段或自
动监测阶段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二、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 时间分布性 2. 空间分布性 3.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 的 关系 4.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5.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监测第一章课件(1)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 次划分为五类 :
§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 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 饵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