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的体质是:阳虚质(兼有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倾向阴虚质。)
阳虚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成阳虚兼血瘀、阳虚兼痰湿。
阳虚?究竟是什么意思?
火力不够,阳气不足。怕冷!怕冷!怕冷!要吃热,穿暖。
明代医家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虚质就是红日不那么温暖。
阳虚质的困扰
- 怕冷,尤其背、腹部。到冬天手冷过肘,足冷过膝。
- 没到老年,总起夜,小便多,清清白白。
- 经常腹泻,尤其是五更早起拉稀便。吃凉的更容易腹泻。阳虚没有火力,水谷转化不彻底,就会经常拉肚子。
- 脚跟、腰腿疼痛、下肢易肿胀。低血压,头晕,心悸气短。
- 头发稀疏、脱发。“肾其华在发”
- 情绪消沉,容易有抑郁倾向。耳鸣、色斑。
- 睡眠轻、容易惊醒。常常咬到自己的舌头。耳鸣。
- 黑眼圈、口唇发暗。肾阳虚通常拖累脾胃阳气而导致脾肾阳虚,眼圈口唇则会反映脾脏的问题。
- 上热下寒。常牙痛、口臭、面红油腻、痤疮、烦躁失眠,同时也有尿频、夜尿、便烂、腰腿冷痛。这种表现,下寒是真,上热是假,勿盲目吃清热解毒败火药物。
我为什么会阳虚?
如果你有这些习惯
- 熬夜,总是超过23点也不睡觉。
- 冷饮和凉茶是日常饮品。
- 离空调近一点,才够凉快。
- 冬季,还习惯光脚穿鞋或鞋拖。
- 冬季露着膝盖穿短裙。夏季空调下穿露脐装。
- 过度控制饮食,营养不良。
- 先天禀赋不足,父母为阳虚质。
- 吃了太多的生冷寒凉或者工作环境湿冷。
-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
- 久病损伤阳气。
- 长期大量运动,或喜欢桑拿,出汗过度。
- 汗出当风,大汗淋漓之后,总是要吹风,甚至洗凉水澡。
这些是阳虚最需要警惕的
- 肥胖:如果你是一个又白又软的胖子,那么减肥首先要考虑加强阳气的补养,绝对不要忍饥挨饿。
- 骨质疏松:阳虚质到了更年期、老年期很容易患骨质疏松。
- 关节炎、类风湿:阳虚的人容易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从而导致血脉痹阻不通。
- 水肿:体内水液不能蒸腾,会出现小腿或脚踝水肿。
- 色斑:两颧、眼睑周围、口角部出现褐斑,这是体内阴寒盛,气血淤滞的外在征象。
- 痛经、宫寒:因寒性收引,常有痛经,月经延后,甚至闭经,严重可导致宫寒不易受孕,或子宫肌瘤。
- 冠心病,心率失常:有一种冠心病是因阳气不足,心(胸)阳不振,痰浊凝聚,气血瘀滞,痰浊、阴寒、瘀血痹阻心脉导致。
- 脾胃虚寒症:吃凉腹痛,平日容易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或有堵塞感,或呃逆、反酸等。- 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别怕冷,特别没精神,血压低。
过敏性鼻炎,哮喘:体内寒气过重,天气变冷,或遇冷空气就喷嚏不断,发展出鼻塞,鼻息肉,甚至严重会发展到哮喘。
-想改善,这么办!
-忌食生冷,多吃温热。
- 多吃温平补益食物:羊肉,韭菜,虾,荔枝,樱桃,桂圆,花生,胡萝卜,山药,牛肉,普洱,红茶,桃子,葡萄,黄豆,黑豆,茴香,茼蒿,鲈鱼,羊腰子,鱿鱼,芡实,竹荪,羊奶,奶酪,草鱼等
-- 冷饮,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一定不要再碰。
-- 喝水要小口,温饮,避免大量猛饮,容易出现脾胃发胀,促生痰湿体质。
-- 生姜在夏季是很好的选择。
-注意保暖。
-- 腹背,小腹(女孩子的子宫所在,需重点保护),腰部,脚和腿是保暖的重点。
-- 空调要远离,尤其在出汗的时候,更不能用空调、电扇直对身体吹凉风。
-- 每晚烫脚,搓后腰。后腰暖融融最养肾。
-多运动。
-- 动能生阳,选择温和的运动,最好在户外阳光里。
-轻松愉快
- 阳虚的人大多安静、内敛,所以不宜选择过于兴奋、亢奋,张扬的活动和工作。因为阳虚虽然很容易兴奋,但是很快就会消沉,接下来就会心神不稳。多听轻松、活泼的音乐。
-拒绝熬夜。
-23点前睡觉是底线。子夜是养阳的最佳时机。
-关注穴位
-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艾灸,推揉都可以。
-阳郁:手脚发凉,但是吃热补食物却会上火,是因为气机不畅造成的四肢厥逆。
-这种情况是阳气被堵塞了,不能温阳,而要用疏导,用艾灸烤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这些穴位。
-小雪节气小贴士
-小雪节气介绍
今年的小雪节气是11.23--12.6,“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鱼虫蛰伏,南方地区北部也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开始呈初冬景象。这时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此时节的养生重点是“益肾藏精,安神养志”。
-阳虚体质小雪节气的“活法儿”
-阳虚体质小雪饮食小贴士
-宜吃:牛肉、羊肉、鳗鱼、鲫鱼、鹌鹑、南瓜、核桃、桂圆、山药、花生、芡实小雪时节,天气寒冷,饮食一定要有丰富、足够的营养,保证热量充足。冬季里补充营养有两个作用:一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现象得以改善;二是调节体内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因而畏寒怕冷之人,要多吃些温热御寒、富含营养的食物,
以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比如:牛肉、羊肉、鳗鱼、鲫鱼、鹌鹑、南瓜、核桃、桂圆、山药、花生等。冬季进补最好先做引补,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服,以调理脾胃功能,然后再进补,可增加滋补效果,也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此外,冬季养生重在“养肾防寒”,可用各类五谷和果仁搭配熬粥早晚食用,最为适合。
-少吃:油炸烧烤、寒凉、过咸、蟹、鸭血、墨鱼、猪血、柚子、香蕉、柿子、梨、荸荠《摄生消息论》记载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故少吃螃蟹、动物血、墨鱼、蛤蜊、文蛤、乌鱼蛋、海胆、青稞等味咸的东西。寒凉蔬果此节气也需要少食:柚子、梨、香蕉、柿子、荸荠等,易伤及脾胃而损耗阳气。阳虚质冬令进补切忌一味偏补,而应注意兼顾气血阴阳,防止过偏而引发其它疾病,合理的饮食搭配才最重要。此外,冬天人体的阳气伏藏在体内,像辛燥炙烤这类热性食物,不能吃得太多,热太盛对胃也会有损伤。
-忌吃:猪腰子、羊腰子、胡椒、花椒、韭菜、霜打熟菜、獐肉
《金匮要略》曰:“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千金方》:“十月勿食椒(胡椒、花椒),伤血脉。勿食韭,令人多涕唾。勿食霜打熟菜,令人面上无光。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猪肾,十月肾旺也,不令死气入肾。”
-阳虚体质小雪运动小贴士:运动升阳气,拍打足三里
阳虚质冬日不耐寒,往往愿待在室内而不喜活动,最冷时日未到,还需升阳保暖。“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适当加强身体锻炼,是改善阳气虚弱的有效疗法。上午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所以阳虚的人应该在上午日照强时进行锻炼,爬一爬山,进行慢跑,这些都是很好的生发人体阳气的方法。在室内则可经常拍打左右腿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小腿胫骨外侧一横指处),交替拍打,各300下,每日早、中、晚各拍打1次。民间有“常拍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常拍可使手指、脚趾的微血管扩张,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改善了手脚冰凉症状。
-阳虚体质小雪起居小贴士:早睡晚起,避寒就温,养精保肾
阳虚之体,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立冬过后,应避寒就温,采取相应的一些保健措施。“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发泄阳气”。因而宜早睡晚起,日出而作,勿出大汗。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阳虚质冬月后还需养精保肾,《黄帝内经》指出:“精者,生之本也”,《寿世保元》云:“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冬属水,其气寒,主藏。故冬天宜养精气为先,对性生活有节制,以益长寿。此外,居室中要勤开窗通风,通风可使室外的新鲜空气更换室内污浊空气,减少病菌的滋生。出门则应重点保护好颈、背、腰、脚等部位,以免寒邪伤阳入里而致病。
-阳虚体质小雪情绪小贴士:清旭爽神,藏神宁志,怡养心情
阳虚体质要注意在冬季保持情绪平稳,冬季的情志调摄中不应忽视阳光的作用。《聪训斋语》认为:“冬夏皆宜以日出而起……天气清旭之气,最为爽神,失勘为可惜。”阳光可以爽神。在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人的精神就爽快,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就多一些。冬季还应该有意识地多参加阳光下的户外健身活动,选己所好,尽己所能,多晒太阳。休息之日,如遇到阴冷晦暗的天气,不妨于室内藏神宁志,学习传统文化,品茶、书法、插花等,怡养心情,调神养生。切不可一个人闷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呼呼大睡。
-阳虚体质小雪茶饮小贴士
-红糖蜂蜜茶
红茶3克,红糖、蜂蜜各适量,将红茶、红糖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待水温后调入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