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OCT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OCT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OCT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优越性。方法选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38例(40只眼),将40只眼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只眼,两组经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后,对照组采取HRT-II黄斑检查,观察组采取OCT检查,并对两组的的浆液性脱离区进行测量和视力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视力度平均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观察组检查的脱离高度平均值、脱离宽度平均值、黄斑中心凹平均值比较精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预后与视网膜厚度有相关性。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采取OCT扫描检查能直观患者的病变形态和程度,对于检测的信息能定量提供,以便临床的定量追踪观察,利于随访病情变化的观察、辅助疗效的评价和判断视力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标签: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OCT;视力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种比较常见的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为”中浆”,至今对于发病的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物变形、眼前暗影和视力有下降等不良症状,其眼底的不良反应为圆顶状浆液性脱离或黄斑区水肿[1]。OCT是光学相干断扫描仪,主要是应用于眼科的影像学检查,对于眼后段的显微结构可清晰显示,对活体组织病理学等观察都能起到满意的作用,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将液性脱离的部位、宽度、高度和性质等可清晰显示,对于临床观察病情、病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次研究选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38例(40只眼),将40只眼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只眼,两组经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后,对照组采取HRT-II黄斑检查,观察组采取OCT檢查,并对两组的的浆液性脱离区进行测量和视力预后相关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为38例(40只眼),男29例,女9例,双眼患病者2例,其年龄25~50岁,平均(40.3±2.5)岁,药物治疗1年后视力(0.806±0.2727)。经过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排除标准:①患有糖尿病、高血压;
②患有高度近视;③有内眼手术史。
1.2方法对照组采取HRT-II黄斑检查,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获取及分析眼球后段三维地形图的共焦激光扫描系统。观察组采取OCT检查,接着使用德国的OCT3扫描仪对其行检查。扫描长度:6 mm,扫描深度:5 mm,可根据患者的病灶大小情况将扫描的长度适当调整,分辨率10 um,选择水平线性和放射状的扫描方式。对清晰、典型的图像将储存在计算机。测量浆液性脱离区,并对脱离的范围、中心凹6.0 mm内容积、高度以及中心凹的厚度做相关记录,并进行观察OCT的图像,对浆液性的脱离性质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相关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视力度平均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观察组检查的脱离高度平均值、脱离宽度平均值、黄斑中心凹平均值数值比较精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由于各种原因而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屏障功能,然而脉络膜的毛细管会漏出含多量蛋白质的液体,此液体会根据色素上皮的损害而渗入到神经的上皮下,因此导致神经上皮盘状脱离[2]。到目前为止,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还未具体确定,但对于情绪异常、精神紧张、烟酒刺激、过敏、疲劳和感染等是有相关联的。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患者会有部分视力下降不严重,但此疾病比较容易复发,且在多次数反复的复发后,对视力的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3]。
以往对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单纯依靠FFA或者直接检眼镜。其FFA具有的特点为:在比较常见细小的强荧光点呈墨渍样或炊烟状逐渐慢慢扩大,并在晚期的视网膜神经上,使皮脱离区内荧光为积存。FFA虽对患者的病情确诊,但是种有创检查,可重复性比较差,需要患者的配合度极高[4]。其OCT扫描仪是中无侵入、非接触、微米级分辨力、近乎细胞水平的活体影响诊断新技术,其较FFA的检测效果基本接近,且在荧光素渗漏前,能对早期黄斑区视网膜比较细微的增厚能快速发现和定量测量,以及对极少量视网膜下液也能及时发现。经过OCT检查,对于视网膜黄斑区的厚度以及视力预后是有明显的相关性。OCT的检查对于直观检测和眼底的清晰可更加利于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然而对病情和基础研究能更好的把握。OCT可弥补其他检查的不足,并可使以定性为主提高眼底病的诊断及定量[5],和提高类似于活体组织病理学的观察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为83~413 um,平均(236.400±94.733)um,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宽度为992~4021 um,平均(2472.300±724.844)um,黄斑中心凹厚度313~692 um,平均(463.966±96.011)um,脱离容积为9.500~17.100 mm3,平均(11.452±1.376)mm3。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预后视力度平均值无差异的情况下,其观察组检查的脱离高度平均值、脱离宽度平均值、黄斑中心凹平均值、黄斑中心凹平均值数值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综上所述,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采取OCT扫描检查能直观患者的病变形态和程度,对于检测的信息能定量提供,以便临床的定量追踪观察,利于随访病情变化的观察、辅助疗效的评价和判断视力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昞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11,39:179-180.
[2]牟晓月,孙祖华,刘晓玲,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感受器层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观察[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1,13:169-172.
[3]邓国华,周建华,周栋,等.新型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170-172.
[4]郭茜如,李蕴随,赵朝霞,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致病因素及其预后探讨[J].中华眼科杂志,2009,34:310-311.
[5]刘杏,凌运兰,李梅,等.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15:131-134.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