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汉语“X于”结构性质的再认识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解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成分的分类: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构成。
《现代汉语》将这些成分进行分类和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2.句子的语序规律:汉语具有一定的语序规律,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状结构等。
《现代汉语》通过解析句子的语序规律,揭示了汉语句子表达方式的特点。
3.句子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词汇,使句子更具表达力和感染力。
《现代汉语》对于汉语修辞手法进行了分类和解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手法。
4.句子的逻辑关系:句子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例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现代汉语》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背后的逻辑思维。
通过《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用功能研究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用功能研究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它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对于学习和理解汉语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进行研究,并探讨它们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一、语法结构的基本特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洁,以主谓宾的基本句式为主。
但是,汉语又具有灵活变化的特点,可以通过变换词序、使用虚词和助词等手段来表达不同意思和语境。
1. 词序变化:汉语的词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变化。
一般来说,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语-动词-宾语,但是根据语境和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词序可以前后调整。
例如:他吃了苹果。
-> 苹果他吃了。
2. 虚词使用:汉语中的虚词是没有实际词义的,但是在句子中起到了重要的语法作用。
有些虚词用于连接句子成分,例如“的”、“地”、“得”等,有些虚词则用于表示动作的方向、状态等,例如“在”、“往”、“向”等。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我喜欢吃的是水果。
3. 助词的运用:助词在汉语中起到了连接词和句子成分的作用,使句子更加完整和准确。
汉语的助词有很多种类,如“了”、“在”、“得”等,每种助词都有自己的语法用法和意义。
例如:他在看电视。
他看电视看得很认真。
二、语用功能的应用语用是指语言在交际中的应用功能。
现代汉语的语用功能丰富多样,包括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不同的语言功能对应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1. 陈述功能:陈述是常见的语用功能,用于客观地叙述事实、描述事物和表达意见。
在陈述句中,常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句式,通过修饰词和补语的运用,可以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的意思。
例如:他是一名医生。
这本书很有趣。
2. 疑问功能:疑问是用于询问和征求对方意见的语用功能。
疑问句的语序通常是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谓语+主语的形式,通过语调和疑问词的选择可以表达不同类型的问题。
例如:你是谁?你昨天去哪里了?3. 祈使功能:祈使是用于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的语用功能。
祈使句通常以动词开头,省略了主语,语气直接且明确。
“X长X短”结构的形式语义分析
“X长X短”结构的形式语义分析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中有这样一个句子:(1)他的老婆段莉娜年轻的时候你要让她怎么着,她不早把你流氓长流氓短地骂得狗血淋头了?这一句子中,“流氓长流氓短”的构造有其特殊性,它是同一个名词分别带上“长”、“短”构成的,我们把类似这样的语言形式抽象为“X长X短”结构。
书面上,“X长”与“X 短”之间有时出现顿号,表短暂的停顿,也有的“X长X短”加引号,标明其特殊性。
通过对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互联网搜索,我们还发现不少这种结构的用例,如:(2)王镯子用剪刀给他铰短的头发,一垄长一垄短,像是狗啃的一样。
(3)你连原文还辩不清,拿过来说曹雪芹长曹雪芹短,哪里好哪里坏。
根据例(1)―(3)的“X长X短”结构的表意情况,我们可将其使用情况分为三类:Ⅰ类:表示X所关联的主体有长有短的情况(例2)。
Ⅱ类:表示评论X的优缺点(例3)。
Ⅲ类:表示反复叫唤、称说X(例1)。
文章对三类“X长X短”结构的形式和语义特点进行细致分析,指明该结构的多种表义特色及三类情况之间存在的互通性,重点描写第三类“X长X短”结构的形式语义特征。
一.Ⅰ、Ⅱ类“X长X短”结构(一)Ⅰ类“X长X短”结构该类“X长X短”结构中,“长”、“短”用的是它们的基本义项(《现代汉语词典》,1996),分别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大”和“小”,“X长”、“X短”都是主谓结构成分,两者连用,表示与X关联的主体有长有短的情况。
这类“X长X短”结构从表意上可分两小类:1.主体有两部分,一部分长,另一部分短,如:(4)一般人都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但是可能有的人比较明显。
这说的是一般的人都有两条腿,并且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
也有用比喻义的,如:(5)当前,增长粮食和发展多种经营“矛盾”的疙瘩也未能完全解开,实践上仍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指的是“增长粮食”和“发展多种经营”不均衡,前者发展较好、后者发展不理想的状况。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分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分析现代汉语是中国人使用最频繁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句法结构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句子内部的组成结构及其运用规则。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的分析是掌握语言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信息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定义、分类、分析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定义句法结构是指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的组织形式,包含了句子中各成份间的逻辑关系和句子结构的运用规则。
句法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语法规则,分析句子的意义、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可以分为五个类型: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疑问句和祈使句。
1. 简单句:是指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的句子,句子结构最为简单。
例如:“我打球。
”2. 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地位的句子通过并列连词连接构成的句子。
例如:“他很聪明,但很懒。
”3. 复合句:是指由一个句子作主句,加上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例如:“我喜欢看书,因为书能让我学到很多知识。
”4. 疑问句:是指用于表示疑问或询问的句子,通常以疑问词开头。
例如:“你在哪里学习汉语?”5. 祈使句:是指用于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等语气的句子,通常以动词或动词短语开头。
例如:“请你帮我一个忙。
”二、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的分类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按照句子中各成份的功能和分类,分为主谓结构、并列结构、主谓宾结构、主系表结构、主谓宾补结构、主谓双宾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结构、主语从句结构、宾语从句结构等多种形式。
1. 主谓结构:主要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是汉语中最简单的句子结构。
例如:“我走了。
”2. 并列结构:两个或多个谓语作用于同一个主语或宾语,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
例如:“我们喝茶聊天,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3.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构成的简单句结构。
例如:“我吃了饭。
”4. 主系表结构:句子主要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表达主语的性质、状态或特征等概念。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构造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构造.句法构造能够是词组也能够独立成句比如" 他去香港 " 这个句法结构能够是主谓词组也能够独自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差别在" 语法单位 " 一节已谈论过了.本章所波及的 "句法构造 "( 或 "构造 ")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 "或 "短语 "同义 .一句法构造的分类(一 )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构造的基本种类有主谓动宾偏正增补联合五种.这五种种类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构造分别称为主谓构造动宾构造偏正结构增补构造和联合构造.1主谓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说和被陈说关系.比如 :鲜花绽放身体好今日晴日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2动宾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比如 :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3偏正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比如 :A 高尚的情操高尚理想南国风光春季般的暖和他的到来老人的孤单这部著作的第一版B 都去很好应当去仔细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A 组是 "定语 +中心语 "(即为 "定中关系 ")B 组是 "状语 +中心语 "( 即 "状中关系 ").4增补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增补与被增补的关系.比如 :打扫洁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快乐得跳起来5联合构造构造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比如 :语言文学正确鲜亮生动谦虚慎重研究决定少而精谈论并经过内容和形式今日或明日除了上述五种句法构造之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收缩等构造.A同位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比如 :英豪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B连动构造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增补联合等关系; 中间没有语音停留书面上没有逗号分开没相关系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比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原由提出C兼语构造由一个动宾构造和一个主谓构造套合而成动宾构造的宾语兼作主谓构造的主语.比如 :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D收缩构造两个成分之间常相关系词语连结此间有并列递进假定条件等复句所拥有的语义关系.比如 :不是阻挡而是推进不单可能并且必需你不说我也知道非去不可以走了怎么办愈来愈好(二 )从句法构造与其余词或句法构造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 )上看大概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的.1 体词性句法构造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常常出此刻主语或宾语的地点上.如 "炒菜的锅 " 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能够出此刻主语的地点上:"炒菜的锅坏了" 也能够出现在宾语的地点上:" 我要买炒菜的锅".体词性句法构造主要包含:A 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构造.比如 :高高的白杨树新惹祸物我们的家园新书B 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构造比如:老人的幸福内心的难过第三者的出现他的演出C 以体词构成的联合构造.比如 :北京上海和南昌今日或明日这个和那个语言文学D" 的 "字构造 .比如 :老李的走在最前面的我的新的E 同位构造 .比如 :国都北京队长李明工人周大勇我们的数学老师王宁2 谓词性句法构造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常常出此刻谓语的地点上主要包含:A 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构造.比如 :扎实地工作能够战胜特别紧张最快B 以动词或形容词构成的联合构造.比如 :边说边笑谈论并经过平庸而伟大雅观大方C动宾构造和增补构造剖析状况打排球放好走出去D连动构造和兼语构造上山采药开车去那边请他跑一趟让我进去E 主谓构造一般也属于谓词性构造.比如 :大家谈论他很认识身体很好队伍齐整句法构造的剖析能够从两个方面着手:构造关系和语法功能.比如 " 心灵的窗户 " 这个句法构造从内部构造关系看是偏正构造; 从外面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常常作主语或宾语是体词性句法构造.)其余还有一种修饰性句法构造它的特点是不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任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种构造主要包含介宾构造和数词与动量词构成的数目构造 .比如" 对于改革的谈论拿走"" 去一趟 ".. "" 把东西二句法构造的组合句法构造是词与词的组合但其实不是任何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放在一同都能组合.它们的组合是有条件的 ; 要构成各种句法关系还一定借助必定的语法手段.(一 )组合的条件词与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们的组合拥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此刻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 :1语义上语义上的选择表此刻词与词的组合在语义上要能相互搭配要符合事理符合习惯.比如能够说"吃菜 "" 天黑了 " 不可以够说 "吃石头 "" 天大了 "; 能够说 " 很白 "" 很快乐 " 不可以够说 " 很雪白 "" 很高快乐兴 "为何由于 "吃石头 "" 天大了 "不符合事理 " 雪白 "" 高快乐兴 "自己已包含了程度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这些也能从逻辑事理上去解说.有的组合只好从语言习惯上加以解说.比如能够说 " 吃香 "" 喝西寒风 " 不可以够说 " 吃甜 "" 喝东北风 " 这只好从习惯上去解说 ."吃香 "" 喝西寒风 " 是商定俗成的为大家所认可 .而 " 吃甜 "" 喝东寒风" 不合习惯因此也就不可以建立 .又如 " 好喧闹 " 与 "好不喧闹 "意思相同都是 " 很喧闹 " 的意思 .这种必定式怎么与否认式的意思相同呢这都只好从语言习惯上找原由.2语法上语法上的选择表此刻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比如能够说 " 有时事件 "" 进行谈论 "不可以够说 "有时事件 "" 进行电影 " 这是由于 :" 事件 " 是名词只好受形容词的修饰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进行 "要求带动词性词语作宾语不可以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二 )组合的手段词与词的组合会产生主谓动宾偏正等句法关系而要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一定借助必定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汉语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语序和虚词 .1语序语序指词与词组合的序次.拥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不是随意组合而是一定依据必定的序次组合才能产生特定的句法关系 .比如 " 新年好 "是主谓关系 " 好新年 " 则是偏正关系 ;" 客来了 " 是主谓关系 "来客了 " 则是动宾关系 .此外要注意有的句法构造改变内部词的序次后句法关系不变这种序次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或语用上的需要.比如 " 竹叶粽子 " 和 " 粽子竹叶 " 句法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不过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相同这种语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又如 :A 在篮球场上甲忽然发现乙神色苍白直冒虚汗便信口开河" 怎么了你"B 我刚买到一本散文集秦牧的.A 句正常状况下的语序是"你怎么了"B 句正常的语序是" 我刚买到一本秦牧的散文集".A 句不用正常的语序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迫切心情 B 句修饰语后置是为了突出修饰部分.AB 两句固然改变了语序但与正常语序的句法关系相同.它们跟正常的语序不同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2虚词虚词也是表达句法关系的常用手段.偏正构造的偏项与正项有时要用" 的 "或 " 地" 如 "漂亮的草原"" 公然的奥密 "" 全面地掌握 "" 深刻地领悟 ".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常用" 和 "" 或 "" 并 "" 而 "连结如"名词和代词 "" 今日或明日 "" 谈论并经过 "" 贞洁而高尚 ".增补构造的正项与后补成分之间有时用" 得 "如 "好得很 "" 急得要命 "" 听得着迷 ".(三 )偏正构造和构造助词 "的 ""的 " 是体词性偏正构造中最常用的虚词 .偏项与正项之间有时一定用的母亲 " 此中的 "的 " 不可以少 ;有时用不用 " 的 " 仿佛有灵巧性 .如能够说也能够说 " 晴日气 "" 学习时间 "." 的 "在偏正构造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方面 :"的 "如"吃的东西 "" 父亲 " 好的天气 "" 学习的时间 " 它的作用表此刻以下两个1 差别偏正关系和其余关系.比如 : A高峰湖泊高峰的湖泊B写文章写的文章C我们工人我们的工人D仇敌攻击仇敌的攻击A 差别偏正关系与联合关系B 差别偏正关系与动宾关系C 差别偏正关系与同位关系D 差别偏正关系与主谓关系.2 重申偏项的修饰性或领属性.比如 :A折叠椅子折叠的椅子奥密武器奥密的武器历史事实历史的事实他哥哥他的哥哥国防建设国防的建设办公制度办公的制度B日本西瓜日本的西瓜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英国朋友英国的朋友孩子性情孩子的性情上述例子里用" 的 " 和不用 "的 " 相同表示偏正关系.差别在于 :A 组不用 " 的 " 的整个构造联合得特别密切 ;用上了 "的 " 偏项的修饰性就显然增强了.B 组的 "的 " 作用在于差别领属关系和非领关系 .不用 " 的 "的偏项和正项联合特别密切能够看作固定构造用"的 " 的重申偏项的领属性.用日本西瓜种子栽种的西瓜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能够叫" 日本西瓜 " 不必定是日本出产的而 " 日本的西瓜 "则是日本出产的 .依据苏州园林的特点设计建筑的园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叫 "苏州园林 ".而 " 苏州的园林 " 则是在苏州 ." 英国朋友 " 指英国人而 " 英国的朋友 " 则是指英国人的朋友即其余国家的人 ."孩子性情 "意思是象儿童相同的性情而 " 孩子的性情 " 中的孩子则是定指的指某个或某些孩子的性情.差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一定有相对格式.假如没有相对格式也就谈不上差别作用.如 " 医院商铺 "与 " 医院的商铺 ""我老张 "与 "我的老张 "" 转让技术 " 与 "转让的技术 " 在现实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是相对的格式 .可是 "男孩女孩 "" 国都北京 " 就没有相对的格式 " 男孩的女孩 "" 国都的北京 ".没有相对的格式也就无所谓差别了.重申修饰或领属性一定有平行的格式.没有平行的格式也就显示不出重申作用.如 " 木头房屋 "与 " 木头的房屋 "" 南丰蜜桔 " 与 "南丰的蜜桔 " 在现实语言中也都是存在的它们是平行格式.而 "过桥米线 "( 昆明一种小吃 )" 狗不理包子 "( 天津的一种包子 )等就没有平行的格式不存在" 过桥的米线 "" 狗不理的包子 " 这样的说法 .没有平行格式也就无所谓重申不重申了.在没有相对格式和平行格式的状况下就只有非用不可以或不可以用的规律了.形容词前面有副词修饰 " 的" 非用不可以 .如 "很好的天气 "不可以说成 "很晴日气 ".偏项为主谓构造时" 的 "非用不可以 .如 "他学习的房间"" 麦子黄了的节气" 此中的 " 的 " 不可以省 .正项为名词偏项为数目构造(不重叠的 )时不用 "的 " 如 " 一本字典 "" 一斤白菜 ".四) 联合构造的组合1组合条件从构造上看联合构造的组合要遇到词性功能的限制: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构造和功能都一致.比如 :学习并谈论 (动词 +动词 )语言文学 (名词 +名词 )坚毅而自信 (形容词 +形容词 )一张张的笑容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构造+体词性偏正构造)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构造相同有时只需功能相同或相立即便构造不尽相同或完整不同也能够组合 .比如 :A 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构造 +动宾构造 )B 她身上发散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没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 +兼语构造 )C 他是一位生活在民众中的热爱人民民众的武警干部.(增补构造 +动宾构造 )上例 AC 句中联合构造的组合项固然词性构造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此能够相互组合 .从语序上看联合构造的组合要遇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限制.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次序空间的地点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比如 :A 会议谈论并经过了教课纲领.(准时间次序摆列 )B 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次序 )C 生产关系包含生产分派互换花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D 那些以前观看思疑摇头的同志只需尊敬事实就会在生活自己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 .(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摆列)E 一个看来瘦削安静聪慧机灵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按感知的过程摆列 )F 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碰到很多古人没有碰到没有解决也不可以能解决的崭新课题 .(按感知过程摆列 )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向和正反等的摆列有必定的序次.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上次要的在后 ;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 ;南在前北在后; 上在前下在后 ;左在前右在后 ;必定在前否认在后.固定构造的语序也不可以随意改动.比如 :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 按主次摆列 )B 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课老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摆列)C 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序次摆列)D 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时节人地相宜的优势.(相当于固定构造)E 小张小刘下冰湖急救落水儿童.(作者重申的要点是"小张 "改动次序则会改变原意 )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比如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忧如已经尽是桃儿杏儿梨儿.(" 桃儿杏儿梨儿 " 的摆列次序受到上文 "桃树杏树梨树" 的限制不可以改动)B(此刻人们再不用途在某种氛围的压迫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堂里流露几句申明不要外传的实话在个人房间里才取出所有的内心话了 .)而是能够在会议上客堂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谈论国家的大事 .("会议上客堂里卧房内" 摆列次序也是遇到上文的限制不可以改动.)从内容上看联合构造的联合项观点大小和分类角度一定一致不可以相互包含相互交错.比如 : A 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掉了信心.("天险"与 "雪山 "" 大渡河 " 观点大小不一致不可以组合 .)B 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 青年 " 与 "妇女 "" 青年和妇女 "与前面三个组合项观点交错相互包含不可以组合.)2 连词 "并而和或 "动词的联合能够用 "并 " 连结如 " 审议并经过 ".形容词的联合能够用 "而 " 连结如 " 少而精 "" 美而秀雅"" 纯真而伟大 ".名词的联合能够用 " 和" 连结如 "老师和同学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和 "还能够连结动词或形容词.连结动词一般需要共管一个宾语或许有共同的状语.连结形容词一般需要有共同的状语.比如 :A 我还要说明和增补几句.B 我们必定要保持和弘扬革命传统.C 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并列的两项之间有时也能够不用 "和 ". 如 " 目标政策 "" 语音语法 ". 但假如不用 " 和 " 会产生歧义那就非用不可以 .如 "学生家长 "能够理解为 " 学生和家长 " 也能够理解为 " 学生的家长 ".并列成分不只两项时习惯上只用一个"和"放在末两项之间如" 北京天津和上海". 假如并列的几项是能够分组的可让 " 和" 与顿号用来表示分组的并列关系 .如 "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 "" 理论和实践政治和经济 "."或 " 表示选择关系能够连结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如 " 男同志或女同志 "" 赞同或反对 "" 正确或错误"._ 三句法构造成分句法构造内部的组合项之间的关系一般能够归为主谓动宾偏正增补等关系担当这些构造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构造成分简称句法成分.主谓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成分 ) 有主语和谓语动宾关系的关系项有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偏正关系的关系项有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增补关系的关系项有补语和补语中心语.严格地说句法成分有上述十种分别配成五对. 但为了简化对于句法成分的内容往常只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种句法成分在词组里是词构成分在句子里是句子成分.(一 )主语1主语的种类主语表示陈说的对象能回答 " 谁 /什么 " 之类的问题 .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能够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地方等 .比如 :他吃了西瓜 (施事 )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 )那个筐子啊只好装白菜(工具 )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 )从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 )墙上挂着一幅画(地方 )从构成资料上看主语的能够由体词性词语充任也能够由谓词性词语充任.最常有的是体词性词语 (特别是名词 )充任主语 .比如 :A老师立刻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骄傲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子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广泛而有必定的限制.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 "" 使 " 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比如 :A谈谈简单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简单C洁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需E谦虚是一种美德F虚心令人进步骄傲令人落伍 .2 时间主语和地方主语(1) 时间名词地方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含代名词下同)相同也能够作主语.比如 :A 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 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 屋里能住十个人(地方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地方名词同人物名词一同出此刻句法构造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地方名词作状语 .比如 :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 (" 小王 "作主语 "昨天 " 作状语 )B这里我们放了好多书 (" 我们 "作主语 "这里 "作状语 )(3)时间名词地方名词和人物名词三者一同出此刻句法构造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地方名词都作状语 .比如 :昨天学校里学生放了假.(" 学生 " 作主语 " 昨天 "" 学校里 " 作状语 )(4)时间名词地方名词出现而人物名词不出现时间名词和地方名词一同作主语也称时地双主语.比如 :A 昨年世界上发生几件大事(" 昨年 " 和 "世界上 " 都作主语 )B 子夜楼上一声巨响(" 子夜 "和 " 楼上 " 都作主语 )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表示时间地方的副词和介宾构造一律不可以作主语它们只好作状语比如: A刚才走了 (" 刚才 " 作状语 )B在上周走的 (" 在上周 " 作状语 )C在门市部上班 (" 在门市部 "作状语 )第二假如主语 (人物名词 ) 省略了不要误把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地方名词看作主语.比如 :A( 你什么时候走)今日走 .B(我们一同商议一点事儿)屋里坐吧 .C(我们 )明日见 .A 例省略了主语" 我 "B 例C 例省略了主语 " 我们 ".(二 )谓语谓语和主语相对表达陈说的内容能回答 "怎么样 /是什么 "之类的问题 .从构成资料上看谓语有谓词性的也有体词性的 .最常有的是谓词性词语充任谓语 .比如 :A 会议开始了 (动词作谓语 )B 主席作报告 (动宾构造作谓语)C 秋收立刻结束(谓词性偏正构造作谓语)D 我们把仇敌打得溃不成军(谓词性偏正构造作谓语)E 大伙儿坐在台前看表演(连动构造作谓语)F 我们选他今世表(兼语构造作谓语)G 这酒劲儿大 (主谓构造作谓语)H 北方干燥南方湿润(形容词作谓语)体词性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必定形式.比如 :A他广东人B这间房屋三扇门C今日礼拜三D他厚脸皮E那个战士挺高的个儿DE. 体词性谓语有的表示判断如例A; 有的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如例BC; 有的是描绘性的如例由时间名词数目构造或数目名构造构成的谓语其前面能够出现副词比如:A今日刚礼拜三B今日都礼拜三了C每人恰好两本D他才二十岁E这间房屋就三扇门(三 )宾语1宾语的种类. 宾语与动词性宾语是动词性成分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能够回答 " 谁 /什么 " 之类的问题成分相对待 .从语义上看宾语能够是动作的受事施事工具地方结果等 .比如 :A 他读英语 (受事 )B 我家里来了客人(施事 )C 他写毛笔 (工具 )D 我住四楼 (地方 )E 发明计算机 (结果 )一个及物动词能够带各种各种的宾语如"打球 "的 " 打 "就能够有 :" 打篮球打半场打联防打主攻手打时间差打短平快打奥运会打北京队打决赛打世界冠军" 等等此中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 .从充任宾语的资料看宾语能够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类 .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任还是谓词性词语充任取决于支配它的动词 .有的动词要求带体词性宾语如 "提升水平 "" 培育人材""买书 "" 来了三个人 ".有的动词要求带谓词性宾语如" 感觉痛苦 "" 显得快乐 "" 主张改革 "" 严加.比如 :防备 "" 加以批评 "" 予以打击 ".有的动词既能够带体词性宾语又能够带谓词性宾语A 喜爱英语喜爱学英语B 爱书爱喧闹C 担忧他担忧失事D 研究方案研究如何安排工作E 同意他的做法同意去黄山春游F 开始新的生活开始上课2 双宾语"" 有的动词能带双宾语一般是前一个指人叫近宾语后一个指事物叫远宾语 .如 " 她教我们数学我们 "是近宾语 " 数学 "是远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如 " 问教欠还交租给送赠输赔奖告诉讨教称骂托 " 等 .这种动词有的要求两个宾语同现缺一不可以如 " 称他老大哥 "; 有的能够不带近宾语如" 借 (他 )五块钱 "; 有的能够不带远宾语如 "告诉你 (一个好信息 )";有的后边能够只出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如 "教我们 "" 教英语 "" 教我们英语 ".假如远宾语较长近宾语以后也可用逗号或冒号分开分开后还是双宾语 . 比如 " 小王告诉我们火车明日上午九点开出 ".但假如近宾语后边出现了动词便构成了连动构造了不再是双宾结构 .比如 " 小王告诉我们说火车明日上午九点开出 "." 告诉 " 和 "说 " 各自带宾语前后构成连动构造. (四 )补语。
现代汉语句子结构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句子结构解释汇总
汉语作为一种动态、多样的语言,其句子结构也同样丰富多彩。
本篇文档梳理了常见的汉语句子结构,并对其做出了简明扼要的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句子结构。
1. 主谓结构:简单的句子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2. 主谓宾结构: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宾语可以是名词、
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不定式等。
3. 主谓宾补结构:在主谓宾结构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宾语补
足语,用来补充说明宾语的内容。
4. 主谓宾定结构: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构成,定语用来
修饰宾语。
5. 主谓双宾结构:由主语、谓语和两个宾语组成,分别是直接
宾语和间接宾语。
6. 主语从句结构:由一个句子作为另一个句子的主语。
7. 宾语从句结构:由一个句子作为另一个句子的宾语。
8. 定语从句结构:由一个句子作为另一个句子中的定语。
9. 状语从句结构:由一个句子作为另一个句子中的状语。
10. 并列复合句结构:由两个或更多句子组成,通过并列关系连接起来。
11. 复合句结构: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从句可以是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以上是常见的汉语句子结构,掌握这些基本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希望本文档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现代汉语概述范文
1现代汉语概述范文现代汉语作为汉语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国内流行的使用语言。
它是在简化汉字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而成的。
现代汉语具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词汇特点和语音特征。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现代汉语进行概述,并探讨其特点和演变过程。
首先,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明了。
它采用主谓宾的基本结构,具有时间、方式、动作等多种补充成分。
在句子构成中,通过词语的排列和词序的变换可以表达丰富的语义。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灵活多变,同时也体现了其独特性和发展性。
其次,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丰富多样。
以汉字为基础的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多样,包含了大量中文词汇和外来词汇。
汉字的演变和造字法则为现代汉语的词汇表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汉语的词汇还受到语境和文化的影响,因此呈现出多样的形式和含义。
现代汉语的词汇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历史传统。
再次,现代汉语的语音特征独具一格。
其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语音体系。
现代汉语的声音清晰、抑扬顿挫,具有明显的语音特点。
同时,现代汉语的语音特征受到方言和口音的影响,呈现出多样且富有变化的特色。
现代汉语的语音特征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和语言演变的过程。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是一种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语言形式。
在其不断演变的过程中,现代汉语保留了古代汉语的传统特点,同时吸收了外来语言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简单明了、词汇丰富多样、语音特征独具一格,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性的结合。
现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将继续受到语言学家、文化学者和社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的语言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形式,在中国国内拥有广泛的使用群体和推广渠道。
它的语法结构、词汇特点和语音特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性的结合,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特点。
现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将继续受到关注和研究,为中国的语言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汉语言文学结构类型
汉语言文学结构类型
现代汉语结构类型: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述)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等等。
1、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的词组成的短语,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2、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的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顷手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左边的一组都是由定语合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右边的一组都是由状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
3、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一起组合成的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春正。
4、后(述)补短语。
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
起补充说明扒乎悔作用的的成分是补语。
左边的一组都是由动词及其补充成分的一起组成的动补短语,右边一组都是由形容词及其补充成份一起组成的形补短语,它们一起统成为后补短语。
5、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6、介宾短语。
介宾是介词和后边的宾语一起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句法规则以及句子的语义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语法分析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解释语法现象,还能为语言教学、翻译等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从句子的结构、短语的构成和句法关系等几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的语法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句子结构的分析。
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一般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主语通常位于谓语的前面,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状态的承受者。
谓语是句子的核心,通常表示动作或状态。
宾语则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对象。
句子还可以包含状语、补语和定语等成分,它们用来修饰主语、谓语和宾语等。
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其次,我们来看短语的构成。
短语是句子的组成部分,由一个或多个词构成,表达特定的意义。
现代汉语的短语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等。
名词短语通常由一个名词和其修饰语构成,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等。
动词短语由动词和其修饰语构成,可以表示动作的性质、方式等。
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和其修饰语构成,通常用来修饰名词。
副词短语由副词和其修饰语构成,通常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通过对短语的构成和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语法结构。
最后,我们来看句法关系的分析。
句法关系是指句子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
现代汉语的句法关系主要有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状关系等。
主谓关系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主语是谓语的承受者或执行者。
动宾关系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动词表示动作,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对象。
定状关系是指状语和其修饰语之间的关系,状语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方式、性质等。
通过对句法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总之,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句法规则以及句子的语义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通过对句子的结构、短语的构成和句法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法现象,为语言教学、翻译等提供理论支持。
(完整版)《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香港"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一句法结构的分类(一)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1主谓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3偏正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5联合结构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A同位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B连动结构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D紧缩结构两个成分之间常有关联词语连接其间有并列递进假设条件等复句所具有的语义关系.例如:不是阻碍而是推动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你不说我也知道非去不可走了怎么办越来越好(二)从句法结构与别的词或句法结构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上看大致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的.1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炒菜的锅"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可以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炒菜的锅坏了"也可以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我要买炒菜的锅".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包括:A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高高的白杨树新生事物我们的家园新书B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老人的幸福内心的痛苦第三者的出现他的演出C以体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北京上海和南昌今天或明天这个和那个语言文学D"的"字结构.例如:老李的走在最前面的我的新的E同位结构.例如:首都北京队长李明工人周大勇我们的数学老师王宁2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经常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主要包括:A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踏实地工作能够克服非常紧张最快B以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边说边笑讨论并通过平凡而伟大美观大方C动宾结构和补充结构分析情况打排球放好走出去D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上山采药开车去那儿请他跑一趟让我进去E主谓结构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例如:大家讨论他很了解身体很好队伍整齐句法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例如"心灵的窗户"这个句法结构从内部结构关系看是偏正结构;从外部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是体词性句法结构.此外还有一种修饰性句法结构它的特点是不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类结构主要包括介宾结构和数词与动量词组成的数量结构.例如"关于改革的讨论""把东西拿走""去一趟".二句法结构的组合句法结构是词与词的组合但并不是任何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放在一起都能组合.它们的组合是有条件的;要构成各种句法关系还必须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一)组合的条件词与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们的组合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1语义上语义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在语义上要能互相搭配要合乎事理合乎习惯.例如可以说"吃菜""天黑了"不可以说"吃石头""天大了";可以说"很白""很高兴"不可以说"很雪白""很高高兴兴"为什么因为"吃石头""天大了"不合乎事理"雪白""高高兴兴"本身已包含了程度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这些也能从逻辑事理上去解释.有的组合只能从语言习惯上加以解释.例如可以说"吃香""喝西北风"不可以说"吃甜""喝东北风"这只能从习惯上去解释."吃香""喝西北风"是约定俗成的为大家所承认.而"吃甜""喝东北风"不合习惯因而也就不能成立.又如"好热闹"与"好不热闹"意思一样都是"很热闹"的意思.这种肯定式怎么与否定式的意思一样呢这都只能从语言习惯上找原因.2语法上语法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例如可以说"偶然事件""进行讨论"不可以说"偶尔事件""进行电影"这是因为:"事件"是名词只能受形容词的修饰不能受副词的修饰;"进行"要求带动词性词语作宾语不能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二)组合的手段词与词的组合会产生主谓动宾偏正等句法关系而要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必须借助一定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汉语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语序和虚词.1语序语序指词与词组合的次序.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不是随便组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才能产生特定的句法关系.例如"新年好"是主谓关系"好新年"则是偏正关系;"客来了"是主谓关系"来客了"则是动宾关系.另外要注意有的句法结构改变内部词的次序后句法关系不变这种次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或语用上的需要.例如"竹叶粽子"和"粽子竹叶"句法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只是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相同这种语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又如:A在篮球场上甲突然发现乙脸色苍白直冒虚汗便脱口而出"怎么了你"B我刚买到一本散文集秦牧的.A句正常情况下的语序是"你怎么了"B句正常的语序是"我刚买到一本秦牧的散文集".A句不用正常的语序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急迫心情B句修饰语后置是为了突出修饰部分.AB两句虽然改变了语序但与正常语序的句法关系相同.它们跟正常的语序不同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2虚词虚词也是表达句法关系的常用手段.偏正结构的偏项与正项有时要用"的"或"地"如"美丽的草原""公开的秘密""全面地掌握""深刻地领会".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常用"和""或""并""而"连接如"名词和代词""今天或明天""讨论并通过""纯洁而高尚".补充结构的正项与后补成分之间有时用"得"如"好得很""急得要命""听得入迷".(三)偏正结构和结构助词"的""的"是体词性偏正结构中最常用的虚词.偏项与正项之间有时必须用"的"如"吃的东西""父亲的母亲"其中的"的"不可少;有时用不用"的"似乎有灵活性.如可以说"好的天气""学习的时间"也可以说"好天气""学习时间"."的"在偏正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区别偏正关系和其他关系.例如:A高山湖泊高山的湖泊B写文章写的文章C我们工人我们的工人D敌人进攻敌人的进攻A区别偏正关系与联合关系B区别偏正关系与动宾关系C区别偏正关系与同位关系D区别偏正关系与主谓关系.2强调偏项的修饰性或领属性.例如:A折叠椅子折叠的椅子秘密武器秘密的武器历史事实历史的事实他哥哥他的哥哥国防建设国防的建设办公制度办公的制度B日本西瓜日本的西瓜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英国朋友英国的朋友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上述例子里用"的"和不用"的"同样表示偏正关系.区别在于:A组不用"的"的整个结构结合得非常紧密;用上了"的"偏项的修饰性就明显加强了.B组的"的"作用在于区别领属关系和非领关系.不用"的"的偏项和正项结合非常紧密可以看作固定结构用"的"的强调偏项的领属性.用日本西瓜种子种植的西瓜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可以叫"日本西瓜"不一定是日本出产的而"日本的西瓜"则是日本出产的.按照苏州园林的特色设计建造的园林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叫"苏州园林".而"苏州的园林"则是在苏州."英国朋友"指英国人而"英国的朋友"则是指英国人的朋友即其他国家的人."孩子脾气"意思是象小孩一样的脾气而"孩子的脾气"中的孩子则是定指的指某个或某些孩子的脾气.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必须有相对格式.如果没有相对格式也就谈不上区别作用.如"医院商店"与"医院的商店""我老张"与"我的老张""转让技术"与"转让的技术"在现实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是相对的格式.但是"男孩女孩""首都北京"就没有相对的格式"男孩的女孩""首都的北京".没有相对的格式也就无所谓区别了.强调修饰或领属性必须有平行的格式.没有平行的格式也就显示不出强调作用.如"木头房子"与"木头的房子""南丰蜜桔"与"南丰的蜜桔"在现实语言中也都是存在的它们是平行格式.而"过桥米线"(昆明一种小吃)"狗不理包子"(天津的一种包子)等就没有平行的格式不存在"过桥的米线""狗不理的包子"这样的说法.没有平行格式也就无所谓强调不强调了.在没有相对格式和平行格式的情况下就只有非用不可或不能用的规律了.形容词前面有副词修饰"的"非用不可.如"很好的天气"不能说成"很好天气".偏项为主谓结构时"的"非用不可.如"他学习的房间""麦子黄了的时节"其中的"的"不可省.正项为名词偏项为数量结构(不重叠的)时不用"的"如"一本词典""一斤白菜".四)联合结构的组合1组合条件从结构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词性功能的制约: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结构和功能都一致.例如:学习并讨论(动词+动词)语言文学(名词+名词)坚强而自信(形容词+形容词)一张张的笑脸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结构+体词性偏正结构)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结构相同有时只要功能相同或相当即使结构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也可以组合.例如:A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结构+动宾结构)B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无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兼语结构)C他是一位生活在群众中的热爱人民群众的武警干部.(补充结构+动宾结构)上例AC句中联合结构的组合项虽然词性结构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而可以相互组合.从语序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制约.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顺序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例如:A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教学大纲.(按时间顺序排列)B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顺序)C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D那些曾经观望怀疑摇头的同志只要尊重事实就会在生活本身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排列)E一个看来瘦削恬静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按感知的过程排列)F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崭新课题.(按感知过程排列)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位和正反等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上在前下在后;左在前右在后;肯定在前否定在后.固定结构的语序也不能随便变动.例如: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按主次排列)B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C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次序排列)D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相当于固定结构)E小张小刘下冰湖抢救落水小孩.(作者强调的重点是"小张"变动顺序则会改变原意)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例如: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桃儿杏儿梨儿"的排列顺序受到上文"桃树杏树梨树"的制约不可变动)B(现在人们再不用处在某种气氛的压抑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厅里透露几句声明不要外传的真话在私人房间里才掏出全部的心里话了.)而是可以在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议论国家的大事.("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排列顺序也是受到上文的制约不可变动.)从内容上看联合结构的结合项概念大小和分类角度必须一致不能相互包含相互交叉.例如:A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去了信心.("天险"与"雪山""大渡河"概念大小不一致不能组合.)B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青年"与"妇女""青年和妇女"与前面三个组合项概念交叉互相包含不能组合.)2连词"并而和或"动词的联合可以用"并"连接如"审议并通过".形容词的联合可以用"而"连接如"少而精""美而秀雅""单纯而伟大".名词的联合可以用"和"连接如"老师和同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还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连接动词一般需要共管一个宾语或者有共同的状语.连接形容词一般需要有共同的状语.例如:A我还要说明和补充几句.B我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C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并列的两项之间有时也可以不用"和".如"方针政策""语音语法".但如果不用"和"会产生歧义那就非用不可.如"学生家长"可以理解为"学生和家长"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家长".并列成分不止两项时习惯上只用一个"和"放在末两项之间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如果并列的几项是可以分组的可让"和"与顿号用来表明分组的并列关系.如"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理论和实践政治和经济"."或"表示选择关系可以连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如"男同志或女同志""同意或反对""正确或错误"._三句法结构成分句法结构内部的组合项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归为主谓动宾偏正补充等关系承担这些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句法成分.主谓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成分)有主语和谓语动宾关系的关系项有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偏正关系的关系项有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补充关系的关系项有补语和补语中心语.严格地说句法成分有上述十种分别配成五对.但为了简化关于句法成分的内容通常只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种句法成分在词组里是词组成分在句子里是句子成分.(一)主语1主语的类型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处所等.例如:他吃了西瓜(施事)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那个筐子啊只能装白菜(工具)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墙上挂着一幅画(处所)从构成材料上看主语的可以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最常见的是体词性词语(特别是名词)充当主语.例如:A老师马上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子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普遍而有一定的限制.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使"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例如:A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容易C干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要E谦逊是一种美德F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1)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括代名词下同)一样也可以作主语.例如:A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屋里能住十个人(处所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同人物名词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例如: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小王"作主语"昨天"作状语)B这里我们放了很多书("我们"作主语"这里"作状语)(3)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人物名词三者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都作状语.例如:昨天学校里学生放了假.("学生"作主语"昨天""学校里"作状语)(4)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出现而人物名词不出现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一起作主语也称时地双主语.例如:A去年世界上发生几件大事("去年"和"世界上"都作主语)B半夜楼上一声巨响("半夜"和"楼上"都作主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表示时间处所的副词和介宾结构一律不能作主语它们只能作状语例如:A刚刚走了("刚刚"作状语)B在上周走的("在上周"作状语)C在门市部上班("在门市部"作状语)第二如果主语(人物名词)省略了不要误把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当作主语.例如:A(你什么时候走)今天走.B(我们一起商量一点事儿)屋里坐吧.C(我们)明天见.A例省略了主语"我"B例C例省略了主语"我们".(二)谓语谓语和主语相对表达陈述的内容能回答"怎么样/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从构成材料上看谓语有谓词性的也有体词性的.最常见的是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例如:A会议开始了(动词作谓语)B主席作报告(动宾结构作谓语)C秋收即将结束(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D我们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E大伙儿坐在台前看表演(连动结构作谓语)F我们选他当代表(兼语结构作谓语)G这酒劲儿大(主谓结构作谓语)H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形容词作谓语)体词性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肯定形式.例如:A他广东人B这间屋子三扇门C今天星期三D他厚脸皮E那个战士挺高的个儿体词性谓语有的表示判断如例A;有的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如例BC;有的是描写性的如例DE.由时间名词数量结构或数量名结构构成的谓语其前面可以出现副词例如:A今天刚星期三B今天都星期三了C每人刚好两本D他才二十岁E这间屋子就三扇门(三)宾语1宾语的类型宾语是动词性成分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能够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宾语与动词性成分相对待.从语义上看宾语可以是动作的受事施事工具处所结果等.例如:A他读英语(受事)B我家里来了客人(施事)C他写毛笔(工具)D我住四楼(处所)E发明计算机(结果)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各种各样的宾语如"打球"的"打"就可以有:"打篮球打半场打联防打主攻手打时间差打短平快打奥运会打北京队打决赛打世界冠军"等等其中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从充当宾语的材料看宾语可以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类.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当还是谓词性词语充当取决于支配它的动词.有的动词要求带体词性宾语如"提高水平""培养人才""买书""来了三个人".有的动词要求带谓词性宾语如"感到难受""显得高兴""主张改革""严加防范""加以批判""予以打击".有的动词既可以带体词性宾语又可以带谓词性宾语.例如:A喜欢英语喜欢学英语B爱书爱热闹C担心他担心出事D研究方案研究怎样安排工作E赞成他的做法赞成去黄山春游F开始新的生活开始上课2双宾语有的动词能带双宾语一般是前一个指人叫近宾语后一个指事物叫远宾语.如"她教我们数学""我们"是近宾语"数学"是远宾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如"问教欠还交租给送赠输赔奖告诉请教称骂托"等.这类动词有的要求两个宾语同现缺一不可如"称他老大哥";有的可以不带近宾语如"借(他)五块钱";有的可以不带远宾语如"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有的后面可以只出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如"教我们""教英语""教我们英语".如果远宾语较长近宾语之后也可用逗号或冒号隔开隔开后仍是双宾语.例如"小王告诉我们火车明天上午九点开出".但如果近宾语后面出现了动词便构成了连动结构了不再是双宾结构.例如"小王告诉我们说火车明天上午九点开出"."告诉"和"说"各自带宾语前后构成连动结构.(四)补语补语是谓词性词语后边起补述作用的成分表示"怎么样/多久"等意思或者表示程度常常由"得"引出.。
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
2023-10-28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后附缀“是”的语义功能和语用价值 • 附缀结构“x是”的构成和语法功能 • 附缀结构“x是”的句法变换和语义关系 • 结论和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01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确认和强调
后附缀“是”用于对前面的内容进行确认 和强调,使句子表达更加明确和肯定。
解释说明
后附缀“是”用于对前面的内容进行解释 说明,进一步明确句子的含义。
转折
后附缀“是”用于表示转折关系,对前面 的内容进行否定或反驳。
引出新信息
后附缀“是”用于引出新的信息或观点, 使句子更加流畅和连贯。
后附缀“是”的语用价值
01
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对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 构“x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语 用和语法功能等方面。
02
03
研究焦点
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焦点逐渐转向 后附缀“是”的语法化、词汇化以及 历史演变等方面。
研究方法
01
语料分析
02
历史比较
通过大规模语料库的检索和统计,对 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的 语用、语法和语义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
研究展望
总结词
跨学科、精细化、动态化的研究前景
详细描述
本文对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结构“x是”的研究虽 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未 来研究可以进一步跨学科融合,借鉴认知科学、社会语 言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深化对后附缀“是”及结构 “x是”的理解。同时,可以对后附缀“是”的历时演 变、方言差异、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 精细化研究,以期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语言教育提供 更有价值的参考
现代汉语中的X化结构使用规则研究
现代汉语中的“X化”结构使用规则研究THE CONSTITUTENT STRUCTURE RULES OF X-HUAIN MODERN CHINESE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学专业2000级成方摘要“X化”是现代汉语中一个能产性很强的结构,但并不是任何“X”都能进入其中,本文旨在探讨可以进入“X化”结构的“X”的特点,从而考察现代汉语中“X化”格式的内部规律;“X化”产生并被广泛使用的时间并不长,有一个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正在生长中的语言现象,值得注意的是“X化”在网络汉语中的使用较日常交往中更为频繁,组合也更加灵活,本文将对“X化”的使用趋势作一个简单的预测;“X化”最初用于仿译英语中用派生法构成的术语,这种仿译形式形成后,在汉语中表现得十分灵活和能产,所形成的同类型说法的数量远远大于英语,这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种语言使用者不同的编码方式和着眼点。
AbstractAlthough X-HUA is a very active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not every X can be used in it. In this passage we want to discuss what characteristics X have when it is used in X-HUA .It is not very long after X-HUA was born and be widely used, we can say that it is growing, especially in the internet. So we want to forecast the future of its development. At last, since this grammatical form comes from English, by comparing the two languages, we can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ose two kinds of coding mode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ose two kinds of thinking.152引言现代汉语中的“~化”能产性很强,功能上也很有特点,近年来的使用频率日趋上升,“X化”结构的词几乎每天都在增加。
浅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
浅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浅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所谓“句法结构”是指词语和词语按照一定方式进行的有机组合。
如邵敬敏所言,“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结合体”。
在句法结构中,总是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而句法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也因此具有了两种不同的性质: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这就是句法构成成分性质的二重性。
1. 句法构成成分性质的二重性: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句法成分,即所谓的句法关系结构成分,往往用于承担句法结构内部组合项之间的关系,如主谓,动宾,偏正等等。
具体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等几种成分。
语义成分,即语义结构的成分,通常可分为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成分。
语义关系不同于句法结构关系,它是词语进入句子后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事实上或逻辑上的关系。
体现为动作--受事,施事--动作,等等。
如,我今天约了人。
主语状语谓语宾语施事时间动作受事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有时所体现的是句子表面意义,句法成分的位置会根据实际交际需要而发生改变。
因此与包含句子深层含义的语义关系相比,句法关系更为灵活多变。
如,“国军打了败仗”/“打了败仗的国军”,前一个句法结构的句法关系为“主谓”,而后一个句法结构的句法关系则为“偏正”,句法关系发生了变化。
但就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国军”是“施事”,“打”是“动作”,语义关系未发生明显变化,较为稳定。
2.句法结构成分二重性在句法结构中的体现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在句法结构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的非一致性以及语义指向和句法结构的不平衡性。
2.1 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的非一致性之前我们说到,句法成分主要分为主谓宾定状补等几种成分,而语义成分则划分为施事、受事、与事等几种语义角色。
句法成分中的主语通常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
谓语则与主语相对,表达陈述的内容,能回答“怎么样/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序特点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序特点现代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语法结构和语序特点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序特点,并分析其对汉语表达的影响。
一、语法结构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灵活,以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为主,但也存在一些特殊句式和结构。
1. 主谓宾结构主谓宾结构是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子结构。
主语通常位于句子的开头,接着是谓语动词,再接宾语。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这种句子结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2. 主谓补结构主谓补结构是指主谓宾结构的补充部分,用来描述或补充主语或宾语的属性、状态、特征等。
例如:"他被认为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这个句子中,"被认为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作为主谓宾结构的补充,用来描述主语"他"。
3. 主谓状结构主谓状结构是指在主谓宾结构之外,加入状语来修饰整个句子或者表达时间、地点、方式等信息。
例如:"昨天我在家里休息。
"这个句子中,"昨天"和"在家里"是主谓状结构,用来表示时间和地点。
4. 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句子或词组并列在一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例如:"我喜欢唱歌和跳舞。
"这个句子中,"唱歌"和"跳舞"是并列结构,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5. 从句结构从句结构是指一个句子中嵌套了一个或多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小句子。
从句可以分为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等。
例如:"我认识一个喜欢读书的朋友。
"这个句子中,"喜欢读书的朋友"是定语从句,修饰"一个朋友"。
二、语序特点现代汉语的语序特点主要体现在词序、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1. 词序灵活多变现代汉语的词序相对灵活,常用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
浅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
浅析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语义角度和功能角度。
从语义角度来看,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成分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它们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作为核心成分存在,负责表达主要的语义信息。
虚词则是没有具体意义的词汇,如介词、连词、助词等,它们在句法结构中起到连接、助词等作用,不负责传递具体的语义内容。
这种实词和虚词的二重性反映了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语义层次的不同。
从功能角度来看,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成分可以分为主要成分和附属成分。
主要成分一般指句子中起核心作用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它们在句子中具有独立的语法功能,并且可以进行独立的语义解释。
附属成分则是在句子中对主要成分起补充、修饰、限制等作用的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它们一般不能独立存在,必须附着在主要成分上。
这种主要成分和附属成分的二重性反映了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功能关系的不同。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成分的二重性体现了语义层次和功能关系的不同。
这种二重性的存在使得句法结构成分在句子中起到不同
的语义和功能作用,为句子的表达和理解提供了灵活性和多样性。
论现代汉语中的对称结构
论现代汉语中的对称结构现代汉语的特点包含: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
语音方面特点包括: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词汇方面的特点: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语法方面的特点:汉语缺乏形态,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等。
(一)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音节一般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稍微特殊的是零声母音节,不以声韵相拼的方法发音,总的来说,表现出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的音节特点,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现代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复辅音。
在一个音节内,无论开头或是结尾,都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
因此,汉语音节声在前,韵在后,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及结尾出现,音节界限分明,结构形式比较整齐,有别于英、俄等语言的两个乃至多个辅音相连。
(2)元音占优。
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存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从汉语音节女团的情况看看,汉语音节中可以没辅音,但无法没元音。
一个音节可以只由一个单元音或者一个为丛藓科扭口藓元音形成,同时,由为丛藓科扭口藓元音形成的音节也比较多,从辅音和元音的形成比例看看,元音占优,因元音就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小,韵多而声太少,听到出来嘹亮动听。
(3)有声调。
普通话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声调是汉语音节不可缺少的成分。
从功能上来讲,声调的主要作用在于辨别意义,声韵相同而声调不同的音节,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如“花、划、化”,声调还可以使音节和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如“jie” 是一个音节,而“ji’e”是二个音节。
从音响效果上来讲,声调不同调值不同,使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起伏,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于是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汉语的双声、叠韵、叠音等借助语音形式而催生的表达方式,就充分反映了汉语语音所含有的音节整齐、韵律人与自然、韵文曲折独有美感。
(二)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现代汉语“X于”结构性质的再认识现代汉语“X于”结构的成员复杂,既包括动词、副词等典型的词,又包括短语,还有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短语词。
以韵律特征分析为切入点,可以对“X于”结构形成新的认识:“X单于”符合标准音步的要求,构成标准韵律词;“X双于”构成超韵律词;“X多于”则是标准韵律词和超韵律词的结合。
标签:“X于”结构韵律特征音步韵律词“X于”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所包含的成员性质复杂。
如果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来看,其中有的成员是词,如“属于、关于”等,有的是短语,如“全神贯注于”,还有的成员性质介于词和短语之间,如“生于、致力于、集中于”等。
而说汉语的人仅凭语感又觉得这些结构似乎都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理解,这就涉及到汉语词语分界的问题。
要想给纷繁复杂的“X于”结构确定语法性质,从韵律特征分析为切入点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本文正是这方面的一次尝试。
一、音步与韵律词(一)音步韵律学中最基本的研究现象是“轻重”。
“把‘轻重’这种最基本的形式当作韵律现象中的最小的独立单位,叫做‘音步’”(冯胜利,2000:40)。
人类语言中的音步一般只有“音节音步”和“韵素音步”。
汉语以音节为单位组成音步,因此是音节音步。
现代汉语标准音步是两个音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音形式,包括双音词(如“语言”“研究”等)和双音短语(如“睡觉”“走路”等)。
单音步是“退化音步(Degenerate Foot);三音节音步是“超音步”(Super Foot)(如“副经理”“皮鞋厂”等);三音节以上的音节组合一般都是由标准音步和超音步组成的。
(冯胜利,2000:40~42)需要指出的是,音步是韵律学上的概念,是按照韵律结构划分出来的,与那些从句法层面来看的结构单位或是语义层面划分的语义单位并不是一回事。
音步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的单位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董秀芳(2003)就提出跨层音步是“与结构层次不一致的音步”,例如单音动词与紧接其后的介宾短语中的介词常常会发生跨层的音步组合(董秀芳,2003)。
本文所讨论的“X于”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于”从语义上本来和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但是在韵律上却与前面的单音动词组成一个音步,成为一个跨层音步。
(二)韵律词韵律词由音步构成。
汉语的标准音步是两个音节,因此标准韵律词也是两个音节。
单音节词不足一个音步,不合标准韵律词的要求;三音节的组合大于标准音步,也不合标准韵律,但可以构成超音步,进而构成超韵律词。
(冯胜利,2000:78)韵律词是韵律系统的产物,只要满足音步的就是韵律词,这有可能会包括句法层面的双音短语和双音词。
所以韵律词也就介于句法层面的复合词和短语之间了。
实际上这更符合汉语语感,因为汉语中确实存在许多“非词非语”以及“亦词亦语”的情况。
(冯胜利,2000:80)二、X为单音节的“X于”上面谈到汉语的标准音步是两个音节,因此最符合汉民族词感的是双音节词。
说汉语的人倾向于把双音节形式看作是词,哪怕在结构上应该看作短语的双音节形式,普通人还是更多地把它们看作词,如“吃饭”“喝水”等。
汉语词汇发展历史进程中,由单音词为主过渡到以双音词为主这一规律已经被学者们所认同。
对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大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都探讨过,这里主要从韵律角度来看X为单音节的“X于”(记作“X单于”)。
(1)她精于骑射,聪明过人,是井冈山区当时唯一识文断字的年轻女子。
(孙建三《银幕上的第一个“贺子珍”》)①(2)科学家们具有高于常人的更加广大的科技视野,在他们看来,人类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大胆地向已知领域提出怀疑并向未知领域作大胆的想象和探索,而好的科幻小说正是锻炼这种能力的良好场所。
(吴岩《科学家与科幻小说》)“精于”“高于”和“生于”“死于”一样,都没有被收进《现代汉语词典》,但根据一般人的词感,觉得它们更像是词而不是短语,为什么呢?这恐怕是由于它们都是双音节形式,构成了韵律学当中的双音节音步,成为标准韵律词。
冯胜利(2000)分析“放在”时认为它是“[动+[介宾]]”被重新分析成“[[动介]+宾]”的新构造(冯胜利,2000:150)。
“在”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动介兼类词,而“于”在古汉语当中也是一个高频介词,只是到了后来逐渐被“在”等新兴介词所替代,以至于现代汉语“于”如果单独作介词一般都只出现在书面语当中,但是在汉语发展史上“X于”结构也发生过类似的重新分析。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X单于”的韵律结构:PP是动词的论元成分,跟动词一起组成普通重音的范域。
在这个范域当中动词支配PP,而不是名词NP。
冯胜利(2000)指出,根据Chomsky的语障理论,PP是句法结构中的“最小的管辖域”(Minimal governing domain),在这一结构中,介词P是NP较近的支配者(closer governor)。
根据最简条件(Minimality),P阻挡了较远动词对NP的支配,构成一个“语障”(barrier),因此动词V无权参与对名词NP的支配,因而也就无法将重音指派给PP里面的NP。
(冯胜利,2000:151)当介词P黏附于动词之后,原来的P就变成了一个空位,那么阻碍动词对NP支配的语障不再存在了。
同时[V+P]组成一个独立的语法成分,也就是蒋同林(1982)所提的动介复合词。
这样一来,NP就可以通过这个复合动词得到它相应的重音了。
汉语的标准音步是两个音节,在句法/语义框架内标准音步提供了优先成词的韵律条件。
“X单+于”已经具备了句法和语义条件,同时又是1+1式的标准音步,因而呈现出强烈的词化倾向,整个汉语社团对这一类结构作为词的身份认同率也最高。
三、X为双音节的“X于”金钟赞(2004)把双音节的“X于”分为三种类型:①“OO+于”(出版于);②“O+(O+于)或O+(O于)”(不至于);③“O+O+于”(有助于)。
通过与“V 单+于”以及“V+在”的对比,他得出结论:②、③类型中“于”不能跟它后面的成分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重要的原因是“于”前面的双音节不能成词。
他认为比较合理的处理方法是“把‘不亚于、复归于、不限于、何至于’等看成一个结构。
”而类型①则是通过在句中与其他双音词的对称性分布,认定也应该看成一个结构,整体充当述语。
(金钟赞,2004)如果从韵律角度分析的话,也会得出与金文类似的结论,请先看类型①:类型①是一類能产的结构,许多双音词能进入这一结构当中。
如:集中于、耸立于、栖息于、忠贞于、献身于、游离于、热衷于、作用于、决定于、沉醉于、成立于、出身于……下面是金钟赞先生所引的例句(金钟赞,2004):(3)这个事件是发生在今年年初的二月,结束于三月。
(4)沉醉于足以让自己痴迷的美妙幻想中(《别拿隐私当回事》P210)上述几例中“于”后所接的成分大多是表处所、时间的成分,如“语言研究”“三月”,或者是表示某种抽象的状态或行为,如“足以让自己痴迷的美妙幻想中”。
虽然“发表”“出现”“沉醉”是典型的双音节词,自身可以构成一个标准音步,但是比较“X单于”结构,就会发现实际上这一类型的“X双于”同样也发生了重新分析,结果是“于”不能单独作介词,只能黏附于双音节动词,组成一个独立的结构。
所不同的是“X双于”的音组模式是2+1,是超音步,形成的就是超韵律词。
这也是为什么汉语社团的人会对“X双于”的词感比“X单于”的词感要差一些。
再来看类型②和③。
金钟赞(2004)把“复归于、不亚于、不限于、不至于、何至于、不属于”归到类型②;而把“有损于、有恩于、有求于、有助于、无助于、归咎于、归功于、归罪于、归因于、拒之于、失信于、得助于、置己于、莫过于”归到类型③。
(金钟赞,2004)我们认为金先生在类型③中所举的一些例子是值得商榷的。
“莫过于”结构应该是“表否定的副词性语素+X单于”,与“不属于”等类似,应属于类型②。
另外,“拒之于”“置己于”这两种形式明显是文言句式的遗留,它们的使用范围只限于带有文言色彩的语体,因此应该按照古汉语的格式把它们分析为三个独立的单音词。
由于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我们重新归纳了这两个类型:类型②:a.不甘于不利于不便于不同于复归于……b.不属于不善于不限于……c.不至于不亚于不下于何至于不屑于……先来看②c的情况:《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这几个词条:不下于:①不低于;不比别的低:这种自来水笔虽然便宜,质量却~各种名牌。
②不少于;不比某个数目少:新产品~二百种。
也说“不下”。
不至于: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他~连这一点道理也不明白。
……不屑:①认为不值得(做):~一顾|~置辩。
也说不屑于。
②形容轻视。
……既然《现代汉语词典》把它们列为一个词条,那么说明大家基本认可它们是词。
当然,从韵律的角度来说,它们有三个音节,不是标准韵律词,而是超韵律词。
“不亚于”和“何至于”虽然没有收进《现代汉语词典》,但许多学者都已经看到了它们的结构整体性。
如:(5)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是否正确,自我检查的重要性不亚于做作业,养成这个习惯将会受益无穷,这样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6)“争、让”棉鞋之间的冲突,秀秀感到老师秦秀云真挚无私的爱,而情不自禁地叫出了一声“妈”,这些场面感人至深;至于主抓教育的支委郑昌生在了解到女教师对发展山村教育的一片红心后的“赔情”的场面,也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赔情”,至少这不亚于廉颇对蔺相如,或魏绛对程婴的“赔情”。
(《人民日报》1995年1月)②a中的例子都可以作两种分析:“不(复)+X于”或者“不(复)X+于”,两种分析的语义相同。
我们倾向于前一种分析,“于”在这里是个不能自由成词的语素,必须先依附于X,组成一个整体再与不(复)结合组成更大的结构体。
两可的分析充分说明了这三个语素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结合的紧密度。
因此把②a 分析为超音步,形成超韵律词,这也符合汉语社团的人的语感。
②b与②a情况不同,它们只能作一种分析:不+X于。
董秀芳(2003)认为“否定词可以与其后的动词性短语组成一个更大的动词性短语”(董秀芳,2003)。
如:不买雨伞不买/雨伞(空格表示结构分界;“/”表示音步之间的界限)在这一结构中,“不”和“买”重新组成一个双音节音步,“不买”和“雨伞”就重新组成2+2音组模式。
该文还提到“当结构的整体数目是三音节时,不管组成成分与整体的句法功能一致不一致,总有可能组合成一个音步。
因为三音节是一个音步可以容纳的长度,在没有更好的选择时,三音节超音步就被采用”(董秀芳,2003)。
“不属于”是三音节结构,符合超音步的条件,因此和②a一样,成为超韵律词。
当然也应该看到②b与②a存在着差异,把②b分析为超韵律词的认同感肯定会低于②a,原因就在于②b“不属于”中的“不属”,不像②a“不利于”中的“不利”一样能够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