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的课程理论泰勒RWTyler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概論

課程的定義 課程結構

課程理論的兩個典範
課程設計與實施
課程改革的因素
課程決定與課程控制
課程的定義
將課程視為目標。
將課程視為計畫。
將課程視為學科教材。 將課程視為學習經驗。
將課程視為目標
課程是教育體系、政府或社會大眾期
望的教育成果或學生產生的改變。

泰勒的課程理論

泰勒認為課程發展步驟如下: 1)確立教育目標 2)安排許多以目標為焦點的學習經驗 3)有效組織學習經驗(活動安排) 4)評鑑目標與結果的一致程度

為確立教育目標必須分析: 1)學生的活動、興趣與問題 2)當代社會狀況、成人的活動 3)知識內容
對科學化理論的批評

將學生視同工廠生產的標準化產品,忽視人 的自主性,易流於灌輸與訓練。 過份依賴既定目標,易忽視目標外的學習。 容易忽略較抽象的情感、價值領域的學習。 強調社會生活狀況的分析結果,屬於理想層 次的經驗可能被排除。

課程結構


正式課程
外顯課程 實有課程 非正式課程


學校課程
空無課程
潛在課程
課程結構

實有課程 學校中實際發生的課程,例如數學、英文 、國語文、健康與體育、輔導活動、運動 會、各項才藝競賽等。

空無課程 應當有而沒有的課程;很重要,但又懸缺 的課程。 例如情意與鑑賞方面的課程。
實有課程

非正式課程 不列在日課表上,但學校會不定期實施 的,如運動會、園遊會。
空無課程

空無課程:應當有而沒有的課程;很重要, 但又懸缺的課程。如情意與鑑賞 方面的課程。 造成空無課程的原因: 1)課程設計者對某項目標的偏廢。 2)課程未能配合社會變遷的速度。 3)因意識型態而將某些不合於支配階級利益 的內容刪除。
潛在課程幾乎包括學校教育整個過
程,舉凡儀式、典禮、規則、師生 互動、教科書,無所不在。
研究者需深入教育現場進行實地研
究,才能瞭解學生與環境的互動方 式以及學生自行建構的意義。
課程設計與實施

課程設計的意義 由課程的許多來源中分析出希望學生學習的目標, 選擇合宜的材料,並作適當的組織。
課程設計的理論取向 學科中心 主張應由文化中選擇精華,納入課程傳遞給下一代 。學習有價值的知識,是學生受教育的主要目的。 學科中心的教材組織,常見的有分科、廣域(如社 會科、自然科)、融合課程(唱遊)的形式。
意安排,有的是學校內外偶然因素 或情境的影響。有的來自學習材料 ,有的來自學習過程。
課程的定義
課程可從兩方面來看:

從課程設計者角度而言,課程是依據預定目 標,使學生獲得特定學習經驗的一套計畫或 教材。 從學習者角度來說,課程是學生從課程設計 者特意安排或無意圖的學習材料及實施歷程 中,所獲得的合乎目標或目標以外的經驗。

外顯課程 學校根據某些公開的教育目的所設計的 教育內容,這些學習目的與內容均是明 顯為人所知的課程。可分為正式課程與 非正式課程。 潛在課程 隱藏在學校教育措施中,目的較不為人 所知,卻以潛移默化的力量影響學生的 情感、態度的課程。如身教、境教。

外顯課程

正式課程 列在日課表上的教育內容,如數學、英 語、國文等。在一定的修業年限內有固 定的時數、教材有連續性、有既定的評 量程序。
泰勒的課程理論
泰勒(R.W.
Tyler)是近代課程科學化 理論的領導者—被尊為「課程之父」 1.目標應來自學生與社會需求 2.學習經驗應與目標相關 3.活動應統整為教材 4.教學結果應該評鑑。
泰勒將課程發展分為四個要素:
泰勒的課程理論

1949年出版「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書 中討論的課程理論,被稱為泰勒法則(Tyler Rationale) 課程發展需解決的基本問題 1.學校應達成什麼教育目標? 2.學校應提供何種教育經驗以達成目標? 3.如何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驗?(活動) 4.如何決定這些教育目標是否達成?(結果評鑑)
再概念化學派

潛在課程 指學生在學習環境中所學習到的非預期或非計 畫的價值觀念、規範、態度。 潛在課程的探討層面 1)學校教育的脈絡:包括師生互動、教室安排 比馬龍效應 2)整個學校的運作過程:如儀式、典禮、規則 3)潛在課程的意圖:有意、無意、惡意(刻意教 導順從)、善意(境教、身教)。

再概念化學派
巴比特與查特斯視學校如工廠,學生為
原料,理想成人為成品,教師是操作員, 課程是任何可以轉變原料(學生)為產品 的東西—即所謂的「工廠模式」。
原料
工廠生產流程
標準化產品
學生
學校教育過程
理想成人
科學化理論的課程觀
課程設計的過程
詳細分析人類活動的各個領 域,找出課程目標,再依據 目標安排一連串活動。

課程理論的典範
科學化理論
倡導人:巴比特、查特斯、泰勒 從科學化理論、工廠模式思考課程
再概念化學派—潛在課程理論
1970年代初興起,從哲學與社會學角度 思考課程與社會、政治、經濟結構的關 係。
科學化理論的課程觀
巴比特於1918年出版「課程」一書,被
視為第一本致力於課程科學化的專書。
查特斯出版「課程建構」一書。
重視最終結果的分析,並以此引導教
育活動、判定教育工作績效。
例如,師培課程旨在培養優質且具教
育愛的學校教育師資。
此目標劃定了學習的活動與輪廓。
將課程視為計畫

課程是為達成教育目標而擬定的系統方案 或策略 。 大至一個國家的課程政策、法案與指導原 則,小至教室內的課程安排方式,都是課 程計畫。 例如九年一貫所依據的中小學課程綱要; 學校的日課表、課程進度、活動設計。

再概念化學派

要求跳脫科學化理論的技術模式,重新思考 、反省、解釋課程內涵,賦予課程新概念。 從哲學與社會學角度,思考課程與政治、社 會、經濟結構的關係,探討整個大社會結構 對課程的控制作用,及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師 生對意義的創造。


Baidu Nhomakorabea
強調潛在課程的探討。
再概念化學派
高中課程綱要(民87) 國文科選文標準: 足以體認中華文化 建立民族自信 喚起民族意識 配合國家政策


視課程為學科教材
課程是有系統的學科知識與具體的
學習材料 。
課程指某個學科、該學科的知識結
構、教科書、習作、教學媒體等。
此定義是最為一般大眾理解的課程
意義。
視課程為學習經驗
課程是學生學到的經驗或結果,唯
有學生真正獲得經驗,課程才有實 質意義(從學生角度來談)。
學生獲得的經驗,有的來自學校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