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的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b940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e.png)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交通运输业的组成部分和各种运输工具的分类。
3.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和意识,了解交通运输业对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特点。
2.交通运输业的组成部分和各种运输工具的分类。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交通运输业对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特点教师引入:通过展示一张交通繁忙的城市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指的是人们以交通工具为中介,运输货物和人员的经济活动。
2.交通运输业的特点:高度依赖于技术、安全性要求高、服务性要求强、与城市规划紧密相关。
教学活动:1.学生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就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特点展开讨论,并做简单的报告。
2.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
第二课时:交通运输业的组成部分和各种运输工具的分类教师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交通运输业的组成部分和各种运输工具的分类。
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业的组成部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管道运输等。
2.各种运输工具的分类:汽车、火车、飞机、船只等。
教学活动:1.观看图片和视频:教师播放相关图片和视频,学生观看并描述每种运输工具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2.分组展示:学生按照各种运输工具的分类,分成小组进行展示和讨论。
第三课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教师引入:通过图表和数据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快速增长、技术进步、绿色环保等。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化、高速化、多元化等。
教学活动:1.数据分析:教师准备一些交通运输业相关的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2.学生小组展示: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展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c969e412ba0d4a7303763a6e.png)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知识目标1.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并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2.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学难点“六纵四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准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特点等资料。
教师:中国铁路分布图,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及空白中国政区图。
第1课时交通运输业和主要铁路干线【课程导入】在乡间公路两旁我们经常能看到“要致富先修路”的标语,也就是说,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教学过程】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课文中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师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
需指出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部分。
2.分析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时,从实例人手。
【出示板书】一、交通运输业【教师补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在不同时期长度的对比;不同时期各种运输工具数量的对比,说明它们增长相当迅速。
(2)从地区分布上看,交通于线不断向内地和边疆延伸。
(3)目前还存在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运输业,尽管50多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
为此,国家仍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
【出示板书】——交通运输业是经济的“先行官”【出示板书】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教师活动】展示我国青藏铁路的相关图片,引出在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展示投影】展示“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情况,与学生一起在图上找出“六纵四横”铁路干线。
在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铁路线的起止点及经过的省级单位和主要城市以及主要地形区。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60e1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d.png)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交通运输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养,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交通运输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兴趣,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交通运输的认识和感受。
2.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2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陆上、水上、空中交通运输的特点和区别。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3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从人力运输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
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交通工具的演变和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4.交通运输业的现状(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现状。
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观点交流,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的思考和关注。
5.交通安全教育(3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交通安全知识和技巧。
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养。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方案。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交通运输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应对交通事故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是否能够准确回答问题。
交通运输业的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c986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1.png)
交通运输业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介绍交通运输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等。
2.交通运输工具:介绍各类交通工具的种类、特点和使用场景。
3.交通运输的组织和管理:包括交通部门的职责、交通管理制度和交通规则等。
4.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环保:引导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和交通环保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和相关法规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交通工具的能力,了解交通规则和事故预防知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际案例分析,主动探索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知识。
2.多媒体教学: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交通运输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角色扮演:设计交通运输员、交通警察等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管理的重要性。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交通枢纽、交通设施等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交通运输业的实际操作和管理情况。
5.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分组完成交通运输案例分析、交通规则制定等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积极参与讨论、观点合理、态度端正等。
2.作业评价:布置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实践评价:通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和情境中的表现和处理能力。
4.学习成果展示评价:要求学生制作交通运输实践手册、交通安全宣传册等,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总之,交通运输业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公共责任感,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465594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a.png)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是学生在学习了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后,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关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素材,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评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发展,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
2.难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如何评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教学法:学生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分组讨论的教室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37ae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4.png)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交通运输业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和物资的流动。
为了确保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安全,有必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教学。
本文将结合交通运输业的特点,设计一节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了解和安全意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基本分类和运作模式。
4.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1.引入教师以一个引人入胜的视频或图片展示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该行业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认识交通运输业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特点,重点强调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总结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和优势。
3.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运作模式教师介绍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分类,如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并详细介绍每一种运输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
接下来,通过图片和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和流程。
4.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为了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活动:1)播放一段交通事故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事故原因和如何避免类似事故。
2)组织学生参观交通安全教育基地或者请交通警察来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和法律。
3)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交通场景,提前预测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
5.教学评估为了检查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理解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评估活动:1)针对交通运输业的选择题测试,检查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分类能力。
2)分组进行小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交通运输方式研究其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展示和答辩的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3)交通安全知识问答,让学生回答一些与交通安全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教学资源和工具1.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和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2e96d64693daef5ef73dac.png)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篇一: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讲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主要产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下面开始上课。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对,说明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说成就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的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大家阅读p102页文字,说出中国交通运输业取得的成就。
板书:说成就中国的交通运输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发展中仍然是一个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把都把交通运输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二)析特点主要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他们的运输工具各不相同,运输特点也各有特色,请根据你的认识,对比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工具和特点。
出示小黑板表格过渡:现在我们清楚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根据不同的客货要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下面就让我们小试身手:(三)交通方式选择大家把课本翻到p109,根据不同的客货要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过渡:在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下面我们重点研究一下我国的铁路运输(四)识路线1.首先大家阅读p103中国铁路线图,找出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2.下面大家跟随老师一起画出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五纵四横+青藏铁路+京沪高铁+胶济铁路3.大家在自己画的铁路干线上标注出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4.注意铁路线的交点,也就是铁路枢纽5.为了更好的记忆中国铁路线图,老师给你编成了口诀,大家齐声读小黑板口诀中国铁路干线长,五纵四横汇成网。
京包包兰黄河北,陇海兰新东西长,京沪京九京哈广,太焦焦柳运煤忙,宝成成昆连沪昆,青藏铁路达边疆。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下面我们要学会应用,1.我们准备到北京去,我们应该乘坐哪条铁路的火车?2.我们准备到昆明去旅游,应该乘坐火车通过哪些铁路线?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在小组内交流,并把收获向同学们汇报。
《交通运输》 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fe20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03.png)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和主要方式。
(2)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交通运输的关注和重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1)理解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灵活选择最优的交通运输方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交通运输的视频,如繁忙的港口、飞驰的列车、川流不息的公路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交通运输。
2、讲授新课(1)交通运输的概念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讲解交通运输的定义: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2)交通运输方式①公路运输展示公路运输的图片,介绍公路运输的特点,如灵活性强、适应性强,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但运输量相对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②铁路运输展示铁路运输的图片和数据,讲解铁路运输的特点,如运输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但灵活性较差。
③水路运输展示水路运输的图片和视频,介绍水路运输的特点,如运输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④航空运输展示航空运输的图片和航班信息,讲解航空运输的特点,如速度快、效率高,但运输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大。
⑤管道运输展示管道运输的图片和示意图,介绍管道运输的特点,如运输量大、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可靠,但只能运输特定的货物,如石油、天然气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第三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08441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1.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以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的分布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主干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分布,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交通运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他们对交通运输业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分布;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知水平;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高他们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的分布;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分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对交通运输业的认知水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交通运输业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病例分析材料;3.安排好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完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使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分布。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知,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8285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0.png)
〖师〗总结识记铁路干线的关键“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六纵四横的格局”。并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104活动第一题。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师〗多媒体出示火车及铁轨、汽车和公路、帆船和水体、飞机和天空、石油或天然气与管道。注意:左面一排是交通工具,右面一排是场地,要求搭配错乱,让学生连线。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过程、策略):
初中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授课周次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特点。
2.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理解记忆我国几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4.尝试动手绘制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图,并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师〗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呢?
〖生〗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师〗〔补充〕书上的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是比较专业的。同学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去理解。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交通运输业是与农业、工业并列的产业之一,包括客运和货运两种方式。
〔提问〕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师〗〔提问〕我国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呢?那种运输方式的地位最突出?
〖生〗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其中,铁路的地位尤为突出。
〖师〗〔提问〕目前我国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六纵四横”格局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的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
4.3交通运输业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同步教学设计(湘教版)
![4.3交通运输业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同步教学设计(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e8ec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c.png)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地理核心素养、信息素养、创新与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作用、分类和发展,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学会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培养信息素养;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交通运输观念,培养对交通运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3. 交通运输业的分类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交通运输业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几种方式。例如,铁路运输是以铁路为运输工具,将货物或人员从起点运送到终点的方式;公路运输是以公路为运输工具,将货物或人员从起点运送到终点的方式;水运是以水路为运输工具,将货物或人员从起点运送到终点的方式;航空运输是以航空器为运输工具,将货物或人员从起点运送到终点的方式;管道运输是以管道为运输工具,将气体、液体等物质从产地输送到消费地的运输方式。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交通运输业的知识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交通运输技术概述》:本书介绍了各种交通运输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等,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交通运输技术。
4.3 交通运输业 课时1 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_1
![4.3 交通运输业 课时1 教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_1](https://img.taocdn.com/s3/m/9857dd6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3.png)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业》课时1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中国交通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结合中国铁路分布图,了解中国铁路交通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增强爱国情感。
(区域认知)2.通过图文分析对比,能够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综合思维)3.结合相关材料和地图等信息,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地理实践力)4.结合中国交通分布图,探究影响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的原因,树立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教学重点】中国的主要铁路干线,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中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和视频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中国公路,走遍中国500万公里。
生:观看视频师: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公路里程仅约8万公里。
经过一代代修路人70余年的努力,中国公路不仅突破了各种工程困难,不仅穿越了丰富多彩的景观,更是覆盖了边境的角角落落。
如今,中国的公路超过500万公里,公路在中国大地上四处铺陈,交织成一张密布的巨网,首尾相连足以绕行地球130圈。
我国为什么要执着于修公路?公路的修建对于区域发展具有什么影响?生:各抒己见【设计意图】结合中国公路修建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工程奇迹,从视频中感受到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还能学习中国工程师的工匠精神,敢于挑战苦难,不怕艰苦,勇于奋斗的精神。
二、新课讲授师:交通运输的概念是什么?生:思考并回答。
师: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师: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方面?生:举例说明。
师:交通运输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例如从重庆到北京人和货通过货车、飞机、船舶、火车进行联系。
交通运输业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公开课】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公开课】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b6f41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d.png)
《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3、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重点】: 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主要铁路干线空间位置的记忆。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海南地方特色小吃“糟粕醋”图片引入,有一座新通车的大桥就被网友戏称为“糟粕醋大桥”,你知道是哪座桥吗?呈现海文大桥图片,以及文昌铺前镇当地因大桥通车后的热闹街景。
让学生领悟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要致富,先修路”,具有先行发展的地位。
【自主学习】:浏览课本P101-P103,思考:1.什么是交通运输业?2.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用到公路运输,那它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吗? 创设矛盾、疑问,以此引出——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铁路运输具有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的特点,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播放视频《观礼中国——铁路发展》,体会中国高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小组讨论】:阅读“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总结铁路分布疏密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呈现“中国地势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作为引导)最后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铁路建设比较早,发展速度比较快,铁路网密集;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城市、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铁路建设比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铁路网稀疏。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第103页地图及导学案(见附页)中图文资料写出以下主要铁路干线的起止点城市,并在图中圈出来。
(思考铁路线命名有何规律?)10分钟的小组合作探究时间,教师下去引导学生识图。
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成员分享查找结果:师生问答,共同小结出铁路干线命名规律:大多各取起止点当中一个字或者简称命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c2ab1c1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2.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功能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一次重要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较为关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功能;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规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知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增强环保意识,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功能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规划及实际问题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和功能。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图片、图表、案例等丰富内容的课件。
2.教学案例:收集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教学素材:准备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视频、新闻等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习兴趣。
如展示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航运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功能。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d40314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3.png)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主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交通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较为抽象,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交通运输业了解有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案例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交通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案例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地图、案例、多媒体课件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https://img.taocdn.com/s3/m/210265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6.png)
交通运输业设计说明本节课我们以读图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学生自学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地位、概念,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成就;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生自主学习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根据运输任务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工具;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运输业的发展成就。
3.据图了解中国主要铁路线和铁路枢纽,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4.结合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1.据图了解中国主要铁路线和铁路枢纽。
2.结合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难点:结合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脱贫致富靠发展,发展先行是交通。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用俗语导入,引起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交通运输业的地位教师:交通运输业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阅读教材第101、102页,读图4-30、图4-31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图4-32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的增长、图4-33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回答下列问题。
(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2)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按时间顺序)。
学生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学生2:交通运输业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e7083c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7.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认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交通运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交通运输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方面的了解较为有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认同,增强学生的交通运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分布和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战略规划。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和资料,包括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分布图、发展历程等。
2.准备案例素材,如某城市的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企业的运营情况等。
3.分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以及评价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资料,呈现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呈现的资料和地图,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09adeb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5.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材从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教材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及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中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规划与建设。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状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交通运输业有一定的认识。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和地位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进一步系统化。
此外,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认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3.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地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交通运输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讨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调查法:让学生课后调查所在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资料和案例,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规划。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a0512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6.png)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主要方式以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能够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兴趣和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业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2)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运用。
(2)分析交通运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主要方式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交通运输案例,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变化,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繁忙的交通场景视频,如高速公路上的车流、火车站的人群、港口的货轮等,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关注和兴趣,提问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初步印象和感受,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知识讲解(25 分钟)(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主要方式向学生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即使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生产部门。
介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分别阐述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数据等资料,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根据地图说出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要的铁路干线名称、分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教学难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名称。
三、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中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教学重点,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总结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课堂上多用实例练习加以巩固。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需要给学生提供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以及充足的练习,帮助他们去理解和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和分布。
例如,可以设计虚拟旅行,让学生在模拟旅行中掌握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也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铁路干线空白图让学生填图。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老师:播放音乐“我要去x藏”,同时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青藏高原上的铁路、当地的特有动物──藏羚羊、牦牛,以及拉萨布达拉宫。
【设计意图:音乐轻松、优美、欢快,可以舒缓情绪,放松心情。
这些音乐、图片,为进入新课做了铺垫,同时也为后面的一个教学环节的完成埋下了伏笔。
】
引入新课
老师:我们现在去x藏拉萨困难吗?都有哪些交通方式呢?在众多的交通运输方式中,我们如何做好最佳选择和线路换乘呢?为什么青藏铁路修了那么久?铁路的修建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交通运输”这一节。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例子形象地告诉学生,x藏那么遥远的地方,那么难修的路段,不仅路通了,而且交通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说明我国的交通运输也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完善。
】
讲授新课
老师:大家想一想,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管道
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老师:你出去旅行时,经常选择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说一下你选择这种交通工具所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大家可能会考虑价格、时间、速度、运输重量、物品特性、距离等因素。
老师:现在我们现场举行一场开心辞典的交通版:选择出不同运输方式的速度、载重量、和价格排名。
学生:速度: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价格:飞机>汽车>火车>轮船;载重:轮船>火车>汽车>飞机。
【设计意图:为学习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依据做好铺垫,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
活动:分组讨论并说出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依据。
1.两箱急救药品从乌鲁木齐运到北京。
2.两吨活鱼从密云水库运到北京。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济南。
4.3000吨大米从武汉运到上海。
小结: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航空;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途选择公路运输,长途且数量大选择铁路运输;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水运或铁路运输。
过渡: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构成了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老师:给出数据,看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占比例最大?让学生读图4.4,说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的特点。
同时给学生出示我国地形地势图、资源图、人口密度图等,讨论这样的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学生:铁路运输占比例最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组讨论:铁路干线的分布主要受制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势、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密度、民族团结等,形成了我国铁路干线分布东密西疏的格局,同时,西部地区的铁路干线也在不断完善。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前面几章所学内容的一个综合回顾,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
老师:你知道铁路干线是怎么命名的吗?下面我们来看几种铁路干线的命名方式。
京沪线:采用起讫点的城市简称命名。
湘黔线:采用起讫点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简称命名。
兰新线:采用起讫点城市和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首字命名。
老师:除了这几种命名方式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命名方式。
例如,陇海线的由来。
“陇”是甘肃旧称,“海”是连云港明清时期旧称,以前连云港称为“海州”,这些称呼沿用下来继续使用。
请同学们再补充几个你所知道的铁路干线的命名方式。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例子出发,知道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及几种命名方式。
】
老师:给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上的重点站名,让学生回答铁路干线名称,在图中找出来,并说出铁路干线的延伸方向。
延伸方向不同的铁路干线用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1.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
2.北京、商丘、南昌、赣州、深圳、香港(九龙)
3.北京、天津、秦皇岛、锦州、沈阳、长春、哈尔滨;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韶关、广州
4.焦作、洛阳、襄樊、枝城、怀化、柳州
5.宝鸡、成都、西昌、昆明
6.北京、大同、呼和浩特、包头;包头、银川、兰州
7.连云港、徐州、商丘、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嘉峪关、哈密、乌鲁木齐
8.上海、杭州、鹰潭、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学生:南北铁路干线:京沪线;京广线─京哈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设计意图:通过站名,学生比较容易找出铁路干线来,另外加上首尾站名,学生能够总结出铁路干线命名的方法。
】
老师:知识运用:
1.从北京去上海看世博会要走哪条铁路线?
2.从北京去广州看亚运会要走哪条铁路线?
3.从北京去香港购物需要走哪条铁路线?
4.从北京去哈尔滨看冰雕乘坐哪条铁路线?
学生:分别是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的旅游实例,学生比较容易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对铁路干线的理解和运用。
】
加深应用:如果我们要从哈尔滨到南京、从乌鲁木齐到成都、从武汉到贵阳又需要经过哪些铁路干线呢?
学生1:京哈线─京沪线
学生2:兰新线─陇海线─宝成线
学生3:京广线─湘黔线
【设计意图:这些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物,学生很熟悉,比较感兴趣,学习起来也很轻松愉快。
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学生对铁路干线的了解,为后面学习铁路枢纽做好铺垫。
】
过渡,引导:从上面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有时我们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不只经过一条铁路干线,有时需要在一座城市中转,这个中转的城市就成了两条甚至几条铁路干线交汇的地方,我们称它为交通枢纽。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交通枢纽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转换灵活,方便。
老师:请同学们看看地图,你能找出几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吗?分别有哪些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
学生:北京(京沪线;京包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哈线等);郑州(京广线,陇海线);株洲(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兰州(包兰线;兰新线;青藏线)。
过渡:有的同学已经发现在铁路干线中还出现了高铁。
高铁的发展证明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现有哪些高铁呢?你能找出起讫点相同的铁路干线与高速铁路吗?
学生:有京广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沿海高铁(前三条高速铁路的起讫点与铁路干线的起讫点相同。
老师: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活动:综合应用──我的出行我做主。
1.我要去x藏
2.我来当导游
要求如下。
1.从北京去x藏途中要去西安看兵马俑,去洛阳看牡丹和龙门石窟?应该怎么安排旅游线路呢?
2.说出自己的家乡(或籍贯)在哪里?可以选择哪些铁路干线到你的家乡旅游?顺便再请你介绍一下你家乡的旅游景点。
学生1:可以坐京广线在郑州换车,坐陇海线到西安,再坐青藏线到拉萨,回来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坐青藏线、包兰线、京包线到北京(返回时换乘路线少)。
学生2:我的家乡在兰州,可以乘坐京包─包兰线(北京学生)到我的家乡旅游……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一方面强调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
】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为学生做了大量铺垫,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效果也不错,最后到落实环节,学生都能轻松掌握相关知识。
因为本节课容量较大,时间方面还要斟酌,拓展环节需要根据班级学习情况而定。
总之,这节课的落实要结合生活,将抽象的铁路干线内容生活化、有趣化,将知识点落实,真正做到内容有趣、课堂有效、后续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