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课堂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2019年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第二课堂论高校隐性课程建设
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已经启动,而大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便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特征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精神和特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高校受到了一些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但课堂教学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知识接受中心”的模式,大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一、从高校课堂观的改革说开去
高校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师生学术共同体,改革高校教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教师及管理者进一步确立新的教学观、课堂观。大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授方法,开启智慧;教师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育者。同时大学生又处于从“读书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因此,大学的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基于以上观念,大学教学的职责与大学教师的角色在范围上正在扩大,在内涵上正在逐步延伸,因此高校的课堂绝不应仅仅囿于传统的教室课堂(第一课堂),更应包括第二课堂――教室的空间环境和教学心理环境的延展,即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所以改善大学教学,理应从更为开放、深刻的层面去审视,结合影响教学效果最明显的大学课程体系,针对校园精神文化的
大学隐性课程规范与规划应逐步受到重视。
二、高校隐性课程的价值
课程是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或主要途径,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存在于教育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何种类型、层次的高校,都会开设许多不同名目的课程,表现为有明显学习材料(如教科书)依据的各门科目、各项学科及其教学安排,这些都构成了一所大学的显性课程系统。而与此相对的便是隐性课程系统。隐性课程,是一个相对术语,又常常会被称为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等,它一般不在正规课程计划中凸现,也不一定需要正式课程来实施,常以间接的、暗示的形式渗透在教科书、教学活动及校园文化背景等教育环境中,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知识、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通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学校环境,精神文化氛围及人际交往,隐性课程得以体现和强化。这些方面无不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人格健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会制约着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在隐性课程的关注内容中,校园精神文化又是最为核心的范畴,在大学校园中,精神文化是校园各种主体人在校园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维特性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学校文化传统、学术品格、学风教风校风等。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无形的、蕴藏着育人价值的课程资源,精神文化被大学生群体所认同、接受并力行传播、传承,这一教化功
能的发挥是大学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
因此,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除了正式的显性课程以外,隐形课程也是完整的学校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是改善大学教学品质过程中另一大“立足点”和“创新点”。
三、隐性课程构建与创新
(一)校园精神文化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正如上文的界定所述,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发展、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等多方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课程体系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改变着校园精神文化。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影响着学校课程体系,尤其是在当今教学管理制度下,这种影响力更加持久和深远。当前大学实行学年制向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转变是大势所趋,学校开设有许多的选修课程,学生有选择课程的自由。无论是学校选修课程体系还是学生课程的选读,都深受校园精神文化的影响。某些前沿性、创新性选修课程的开设,就深深体现出教师的知识底蕴、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也会影响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更不能忽视的是,学生的价值观念、学习定位及人生理想、学习风气等因素同样影响着大学课程的修习,深受学生拥护的课程一定渗透着大学生群体着力关注、渴求的知识境界和精神力量,否则便是没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
纵观来讲,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课程教学质量影响着学校的课
程体系建设,影响着教风和学风,又进一步制约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没有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支持,就意味着精品、深度课程的缺失,缺乏厚度的教学也注定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品格。
(二)找准契机,构建与创新校园隐性课程
1、传承文化理念,发扬传统的教学定位
从本质上看,创新教育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文化又是讲求传承基础上的延续性。所以大学教学实施改革与创新,必须重视创新赖以生长的基础土壤,即强化经典的民族文化及传统观念。
大学独特的精神文化,植根国家、民族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文化一词自古就有“以文教化”及“人文化成”的意思。《易?象》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都表现了我国先人以人文培养人,教化人的思想。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取自于我国的《周易》一书。离开传统民族文化的根基,去自行创建大学的精神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关注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审视我国传统文化中可资利用、借鉴的宝贵财富,加以强调。如传统文化中“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事业执著精神,“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的自觉意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诚信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理应将这种精神文化通过大学教育和课
程教学活动,内化为大学的精神文化,使之成为大学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与此同时,精神文化对于学校竞争力的提高也应引发足够重视。作为大学竞争力的源泉,大学精神文化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提倡“兼容并包”,在教育活动上打破学术门户之别,任教唯贤,创造出全新的校园“精神文化”,即“科学与民主”、“个体精神自由与独立”,为北京大学适应时代变革提供了新的文化理想与新的创造力,使北京大学历经百年而不衰;清华大学重视“通才教育”的现代办学理念,校长梅贻琦先生实行“校长治校”“民主治校”的教、学理念,开创了清华严谨治学、精于学术的优良校风,成为清华最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此外“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的哈佛大学校训,更是充分体现了探求真理的“大学精神”。前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谈到大学精神文化时曾说“有继承才有发展,学校需要风格,风格来自于传统”。种种事实表明,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长期积累的结晶,是继承优良传统形成的独特风格,作为大学持久发展的生命之源,更是大学竞争力之本。
2、加强校风建设
校风,是学校隐性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大学的精神境界、学术及文化氛围。校风是由“教风”“学风”两方面组成的,二者均能明显地内化于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