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地理等压线小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压线小专题
一、关于等压面与等压线之间的联系
1、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2、近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3、近地面气压一般要高于高空气压,两者名称相对,即低空为高压,则近地面为低压。

4、等压面(垂直方向上)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二、重点掌握等压线
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各点的连线。

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要识别气压系统(场)的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风速)及风向,最后分析天气状况及变化。

分析等压线图基本思路如下。

1、等压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压。

(2)气压梯度全图一致,相邻的两条等压线其气压梯度相同。

(3)等压线均为闭合曲线(对于某区域呈半闭合)。

(4)等压线不相交不重叠。

(5)等压线越稀,则气压梯度越小,反之越大。

2、判断气压系统的基本形式
根踞團中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傀上圉2
(1)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2)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脊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高指向低处为高压脊线)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槽线: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其数值由低指向高处为低压槽线)
(5)鞍部:两个高压脊与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鞍部为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3、判断风力大小(风速)及风向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2)不同等压线图上,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压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

(3)作出风向:先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再作出风向。

(4)判读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

①高空面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②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③台风(气旋系统)
在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断,首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
等压线垂直),再加上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运动方向垂直),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如在近地面,则还会受到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
向相反)的作用,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成约30--45左右的夹角。

因此,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如在南半球,则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4、分析天气状况及变化
(1)高压(反气旋)系统: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一一天气晴朗
(2)低压(气旋)系统: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一一中心附近天气阴雨
(3)高压脊:从高压脊线向两侧离散一一附近天气晴朗
(4)低压槽:从两侧向低压槽线辐合一一附近天气阴雨
(5)判断季节月份: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高压强盛,为1月份,北冬南夏;亚欧大陆或北美大陆低压强盛,为7月份,北夏南冬。

5、锋面气旋的判读
(1)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系统(气旋),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如图中HD KD 线。

(2)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图中A H、F为偏南风,K、C为偏北风。

让半碌冥地区气压
(3)判断冷暖气团:图中A、H、F在锋面南侧,来自低纬地区,气温较高,为暖气
团,K C在锋面北侧,来自高纬地区,气温较低,为冷气团。

(4)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HD为暖锋,KD为冷锋。

锋面都随气流呈反时钟方向移动。

(5)天气状况: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
地理专题练习一一等压线图之一
、单项选择题
读8月份中纬度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 1 —3题。

4 •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1.图中P、K处分别是
A.冷锋、冷锋B .冷锋、暖锋
2.
F图为2006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
)
.暴雨
百帕) ,H、L 分别表示高、低气压。

读图回答4—5题。

()
C .暖锋、暖锋D
3
.
该天气系统在1—7处的剖面图正确的是(
A.伏旱 B .寒潮 C .沙尘暴D
A. P A >P B >P C >P D
B. P D >P C >P B >P A
C. P C >P D >P B >P A
D . P B >P A >P D >P C
13 .若C 处气压中心位于亚洲内陆,并达到强盛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日地平均距离大于 1.5亿千米
B .该海域对流层厚度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C 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D .济南市的昼长夜短,盛行东南季风
14 .分析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 ,下列气压场中,易出现左图中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D
④ 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③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 C.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D 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读等值线(单位:百帕)全球分布图,图中 6.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6时 B . 8时 C. 12 时 D . 18 时 7. 此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福建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 好望角盛行西风 C. 南极中山站科考繁忙 D. 墨累---达令盆地的牧民正在剪羊毛 &图中甲地为我国重要的稻、麦产区,与该 地正相对(以地心为对称)的地球另一端的农 业地域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MN 为晨昏线,据此回答 6 — 8题。

右图为“某地高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 — 10题。

9. 该地可能处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 •赤道上空 D.无法判断 10. 下列说法符合上图的是( A.
东北气流为下沉气流 B. 西北气流周围处有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 C. 高空没有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 该地此时受低压控制 图2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

据图 回答11 —13题。

11. 该海域位于 A.南半球低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北半球中纬度 12. 若A 、B 、C 、D 四处的气压值分别
是 P A 、P B 、P C 、P D ,贝U
一凤宓
读某区域某月等压线图回答15—17题:
15. 此时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 .东非高原上动物正向北迁徙
B .亚马孙河进入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繁茂
D .中国北极黄河站进入极昼期
16. 如图所示①地的天气状况是
A .炎热干燥
B .阴雨连绵
C .天气晴朗
D .狂风暴雨
17. 此时C地的盛行风向不可能的是
A. 60°N附近海域B .
15°N附近海域
C. 15°S附近海域D .
60°S附近海域
二、双项选择题
21.右图是某海域等压线分布图,
A .大于1006
B .小于1004
C .小于1006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 西南风D.南风
18.“非典型肺炎”首先在我国广东发现,2003年2月开始向全国传播。


性肺炎的主要传播是近距离飞沫传播,通风的环境最不利于它的传播。

布状
况(单位:百帕)中最不利于“非典型性肺炎”病菌传播的是(
专家研究认为非典
下列四种气压的分
P的气压值可能是
读图回答19 —20题:
20.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iriii
1 W2
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22 - 23题。

D. 大于1004
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22 - 23题。

22 •图示地区是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七月份
D .一月份
23. 此时,是我国东部地区
A .台风多发季节
B .寒潮多发季节
C.多雨季节
D .北方沙尘多发季节
读“温压场配置垂直剖面示意图”,完
成24 —25题
琴压面------- 等温线
暖高压暖低压泠高压暖
低压
① ② ③ ④
24. “温压场配置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上题中正确的气压场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B .南北纬30o附近C .南北纬60o附近D .极地附近
图7为某日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26 —27 题。

26. 下列四个城市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A .扬州
B .长沙
C.哈尔滨 D .石家庄
27. 图示天气状况出现时,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强的是丙地
B. 甲、乙、丙三地都是晴朗天气
C. 甲地刮西北风,乙地刮偏北风,丙地刮偏东风
D. 甲、乙、丙三地温度最高的是丙地
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图(其中数值为气压值,
2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处为暖气团控制,①处为冷气团控制
B .①处盛行偏北风,②处盛行偏南风
C .锋面甲为暖锋,乙为冷锋
D •锋面乙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29. 该天气系统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 .位于南半球中纬度
C •中部区域盛行上升气流
D•外围区域盛行上升气流
三、综合题
30. 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M地以南山脉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山脉起伏和缓,试简述其成因。

⑵试比较图中河流R东、西两岸支流的水文特征。

(提示:从水量、含沙量、水位季节变化和落差等方面比较)
(3) 图中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4) 图中的洋流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冬季更为明显,试根据提供的信息。

该洋流对图中
大陆东岸气候的影响,夏季较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⑴阿巴拉契亚山脉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内部,长期经受外力(流水、冰川)侵蚀作用,所以,山脉起伏和缓。


支流水量含沙量水位季节变化落差
东岸大小小小
西岸小大大大
(3)乳畜业气候冷湿,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城市、人口集中,市场
需求量大;交通便利。

(4)墨西哥湾暖流夏季,大陆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大陆东岸盛行东南风,风从海
P1>P2>P3,回答第28—29 题。

洋吹向大陆,东南风经墨西哥湾暖流增温增湿后到达大陆东岸,所以,夏季墨西哥湾暖流对
大陆东岸的气候影响大;冬季,大陆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大陆东岸盛行偏北风(西北风), 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所以,冬季墨西哥湾暖流对大陆东岸的气候影响小。

31. 读某区域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C之间的气压梯度约为多少?图示季节,加尔各答市的常见气象灾害是什么?-此时,我国的一艘商船由广州去法国,经过北印度洋时的航行情况如何?
(2)该区域内的河流水文上有何共同特征?各条河流的上游河段均受何种外力作用?
(3)B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的是哪一风景区?如何观赏该景观才能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4)C省应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加快经济发展?
(5)该区域正在拟建一条“泛亚大铁路”。

该铁路建设时所面临的主要自然难题有哪些?试分析修建该铁路对我国的意义
参考答案:(1) 1.8帕/千米暴雨洪涝、飓风逆风逆水
(2)水位季节变化大,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都没有结冰期流水侵蚀
(3)桂林山水乘船沿水路观赏
(4)发挥气候暖湿的优势,大力发展花卉及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加强磷矿、有色金属、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和水能等开发;积极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自然难题: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需跨多条
大江大河。

意义:形成新的出海通道,加强我国与东南亚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加快湄公河流域丰富资源的开发;促进西南对外开放,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带动西南的经济发展。

32、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

(1) 若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
A .低矮的山地
B .凹陷的洼地
C .低缓的平原
D .宽敞的高原
⑵从风向、风速、风的性质等方面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3)图中B、C两处锋面中,实际存在的是 ______ 锋面,说明判断的理由。

参考答案(1)A (2) 从风向上看,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从风速上看,甲地
等压线稀疏,风力小,风速慢,乙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风速快;从性质上看,甲地风温暖湿润,乙地风寒冷干燥(3)B B 锋面位于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气压低,气流
向中心辐合,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而C锋面位于高压脊上,高压脊

近,气压高于两侧,.气流向外围辐散,没有气流相遇,不能形成锋面。

(1) 图中天气系统多出现于 _ J 月,7月)前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
为_____ 风。

(2) 甲、乙、丙、丁四处,当前可能出现逆温现象的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递增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
(3) 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下降到1015hp,由此判断,这段时间北京市风向和风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若此时北京正遭沙尘暴的影响,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 )1,西北(偏北)(2) 甲,乙(3) 风向自西北转东北,风力加大(4 )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西北地区受高压控制,天气干燥;西北风把西北干早地区的沙尘输送到北京等地
34 •下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已知X>Y,回答问题。

(1 )图示季节,我国黄河科考站的昼夜状况如何?此
时黄河的水文特点怎样?
(2) 图中A地平均年降水量为11000mm B地平均年
降水量在500mm以下。

试分析两地降水差异的原
因。

(3) 甲、乙两个半岛地形上有何不同?农业生产上有何相同点?
(4)图示区域自然灾害有何特征?
参考答案:(1)黄河科考站昼长夜短(答出现极昼亦可) 黄河正值汛期,水量大,含
沙量大(2) A地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南季风影响不到B地,故降水较
少(3)甲半岛地形分三部分:北为山地,中为平原,南为高原;乙半岛地形崎岖,山河
相间,且南北纵列。

两半岛农业上均为水稻种植业,且均有种植园农业(4)该地地处亚
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火山、地震频繁;地形复杂、多暴雨,是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地处印度洋沿岸,频遭台风袭击;海底地震发生易形
成海啸危害。

35•读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⑴等压线P的值为_____________ 。

(2) 画出C、D、E三处风向并写上名称。

(3) A处形成低压、B处形成高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 C、D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
参考答案:(1)1012 (2)画图略C东南季风D东南信风E西南季风(3)A : 副极地地区气流辐合上升,形成低压; B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高压,再加上是
副热带地区,气流以下沉为主(4)C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D是由副热带
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信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