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7-10-10T10:01:06.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作者:唐榕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蓬勃发展,现浇混凝土施工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然而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通病。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北京市 100036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的蓬勃发展,现浇混凝土施工在桥梁结构中应用的越来越多。然而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通病。本论述就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成因及防治的措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研究与分析。首先,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然后根据现象找本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最后,基于对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缺陷;施工质量;防治措施
1质量通病成因分析
1.1蜂窝、麻面、孔洞
产生原因:现浇模板施工中,模板的质量对浇筑的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没有妥善对模板进行处理,模板表面清理效果不好或模板内附有杂物,振捣过程中就会出现混凝土水分流失的现象,也就导致部分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另外,在实际的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如果加水量控制不够合理,就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达标,不均匀的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导致蜂窝的形成;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具体的浇筑方式不达标,浇筑效果不好,部分混凝土出现离析,也会导致蜂窝与麻面的产生;振捣的效果不好,时间过长或过短,同样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不但影响混凝土的功能性还会导致混凝土的安全性不达标,导致隐患的产生。
1.2漏筋产生原因
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漏筋;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漏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位移,因而造成漏筋。
1.3混凝土强度偏低产生原因
导致混凝土强度偏低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设计中。如果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没有严格地对原材料进行检测检验工作,尤其是集料的强度和级配等,如果集料的强度偏低,会引起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另外,砂石中的含泥量过大或水泥的量不够,也会导致的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情况。配合比设计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关键,在实际配置过程中,如果水灰比控制不合理,同样会引起混凝土强度偏低的情况。搅拌不合理同样也会导致混凝土强度偏低的情况,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地按照设计流程进行原材料的添加。
1.4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产生原因
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使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印痕;模板没有支撑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撑面不够,以致在浇筑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模板平整度差;在结构物混凝土浇筑时,两侧模板没有设置拉杆;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筑,只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
1.5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影响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1.6外形尺寸偏差(现象:表面凹凸、整体歪斜、轴线位移)产生原因
在实际现浇筑施工中,如果模板的控制不够合理,就有可能导致模板发生变形的情况,进而导致偏差的情况发生,制约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另外,模板的设计不够合理,可能会导致模板的刚度和强度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浇筑过程中一旦混凝土到达模板后,就可能会导致模板整体出现变形的情况,进而导致施工的整体质量不能达标。下料方式同样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如果下料方式过猛,再加上混凝土自身的重力因素,就会对模板的冲击过大,导致模板受到影响,产生变形或是破坏。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放线误差过大,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2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预防措施
2.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完成对模板的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模板的清理和润湿工作,并避免模板内部残留积水,保障混凝土的缝隙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混凝土在实际的搅拌过程中,按照先砂石集料,再水泥、水、外添加剂这一流程完成对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地控制搅拌时间,并保障混凝土能够搅拌均匀,通常情况下,搅拌时间控制在1~2 min。下料过程中,需要对下料的高度进行控制,避免其>2 m,尽可能采用振动溜管进行下料工作。振捣时,同样需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避免振捣过程中,出现振捣时间不够或是过多的情况,确保模板中的混凝土均匀分布。通常情况下,振捣的时间控制在20-30s左右,振捣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具体现象进行控制,出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或是出现气泡的情况,就可以停止振捣工作。
2.2漏筋
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级配的混凝土料,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筑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动棒进行振捣。
2.3混凝土强度偏低
为了完成对混凝土强度偏低的情况控制,需要合理地展开混凝土集料的检测检验工作,通过试验室检验的方式,完成对原材料的检测检验工作,完成对集料的筛选工作,避免砂石的含泥量和含水率超标的情况,保障混凝土的强度。结合混凝土的实际情况,需要合理地展开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采用多次强度试验和抗压实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设备标准。落实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2.4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现浇混凝土的表面不平整的情况,需要合理地展开对振捣工艺的控制,可以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完成振捣施工,对振捣深度和振捣间距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振捣深度控制在0.2 m,间距控制在0.05 m。针对表面不平整的情况,需要合理地展开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展开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