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上教学设计:时间单位的换算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时间单位的换算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时间单位的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9669e06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2.png)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的大小关系。
2.使学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明确相邻的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3.使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会正确换算。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准备钟表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旧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秒的知识,现在来看一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1.钟面上有______个大格,______个小格,每两个大格之间有______个小格。
2.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______分。
3.1时=______分1分=______秒要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学生答题的同时,可以利用手里的钟表学具给大家演示。
(二)情境导入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谜语,三个好兄弟,整天绕圈跑,老三走一圈,老二挪一格,老大动一毫。
老大走一圈,便是大半天。
这里的老大是什么?老二又是什么?老三呢?预设:老大是时针,老二是分针,老三是秒针。
师:它们分别记录时、分、秒。
二、探究新知师: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师:知道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时间单位的换算)1.探究:2时=______分出示【学习任务一】。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时=60分,那2时等于多少分呢?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得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适当板书。
预设:我是这样想的,60+60=120,所以2时=120分。
师:为什么用60加60呢?预设:因为1时=60分,2时是2个60分,所以将2个60相加,即60+60=120(分)。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评价,同时提醒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有理有据)2.探究:3分=______秒,1分40秒=______秒出示【学习任务二】。
1.2《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4d2c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5.png)
1.2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时间单位的换算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单元1.2《时间单位的换算》。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将不同时间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情景,如: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刷牙洗脸需要10分钟,吃早餐需要20分钟,然后去上学。
让学生思考:小明从起床到上学一共用了多少时间?2. 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时、分钟、秒钟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方法。
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钟。
4.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一个典型例题,如:小明看一本故事书需要30分钟,请问他看这本书需要多少秒钟?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巩固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1. 小明跑步需要40分钟,请问他跑步需要多少秒钟?2. 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请问一节课有多少秒钟?6. 合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各自的时间单位换算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时间单位换算关系:小时:分钟:秒钟 = 60:1:602. 换算方法: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七、作业设计1. 小明散步需要20分钟,请问他散步需要多少秒钟?2. 一部电影的时间是90分钟,请问这部电影有多少秒钟?3. 小华每天晚上8点钟睡觉,睡9小时,请问他第二天早上几点钟起床?2. 答案:1. 20分钟 = 1200秒钟2. 90分钟 = 5400秒钟3. 8点钟 + 9小时 = 17点钟,即下午5点钟起床。
《时间的换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的换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7414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3.png)
《时间的换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时间的换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的单位换算,如何将小时换算成分钟,分钟换算成秒,以及秒换算成分钟。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时间的单位换算,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记忆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换算,我准备了一些时间换算的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种时间单位和它的下一级单位,比如一张卡片上写着“1小时=60分钟”。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张时间换算的卡片,上面写着“1小时=60分钟”,我让学生观察这张卡片,并提问他们:“你们知道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2. 讲解:我解释了时间的单位换算,如何将小时换算成分钟,分钟换算成秒,以及秒换算成分钟。
3. 例题讲解:我给出一个例子,比如“如果一个电影是2小时40分钟,那么它等于多少分钟?”我让学生一起回答,然后我再解释答案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出了几道时间换算的题目,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时间的单位换算公式,让学生可以随时查看。
6. 作业设计:我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题目是“如果一个篮球比赛是40分钟,那么它等于多少秒?”答案是“2400秒”。
六、作业设计如果一个篮球比赛是40分钟,那么它等于多少秒?答案是2400秒。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时间单位换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随堂练习也完成得很好。
但是在课后,我也要提醒他们,时间单位换算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经常使用,希望他们能够在生活中也灵活运用。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们可以去了解更多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比如日换算成月,月换算成年等等。
《时间的换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的换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8a1d6a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7.png)
《时间的换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时间的认识》第二节《时间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2. 教学难点:理解1时=60分、1分=60秒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钟或电子钟、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闹钟或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时间相关的图片,如古代的日晷、现代的挂钟、电子表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进而引入课题。
2. 探究: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钟表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时、分、秒。
然后分组讨论,探究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1分=60秒的规律。
4. 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换算基本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时间换算接力赛”,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换算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换算》2. 主体部分:(1)时间单位:时、分、秒(2)换算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换算方法及实例七、作业设计1. 基本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换算。
2. 提高题: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一些时间换算的应用题,让学生解决。
3. 拓展题:研究古代的时间计量工具,了解时间换算的发展历程。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时间单位时、分、秒换算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三上《时间的换算》教案
![三上《时间的换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f339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1.png)
三上《时间的换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时间单位时、分、秒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秒与分、时之间的换算。
2. 灵活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时间换算相关图片、例子。
2. 教学道具:钟表模型、计时器。
3. 练习题:时间换算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时间换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样计算时间的?引入本课《时间的换算》。
2.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讲解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示例演示秒、分、时的换算过程。
4. 互动提问提问学生关于时间换算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换算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布置时间换算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实践活动,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时间换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2. 引导学生将时间换算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安排日程、计划活动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时间相关的知识,如时间的历史、时间计算工具的发展等。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16ed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c.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重点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学前准备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二、探究新知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711北京10:22沈阳北当天19:29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37de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b.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
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时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对时间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时间的计算方法。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在前一节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理解比较难,可能还不能一下掌握。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
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2时=()分(1)教师:1时=?(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乘以2=120分(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2分=()秒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2f8d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0.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有亲切感,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
(操作演示)(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
即:12-9=3(小时),3+6=9(小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材P6~8练习一。
教学目标: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时间单位的换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时间单位的换算》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b1858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5.png)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间单位的换算》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3. 时间单位换算的应用教学重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2. 时间单位换算的应用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理解2. 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时钟模型3.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时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时钟,回顾已学的关于时间的基本知识。
2. 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那么这24个小时是如何划分的呢?3. 学生回答:一天有24个小时,每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
4.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换算过程。
3. 举例讲解时间单位换算的应用,如: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2分钟等于多少秒?4.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巩固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总结时间单位换算的注意事项。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强调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醒学生要注意单位换算的准确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略)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时钟模型和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能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1.2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4db1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5.png)
1.2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2 时间单位的换算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时间单位的换算”。
学生将学习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子钟、计时器、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情景: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他需要花费30分钟洗漱,15分钟吃早餐,问小明什么时候可以出门去上学?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发现需要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小时、分钟、秒进行换算?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然后,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1)小明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他需要花费30分钟洗漱,15分钟吃早餐,问小明什么时候可以出门去上学?(2)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30分钟,问它行驶了多少公里?5. 小组合作学习:(1)妈妈从下午2点开始做饭,用了1小时30分钟,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吃饭?(2)一辆火车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问它行驶了多少公里?六、板书设计时间单位换算:1小时 = 60分钟1分钟 = 60秒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2节的相关题目。
2. 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a76b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b.png)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例1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已经掌握的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2.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借助钟面模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帮助学生理解经过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探究找到解题方法,即“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教师准备 PPT课件、钟表学生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PPT课件)1.出示复习题。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1圈是( )分钟。
(3)1时=( )分(4)1分=( )秒2.出示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交流: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古诗?你是怎么知道的?(2)小结:这是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光阴就是时间。
3.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
⊙探究新知1.学习例1。
2时=( )分想:1时是60分,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做一做。
(1)5时=( )分,怎么想?[用5个60连加的方法;也可以这样想:在120分的基础上再加3个60分,即120+180=300(分)](2)( )时=240分(3)3分=( )秒(4)4分=( )秒设计意图:例1比较简单,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时间的计算。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1f82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3.png)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意义,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
2. 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间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1)理解1时=60分,1分=60秒的换算关系。
(2)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出示时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
(2)提问: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它们分别代表什么?(3)学生回答:时针代表小时,分针代表分钟,秒针代表秒钟。
2.新课导入(1)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定义。
(2)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3)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1分=60秒的规律。
3. 案例分析(1)出示案例1:“小明每天起床的时间是7时,他用了30分钟刷牙洗脸,20分钟吃早餐,然后步行到学校,步行时间为10分钟。
请问小明从起床到到校用了多长时间?”(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列出计算式:7时30分+20分+10分。
(3)计算结果:7时60分,换算为8时。
4. 实践操作(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时间单位:时、分、秒2. 换算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 案例1:小明从起床到到校用了8时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计算。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4039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f.png)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时间是一种度量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时间的工具。
2. 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实例等方式引入时间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以及换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时间单位的换算》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见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时间单位换算的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时间单位换算。
3. 拓展练习:研究时间单位换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通过故事、实例、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改进措施:针对部分学生掌握程度不足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本教案根据《时间单位的换算》这一课题,结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教学要求,进行了详细的编排。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上《时间的换算》教案
![三上《时间的换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e01a8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7.png)
教案:三上《时间的换算》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过程。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和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时间单位进行复杂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时间单位卡片、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
2. 学生分享所学过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教师给予评价。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钟表,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单位时、分、秒。
2.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发放时间单位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时间单位换算。
2. 学生分享所学时间单位换算,教师给予评价。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讨时间单位换算的实际意义。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教学评价: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了解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三上《时间的换算》教案
![三上《时间的换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c222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7.png)
教案:三上《时间的换算》第一章:认识时间单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天、周、月、年等。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时间单位来表示时间。
1.2 教学内容时间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时间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和换算时间。
1.3.2 讲解讲解常用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
讲解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等。
1.3.3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时间单位的换算练习题。
引导学生总结时间单位的换算规律。
1.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时间单位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正确地使用时间单位来表示和换算时间。
第二章:时间的加减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加减法运算。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
2.2 教学内容时间加减法的基本规则。
时间差的计算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时间加减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
2.3.2 讲解讲解时间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如小时加减小时,分钟加减分钟等。
讲解计算两个时间之间差值的方法,如将两个时间转换为同一单位后相减。
2.3.3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时间加减法的练习题。
引导学生总结时间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2.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时间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正确地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值。
第三章:日期的换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用日期单位,如年、月、日、周等。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日期单位来表示日期。
3.2 教学内容日期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常用日期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3 教学步骤3.3.1 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日子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和换算日子。
3.3.2 讲解讲解常用的日期单位,如年、月、日等。
讲解日期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年=12个月,1个月=30或31天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探究时间单位及其相互转换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探究时间单位及其相互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f353b9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5.png)
教学内容:
主题:探究时间单位及其相互转换
班级:小学三年级
时间:90分钟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秒、分钟、小时等时间单位,能够分辨不同时间单位的大小,并进行相互
转换。
2.能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使用比较和计算等方法进行时间单位的评估和解决实际问
题。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以及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方式和规律。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时间单位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上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引入本课主题。
二、学习(60分钟)
1.时间单位的概念
教师讲解不同时间单位的概念和定义,如秒、分钟、小时等。
2.时间单位的比较
教师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的比较,如10秒和1分钟哪个时间更长,哪个时间更短等。
3.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
教师讲解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方式,如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等,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4.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单位
教师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同时间单位,并利用比较和计算等方法进行时间单位的评估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10分钟)
教师出一些小练习,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运算,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学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结论:
通过本次授课,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不同时间单位的概念,正确分辨不同时间单位大小,掌握了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转换方式和规律,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间单位的换算》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间单位的换算》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ddc6b6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b.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间单位的换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使学生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包括时、分、秒等时间单位。
2. 时间单位的换算:使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
3. 时间管理: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时钟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学生自带时钟、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时间单位换算的兴趣。
2. 新课: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 操练: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上学、放学所需时间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时间单位的换算2. 板书内容:时、分、秒的定义;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时间单位换算的注意事项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
2. 提高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时间单位换算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拓展题: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时间单位,如年、月、日等,并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2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47a10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c.png)
1.2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换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换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个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
2. 老师提问: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它们分别表示什么?3. 学生回答:时针表示小时,分针表示分钟,秒针表示秒。
4. 老师总结: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秒针分别表示时、分、秒,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时间单位。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老师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时、分、秒的含义。
2. 老师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3. 老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换算。
4.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换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老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完成后,老师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老师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时间单位换算?2. 学生回答:做饭、看电视、上学等。
3. 老师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总结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老师强调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珍惜时间。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时间单位换算。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方法。
第2课时 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2课时 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6bc34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7.png)
2.时间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时间单位的换算。
2.掌握时间换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钟等于60秒,这节课我们学习单位的换算。
2.学习目标学会时间单位的换算3.复习巩固填一填1分=60秒,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1小时=60分钟,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二、新知探索,合作交流1、思考:2时=()分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师总结: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2、思考:3小时=()分我是这样想的:1小时=(60)分,60分=(1 )小时,3小时是(3 )个60分,所以3小时=(180 )分。
三、知识运用1、练一练:下面我们利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来一起练习一下。
(1). 5分=( )秒6分=( )秒5时=( )分6时=( )分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2). 1 分40秒=()秒110 秒=()分()秒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一个题目要先把 1 分转化为60 秒,再用60 秒加40秒,得100 秒。
第二个题目要看110 秒里面有几个60 秒,还剩多少秒,有 1 个60 秒就是 1 分,还剩50 秒。
(3). 4时=()分90秒-30秒=()秒=()分1时15分=()分教师:想:1时=60分,4时是4个60分,所以等于240分。
根据老师提示,生解答下面的题。
师总结本节课知识: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掌握1时=60分1分=60秒灵活运用时间单位的换算来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教案-第2课时 时间单位的换算
![三年级上册教案-第2课时 时间单位的换算](https://img.taocdn.com/s3/m/b2b9424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第1单元时、分、秒第2课时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通过经历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3.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难点: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1时=()分 1分=()秒师:请同学们填一填。
(学生都能说出1时=60分,1分=60秒。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1.时与分的换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1】师:谁知道2时等于多少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60+60=120,所以2时=120分。
2.分与秒的换算。
【课件出示】师: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1分是60秒,3分是3个60秒,60+60+60=180,所以3分=180秒。
预设2:60秒是1分,240秒里面有4个60秒,所以240秒=4分。
3.练一练。
完成教材第4页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三、巩固运用【课件出示藏宝图】师:我们发现了一个藏宝图,快和我们一起寻找宝藏吧!第一关:3分=()秒A. 300B.180C. 240第二关:2分20秒=()秒A. 220B. 120C. 140第三关:300秒=()分A. 3B. 30C. 5第四关:在○里填上“>”“<”或“=”。
(教材第6页第4题。
)9分○90秒 24分○4时 1分15秒○65秒3时○200分 140秒○2分 1时30分○90分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五、课后作业完成《.》或《.》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时间单位的换算1时=60分 1分=60秒2时=120分 3分=180秒240秒=4分【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学的是时间单位的换算,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复习1时=60分,1分=60秒,以此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共1课时
时间单位的换算
【学习内容】人教版第四页例1,做一做。
【教材分析】
时间的计算这一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受到十进制的影响。
只有进一步的练习,才能熟悉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难点】
学习重点: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学习难点: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心学习任务】
利用加法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材料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旧知复习
1.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嫌累。
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室打开课件,提问:
(1)“马儿的三条腿分别是什么?”
(2)“三个指针分别走一小格、走一大格、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3)1时等于多少分? 1分等于多少秒?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观察钟表,对上节课知识点进行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的进率,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
二、游戏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
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引出课题:“时间的换算”。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形象引入,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比较熊大和熊二所用的时间,我们来引出课题。
学生会更有兴趣去讨论这个问题。
】
三、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组内交流,组长总结发言,教师点评。
2.(1)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适当点评。
师生总结:180秒=60秒+60秒+60秒=1分+1分+1分=3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师生共同小结来找出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展学生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对于有想法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
3.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自己所得结果,组长说一说所得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四、堂清检测
1.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2.在()里填“>”“<”或“=”。
9分() 90秒 3时()200分
4时() 24分 140秒()2分
1分15秒() 65秒 1时30分()分
五、课后小结
本节课是关于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学习。
【板书设计】
时间单位的换算
1时=(60 )分
1分=(60 )秒
2时=(120 )分
【作业设计】
1.课后活动:搜集有关时间的谚语或成语。
2.填一填
3分=()秒5时=()分8分=()秒
1时40分=()分1分45秒=()秒
70分=()时()分140秒=()分()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