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摘要: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类历史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文化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形成的文化霸权,导致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策略:归化或异化。
但事实上,人类文化是平等的,不存在文化优劣之分。
所以翻译过程中要尊重文化的差异,进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实现翻译的最高境界,促成翻译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文化差异;归化;异化;翻译
翻译是一项实践活动,是因人类思想与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一开始便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为满足某种意愿或需要而存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翻译恰如一座桥梁。
把两个相异的文化连接起来,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
”
翻译表面上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但这种转换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语言层面和技术层面,其语言转换的背后,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协商。
因为语言不是孤立的,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整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种不同的文化,他必须在其中做出选择。
一、文化内涵的差异
语言的翻译往往借助双语词典来寻找词语的对等。
事实上,双语词典只是对两种语言在表面上大致相当的事物的罗列。
在本质上,双语词典中的对应词并不完全是同一的,因为它们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早在1959年,霍尔(Edward Hall)就指出,“文化是沉默的语言,只为特定文化系统的成员懂得的语言,外人即使会他们的语言,也不懂其文化内涵。
”虽然这句话有些绝对的成份,但它却表明了语言交流后面隐藏的文化交流的实质。
在中西语言文化中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比如对于中国的“龙”的理解和西方对于“dragon”的理解。
在中国,“龙”是“中国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辞海》),是中华文化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气势磅礴的士气。
而“dragon”一词在西方是“传说中的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
”(LDCE.P309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 Essex: Longman Group UK Ltd.1987)《圣经》中的“Dragon”也是邪恶、恐怖的象征。
在英语最早的文学作品《贝奥武夫》中,主人公经历的最后一次冒险就是与一个代表邪恶势力的“dragon”搏斗。
两者所指各异,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是不同民族在认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语言文化现象。
因此,表面上对等(equivalence)的词,实际含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又如,中国的“狼”多是突出它的凶残,而在西方的“wolf”却更多的体现它的好色。
就此而言,文化内涵冲突、矛盾的概念还远不止这两个。
像杜鹃(cuckoo)、蝙蝠(bat)、蟋蟀
(crichet)、猫头鹰(owl)、孔雀(peacock)等,在中西不同文化中都会引起不同的文化内涵的想象。
这些例子都是翻译中在语言转换的表层掩盖下,深层的文化上的差异给译文的实际和表达的本质造成的困难。
这种深深的置于文化中的不同,是因为“各种文化在各自不同的时空获得发展,积淀着自己的历史,塑造独具的身份。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历史的积淀,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中的创造,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宗教、心理和价值观等等。
二、翻译的策略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目的语文化的优势地位,认为目的语文化是最优等的或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的趣味,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往往采用归化的策略,把原语中所包含的异国文化传统转化为译入语的文化。
这样的译作让读者体会不到原作的风格和原作的文化魅力。
“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被掩盖,目的语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文化价值观,原文化的陌生感已被淡化,译作由此而变得更透明。
”如果没有说明,读者可能不会知道他们阅读的是来自异国的译作。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大部分中国译者仍以有五千年中华文明而自豪,认为西方有的,中国肯定也有。
“中优西劣”的观念深入人心,翻译的作用主要是改造、同化。
林纾是个不懂外文的特殊译者,他通过听取别人的口述,运用中国的文言,翻译外国的小说。
这给当时不了解外国的中国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他们以为外国人就是这样用文言在说
话的,这样原文的异国情调就完全被译者抹杀了。
同样,汉学家Giles 在翻译中国的诗歌时,也用了归化的方法。
在译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时,其中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轻辉。
”Giles译为“My heart is like the full moon, full of pains, Save that´ is always full and never wanes.”(这两句的回译应为“思君异明月,终岁无盈亏。
”Giles 把中国对于月亮所蕴含的思念之情,完全用他一个西方人的眼光来看用西方对月亮的认识强加到中国古人的头上。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原语文化的优势,而忽视目的语文化的价值,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会一味的用异化的方式。
接受原语文化的文本,把译本的读者带到原语的文化情境中。
认为凡是原语的都是好的,译者不应该也不能对其进行修改。
比如:鲁迅在翻译外国小说的时采用的就是异化的方法。
主张保留外国文化的异质因素,向外国学习。
让国人能更多的了解外国的文化。
再有,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在翻译《红楼梦》的时候,也用异化的方式。
他们试图向西方读者传递中国的文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
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西方人的口味。
这与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是截然不同的。
霍克斯翻译书名时,为了让西方读者不对书名产生理解的困难,用的是《石头记》的原名,这样就把“红楼梦”三字的深刻文化内涵抹杀了。
而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正是要把语言背后蕴含的这种文化介绍到西方,让西方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归化和异化在翻译某作品时并不是绝对的,但却反映了译者的倾向和文化之间所处地位的不平等对翻译的重要影响。
三、不同策略的原因
面对文化的差异,翻译采取何种方式,在本质上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强弱。
各文化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应该让各种文化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但是文化之间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文化交流从来就不是一个平等的竞技场。
因为“他们(西方人)从未停止在其他文化不在场的裂谷里填上自己的文化。
”强势文化在面对弱势文化的文本时,他们习惯于以自己文化的强大力量来压迫弱势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就可能任意删改、歪曲弱势文化文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的文化之上,使弱势文化处于“失语”的状态。
体现其文化的霸权,反映在翻译上就是用归化的方法。
相反,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重压下,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唯强势文化马首是瞻,把强势文化看成是优于自己文化的优等文化,这样就看不到自己文化的优点,只是一味的盲从。
体现在翻译中,就是用异化的方法。
使译文暴力的进入目的语文化。
庞德译的中国古诗《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户。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庞德译之为:Blue, Blue is the grass about the river, And the willows have overfilled the close garden. And within, the mistress; in the midmost of her youth, White, white of face, hesitates, passing the door, Slender, she put forth a slender hand, And she was a courtesan in the old days, And she has married sot, who now goes drunkenly out, And leaves her too much alone.这译文明显体现了庞德
向中国文化的靠拢,极力运用中国古诗的写作方法,如:Blue, Blue \ White, white 等的并置,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古诗的手法。
四、结论
文化差异在现阶段是普遍存在的现实,正是这些差异使人类社会具有多样性。
我们不应该只是强调人类心理、思维的共同性、普遍性,而是应该意识到差异性的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重视差别的,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就是要尊重差别,在相互比照中促进自己。
差别是存在的,应该承认差别,但是应以“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为指导。
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活动,应该找出两个不同文本所负载的文化的差异,达到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既不能用原语的文化对译语文化进行抹杀,也不能用异语文化来代替原语的文化,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任何文化都是平等的。
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进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
这是翻译的正确宗旨。
参考文献:
[1]刘会军.普遍与差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顾嘉祖,陆开.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EdwardHall.TheSilentLanguage[M].Newyork:Doubleday,1959.
[4]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罗选民.文学翻译与文学批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9.
[7]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第4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