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教育思想共16页
孔子与老子ppt4

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 疑态度,他否定了宗法传统 的神权观念,主张对鬼神敬 而远之。
子曰:“务民之 义,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生平 2、孔子的思想 3、孔子的教育主张
孔子的教育主张
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 之一。他广收门徒,打破了西 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 状况。相传他一生共收过3000 名学生,其中成就特别突出的 有72人,号称“弟子三千,贤 人七十二”。他还提出了 “有教 无类”、“因材施教”、“知之 知只之,不知为不知”、“温故 而知新” 等教育主张。
孔子生平
——经历十四年, 访问了卫、宋、陈、 楚、曹、郑等国,并未 能遇到明君;
——六十八岁时, 返回鲁国,专心整理古籍 及教授学生,数年后逝 世。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生平 2、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
孔子像
孔子继承周代的文化传 统,创造了以“礼”、“仁”、 “中庸”、“教”与“学”为主 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 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 的完整学说。
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
孔子像
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 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孔子思想
子曰:“为政以德,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 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
星共之。”
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
——《论语·为政》 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
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则。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表明儒家治国的 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
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
孔子与老子ppt19 课件下载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和乐趣。
然而,这个魔法世界也有它的两面性,那就是网络的虚拟环境。
网络的虚拟环境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我们可以在网上学习各种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购物、看电影、听音乐等,享受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网络的虚拟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蕴藏着无数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但是,网络的虚拟环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有些信息可能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一些不良网站上的暴力、色情内容,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污染,甚至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网络的虚拟环境容易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整天泡在网上,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
此外,网络的虚拟环境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我们在网上购物、聊天时,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遭到网络诈骗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虚拟环境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上的信息。
对于那些不良信息,我们要坚决抵制,不要被它们所诱惑。
我们要选择正规的网站和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我们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要沉迷于网络。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上网计划,规定自己每天上网的时间和目的,避免无节制地上网。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在网上购物、聊天时,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避免遭到网络诈骗。
网络的虚拟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要正确对待网络的虚拟环境,充分发挥它的优势,避免它的负面影响。
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老子思想(共十四讲)课件

无私、无欲、无争的道德境界
无私
无私是老子提倡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指心中没有私念,能够公正无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无私的境界是超越个人利益,关注整体利益和他人福祉,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的精神。
无欲
无欲是指去除过度的欲望和贪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老子认为,过多的欲望会导致 心灵的混乱和行为的偏差,因此应该尽量减少欲望,保持清心寡欲的状态。无欲的境界有 助于人们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平静。
PART 06
老子的军事哲学
不战而胜的军事战略
• 总结词:老子主张以不战而胜为主要军事战略,强调通过避免战争来达到胜利 的目的。
以柔克刚的军事策略
总结词
老子提倡以柔克刚的军事策略,主张通过软 实力和巧妙的手段来战胜对手。
详细描述
老子认为柔中带刚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策略, 它能够让军队在面对强敌时更加灵活多变, 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同时,这种策略 还能够让军队在战斗中更加省力、高效地达 到目标。因此,老子提倡以柔克刚的军事策 略,主张通过软实力和巧妙的手段来战胜对
事物的相互转化
总结词
老子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转化,这种转化是有规律的。
详细描述
老子认为,事物转化的规律是“反者道之动”,即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符 合道的规律的。这种转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事物的内在矛盾决定 了它们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反者道之 动
总结词
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规律。
无争
无争是指不与人争斗、不争强好胜的处世态度。老子认为,争斗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破坏 和谐的社会秩序。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争斗,以和平、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和社会。无争 的境界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ppt课件

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庶”:即充足的劳动力; 二是“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因为“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 三是“教”: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安分守纪。“富而不教则如
禽兽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基础,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之后必然随之进行
24
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内涵 意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必须受教育 人性论中的矛盾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25
论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束脩:脩是干肉,又叫脯。每条脯叫一脡,十脡为一束。 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古代用来作初次拜见的礼物。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篇》)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2、人性论依据? 3、针对奴隶主贵族的有教有类而提出
29
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孔子认为只有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取得官职俸禄,即“学
也禄在其中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 官做,要担心有没有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
孔子培养的弟子大多参与了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 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但孔子提倡“学而优 则仕”是有条件的,他告戒学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 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教育学生只有在国家有道 时才能从政,邦无道,不能行道时,要退而隐其身。
——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及 文化学术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和老子 ppt课件

ppt课件
23
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 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
(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ppt课件
24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ppt》课件
7
(二)孔子的思想
一、政治思想
1、“仁”——思想核心
(1)含义: “仁者爱人” (2)方法: “忠恕 ”
《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 语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 等级名分制度.
(2)礼的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正名”
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ppt课件
10
问题探究
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 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 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 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 求仁的境界。
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ppt课件
1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 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 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
孔子与老子_课件

用图示法整体把握老子的思想
【阅读与思考】 提示 一是因为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以中庸辩证 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 德修养。二是历史观方面,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 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 适当的变通修改。三是它设计出一套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 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总之,儒家思想更能够 适合中国传统社会的需要,并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所以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2.全面理解孔子“礼”的思想 (1)含义:“礼”指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主张 “克己复礼”就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 合“礼”的要求。 (2)途径:“正名”,即按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 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贵贱有序。 (3)实质: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4)评价:这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但孔子 并没有一味保守,他还主张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 步改良政治。
【自我测评】 提示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 对“仁”学思想最核心的解释是“仁者爱人”,为此必须遵 循“忠恕”之道。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 惜民力。“礼”即“克己复礼”。 2.“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人世间的 万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它无形无迹,是无意志的、 无为的自然本体。
材料一 下面图片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 字广告牌。
材料二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仁”还寄寓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 盼? 答案 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崇尚正义,社会有序,和谐发 展。
(2)材料二中的“礼”的含义是什么?“克己复礼”的实质是 什么? 答案 “礼”指的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即周礼;“克己 复礼”的实质就是要求人民安分守己,从而维护没落的奴隶 制度。
孔子的教育思想(PPT)

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教育的普及
孔子的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 普及和发展,使得更多的人能 够接受教育,这对现代教育的 普及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强调个体差异
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 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这种 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诱导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通过启 发诱导的方式,帮助学生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 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言传身教的教学态度
以身作则
孔子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 的楷模,要以身作则,为 学生树立榜样。
严谨治学
孔子主张严谨治学,即对 待教学要认真负责,不断 追求学术进步,以提高教 学质量。
热爱学生
孔子热爱学生,关心他们 的成长和发展,以真诚的 态度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 目标。
04
孔子的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的教育
总结词
基础文化教育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才能的君子,因此他非常重视基础文化教育。他认为《诗 》、《书》、《礼》、《乐》等经典是教育的基础,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可以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 。
道德伦理的教育
总结词
德育为先的启示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德育为先,认为道德教育是人才培 养的基础和关键。这种思想启示我们要在现 代教育中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 质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孔子提倡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认为只有通过 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 优秀的人才。这种思想启示我们要在现代教 育中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将道德教育和 知识教育相互渗透,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
孔子与老子ppt9 岳麓版

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 生了深远影响; 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孔子拜谒老子
二、老子及道家思想
老子,姓李,名耳, 楚国人,东周典藏史 官,主要思想体现在 《道德经》中。
道可道,非常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治大国若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问答题:
孔子思想内容有那些?试评价其思想的积极性 和保守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模拟对话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者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
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
统治者: 一般人:
政治:恢复周礼,“正名”。“君君,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臣臣,父父,子子。” 生活:用周礼约束人的行为。“非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 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君,臣臣,父父,子子。” 言, 非礼勿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孔子老子与我教育观共67页PPT

• 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 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信实。具体内 容:“六书”——《诗》、《书》、《礼》、 《乐》、《易》、《春秋》。
孔子的教学思想
• 因材施教 • 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启发式教学,拓
展练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 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学以致用
养何德?
“五性”、“八德”之说: 五性:仁、义、礼、智、信 ( 最高境界:仁)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基本道德、公德)——践“仁”
(“忘八端”的误传)
联想寄语: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先哲的德:
•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威武不 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正党的左倾错误创造了时机!
草木生长,水流流淌,人的成长……都蕴含这这样的哲理!
• 不知孔子,何以为师! • 不知老子,何以为人! • 不读国学,何以为国民!
我的教育理想
• 实现教学民主, 促进教育民主, 培养民主思想, 推进社会民主。
科学和民主是人类文明进步永恒的两大主题! “享受”过专制“恩惠”的人,更懂得民主的珍贵!
温馨如家的人文园, 人人平等的民主园, 心身愉悦的快乐园, 社会满意的和谐园! (落实人本思想,增强民主意识,体验快乐生活,实现 和谐目标)
优选孔子与老子pptppt(共39张PPT)

地位:
著作:
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
为学者,必有初。
辩者不善 善者不辩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由此出现了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
孔子的进取、德治、爱人、 农业耕作方式,这一变化促使井田制走向崩溃。
大智若愚 信言不美
深藏若虚 美言不信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遇弱示强 遇强示弱
善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老子《道德经》
感悟历史
相比较而言,这两位思想家你更喜欢谁的思想呢?说说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以“仁”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的理由。 2、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神上的绝对自由。(自我精神麻醉法)
评价:对老自子然思观想:的“天继与承人和不发相展胜,”但,比人老要子更为消 极,代表是战国中期顺没从落自的然贵,族“天人合一”
生平
年代:
战国 国籍:
韩国
地位: 法家的法集:著大作公成:布者于众的法《令韩、非法子规》、
法律,是君臣、民共同遵守
政治观: 的东西。
法、术术、:势君相主驾结驭合群,臣建的立一个
战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 制
(三)庄子和道家
年代:
战国
国籍:
地位:
著作:
生平
战国时道家代表人物
宋国 《庄子》
宇宙观: “齐物”,万物本质相同
反映了没落贵族悲观失望,完全丧失了探求真
《孔子教育思想》课件

孔子的教育背景
孔子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每 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
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和行动,他认 为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详细描述
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 对性的教育,以充分发挥其潜能。
学思结合
总结词
重视思考与实践的教育理念
详细描述
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结合,认为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出有实际能力 的人才。
道德教育
总结词
以德行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孔子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孔子早年的教育经历
孔子在年少时便开始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传统六艺, 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游学经历
孔子在中年时期开始游历各国,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进一步丰 富了他的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开始创办私学,招收弟子,传授自己的教育 理念和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不应该局限于贵 族或富人,而是应该面向所有人开放 ,实现教育公平。
03
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有教无类
总结词
平等的教育观念
详细描述
孔子主张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因贫富、贵贱、智愚等差异而有所 区别,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因材施教
总结词
个性化的教育方法
教育理念的传播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历史上通过各 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球 范围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樊迟问知,子曰:‘务 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 谓知矣。
季路问事(侍奉)鬼神子 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 生,焉知死?”
教育思想:
开创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①教学思想:“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B.因材施教
C.独立思考
D.学思结合
9.打破了“学在官府”垄断局面的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10.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
11.《老子》中记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A.辩证法思想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 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 之首;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 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 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 全球伦理宣言》。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 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老子
老子,姓李,字聃。楚国人, 生于公元前570年,死于公元前 500 年 。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道 家学派创始 。 孔子曾数次向老 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 天下第一”之称。
• 上好礼,则民易使。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目的:恢复周礼
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一思 想主张在当时是进步还是保守?
礼的主张维护的是哪一阶 级的利益?
①保守 ②奴隶主阶级
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 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一章-孔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2021/3/12
26
• (三)诲人不倦
• 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有高度责任 心、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为其服务。教
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要树立“诲人不倦” 的精神,孔丘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 (四)以身作则
• 孔丘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
有言教,还有身教,言教在说理,以提高道德
认识;身教在示范,实际指导行为方法。教师
• (六)教学相长
• 孔丘已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 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 相长的。他在 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 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
2021/3/12
1
• 二、教育家教育思想
• 从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的教育思想到 朱熹、王守仁、再到蔡元培、陶行知等 教育家
• 从教育理论与政治、宗教、礼仪等融合 在一起到独立成系统的教育理论
• 特别是大家都知道的孔子的教育理论让 世界为之折服,让我们受益无穷
2021/3/12
2
第一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 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 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 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 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 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 学习知识的方式:提倡多复习、练习, 才能牢固掌握。
2021/3/12
12
• 2、学思结合思想。单纯的学或单纯的思 都是片面的。学是基础,有了学才能进 行思考, 使认识加深,抓住事物的本 质。——揭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 教师不仅要努力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 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弄清事 实的形成和形成这种事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