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一、概述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十分可怕的“黑洞”,她以“温柔而又残酷”,“甜蜜而又疯狂”,“狡猾而又危险”的独特方式,对人体进行着“致盲”、“致残”、“致死”的慢性折磨。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和相对不足,以及β细胞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糖、蛋白质、维生素、肝糖原及肌糖原不能合成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异常。前期可无明显病状,直到确诊一般经过1-4年的潜伏病史。主要病理改变为微循环血流紊乱,血氧代谢障碍,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眼病、高血脂、高血压、脱发、皮肤瘙痒、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膀胱、胃、肝、肠疾病等。严重的会出现急性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冠心病、尿毒症、脑溢血等,随时都可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当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虽然很多,但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普通的疗法及药物对糖尿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往往是用药时血糖、尿糖正常,一旦停药,血、尿糖马上回升,虽然对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不利于从根本上解除病痛。

中医学一般将糖尿病归纳入消渴、消渴症范畴。个人认为:消渴是症状,消渴症是症型,消渴病才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由于概念上的原因,人们又往往将“消渴”、“消渴症”和“消渴病”混为一谈,“消渴”主要是强调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临床症状,如现代医学的尿崩症、神经性口渴症等多归入消渴之中;“消渴症”主要是强调消渴病中的症候群,如中医历来所称的上、中、下三消或者肺阴虚、脾阴虚、肾阴虚等供选方用药的症型;而“消渴病”是强调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甜为主症且同时伴有多种全身并发症的疾病,如现代医学中由多种原因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共同特点而导致多个系统、多个脏器损害的糖尿病。这只是我们在临床工作和科研中得出的个人观点,目前的教材上还没有这样写,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以取得业界的公认。

近二十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国迅速增长,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增加速度更快,呈现流行的势态。80年代中期,全球糖尿病约3000万人,到90年代中期,全球糖尿病已达1.35亿,预计2010年将上升至2亿2千万。在一项最新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中国现有5000万人的健康正受到糖尿病的威胁,每年耗费医疗费用1700多亿元。80年代中至

上世纪末的十五年,糖尿病患者增加了整整5倍多。糖尿病所致的死亡已居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3位,成为人类疾病中的第三杀手,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专家预测在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什么现在糖尿病患者会越来越多呢?首先,中国人本身对糖尿病具有较强的遗传易感性,是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种之一。比如在较发达国家生活的华人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要远远超过其他人种的水平,已经达到10%-15%。其次,近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人已有条件随意吃喝,尤其是在大城市晚餐吃得过多过饱,加重了代谢的负担。第三,如今城市人的体力劳动或者运动越来越少,导致摄入的能量无法及时消耗。有一个精彩的例子:瑙鲁原是一个偏僻的环礁岛,生活贫困,没有糖尿病。后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开发者发现了岛上的磷矿资源,便大力开发,顿时岛上富裕起来,瑙鲁人成为世界上体力劳动最少又最富有的民族,生活好了,胖人多了,糖尿病也多了起来,55-64岁的人中三分之二患有糖尿病,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富有的瑙鲁人也成了世界上寿命最短的人种之一。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它不仅会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还可使患者致残、致盲和早亡。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患病率比无此病者高3倍;出现并发症后比无并发症时的医药费开支高出25倍。因此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控制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在我国的5000万糖尿病患者中,主动就诊的只占1/3,有7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而这1/3的就诊病人中,治疗达标(做到规范治疗)的病人又仅占1/3。多数病人只有被动地等到出现并发症时才去就医。据统计,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经合并有体内大血管病变了。

二、糖尿病的现代医学知识回顾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而以高血糖为其共同主要标志。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一种常见病。

1、主要分类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它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严重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起病急,也可缓慢;

多饮、多食、多尿、体力下降即“三多一少”症状明显;

一般多发于青少年,患者形体消瘦;

急性并发症:I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I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而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

化验:血浆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低限,C肽接近于0,胰岛细胞抗体多阳性;

口服降糖药无效,只有依靠胰岛素治疗。

II型糖尿病:

胰岛素相对缺乏;

起病缓慢,多在检查身体时被发现;

发病常无症状,可有“三多一少”症状和乏力;

随着病情延长,血糖逐渐增高,可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视力减退、心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肢体疼痛等);

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多体胖、食欲好、精力与正常人没有多大差异;

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除可发生与I型糖尿病相同的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II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I型糖尿病人;

化验:血浆胰岛素水平可不低,C肽不低,胰岛细胞抗体多阴性;

发病后常需要口服降糖药。当然,当口服降糖药治疗失败、胰岛B细胞功能趋于衰竭或出现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时,也适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2、危险人群

年龄:45岁或以上者;

遗传因素:直系亲戚中有糖尿病患者;

肥胖:体重明显超重、营养状况好、缺少体力活动者;

妇女:曾生巨大婴儿(>4kg)者;

精神状况:长期精神紧张者。

3、糖尿病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低血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乳酸性酸中毒。

2.慢性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