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砼密实性检查与处理现场监理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坝砼密实性检查与处理现场监理作业指导书

三峡工程监理部二期工程现场监理作业指导书

大坝混凝土密实性钻孔质量检查与处理

一、现场工作内容

1.1 加强对大坝混凝土密实性钻孔检查与缺陷处理施工作业过程的巡视、巡查与重要作业工序的旁站监督,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指令整改。对普遍存在或比较严重的,或因未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可能导致影响质量检查准确性或缺陷处理效果的问题的整改,应采用书面指令方式发出。

1.2 加强对大坝混凝土密实性钻孔检查与缺陷处理的钻孔、压水、抽水、补强灌浆、封孔等工序的质量检查与检测。在工序施工质量报验合格后签署工序合格证和下一道工序许可证。

1.3 做好安全监测、机电设备等埋件的保护。在检查孔或质量缺陷处理孔开钻前,应认真核查安全监测和施工期仪埋单位的会签记录,以保仪器或电缆不受损坏;检查钻孔部位冷却水管是否已按要求完成回填灌浆。

1.4 加强对钻孔过程中巡视检查。对遇到卡钻、掉钻、失水等异常情况应作好记录,并认真调查相应原因,以便及时研究处理措施。

1.5 压水、灌浆前,应核实是否按设计要求布置抬动观测装置。压水、灌浆过程中,应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有专人负责进行压力和变形观测。

1.6 加强对钻孔、取芯、压水试验、补强灌浆、封孔过程及各项完成情况的巡查与旁站监督。及时制止可能导致施工安全和影响质量检查精度、补强要求的违章行为。

1.7 当压水漏量较大时,应注意观察相邻孔和周边混凝土是否有串漏或渗

水现象,并作好记录。

1.8 加强对质量检查、补强处理、封孔记录、图表等资料和开工、完工的审查与签证。

1.9 监理人员应在检查孔布孔、钻孔、取芯、压、抽水试验、封孔和缺陷处理作业过程中做好监理记录。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按监理规章文件规定及时向监理站、处或分管总监报告。

二、现场质量检查项目

现场质量检查项目表

1

1

1

三、现场质量检查标准

3.1 质量标准

3.1.1 钻孔与压水

(1)孔位误差不大于10cm,孔深误差不大于20cm,孔斜率控制机钻孔不大于3%、风钻孔不大于5%。

(2)压水检查以及钻孔灌浆、封孔前,必须对钻孔进行风水轮换冲洗直至回水澄清。冲洗水压与压水压力相同,风压0.15MPa。

(3)钻孔过程中不回水的钻孔,不回水以上部分不作压水检查,应采取措施进行扩大检查处理。

(4)压水稳定标准:压水至设计规定的压力后,压水时间一般30min,读6次后结束压水。若连续2次读数之差小于平均值的10%,即可结束。取最

1

1

终值作为计算透水率的计算值。

(5)分段压水规定

先进行全孔压水,若位于防渗层的钻孔透水率大于0.1Lu/H(H--压水段长,单位m),其它部位钻孔透水率大于0.6 Lu/H ,需进行分段压水,分段压水长度原则上为2m ,从上往下进行。

(6)压水压力俯孔孔口、仰孔末端控制0.2MPa 。 (7)压水总进水量计算

压水至设计规定压力后,若压水时间不足30min 的检查孔,总进水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V=V 1+30Q V ——总进水量(L)

V 1——压水至设计规定压力前进水量(L) Q ——计算流量(L/min) (8) 透水率计算

①全孔压水的透水率计算公式 S

H Q

q ⋅=

100 q ——钻孔透水率(Lu ) Q ——钻孔压入流量(L/min ) H ——段长(m )

S ——压水时作用于试段内的全压力(m),换算成水柱高。

②综合压水的透水率计算公式

)()(100

1

11-----=

N N N N N N n S Q S Q L L q

q N ——N 段分段透水率

1

L N 、L N-1——两个相邻综合段各自的段长(m)

N Q 、1-N Q ——两个相邻综合段各自的压入流量(L/min)

S N 、S N-1——两个相邻综合段各自的全压力(MPa) 3.1.2 抽水检查

(1)仰孔不作抽水检查。

(2)对于分段透水率大于0.3Lu 的孔段以上部位不作抽水检查,仅对孔段以下部分进行抽水检查。抽水先进行全孔抽水。若1h 每延米抽水量大于孔容另加1L ,需进行分段抽水,分段长度2m 。

(3)全孔抽水检查前,测量钻孔综合孔深、孔径,计算相应的综合钻孔体积,然后孔内注满水。而后抽出孔内全部积水,间隔15min 后,测量孔内水量,若孔内水量增加不足1 L ,可结束该孔抽水,亦不需分段抽水。否则每间隔15min 进行孔内水量测量,水量增量超过3L 者,进行钻孔分段抽水,如此反复进行。

(4)分段抽水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分段抽水前,孔内先注满水。分段抽水一般1h 。抽水时,首先抽出孔内第一段积水,间隔15min 后,测量孔内水量,若孔内水量增加不足0.5L,进行下一段抽水.否则每间隔15min,进行孔内水量测量,水量增加超过3L 者,抽出孔内的增加水量,如此反复进行。

(5)抽水时间不足1h ,抽水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160A t

A =

A ——1小时抽水量(L ) T ——抽水历时(min ) A 1——抽水历时抽水量(L )

(6)详细记录每个钻孔在抽水过程的抽水间隔时间、抽水量以及抽水过

程中相邻孔的水位是否有变化以及其他异常现象等。

3.1.3 补强灌浆与封孔检查

(1)灌浆材料:采用525#硅酸盐水泥或525#中热硅酸盐水泥。水泥应保持新鲜,无受潮结块现象。浆液自制备至用完,时间不宜大于4h。

(2)射浆管距孔底不大于50cm。灌浆压力、浆液浓度、变浆标准按设计要求控制。

(3)灌浆压力以回浆管压力表读数为准。

(4)补强灌浆分单孔孔内循环和分组灌浆(并灌孔为3~5个),对分组灌浆的灌浆程序报监理机构批准后施灌。

(5)结束标准:当注入量小于0.2L/min(两孔以内)或0.4L/min(三孔以上),在设计压力下持续30min,即可结束灌浆。

(6)灌浆结束后控制维持设计压力进行屏浆。当总注入量大于300L时屏浆60min,总注入量大于50L小于300L时屏浆30min,总注入量小于50L时可不作屏浆处理。

(7)屏浆结束后进行闭浆。在30min内压力下降值不大于20~25%,可结束闭浆。否则,应继续在设计压力和结束水灰比下灌注30min。

(8)对于压水、抽水均属Ⅰ类的检查孔,孔内积水吹干后,可直接灌注0.5:1浓浆作封孔处理。封孔处理灌注压力控制0.4~0.6MPa。

(9)封孔结束标准:待回浆管出浆比重达到0.5:1,管口压力达到0.6MPa 后,屏浆10min即可结束。

(10)灌浆、封孔后孔口未充满水泥结石及水泥结石强度不高的部分,先扫孔清洗,再用水泥砂浆封堵或不低于检查孔所在部位坝体混凝土标号的一级配混凝土封堵密实。

(11)大孔径钻孔采用不低于检查孔所在部位坝体混凝土标号的合适级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