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繁荣的社会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13世纪初到14世纪中叶,杂剧经历过一个自兴盛而渐趋衰微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致以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为界,其前是杂剧的兴盛时期,其后是杂剧的衰变时期。
所谓“兴盛”,指的是出现了一大批作家,一大批作品,而且戏剧活动极其普遍而频繁。
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现象,大抵从元世祖忽必烈建元(1272年)之元成宗延佑末年(1320年)约五十年。
元杂剧的兴盛,就其社会原因而言,是经济、政治、作家构成、演员技艺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元代城镇经济的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明人李开先在《西野春游词序》:“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传奇戏文,于是乎侈而可准矣。
”认为经济繁荣促使杂剧兴盛。
元代前期,大都(今北京)、真定(今河北正定)、汴梁(今河南开封)、平阳(今山西临汾)、东平(今属山东)等城镇,虽然在战争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经济恢复较快。
在这些城填中,传统的诗词歌赋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要求,茶馆清唱和“执红牙板”式的歌吟也不能完全适应人们的娱乐需要,于是戏剧这种最富于群众观赏性的文艺形式,便适应城填环境和商贾市民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要求,迅速地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随着城填经济的繁荣,商业性的游乐场所——“构肆”、“勾栏”、“乐棚”等,也日益增多,遍布京城和各地城镇,成为杂剧演出和观赏的固定营业场所,观者往往“挥金与之”(夏庭芝《青楼集志》)。
当时北方乡村的经济也迅速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各地农村在节日、庙会常常不定期地开展戏曲活动。
乡村的戏剧演出也出现了固定的场所──戏台,或叫舞厅、舞亭、舞楼、戏楼。
现在晋南地区仍保留着不少金元时期的戏台,大都依庙而设,已初步鉴定的就有襄汾、临汾、洪洞、新绛、翼城、万荣等地的元代戏台8处。
这些遍布各地的戏台成为元代乡村杂剧演出繁盛的形象证明。
在这种乡村戏台上演出的多为专业戏班。
如河南万荣县风伯雨师庙戏台石柱顶部,刻有“尧都大行散乐人张德好在此作场,大德五年三月清明,施钱”字样。
山西洪洞县明应王庙内现存元代演剧壁画,帐额上端题有:“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泰定元年四月□日”。
所谓“散乐人”或“散乐”,当是相对于教坊中人而言,指流动演出的民间戏班,他们成为杂剧演出的主体。
(二)元代政治对杂剧的兴盛也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种作用是双重的:
一方面,元代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特别在元代初年比较尖锐,连绵的战乱、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不仅造成了人民生活的痛苦,也激发了人民的愤怒和反抗情绪。
而杂剧正是战斗性和群众性较强的文艺形式,最足以表现人民的愤怒情绪和美好愿望,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
另一方面,元杂剧之所以兴盛,也是由于元代初年恰恰是封建统治比较薄弱的时期:(1)蒙古统治者注意力长期集中于军事上与政治上的防范,而在经济、文化艺术、道德思想上却是相对放松的。
(2)少数民族统治使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儒家思想受到了动摇,这对人们的思想是一次很大的解放。
(3)由于语言文化和习俗的隔阂,蒙古统治者对中原文化还不甚了解,欲干涉而不能,使他们不自觉的对杂剧表演内容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总之,元代初年蒙古统治者对杂剧艺术的流布,客观上是比较放任的,主管上是较为疏忽的。
这对元杂剧的发展事实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的特殊的社会氛围。
元代初年社会矛盾尖锐和政治统治的宽松,从不同侧面共同促成了杂剧的兴盛。
(三)元前期文人社会地位相对降低,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这对杂剧的形成和兴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李开先在《张小山小令序》中指出大批元曲家的“不平之鸣”乃是形成“元曲所由盛”的社会原因。
相对而言,元前期文人的社会地位比起其前的宋金时期和其后的明代,无疑较为低下。
首先,在金元之际的战乱中,成千上万的文人沦为难以自存的奴隶。
其次,蒙古灭金以后,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年,文人入仕的机会大大减少,他们有的困于吏役,有的归隐田园,有的游谒贵族,有的流落民间,社会地位普遍下降。
再次,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公开将不同的民族划分为四等,从中央到各级地方官署的实权都掌握在蒙古人、色目人手中,汉人、南人难得参预,一般只能充任副职,这就不利于汉族文人的仕进。
同时,汉人、南人的入仕途径又受到严格的限制,很少能做到高官。
复次,元朝统治者重实用,轻文学,如忽必烈即位诏书就称:“务施实德,不尚虚文”(《元史》卷4《世祖本纪》),因此文人即使入仕,也多不受重用。
这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在总体上造成了元前期文人社会地位的普遍低下,当时社会上甚至流传着“七匠八倡九儒十丐”的夸张说法(谢枋得《叠山集》卷2《送方伯载归三山序》),现存的元杂剧中也多次引用“儒人到底不如人”的俗谚。
在这种情况下,元前期有一大批文人自觉地投身于杂剧创作,大大壮大了杂剧创作的队伍,提高了杂剧创作的质量。
钟嗣成《录鬼簿序》说元杂剧作家大多都“门第卑微,职位不振”说明了元杂剧作家构成的特点。
而且,文人作家对杂剧的爱好也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同时,社会地位的相对降低,也促使元前期文人杂剧作家更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生活,更深切地感受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表现出与封建正统文人不尽相同的思想倾向和创作道路,“心机灵变,世法通疏”,这也大大提高了杂剧作品思想艺术成就。
社会的审美需要和文人的杂剧创作,对北曲杂剧在元前期的兴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也是促使元杂剧兴盛的重要原因。
元代杂剧演员数量极多,知名杂剧演员大多隶属于教坊,《马可波罗游记》称大都的教坊演员就有两万多人。
夏庭芝《青楼集》记载了很多著名的杂剧演员,他们往往各务当行,各有专长,有的以“温柔旦”著称,有的以“风流旦”得名,还有的“旦末双全”。
有的擅长“闺怨杂剧”,有的擅长“驾头杂剧”,有的“长于绿林杂剧”,有的甚至能演杂剧“杂剧三百段”。
在这些著名的杂剧演员中,有不少人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
如《录鬼簿》记载艺人赵文敬、红字李二、花李郎等,都能创作杂剧剧本。
《青楼集》记载张玉莲“诗作咸精,六艺尽解”。
艺人的文化素养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对丰富提高杂剧艺术起了重要作用。
许多演员与杂剧作家有密切的来往,如珠帘秀与关汉卿,天然秀与白朴等,这使她们能更深刻的理解作家的创作心情与意图,有利于提高杂剧表演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