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探室活动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探室活动反思

李丽娟

实录1:好玩的三棱镜

星期一,天气晴朗,孩子们来到了科学发现室。发现室里有五个三棱镜,佳佳、乐乐、可可等孩子选择了三棱镜,可孩子们摆弄了一会儿,没发现什么,感到没劲了,有孩子把三棱镜放回了柜子上。见此情况,我建议孩子们:把三棱镜拿到有阳光的地方去玩一玩,就会发现它的奥秘。于是,他们拿着三棱镜来到门口靠在一起,蹲下来玩,很快有孩子在同伴身上或脸上或地上看到了反光。孩子们很是兴奋,“仔细看看,怎么会有反光的?”随着问题孩子们发现“原来这里面有镜子”“里面有三面镜子呢!”突然,佳佳叫起来了“可可,你身上有彩色光!”可这一瞬间的发现,别的孩子都没有看到,于是叫可可停住,自己在晃动着三棱镜。可晃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出现“彩色光”。其他孩子见状,不再看她,各自玩起了三棱镜。很快,又有两个孩子也叫了起来“我看到了彩色光。”“要慢慢地转才能看到!”“你挡住我了!”“我们不要挤在一起!”“彩色光象彩虹”在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知道了太阳光有七种颜色,孩子们自己探索到了三棱镜的奥秘。

实录2:有趣的漏子

楠楠、小秋分别拿了装有“小米”、“玉米”两个瓶口相接的“漏子”,两人将瓶子倒置,看着里面的小米从这个瓶子漏到另一个瓶子,反复几次后,将瓶子放回筐里,重新换个“大米”。他们之间没有任

何交流,只是各自玩着。此时,孩子只是发现“瓶子里的东西”可以从着个瓶子流到另一个瓶子,在换瓶子后,虽然里面的材料发生了变化,其速度和原来的不一样,孩子并没有观察到。作为成人,我们很明白这个游戏的真正目的,可我并不急于去告诉他俩。在一旁观察着他们是否会发现这其中的奥秘。不一会儿,只见楠楠手里同时各拿着“绿豆”、“小米”的瓶子,使劲地摇晃瓶子,听着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他很高兴,小秋见状也模仿起来。见此,我说可以两个瓶子一起玩,但不要摇晃,这样做瓶子的接口容易松动,坏了就不能玩了。楠楠听了拿着瓶子想放回去,见状,我说:“你一个瓶子给我,我们一起玩。我们都将瓶子的东西全倒到另一个瓶子里,同时倒过来,让它们流向另一个瓶子,你就会有新的发现了。”楠楠听了,收回瓶子玩了起来,很快他就发现两个瓶子里的东西流速不同。“老师你瓶子里的小米怎么全流到另一个瓶子里,可我怎么还没有流完?”“是呀!你怎么会这样呢?你和小秋一起去玩玩看。”“小秋,我们两个一起玩,比比谁的瓶子里东西流得快。”两个孩子在向同伴介绍自己今天的新发现时都发现了瓶子里的东西越细流的速度就越快。

反思:

科学探索室的活动,对幼儿充满着诱惑力。每次活动,孩子都会有所收获。而我们带他们去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在这两个案例中,我认为等待是非常有价值的。它给了幼儿自由探索、自我成长的机会。在探索三棱镜最初时,幼儿并没有发现什么,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其中的知识,而是,让孩子们转移到有太

阳光照射的地方,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来探索三棱镜的物理知识。同样在第二个案例中,当孩子在发现瓶子里面放的物品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不同逐渐失去了探索的兴趣,我适时得介入他们的探索过程,我成为幼儿探索发现的目击者和合作者,不露痕迹地支持幼儿的兴趣,我成了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和有效的引导者。

在这两个案例中,我深知:科学探索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发现其现象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它重在过程而非结果,如果我们把结论告诉,幼儿就会成为被动的接受器,这不仅使教育契机擦肩而过,是对幼儿极大的不尊重,同时,我适当地介入,有效促进了幼儿的探索活动的不断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