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
浅谈如何让作文教学与课文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浅谈如何让作文教学与课文阅读教学紧密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4845eb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d.png)
浅谈如何让作文教学与课文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摘要: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
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它引导着学生把思想和情绪输入到信息的过程中,从而形成阅读的兴趣、习惯、阅读方式和美学趣味,从而增强语文的学习经验。
作文是以书面进行交际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应与生活紧密联系,便于书写,并能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情绪。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应注重作文与课文阅读的有机结合,以提升语文的教学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小学语文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便为有关专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文阅读;结合1、在阅读课中提升写作练习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从优秀的作品中挑选出好的作品来培养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
在阅读课上,老师要让同学们把课文变成自己的作文范例,并通过实例来进行推理。
在进行语文写作时,教师应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使其转化为书面语,逐步积累技巧,从而使文章的表达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以下从两个方面论述了由读书向写的转变。
1.1语言的表现形式在小学作文中,修辞是常见的一种写法。
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诵时,要解释运用此技法的精妙之处,让同学仔细体会,掌握运用之道,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老师在教学中选取了一些典型的段落,并指导他们使用一些有意义的词语。
比喻、排比、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格,在实践中要使学生充分地熟悉其功能。
读书是一种内力的修行,在这种能力持续耗尽的时候,读书就是要让书籍由粗变细,再由粗变细,变成自己的文字,再利用好的修辞手段来灵活驾驭文字、词语和句子,从而创造出具有自身语言特征的作品。
现在的小学生,脑洞大开,还处在一个没有开发的阶段,这时候,只要指出他们的创作思路,并且不断地激励他们不断地改进,那么他们就会真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1.2如何运用文章的句法一篇作文的精妙之处就是将其结构运用得恰到好处。
例如:老师在阅读课中选取一些经典段落,让同学们在课后重述,让他们感受到作者的用意和情绪,激发他们思考词汇和句式的关系,“咬文嚼字”、“身临其境”,培养他们的联想,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和理解汉字的表达方式。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https://img.taocdn.com/s3/m/af70bb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b.png)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1. 引言1.1 文章背景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两个重要部分,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是分开进行的。
课文教学侧重于学习和理解文本,而作文训练则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教育界开始探讨如何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双方的互相促进和提升。
课文教学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而作文训练则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将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实现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促进双方的互相促进与提升,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并总结经验,希望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思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1.2 研究意义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是当下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两大重要环节,二者密不可分。
通过深入研究二者的关联及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比翼齐飞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融合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教师而言,深入探讨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关联,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的意义重大,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 正文2.1 课文教学的重要性课文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起点。
课文是学生接触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主要途径,通过课文的教学,学生可以积累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https://img.taocdn.com/s3/m/d3cc95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9.png)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摘要】本文探讨了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及如何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
首先介绍了课文教学的重要性,强调它是学习语言、文化和思维的基础。
接着阐述了作文训练的意义,指出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然后提出了如何将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在教学中引入作文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接下来探讨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方法,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强调了综合素养的重要性,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应该比翼齐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课文教学、作文训练、比翼齐飞、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结合、意义、方法、促进、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引言在教育教学领域中,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一直被认为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课文教学是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和技巧。
而作文训练则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越发受到重视,作文训练成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之间往往存在隔阂和割裂的现象。
学生在接受课文教学时,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而作文训练则往往缺乏对课文知识的运用和体现。
如何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相结合,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课文教学的重要性、作文训练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
愿我们共同探索教学的奥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和能力,展翅高飞。
2. 正文2.1 课文教学的重要性课文教学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课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通过课文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
如何做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得益彰
![如何做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得益彰](https://img.taocdn.com/s3/m/47ba84c5de80d4d8d05a4fb4.png)
如何做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得益彰摘要:本文以怎样做好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联系教学为主题,探讨了在课文讲读中渗透写作教学的科学策略,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课文作文教学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涉及到很多文学技巧和作品创作、构思方面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这些内容的讲解上,注意把课文教学跟作文教学进行融合,联系怎样写作来讲解一些课文中重要的文学手法、创作思想,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而有效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作出有力推动。
而教师应怎样做好课文教学跟作文教学的联系教学,在教学工作开展上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以下本文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实际工作,对这一课题展开详细论述。
一、在课文教(教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里面,很多课文都属于我国文学史和西方文学史上著名的经典文章,此类文章属于某些文体的典范,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到很多文体的标准写法和成功的技巧运用模式,因而对于学生阅读同类文体的作品、进行同类文体的写作训练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在课文讲解上结合文章的文体特征讲解作品中成功的创作手法,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经典的文章,掌握很多文体最成功的写作模式和方法,从而积累素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奠定基础。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很多之所以写不好作文,在于缺乏阅历,对很多文体应当怎样写作没有概念,缺乏对主题进行思考演绎的经验,因而很多学生一遇到规定主题的写作训练,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不知道应该怎么写。
导致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阅读和创作特定文体的经验,知识过于贫乏,因而不懂得怎样演绎和解析主题,无法展开文章。
而要在阅读基础量短期内无法迅速积累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会怎样写作,最佳的方式是让学生通过模仿同类的范文,观察理解经典的成功文章在处理同类题材上使用怎样的写作方法,怎样展开情节,解析主题,学习其成功的手法,从而积累写作经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58372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d.png)
教材课文选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探析教材课文与初中作文教学是两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材课文和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引导学生对教材课文进行分析和阅读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教材课文作为语言素材,引导学生对教材课文进行分析和阅读。
通过分析教材课文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启发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拓展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观点、主题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训练。
三、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课文中的写作启示,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实践机会。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文的主题或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和反馈。
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课文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语言形式和表达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五、提供语言素材和句型模板教材课文中的语言素材和句型模板对于学生的写作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
教师可以将重点的语言素材和句型模板提取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课文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课文进行分析和阅读,启发学生进行写作思路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通过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供语言素材和句型模板等策略,让学生从中受益,并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以读促写,读写双赢—高中语文读写共构教学策略
![以读促写,读写双赢—高中语文读写共构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8b8654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4.png)
以读促写,读写双赢—高中语文读写共构教学策略摘要:以读促写是对传统教学中“读写分离”的有效改进,能够充分发挥出阅读对于写作的积极影响,最终达到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目的,真正实现“双赢”的最终目的。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用深度阅读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意,让学生基于具体的阅读情景来进行语言文字的应用,优化语文课堂,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出发,分析高中语文读写共构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共构;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之中,阅读是基础,写作是拓展,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是,现如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阅读教学过于重视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写作教学严重割裂开来,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导致即便学生的阅读量在提高,但对写作存在畏惧的心理,无法取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取得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对此问题,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建立读写共构的教学体系,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发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做到读与写的双赢。
一、鉴赏文本词语段落,引导仿写培养语感优秀文章中的字、词、句的运用都是十分巧妙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所要表达的价值和情感,所以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鉴赏,对文本中的字词句进行细细地品味,深刻体会文章作者用词、造句的具体意图,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写作情感体验。
此外,教师还需要开展与精细阅读相对应的写作训练,即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优美词语、句子和段落进行模仿性写作,在仿写中深化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熟悉写作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语感。
例如,在教授《故都的秋》时,整篇课文在阅读感受中能够给人一种享受,作者通过南北方秋天进行对比,用优美的语言让学生认识到了不同角度下南北方秋天的差异,想要更好的深入阅读,要从课文中的词语、段落进行分析。
如,笔者抓住课文中“萧瑟、悲凉、凉爽、喜悦”等词汇入手,让学生思考作者笔下的秋天景象,这时,笔者会结合这些词语引入一些诗句进行完美的表达,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https://img.taocdn.com/s3/m/769fab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9.png)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摘要】在教学中,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领会课文中的知识点。
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最重要的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高,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文教学, 作文训练, 比翼齐飞, 学生写作能力, 知识理解, 综合素质, 实践与理论, 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质量, 教育目标1. 引言1.1 引言在教育教学中,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
课文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理解内容的重要途径,而作文训练则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的重要手段。
将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知识获取和思维能力上都得到全面提升。
课文教学为作文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专业知识,让学生在写作中具备更深刻的素材积累和思维拓展。
通过作文训练,学生可以将课文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应用,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知识,通过作文进行表达和思考,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转化。
只有在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相互促进的情况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有效推动,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教育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2. 正文2.1 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教学和训练在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课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思维视野。
课文中的篇章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和参考,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和规律。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https://img.taocdn.com/s3/m/7dc81f2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5.png)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作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作文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薄弱、思维逻辑不清晰、观点表达不够深刻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学生个体问题,更是语文教学中的共同难题。
如何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潜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需要重视课文对作文训练的启发作用。
课文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的重要来源。
在课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只有通过深入的课文阅读,学生才能对语言有更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提炼出素材和灵感,从而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教师需要善于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之美、思想之深,并将这些美和深化融入到作文的写作过程中。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需要重视课文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课文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更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对文章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各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技巧,提高思维的敏捷度和灵活性,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手法。
而这些,都是写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批判能力;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多练习写作,熟练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需要注重创设一种积极的写作氛围。
写作是一种需要自主思考和自主表达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需要积极参与和认真投入的学习过程。
只有在积极的写作氛围中,学生才会更加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才会更加主动地进行写作训练。
课内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途径
![课内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cc6bf4d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e.png)
课内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途径课内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是现代文教学的一种趋势,但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却是师生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途径,以期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选择代表性优秀散文、小说等文本在课内现代文阅读中,要选取那些代表性、优秀的文本,如《孔乙己》、《草房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
这些文本可以与现代学生产生较好的共鸣,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致。
而选取优秀文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关注文本结构和语言运用在阅读优秀的文本时,要重视文本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把握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和手段。
可以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比喻、典故、修辞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掌握写作的技法和方法。
同时,要注重通过点评、解读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主题、情感和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和应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
通过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学生识别作文中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自觉地对自己的思考和语言进行反思和批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这种自我批评和反思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中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五、注重课内外的衔接在课内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内外的衔接。
课内的阅读和作文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更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多重阅读和写作实践,才能全面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阅读和写作任务,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和写作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总之,课内现代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很多,只要教师抓住关键点,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培训,学生就能逐渐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https://img.taocdn.com/s3/m/0fceda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1.png)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紧密联系及重要性。
首先针对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指出二者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后分别分析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作用,强调二者相辅相成。
接着提出实现有效结合的方法,如创设语境、引导学生思考等。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结合的成效,说明其能够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最后总结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比翼齐飞效果,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有效结合,以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课文教学, 作文训练, 效果, 相结合, 重要性, 实现, 成效, 案例分析, 未来发展方向, 建议.1. 引言1.1 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重要性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是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环节,两者的结合可以带来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效果。
课文教学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通过课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而作文训练则是对语言能力的提升和运用,通过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表达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相结合,可以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收获。
课文教学可以为作文训练提供素材和范本,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作文训练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课文内容,提高对课文的理解深度。
1.2 本文目的和框架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如何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实现有效结合,分析这种结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首先介绍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相结合的重要性,接着探讨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分别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然后提出如何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实际成效。
本文将总结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的效果,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如何做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得益彰 吴颂平
![如何做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得益彰 吴颂平](https://img.taocdn.com/s3/m/4d48cbb08e9951e79a892704.png)
如何做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得益彰吴颂平摘要:伴随着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语文教育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专门利用几节课来讲解写作技巧,但是,作文教学并不应完全与课文教学相区分,相反,真正的作文教学应依托于课文教学,借助课文中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来丰富学生的写作思维。
基于此,文章从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密切关系出发,结合实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的具体方法,以希冀能够给予广大语文教师可行的帮助和建议,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进步。
关键词:课文教学作文教学课堂融合改革创新相得益彰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而从当前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融合到一起来开展,这不仅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开展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学习量,很难使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素材来进行写作。
但是,从部编版语文教材不难看出,包括现代文、文言文在内的诸多课文均为名师之作,且这些文章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具有不同的写作风格,这意味着学生完全可以就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学习,并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
基于此,围绕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对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得益彰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依托课文词句,增加学生写作美感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作家、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宝藏,而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学习先辈留下的优秀作品并非只有传承的意义,相反,依托于旧时代作品中的精美词句,创造符合现代社会特点的文章作品,才是我们当前学习语文写作最主要的目标。
同时,在传统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丰富的词句积累,所写出的文章多存在很严重的“大白话”现象,而基于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融合,学生能够不断于课文学习中“积少成多”,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借此所写出的文章将具有更大的深度和更优的美感,写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https://img.taocdn.com/s3/m/a37019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2.png)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课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的主要途径,作文训练则是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教学中,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往往是割裂的,学生在课文学习与作文训练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将是一个有益的教学模式。
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应该联系紧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文学常识的基础,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模仿优秀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风格,扩大自己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范围。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剖析文章结构、识别文学特点、分析语言运用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和鉴赏能力。
而在作文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课文的句式、段落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通过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相互联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作文训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应该相互促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点、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进行作文训练,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水平。
而在作文训练中,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在课文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和弥补。
通过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的相互促进,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悟道理、长知识。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
当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能够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时,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收获,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为了实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的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注重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衔接和相互配合。
教师应该设计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加强对课文的解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双赢作用
![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双赢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3089d0679563c1ec5da71ba.png)
浅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作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课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紧密结合作文教学,写作才能提高。
阅读教学注重对写作的拓展延伸,通过阅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借助这个视野,来拓展学生现实的生活空间。
通过阅读,还能扩展学生的写作空间,写作空间打开了,学生也就不为“写什么”而发愁,为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只有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一、在课文阅读中渗透作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也就是通过阅读课文的内容找出文章写了什么?如何分的层次等?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
有时,学生对教师的课文讲解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生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文的阅读中吸取写作经验,逐步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把文章中一些好的词语、句子记忆在脑中,学习课文中语言的运用,以便丰富自己的词汇,教师要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提示,为学生以后的练笔打下基础。
一般来说,阅读的文章越多、越熟,那他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思维也就越通畅、越活跃,也就能将阅读来的信息与自己的写作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习别人语言运用的过程,也是贮存写作模式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会,由此可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同样电能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在作文教学中带动课文教学作文教学一个根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写文章,而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首先要选择写作素材,考虑文章的思想观点如何表达,怎样组织语言等。
作文教学,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的纳入课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相结合。
如何实现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双赢
![如何实现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双赢](https://img.taocdn.com/s3/m/dc7b7de167ec102de2bd89fe.png)
如何实现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双赢发表时间:2019-11-05T17:17:51.11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作者:陈志清[导读] 使课文教学的作用充分彰显,在教好课文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积累相应的写作素材以及写作技巧。
广东省兴宁市齐昌中学514500摘要:在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之下,教育人员不断地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在新课改的引领之下,初中语文教师逐渐探索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融合路径,以期利用课文教学推动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利用作文教学使课文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文教学双赢七年级的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诸多的共同之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着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融合的途径,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有效实现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双赢。
一、通过拓展课文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语文课文中蕴含着诸多知识,这些知识中终蕴含着他人的智慧,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这些知识,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启发。
只有当学生的素材积累到一定量时,才能保证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文思泉涌。
于议论性文章而言,需要运用事实论据以及理论论据,此时可以应用名人名家的事例或者是言论。
于记叙性文章而言,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平中见奇、小中见大的物或者事,这样可以将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充分突出。
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中,需要把控好积累的精度,积累一些具有感染力、说服力的材料,这些材料应用在文章中远比一些普通材料的效果要好。
上课时,教师需要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这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课程的同时,也让学生积极搜集其它的寓言故事,如《黔驴技穷》、《狐狸和小猫》、《长颈鹿和狐狸》等寓言故事,通过将寓言故事扩展,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与寓言故事有关的题材,并了解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此外,教师在讲解诗歌题材的课文时,也可以将这类课程进行扩展,诗歌类的题材内容丰富,情感充沛,并且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通过扩展诗歌类的体裁,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诗歌方面的素材,使学生对诗歌有更深的了解,并从诗歌中感受到诗歌传递的情感,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https://img.taocdn.com/s3/m/43d1412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4.png)
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核心内容,一直备受关注。
课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而作文训练则是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之间应该实现比翼齐飞,共同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本文将从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角度,探讨二者如何实现比翼齐飞,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应该紧密结合。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内容,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语文知识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培养语感和鉴赏能力。
而作文则是学生通过课文知识的整合和运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文教学应该为作文训练提供坚实的基础,作文训练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文知识,促进课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在学习一篇古文课文的老师可以设计相关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借鉴课文的语言、结构和思想,写出自己的作文。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课文教学中更好地领会古文的思想和语言特点,同时在作文训练中,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古文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
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课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应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而在作文训练中,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和题材,进行创新性的表达和思考。
在学习一篇古诗词的课文后,老师可以设计作文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受,进行创新性的写作,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课文的学习和作文的训练,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课文作文,使阅读与写作在读写结合中实现双赢
![课文作文,使阅读与写作在读写结合中实现双赢](https://img.taocdn.com/s3/m/f13260ec81c758f5f61f67e8.png)
课文作文——使阅读与写作在读写结合中实现双赢(论文)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劳于读书,逸于写作”,说的是通过阅读和积累,会自然转化到写作水平的提高;至今还没有听说哪一个擅长写作的人阅读能力会低下,因为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是更高层次的语文心智活动,在培树思想、锤炼语言、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必然会带动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
”这段话将读与写的实质揭示得很清楚,也说明读与写是相通的。
读写结合是语文本身就拥有的基本规律,我们只有遵循规律,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年来,我有意识地探寻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的最佳方式,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实践中发现,“课文作文”是实现读写结合的黄金交点,它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得更紧密,更深刻,更有效,在结合中实现了读与写的双赢。
一、什么是课文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写跟课文有关的作文,写由课文引发出来的作文。
胡明道老师曾给课文作文下过一个定义:根据课文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一篇与课文有关系而又不重复课文内容的新的作文。
比如,学过《藤野先生》一课之后,可以进行这样的写作练习:“试想象,藤野先生读到这篇散文后会有怎样的感慨和表现呢?请以藤野先生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写下来。
”课本中这一课的“研讨与练习”第四题中的第一个题目,就是很好的课文作文练习:“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
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当时的心迹。
”我们学习这一课的时候要求学生从这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来完成。
再如学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喂——出来》一课后,我们布置了这样的课文作文:“熟读课文,想一想,在小说的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请展开合理想象,从小说结尾续写下去。
语文(心得)之以读促写,读中悟写,读写“双赢”
![语文(心得)之以读促写,读中悟写,读写“双赢”](https://img.taocdn.com/s3/m/493489a2aaea998fcd220e6d.png)
语文论文之以读促写,读中悟写,读写“双赢”要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写多练。
在小学三年级起,教材在每学期都安排了八次习作,学生的习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仅靠这八次习作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常练笔。
笔者认为,结合课文的阅读教学进行练笔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下面,结合某些课堂教学的片段, 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结合课文内容,选取着笔点,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
过去,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教学时数等客观因素方面,还是教师在教学的主观因素方面,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中,都是重读轻写。
尤其是新课改后,个别老师对如“多读少讲”、“以读代讲”、“重读重悟”等一些理念的理解有所偏颇,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反反复复的朗读活动。
整堂课是热热闹闹,“书声朗朗”。
然而这些朗读活动,都是让学生为“读”而“读”。
没有读中谈悟,没有评读提升,更是把语文的工具性“冷落”一旁,更谈不上什么“读写整合”、“读中悟写”了。
那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来选取着笔点,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呢?我们先看下面的教学案例吧。
[案例]某教师执教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大瀑布的葬礼》时,先让学生读悟大瀑布昔日的壮美气势和读悟大瀑布现状的萧条无奈,接着开展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挖掘大瀑布枯竭的原因。
随后的教学环节是——师:孩子们,凝望昔日如巨龙奔腾咆哮、今日如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课件出示)1、人们仿佛听到大瀑布悲切的控诉_________________2、人们仿佛听到巴西人民深情地呼唤_______________3、人们仿佛听到巴西总统沉痛的号召_______________4、假如我也在大瀑布的葬礼的现场,我会向人类提出建议来挽救大瀑布_________________请大家自选一个话题,用最精练的话语写出来。
(学生展开联想,写感悟,交流所写)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在完成《大瀑布的葬礼》一课的阅读教学任务之后,提供了四处着笔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或联想,进行有的放矢地练笔。
新课改理念下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双赢”
![新课改理念下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双赢”](https://img.taocdn.com/s3/m/b4b0e2c416fc700aba68fc54.png)
新课改理念下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双赢”摘要】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阅读和写作分开训练,最终学生越学越迷茫,摸不准方向,如果我们认清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尝试着把它们紧密结合起来一起教学,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双赢”。
【关键词】阅读;写作;语文教学;能力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和说”在“读和写”的基础上更容易提高。
阅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虽然两者侧重点不同,但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阅读和写作就像鹰的两扇翅膀,只有张开双翼鹰才能翱翔。
一、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一)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怕写作文,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平常见识地少,没料可写。
兵法有云:“兵欲出征,粮草先行”。
兵就是学生,写作素材就是粮草。
“文学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也没错,但不是所有学生都经历过那些事,行而有效的方法是观察别人的生活和平时阅读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
比如:写议论文需要大量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这些可以从平常的报刊、网络等媒体了解未知的事实;通过阅读名著、经典故事、史料,积累方方面面的知识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时,好的素材比起粗俗简陋的事件、语言实用得多。
(二)阅读可以积累美妙的词语佳句有了好的素材,却没有好的词语,也是一样写不出一篇好的作文。
在语文教学中,词汇的积累一般分为两个途径,一就是从课本中积累,二就是课外阅读积累。
课本的词汇是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的范围广,词汇量大。
一句合用的名句自然使文章增色不少,语言不再平淡乏味。
比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的第三题(对比加点的字的效果):1、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学生对比了就发现“不料”有敌人出乎所料的意思,表达效果好多了。
当时学生就知道他们的作文原来也可以换上很多词语。
(三)阅读可以培养良好的写作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仿写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可以用“他山之玉可以攻石”办法模仿名篇的谋篇布局、表现技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构思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
摘要: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的领地,课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的主阵地,如何
将二者有效地结起来,实现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双赢局面是我们应该认真探究一个
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仿生学;语文教学;改革
作的熟练技巧。
”所以教师要在对课文这一个个例子的深入剖析中渗透写作的
方法,让学生学会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从而实现课文教
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
一、结合课文,延伸拓展,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阅读文本知识,可以借鉴他人的智慧为己用,取百家之长,短时间内获
得更多的启迪。
要写好作文,平时一定要注意“博采”,广泛地搜集材料,积累材料。
议论性的文章运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宜选用名人名家的言论和事例,因为
凡人琐事体现不出典型性,不具备普遍性。
记叙性的文章要选能小中见大、平中
见奇的事和物,充分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突出主题。
材料在精不在多,在于以
一当十,关键看材料是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课内,教师结合课文,
延伸拓展,也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巧妙方法。
一位老师在讲解毛泽东的词时,
便让学生回忆作者其他的诗词名句。
比如:“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宜将盛勇
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等,共有十多句。
在《致橡树》的讲解中,她让学生积累古代诗歌咏爱情的名句,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诗歌《错误》的学习中,教师补充了《闺怨》、《梦江南》、《八声甘州》几首诗词,让学生积累了许多关于闺怨题材的诗词。
对于学生熟悉的诗句,常常教师说上句时,学生便抢着说下句。
答对了,学生便得意得露出了笑容。
在轻松活泼的语言课堂上,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学习中,她联系另一位自杀的艺术家——梵高,让学生深刻体会海子和梵高的精神追求,令学生极为震撼。
这样结合课文延伸拓
展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谓一
举两得
二、积累,课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写作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一定的积累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
目前,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可以说均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代表了古今文章的
水平,所以教师在讲析课文的同时,可以穿插作文教学,把课文中塑造的典型人
物以及课文作者的材料整理好,作为作文材料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不断积累,
补充学生阅读面狭窄,知识贫乏,积累的写作资料太少的现状,提高其议论文的
写作能力。
1.典型作家的材料的积累。
高中阶段,我们所学的课文涉及到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散文大家朱
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浪漫主义
诗人李白……在这些作者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气节与自尊,并学习他们高尚的人格;还有“沙场秋点兵”的豪放诗人辛弃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诗人杜甫,“家祭毋忘告乃翁”的爱国诗人陆游,以笔作枪,唤醒愚
昧的国民的鲁迅……在这些作者身上,我们能看到强烈的爱国精神。
所以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在讲授课文相关背景知识时,还能够积累到一些写议论文的典型素
材。
2.课文中塑造的典型人物的材料积累。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举不胜举,这其中有一些就
可以积累到作文中去,当作写作素材。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蔺相如,《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苏武传》中的苏武等历史人物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保守反动的别理科夫,《老人与海》中的顽强的硬汉
子桑迪亚哥等外国优秀作品中的经典人物……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为学生写作提供了较好的素材。
而且这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中,也不乏一些故事新编一类的成
功作文,其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大多来自课本。
可以说,利用课文教学向学生有意
识的提供作文素材,提高了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
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的兴趣。
以读促写,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3.诗词、名句的积累。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许多名篇名句需要背诵。
所以要求学生不但要会默写,
还要尽可能的引用到作文中去,以增添作文语言的亮点。
这其中,最容易把握的
应属诗、词了。
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及必修教材中的古诗
词单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有清新宜人的自然景物,有雄浑壮丽的大好河山,有沉郁孤寂的个人情怀,有壮志未酬的压抑无奈,还有杀敌报国的豪情……优美的诗句、靓丽的语言为学生的作文增添了文采。
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背诵,
而且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仿写,课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优美语言
如今,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把40分的基础等级分列出内容、表达各20分,这就要求学生的作文不仅要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而且要尽可能的在
语言上有文采、有亮点。
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善于恰当、妥帖的引用名言,
要借助自然景物来表情达意、或比喻、或联想、或排比、或对偶。
这一点,语文
课文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并揭示了一个道理:取胜之道在于精,而不在于。
如:多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学生在初中学了不少的说明文,这些文章给他们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学生实话实说:买
盐的喝白开水——没味道,而《南州六月荔枝丹》给他们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原
因何在呢?作者在说明荔枝的有关知识的时候,大量引用古典诗句,这些古典诗
句的引用,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审美趣味,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质,并且蕴涵着一
种浓浓的诗意美,让学生百读不厌。
引用是本文最重要的说明方法,大量引用古
典诗句是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
对于作文来说,就是要在选材上多花功夫,精心制作独具特色的“私房菜” 中
学作文教学与语文课堂的结合也许还有多种形式,这需要广大师生共同探究。
作
文教学与语文课堂二者完全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作文教学绝不是孤立的,我们
不需要大量纯粹的作文课,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
倡导中学作文教
学与课堂的结合并不是单纯地从课堂出发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是在中学生
生活间狭小,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寻找的一种比较科学、高效的作文教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