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光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光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b24f24bb4cf7ec4bfed067.png)
光学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篇一: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透射比测量实验二:采光系数测量实验三:室内照明实测实验小组成员:指导老师:日期:2013 年12 月 3 日星期二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测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室内表面的反射性能和采光口中窗玻璃的透光性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室内光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试验现场采光实测时,有必要对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比,采光口中透光材料的过透射比进行实测。
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对光反射比、透射比有一巨象的数值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一)、光反射比的实验原理、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光反射比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光反射比仪直接得出光反射比;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照度和亮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光反射比。
下面是间接测量法。
1. 实验原理(1)用照度计测量:根据光反射比的定义:光反射比p 是投射到某一材料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被该光源的光通量的比值,即:因为测量时将使用同一照度计,其受光面积相等,且,所以对于定向反射的表面,我们可以用上述代入式,整理后得:p=ep/e 对于均匀扩散材料也可以近似的用上述式。
可知只要测出材料表面入射光照度 e 和材料反射光照度ep ,即可计算出其反射比。
(2)用照度计和亮度计测量式中:I---被测表面的亮度,cd/m2 ; e —被测表面的照度,lx。
2. 测量内容要求测量室内桌面、墙面、墙裙、黑板、地面的光反射比。
每种材料面随机取 3 个点测量 3 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3. 测量方法①将照度计电源(power )开关拨至“ on”检查电池,如果仪器显示窗出现“ batt 字”样,则需要换电池;②将光接收器盖取下,将其光敏表面放在待测处,再将量程(range )开关拨至适当位置,计,数字显示中的小数点随照度的大小不同而自动移位,只需将所显示的数字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单位:lx )。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范文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bdf30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c.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比较建筑物不同朝向对其表面温度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了解并掌握测温技术,对温度的概念有更好的感知。
3、锻炼收集数据、整合数据、处理数据及误差分析的能力。
4、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验步骤1、小组成员分工,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建筑物表面温度以及后期数据处理。
3、从早晨8:10~晚上19:40,每隔半小时测量一下各点温度并记录数据。
4、分析整理数据,并绘制相应的图表,得出实验结论。
5、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仪器及原理实验仪器:红外测温仪实验原理: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再经换算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长的分布一一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辐射测温所依据的客观基础。
四、实验记录与成果处理测点分布见后面附图。
实验数据记录见后面详细附表。
成果处理及数据分析见折线图附表。
五、实验总结经过12个小时的实验测量得知,建筑物不同朝向表面的温度是不同的,相同朝向不同时间建筑物表面温度也不同,相同朝向相同时间建筑物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也不相同,但温差很小。
建筑物表面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由于不同时间点,建筑物东、南、西、北表面受到的日晒时数和太阳辐射强度的不同,故其表面温度也不相同。
经过综合比较四面的综合温度,东西向外墙的外表面温度相比南北向的温度高。
南面相比北面的温度高,东面相比西面温度较高。
附图:篇二:建筑物理热工实验报告(带数据及心得)班级:姓名:学号:指导: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学生成绩:实验题目:建筑热工参数测定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热工参数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温度、湿度、风速的测试方法,达到独立操作水平;3、利用仪器测量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场分布,检验保温效果;4、测定建筑室内外地面温度场分布;实验内容:1.测定建筑室内外热工参数2.测定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检验保温效果。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aa0c0e90c69ec3d5bb7526.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光学实验:1.采光系数测量2.教室亮度测量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范俊文 2011303156肖求波 2011301549沈杰 2011301544指导教师:刘京华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一 实验目的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
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
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
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
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地点:教学东楼D座四实验要求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2.附加测量项目:(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
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
(3).采光均匀度U c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24010ccc175527072208e1.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082 姓名:袁剑辉学号: 01108231 指导教师:建筑物理实验室2011年4月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 2011.3.30小组成员:袁剑辉陈明威霍韦光张佳茜薛月学生成绩:实验题目: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表面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测试仪器:照度计两台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同,间隔1~2m布置一测点。
2.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如全阴天。
时间最好在9:00~16: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2011年3月30日天空情况晴采光实测记录表测点室内En 室外En c值实测值值实测值平均值1 1275 1275 5250 5360 0.2382 448 448 5740 5380 0.0833 301 301 5670 5400 0.0564 176 176 **** **** 0.0325 146 146 5850 5420 0.0276 145 140 5430 5370 0.0267 192 200 5450 5390 0.0378 564 564 5420 5350 0.1059 401 401 5440 5310 0.07610 207 207 5390 5390 0.03811 151 151 **** **** 0.02812 150 146 5410 5410 0.02713 1830 1830 5120 5310 0.34514 531 540 5250 5330 0.10115 333 335 5080 5340 0.06316 227 230 5370 5360 0.04317 170 170 5970 5410 0.03118 148 148 6110 5430 0.02719 198 198 **** **** 0.03720 531 531 5480 5360 0.09921 314 314 5430 5400 0.05822 232 232 5480 5410 0.04323 180 190 5350 5360 0.03524 166 180 **** **** 0.03325 1825 1825 5200 5310 0.34426 556 560 5740 5420 0.10327 377 380 5210 5320 0.07128 239 240 5510 5360 0.04529 180 180 **** **** 0.03430 178 169 5280 5370 0.031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测试仪器:亮度计一台1.先选定一个工作地点作为测量位置,在此观测点可看到的各种表面,都选作测量点;同一表面的测点数,则视该表面面积大小、亮度变化程度而定。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2024年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7a1ba6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6.png)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
验
引言概述: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是为了研究建筑室内光照条件而进行的实验。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建筑物理光学实验中的采光实验一,通过对建筑室内光照进行量化和分析,为建筑设计和改善室内照明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该实验内容。
正文:
1.实验目的
1.1 了解建筑物理光学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1.2 知晓采光实验的目的和应用场景
2.实验原理
2.1 介绍光的自然特性和传播规律
2.2 解释光的入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基本现象
2.3 介绍光照度和照度计的原理及其测量方法
3.实验步骤
3.1 准备实验器材和场地
3.2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测量参数和位置
3.3 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4 对实验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评估
3.5 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找出问题和改进方法
4.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展示实验测量数据和图表
4.2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室内光照质量
4.3 探讨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
5.实验总结
5.1 总结实验目的和主要内容
5.2 评估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5.3 探讨可能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总结:。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3篇)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1d16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3.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建筑光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建筑室内外光照环境的营造方法,学习使用建筑光学仪器进行光照测量,并分析不同建筑材料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特性,以期为实际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原理建筑光学实验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射和吸收等基本物理现象。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原理进行探究: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反射现象。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现象。
4. 光的吸收: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其余光透过或反射。
5. 光的透射:光从一种介质透过物体表面,进入另一种介质。
三、实验器材1. 建筑光学实验箱2. 光强计3. 光度计4. 反射计5. 折射计6. 透射计7. 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如玻璃、金属、塑料等)8.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箱内的器材摆放整齐,确保实验过程中安全有序。
2. 光强测量:使用光强计测量实验箱内的光强,记录数据。
3. 反射测量:将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放置在实验台上,使用反射计测量样品的反射率,记录数据。
4. 折射测量:将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放置在实验台上,使用折射计测量样品的折射率,记录数据。
5. 透射测量:将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放置在实验台上,使用透射计测量样品的透射率,记录数据。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强测量:实验箱内的光强为XXX Lux,符合实验要求。
2. 反射测量:不同建筑材料的反射率如下:- 玻璃:XXX%- 金属:XXX%- 塑料:XXX%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反射率,可以看出玻璃的反射率最高,金属次之,塑料最低。
3. 折射测量:不同建筑材料的折射率如下:- 玻璃:XXX- 金属:XXX- 塑料:XXX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可以看出玻璃的折射率最高,金属次之,塑料最低。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材料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843016cc22bcd127ff0c02.png)
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13班姓名:凯学号: 01111318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指导教师:秋玲实验日期:14.5.9 小组成员凯,王志成,醒实,蒋劲锋学生成绩:2014年5月9日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2014.5.9小组成员:凯,王志成,醒实,蒋劲锋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绘图室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绘图室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的比值,即C=(En/Ew)×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15m布置一测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0.5m。
2.天气条件:阴天(并非绝对全阴天)。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与室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2014年5月9日天空情况:阴(并非全阴天)采光实测记录表1,绘制表格,计算采光系数平均值2,根据不同测点的的实测值画出窗轴线及窗间墙中轴线之间剖切线上的采光系数曲线3,各个采光系数曲线汇总,得出绘图室采光效果的结论采光实测记录表A-A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6.8+2.1+1.5+0.8+0.66+0.22+0.22)/7=1.8采光均匀度Uc=0.22/1.8=0.12B-B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2.64+2.2+1.1+0.66+0.44+0.33+0.22)/7=1.08采光均匀度Uc=0.22/1.08=0.2C-C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3.0+2.09+1.32+0.66+0.33+0.33+0.22)/7=1.13采光均匀度Uc=0.22/1.13=0.19D-D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2.31+1.76+1.1+0.66+0.33+0.33+0.22)/7=0.96 采光均匀度Uc=0.22/0.96=0.22E-E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5.28+2.31+1.43+0.77+0.55+0.33+0.22)/7=1.55采光均匀度Uc=0.22/1.55=0.14F-F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0.44+1.1+0.99+0.55+0.33+0.33+0.22)/7=0.56采光均匀度Uc=0.22/0.56=0.39数据整理——绘制采光系数曲线图A-A剖F5 120 130 130 41900 41400 41700 0.33% F6 120 110 100 40200 39400 39200 0.33% F7 60 60 60 26 700 27800 27400 0.22%C-C剖D-D剖F-F剖实验结果汇总各个剖切线的采光系数曲线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1.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环境对采光的影响窗户左侧有建筑物遮挡(高度在20米左右)与此建筑成直角。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2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2](https://img.taocdn.com/s3/m/d3d710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1.png)
建筑光学系列实验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一:检验侧窗采光房间的实际采光效果一、实验目的:学会用照度计检测侧窗采光的实际照度值,计算照度均匀度和侧窗采光系数。
二、主要仪器和设备:ZDS-10照度计2台,光接收器2只。
5~7.5m钢卷尺一把。
照度计的使用见照度计使用说明书,并对两台照度计进行校准。
三、原理简述及实验步骤:1、采光系数C:它是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n)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w)的比值,即C=EnEw×100%2、采光照度均匀度=室内照度平均值最低值在假定工作面上的照度或=室内采光系数平均值室内采光系数最低值3、测试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二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2m 布置一测点,距两端墙面距离为0.5m (如图1)。
侧窗1侧窗2测量线1测量线2测量线34、测量方法:(1)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
如无阴天,选朝北房间进行测量。
时间最好在9时至16时,因为这时窗外照度变化较小。
(2)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的6倍以上。
读数时间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可以用手机联络两台照度计分别在室内或室外同时读取数值)。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桌面或支架水平面上。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根据测得数据即可整理绘制成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粗略绘制出教室平面采光系数的等值线。
(画出采光系数图)。
四、数据记录及计算1、室内外照度值记录表(每个点测三次,计算结果取平均值)室外参考点照度记录表:2、室内照度均匀度= =3、采光系数曲线图五、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实验二:外窗透光系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外窗透光系数的测量,认识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厚度玻璃的透光性能,了解外窗透光系数对室内采光质量的影响。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8fce4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e.png)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广州大学实验报告(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专业班级:建筑092课程名称:建筑物理实验名称:建筑光学实验学号姓名:周挺0916010022布伟洵0916010020麦健涛0916010024梁广鸿0916010030余嘉文0916010025邓诗茵0916010021杨佐一0816010048 指导教师:汤国华成绩: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光环境实验实验目的:学会室外光环境主要评价指标亮度和照度以及材料反光系数的测量实验时间:2012年12月1日实验地点:广州大学城广州大学理科北楼六楼室内实验仪器全数字亮度计(型号XYL—Ⅲ)、照度计(型号MODEL ZDS-10)、照相机实验内容:一、教室光环境测量实验:1、教室各界面均匀光学材料的反光系数ρ和透光系数τ的测量理论依据:ρ=E(反)/ E(入);τ=E(透)/ E(入)测量:墙体、黑板、门板、地面、窗玻璃(单层、双层、加窗帘)、木桌面注意:1)所有测量对象都要注明颜色和材料。
2)测量反光系数时,传感器的接收面要与被测面平行慢慢离开,到数据稳定为止。
2、窗口采光系数C的测量理论依据:C= E(内)/ E(外)选一侧窗(打开),垂直窗方向取测量点,间距50㎝,高度与桌面齐,同时测量室内外水平面照度注意:1)E(外):同一时刻室外水平面扩散光照度,如有太阳直射光,则要适当遮挡。
2)实验人员不要挡住窗的入射光线3)采光系数的C除列表格表达外还要画曲线表达:纵坐标为C值,横坐标为至窗距离值。
3、照度均匀度δ的测量理论依据:δ=E(最大)/E(最小)注意:1、要尽快把教室各座位的照度测量,以达到同时性,如果室外天空亮度变化大,则测量各座位的采光系数代替照度值。
2、先关灯测量,后开灯测量,看开灯后均匀度提高多少。
4、室内眩光现象的测量理论依据:亮度超过3000cd/㎡或L(光源)/L(背景)≥10视为“眩光”。
方法:把教室分前、中、后、左、中、右6区,分别看黑板,测量开灯和关灯情况下视野的亮度分布和光源与光源旁边的亮度对比三、实验数据与结果一、教室各界面均匀光学材料的反光系数ρ和透光系数τ的测量(1)室内各种物体和材料的反光系数ρ的测量单位:反射光——lx; 入射光——lx;(2)室内各种物体和材料的透光系数τ的测量单位:透射光——lx; 入射光——lx;备注:玻璃为透明白色玻璃窗帘布为灰色棉质。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bd6d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f.png)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引言概述:建筑光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光线设计建筑的学科。
利用光线可以改善建筑内外空间的舒适度、提升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节能性能。
本实验旨在探究建筑光学原理和技术,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其效果。
正文内容:1.光线与建筑环境1.1太阳辐射和建筑1.1.1太阳辐射的组成和特性1.1.2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1.1.3太阳辐射的调控技术1.2自然光的利用1.2.1自然光的分布和变化1.2.2自然光在建筑中的应用1.2.3自然光的调控技术2.光线与建筑材料2.1光线的透射、反射和折射2.1.1光线的基本性质2.1.2光线在建筑材料中的传播2.1.3建筑材料的透光性能2.2玻璃和光线2.2.1玻璃的透光性能和分类2.2.2玻璃的反射和折射特性2.2.3玻璃在建筑中的应用3.光线与建筑设计3.1光的视觉效果3.1.1光的颜色和亮度对人视觉的影响3.1.2光线的投射、散射和反射特性3.1.3光线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3.2光线的舒适性和节能性3.2.1光线对环境的舒适性要求3.2.2光线的节能设计原则3.2.3光线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4.光线与建筑照明4.1建筑照明的基本概念4.1.1照明的定义和分类4.1.2照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4.1.3建筑照明的主要技术手段4.2光线照度和照明设计4.2.1光线照度的测量和计算4.2.2建筑照明设计的步骤和考虑因素4.2.3照明设备和光源的选择5.光线与建筑模拟5.1建筑光线模拟的意义和方法5.1.1建筑光线模拟的意义和应用领域5.1.2建筑光线模拟的方法和技术5.1.3光线模拟软件的应用和发展趋势5.2建筑光线模拟实验5.2.1实验目的和方案5.2.2实验步骤和装置搭建5.2.3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总结:建筑光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将光线的特性和建筑设计相结合,为我们创造了更舒适和更节能的建筑环境。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入了解了光线与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照明和建筑模拟之间的关系。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9页word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9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2539e64aa6c30c2259019e6a.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光学实验:1.采光系数测量2.教室亮度测量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范俊文 2011303156肖求波 2011301549沈杰 2011301544指导教师:刘京华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一实验目的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
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
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实验原理及仪器1.原理: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
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
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和同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的比值。
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w2.仪器:照度计2台/组卷尺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地点:教学东楼D座四实验要求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2.附加测量项目:(1).采光系数最低值Cmin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av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
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
(3).采光均匀度Uc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c =Cmin/Cav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7f880452ea551810a68769.png)
实验:照度计的使用及侧窗采光系数的测量实验时间:2010年9月28日14:30—17:00实验地点:2教208天气情况:晴转多云,温度适宜一.实验名称:照度计的使用及侧窗采光系数的测量二.实验目的:掌握照度计的使用方法及采光系数的测定方法,了解侧窗采光照度分部特点三.实验仪器:照度计,钢卷尺四.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由采光系数公式: C=Ei/Eo *100%,测出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值Ei和同一时刻全云天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Eo,就可以按上式计算出这一点采光系数C值。
五.仪器使用:(1)打开仪器面板上电源键,选择合适档位(RANGE键,20~20000Lx/fc),如在测量过程中设定20000Lx/fc档位时所显示读值,必须*10倍才是测量的真实值。
(2)打开光照度计接收器探头盖,并将光探头放在欲测光源水平位置。
(3)读取测量值,如左侧最高位数显示“1”,表示过载,应立即选择较高档位进行测量。
(4)如需读值锁定,按下HOLD即可将所测照度保持。
此时液晶显示屏上会有符号“H”显示。
(5)欲测量光脉冲信号,则按下PEAK键即可读取瞬时照度值,此时液晶屏上显示“p”符号。
(6)测量工作完成后,将光检测器探头盖好电源开关至OFF,取下电源电池即可。
六.实验过程(!)天然采光:1. 检验照度计并熟悉照度计的读数方法将电源开关置于“开”,读数窗口则有读数显示,由于光照并非恒定不变,所以显示的照度值是变化的,这是正常现象。
2. 将班级同学分组,每组被分配到不同教室测量,各组同学领取仪器检查无误后到指定地点进行测量.3. 我组同学被分配在本班教室,根据测量教室平面形状,选择7条测量线并在测量线上选定测点。
选定方法:选取教室窗间墙,窗户中线为基准测量线,再分别选取垂直于窗的窗宽四等分线共四条测量线。
七条测量线从左至右标号依次为L1~L7。
其中窗等分线间距约为1.1米,窗间墙中线与相邻测量线的距离为1.93米。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1665837b9d528ea81c779e4.png)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吉林建筑大学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13班姓名:刘凯学号:01111318 实验题目:绘图室照度实测指导教师:郑秋玲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学生成绩:全文结束》》年5月9日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绘图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采光系数测定检验绘图室内亮度分布状况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采光系数测定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的比值,即C= ×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布置一测点,第一个与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
2、天气条件:阴天。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的6倍以上。
读数时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1330A 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全文结束》》年5月9日天空情况:阴采光实测记录表1,绘制表格,计算采光系数平均值2,根据不同测点的的实测值画出窗轴线及窗间墙中轴线之间剖切线上的采光系数曲线3,各个采光系数曲线汇总,得出绘图室采光效果的结论采光实测记录表A-A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 =/7= 采光均匀度Uc=/= B-B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 采光均匀度Uc=/= C-C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 采光均匀度Uc=/= D-D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 =/7= 采光均匀度Uc=/= E-E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 采光均匀度Uc=/= F-F 剖面采光系数平均值C=/7= 采光均匀度Uc=/= 数据整理绘制采光系数曲线图A-A 剖C-C 剖D-D 剖F-F 剖实验结果汇总各个剖切线的采光系数曲线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1、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环境对采光的影响窗户左侧有建筑物遮挡与此建筑成直角。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一)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一)](https://img.taocdn.com/s3/m/cd9991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3.png)
实用的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建筑物理实验是研究建筑材料、结构和环境的物理特性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建筑物理实验中的光学部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内容。
通过实验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物理中的光学原理,并应用于实际建筑设计中。
正文:1. 光的传播- 光线的直线传播:通过使用光传感器和光源,我们可以观察光线在直线传播中的特性,并进行测量和分析。
- 光的速度和折射率:通过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测量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并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变化。
2.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使用反射镜和光源,观察光线在平面镜和曲面镜上的反射规律,并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 反射角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计算反射系数,并分析不同材料对光的反射的影响。
3.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使用折射测量器和光源,在透明介质中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并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 折射角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计算折射系数,并研究不同材料的折射特性。
4. 光的色散- 白光的色散效应:通过使用光柱分光仪将光进行分解,观察和分析白光在三棱镜中的色散现象,并研究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差异。
- 棱镜的色散角测量:通过实验测量棱镜中不同颜色光的色散角,计算色散率,并分析不同材料的色散特性。
5. 光的透射与吸收- 透射光的强度与介质厚度关系:通过在不同厚度的介质中传播光,测量透射光的强度,并研究透射光与介质厚度的关系。
- 材料的吸光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材料对光的吸收特性,分析材料的吸光系数和吸收谱。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建筑物理中的光学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以及透射与吸收等内容。
这些实验可以为我们在建筑设计中的光学问题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并提高建筑的光环境和节能效果。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0ef2be89eb172ded63b798.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141姓名: xxx学号: xxxxxxxxxx实验题目: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指导教师: xxxxxxx实验日期:2016年11月7日小组成员:xxx xxxx xxx学生成绩:室内外照度分布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照度计及亮度计的使用和量测方法。
2.了解天然采光中光线在房间中的分布情况。
二、实验仪器:①JTG01照度计JTG01照度计用于测量环境的照度,由照度传感器及手持表主机组成,照度计以勒克斯(Lx)为单位分度。
JTG01照度计(如图1-1所示)采用高精度V(λ)传感器,大屏幕LCD显示,具有高抗干扰能力和高转换精度特点,无零点漂移。
主机可自动存储数据,任意设置存储时间间隔,配套软件可实时在线存储数据,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可自动生成数据图形曲线。
动态范围:0.1-100,000lx两档量程自动切换方向性响应误差:优于4%测量精度:优于±4%图1-1 JTG01照度计②XXL-III全数字亮度计XXL-III全数字亮度计采用新一代全数字测量技术,不包含任何模拟部分,克服了现有亮度计难以避免的零点漂移问题,具有数字系统的强抗干扰能力和高转换精度,同时仪器采用了大动态范围的数字V(λ)传感器,消除了传统亮度计的量程切换误差。
XYL-III型全数字亮度计内包含RS232接口,由计算机软件定标,同时可用于计算机远程在线监控应用,系统稳定性高。
动态测试范围:0.1-100,000cd/m2精度:优于±5%图1-1 XXL-III全数字式亮度计③自备测量工具,长卷尺或钢尺,笔,绘图本等工具。
三、测试内容和步骤教室水平照度/亮度分布测量两个班分组,4-5人一组,1-2人负责测量与读数,1-3人负责绘制测量区域简图,记录测量数据。
在建规楼各层选定一块区域或专业教室,先进行测量及绘制平面简图工作,完成后按图3-4或按组内想法划分区域内测试点的数量与分布间隔,然后:(1)测试室外的天然光水平照度/亮度值,并记录之 (2)测量室内区域的照度,每个点测三次,取平均值预先在测量场所划好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的网格并做好记号(一般室内或工作区网格边长为2~4m ,对于小面积的房间,网格边长可取1m)。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bc4f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1.png)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引言:建筑物理光学是研究光在建筑物中传播、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的学科。
通过对建筑物的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使建筑物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照明效果,节约能源。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光的透射、反射和折射等参数,对建筑物的光学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实验一:透明材料的透射特性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透明材料,包括玻璃、塑料和亚克力等,用来研究它们的透射特性。
首先,我们使用光源照射透明材料,通过测量透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得到透射率和透射系数等参数。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透射特性存在差异,其中玻璃的透射率最高,而塑料的透射系数较低。
这些结果对于建筑物的采光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二:反射特性的研究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通常会选择具有一定反射能力的材料,以提高室内光照亮度。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材料的反射率进行测量,并比较它们的反射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金属材料的反射率较高,而石材和木材的反射率较低。
这些结果可以为建筑物的外墙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使得建筑物能够更好地反射阳光,提高室内光照质量。
实验三:折射特性的研究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在建筑物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光线从室外进入室内的情况,因此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特性对于室内照明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不同材料的透明板进行折射实验,并记录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材料的折射率存在差异,其中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率最高。
这些结果可以为建筑物的窗户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使得室内光线能够更好地传播。
实验四:光照度的测量光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它是评估建筑物室内光照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光照度计对不同位置的建筑物进行测量,并比较室内和室外的光照度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建筑物内部的光照度普遍较低,而阳光直射的地方光照度较高。
这些结果可以为建筑物的采光设计提供依据,使得室内光照质量得到改善。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3c7505767f5acfa1c7cd73.png)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XXXXXXXXXXXXXX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一)温度、相对湿度1、实验原理: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3、实验方法:`(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
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
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室内温湿度仪器:TESTO 175H1位置湿度(%)温度(℃)暖气上方A 24.5 17.5桌面上方B 25.6 17.0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室内门口处D 25.1 16.5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
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
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
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
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二)室内风向、风速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
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
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
当流速大时,玻璃球温度升高的程度小;反之,则升高的程度大。
温度升高的程度反映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校正后用气流速度在电表上表示出来,就可用它直接来测量气流速度。
2、实验设备:TESTO 4253、实验方法:(1)把仪器杆放直,测点朝上,滑套向下压紧,保证测头在零风速下校准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建筑082 姓名:袁剑辉学号: 01108231 指导教师:建筑物理实验室2011年4月实验一采光实测实验日期: 2011.3.30小组成员:袁剑辉陈明威霍韦光张佳茜薛月学生成绩:实验题目:采光实测实验目的:1.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一)采光系数测定(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三)测量表面光反射比(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实验步骤:(一)采光系数测定测试仪器:照度计两台1.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同,间隔1~2m布置一测点。
2.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如全阴天。
时间最好在9:00~16: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
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
读数时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
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
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5.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实验测试表格及说明测量仪器型号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实测日期时间2011年3月30日天空情况晴采光实测记录表测点室内En 室外En c值实测值值实测值平均值1 1275 1275 5250 5360 0.2382 448 448 5740 5380 0.0833 301 301 5670 5400 0.0564 176 176 **** **** 0.0325 146 146 5850 5420 0.0276 145 140 5430 5370 0.0267 192 200 5450 5390 0.0378 564 564 5420 5350 0.1059 401 401 5440 5310 0.07610 207 207 5390 5390 0.03811 151 151 **** **** 0.02812 150 146 5410 5410 0.02713 1830 1830 5120 5310 0.34514 531 540 5250 5330 0.10115 333 335 5080 5340 0.06316 227 230 5370 5360 0.04317 170 170 5970 5410 0.03118 148 148 6110 5430 0.02719 198 198 **** **** 0.03720 531 531 5480 5360 0.09921 314 314 5430 5400 0.05822 232 232 5480 5410 0.04323 180 190 5350 5360 0.03524 166 180 **** **** 0.03325 1825 1825 5200 5310 0.34426 556 560 5740 5420 0.10327 377 380 5210 5320 0.07128 239 240 5510 5360 0.04529 180 180 **** **** 0.03430 178 169 5280 5370 0.031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测试仪器:亮度计一台1.先选定一个工作地点作为测量位置,在此观测点可看到的各种表面,都选作测量点;同一表面的测点数,则视该表面面积大小、亮度变化程度而定。
2.测量时间选择在工作期间的正常条件和最不利条件(例如有直射阳光进入室内,阳光直射窗外浅色建筑物时……)。
3.观测者位置:室内采用照明时,亮度计放在房间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离墙0.5m,离地高1.2m(坐姿)或1.5m(站姿)处,亮度计朝向另一端墙。
室内为天然采光时,亮度计朝窗放在通过有窗间墙的中轴线上,离内墙0.5m,离地1.2m(坐姿)或1.5m(站姿)处。
4.将得到的数据直接标注在以同一位置同一角度拍摄的室内照片上,或以测量位置为视点的透视图上。
实验测试表格及说明1)、正常条件正常条件下室内工作面亮度分布表1 2 3 4 5列行1 27.5 49.8 74.7 111 40.42 22.8 52.4 33.9 57.9 66.43 19.5 57.4 33.9 57.9 66.44 19.54 57.4 82 134 795 25.5 29.8 37.5 71.7 47.36 39.1 57.7 66.5 137.7 54.57 28.8 68.7 66.8 49.2 69.3正常条件下室内墙面亮度分布表测点 1 2 3实测值24.6 18.25 26.28测点 4 5 6实测值35.1 37.4 38.5测点7 8 9实测值59.9 58.8 64.5测点10 11 12实测值30.6 45.9 68.4测点13 14 15实测值25.6 39.7 79.92)、照明条件照明条件下室内工作面亮度分布表列1 2 3 4 5行1 12.27 23.7 15.92 14.9 15.192 13.00 14.44 12.97 20.7 25.53 11.82 11.73 10.68 11.3 22.84 26.9 28.1 21.4 24.3 26.85 21.2 11.99 27.1 10.63 10.066 19.73 28.5 24.7 13.05 12.927 17.88 12.46 12.86 10.61 8.55照明条件下室内墙面亮度分布表测点1 2 3 6.74 4.699.87 456 17.1317.5318.43 789 6.72 5.69 4.74(三)测量表面光反射比测试仪器:照度计一台1. 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面,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紧贴被测表面,测得入射照度Ei 。
2.再将光敏面对准测点,逐渐平移开,照度计读数将随之而变,待读数稳定后,即为反射光照度Eρ。
由下式求出光反射比:ρ = Eρ / Ei3.也可用照度计和亮度计分别测出被测表面的照度E(lx)和亮度L(cd/㎡),通过下式求出均匀扩散反射表面的光反射比ρ值:ρ = πL/E注意:每个被测面一般应选取3 至5个测点,然后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被测面的光反射比。
测量过程中,应使被测表面照射状况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测试仪器:照度计一台.在天空扩散光条件下,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分别贴在窗玻璃的内外两侧,且两侧的测点应处在同一轴线上。
分别读出内、外两侧的照度Ei 和Eo ,按下式求出透射比τ:τ =Ei/Eo测点项目 1 2 3 平均值墙面光反射比测定光敏面朝外213 217 220 217.6 光敏面朝向墙面131 132 131 131.3 墙面反射比0.61 0.61 0.60 0.61地面光反射比测定光敏面朝上324 326 327 325.7 光敏面朝下158 159 158 158.3 地面光反射比0.49 0.49 0.48 0.49黑板光反射比测定光敏面朝外108 110 105 107.7 光敏面朝向黑板33 35 36 34.7 黑板光反射比0.31 0.32 0.34 0.32窗玻璃光透射比测定光敏面在窗外朝外474 474 474 474光敏面在窗内朝外260 255 257 257.3 窗玻璃光投射比0.55 0.54 0.54 0.54实验二 照明实测实验题目:照明实测实验目的:1.检验实际照明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2.了解不同光环境的实质,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3.确定是否需要对照明进行改装和维修。
实验内容在测试房间内,应在每个工作地点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
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0.8m 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
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测量每格中心的照度Ei ,平均照度可用算术平均值来求。
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取1m ,;大房间可取2~4m ;走廊、楼梯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间距1~2m ,测量面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150mm 处。
测点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但耗费的精力也越多。
如要求测量误差在±10%以内,则可用室形指数Kr 来确定测点最少个数,见下表:测点数与室形指数的关系其中:Kr=L ×W/hr(L+W)Kr : 室形指数L 、W :房间的长、宽Hr : 灯具至测量平面的高度实验步骤1.测量宜在晚间进行。
测量前,应打开全部灯具,待其稳定后(稳定时间:白炽灯5分钟;荧光灯15分钟;HID 灯30分钟)才能开始测量。
测量时测试人员不应遮挡光接收器。
2.作现场调查记录,内容包括:(1)灯具的类型、功率和数量和使用龄期。
(2)绘制房间的平、剖面图,注明灯具的位置和挂高,以及灯具的损坏与污染情况(3)室内主要表面的颜色和状况。
(4)测量仪器的型号和编号。
(5)测定日期、起止时间、测定人、记录人。
3. 按上述原则确定测点位置及数量。
并在标有灯具与测点位置的平面图上,标注各点的照度实测值。
4. 进行亮度测量,方法同采光实测中检验室内亮度分布。
观测者位置:室内采用照明时,亮度计放在房间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离墙0.5m ,离地高1.2m (坐姿)或1.5m (站姿)处,亮度计朝向另一端墙。
5. 整理测量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室形指数Kr 最低测点数<1 41 —2 92 —3 16≥3 25现场调查记录1.灯具情况在本实验测量中,测量地点为教学楼1406教室,使用灯具为雷士照明(nVc)YZ36RR26-T8型灯管,为日光灯管,36W,2007年出厂,外部为金属防眩光格栅,共有30组,每组3个灯管,为了满足学校节能要求,3个灯管中有一个被拆除,其余两个灯管发光状况良好,表面无明显污渍。
平均使用时间为半年。
2.室内情况测试地点,教学楼1406教室为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082班自用教室,地面为白色大理石抛光地面,由于无外人进入,卫生保持良好,地面反光程度良好,无大面积污渍。
墙面为白色大白,根据学校要求,在局部有一些装饰(贴画,照片等),本组讨论认为,基本上不影响对室内亮度的测量。
天花为白色吊顶,无污渍。
东侧墙有三扇窗,西侧有一扇高窗和两扇门。
前部讲台为木质,红褐色表面,表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