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简介和投稿须知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全

中国文学批评史全

绪论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第一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一)主讲人:徐正英教授郑州大学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名称约定俗成的两个:中国文学批评史(文批史)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文论)讲者认为不太全面:1、文学批评讲古人对古代作家作品的评介;文学理论讲文学的理论原则。

2、我们所学习的则既有理论原则,又有作家作品。

例如,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学的作用)“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文学的本质,文学理论)“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齐气:女人味)(作家评点)“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评介作品)因此,讲者认为应该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1、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评介。

2、对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学说的讲解与阐释。

3、对古代重要文学观念演进轨迹的勾勒。

4、对古代重要文学理论批评篇章和专著的导读。

5、介绍古人对古代重要作家作品以及文体等的评介情况。

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作用1、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从不讲形象的,而讲语言美:声色之美;抒情写景)2、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文学史。

3、有助于我们阅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

4、能提高我们的写作修养和写作技能。

5、提高民族自信心。

四、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阶段分期法:1、第一种观点:郭绍虞“三分法”从先秦到南北朝———文学观念的演进期限从隋唐到北宋————文学观念的复古期(讲者存疑,认为不全面)从南宋到现代————文学观念的完成期2、第二种观点:张少康“五分法”先秦时期———萌芽产生期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唐宋金元———深入开掘期明清时期———繁荣鼎盛期(讲者存疑)近代———中西结合期3、第三种观点:王运熙“四分法”(最为讲者推崇)(1)先秦两汉时期———萌芽发展期特点:①文论资料多是片断言论,多数散见在先秦诸子之中。

国内文学评论写作参考书目

国内文学评论写作参考书目

国内文学评论写作参考书目
以下是一些国内文学评论写作方面的参考书目:
1. 《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史》:该书从古代到当代,全面介绍了中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评论家和他们的主要作品。

2. 《中国文学评述导论》: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文学评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文学评论的写作技巧和标准。

3. 《文学评论作品选》:该书收集了一些代表性的文学评论作品,涵盖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评论,可以为写作提供启示和参考。

4. 《批评的力量: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文章选》:该书选取了一些知名文学评论家的文章,包括对经典文学作品和当代文学作品的评论,可以帮助读者学习他们的批评观点和方法。

5. 《文学评论创作与实践》:该书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文学评论的写作过程、技巧和注意事项,同时提供一些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6. 《文学评论方法与技巧》:该书介绍了文学评论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包括分析文本、批评作者、探讨主题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深度。

以上书目可以作为国内文学评论写作的参考,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的书籍。

同时,多阅读优秀的文学评论作品,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学评论

中国文学评论

中国文学评论是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旨在揭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中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诗经》、《楚辞》等作品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文学批评。

到了唐代,文学评论开始逐渐成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

中国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重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文化的载体。

因此,他们在评价作品时,会关注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社会风俗、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2. 注重作品的形式美:中国文学评论家强调作品的形式美,认为形式美是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关注作品的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力求在形式上达到和谐统一。

3. 强调作者的个性:中国文学评论家认为,作者的个性是作品的灵魂。

他们在评价作品时,会关注作者的创作风格、思想观念等方面,以此来评价作品的价值。

4. 注重作品的社会功能:中国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如教育、娱乐、启迪等。

他们在评价作品时,会关注作品是否能够实现这些功能。

5. 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文学评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较大,儒家文化强调道德教化、忠诚孝顺等价值观。

因此,中国文学评论家在评价作品时,往往会关注作品是否符合这些价值观。

总之,中国文学评论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方式,它既关注作品的艺术价值,又关注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学评论家们为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一、名词解释1.《诗大序》是两汉时期诗学的重要文献,是对于儒家"诗言志"学说的较为系统的阐发和总结.《毛诗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从“风、风也”起到篇末,总论诗歌理论,提出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称为“大序".故《毛诗序》又有《诗大序》之称,《诗大序》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

它吸收了传诗经生们的意见,论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内容、风雅颂赋比兴的分类与表现方法、诗歌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正风正雅变风变雅等)、诗的教化作用等,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情志统一论六义说;“讽谏”说)。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诗毛氏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1)陆机根据自己的创作体会,并总结了前人创作与文学理论的经验,写作了《文赋》。

(2)《文赋》论述了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是: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强调创作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提出创新,反对抄袭;论述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自然景物之多变与文体多样性的关系;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常犯的几种毛病。

如何看待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之说(3)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1)、前无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是全书的总论,即刘勰自己所说的“文之枢纽(关键)”;2)、从第六篇《明诗》到第25篇《书记》,是20篇文体分论,即刘勰自己所谓的“论文叙笔";前10篇为有韵之文,后10篇为无韵之笔。

3)、第26篇《神思》至《总术》为创作论或曰写作方法论。

4)、《时序》、《通变》、《才略》、《知音》、《程器》五篇为杂论,分别讲文学史,作家论,鉴赏论,作家品德论。

文学评论杂志投稿格式

文学评论杂志投稿格式

文学评论杂志投稿格式投稿格式是文学评论杂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确保你的稿件被顺利接收和出版。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文学评论杂志投稿的格式要求:1. 标题,在稿件的开头,居中写上文章的标题。

使用粗体或大写字母来使标题醒目。

2. 作者信息,在标题下方,居中写上作者的姓名。

如果有多位作者,按照作者的先后顺序排列,并使用逗号隔开。

3. 作者简介,在作者姓名下方,写上作者的简短介绍。

包括作者的学术背景、相关的出版物或成就等。

这个部分可以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4. 正文格式,在作者简介之后,开始写正文。

正文一般使用宋体或者其他常见的字体,字号一般为12号。

行间距一般为1.5倍或者2倍。

5. 段落格式,每段的开头应该空两个字符的缩进,不需要空行分隔。

段落之间使用自然换行即可。

6. 引用和注释,如果你在文章中引用了其他作品或者需要注释某些内容,可以使用合适的引用格式或者脚注。

引用的格式可以根据杂志的要求进行调整。

7. 标点符号,在使用标点符号时,请遵循标准的中文标点规范。

使用逗号、句号、问号等来分隔句子和段落。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准确,不要过度使用或者缺少必要的标点。

8. 图表和插图,如果你在文章中需要插入图表或者插图,确保它们清晰可读,并与正文相互呼应。

在图表或插图下方,提供相应的标题和注释。

9. 参考文献,如果你在文章中引用了其他文献或者资料,应该在文末提供参考文献列表。

参考文献的格式可以根据杂志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引用风格,如APA、MLA等。

10. 字数限制,一般来说,文学评论杂志对投稿的字数有一定的限制。

确保你的稿件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避免超过或者不足。

请注意,不同的文学评论杂志可能会有不同的投稿格式要求,因此在投稿前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守杂志的投稿指南。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投稿格式要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学评论》审稿流程

《文学评论》审稿流程

《文学评论》审稿流程一、概述《文学评论》作为一本学术期刊,其审稿流程具有一定严谨性和规范性,旨在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和可靠性,提高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审稿流程涉及稿件的提交、初审、外审、修改、最终决定等多个环节,下面将对《文学评论》的审稿流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稿件提交1. 作者首先需要在《文学评论》网站注册账号,并按照期刊要求填写相关作者信息。

2. 在注册并登录成功后,作者可以通过网站系统提交待审稿件。

在提交时,作者需要按照期刊要求上传完整的文章文稿,并填写相关的基本信息,如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等。

3. 作者需要确保提交的稿件符合《文学评论》的投稿范围和要求,同时需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确保文章的原创性和合法性。

三、初审1. 当期刊编辑收到作者提交的稿件后,将由编辑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

在初审环节,编辑将主要关注稿件的主题是否符合期刊的定位和要求,以及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

2. 如果稿件初审通过,编辑将安排分配给相应的学术审稿专家进行外审。

如果稿件初审未通过,则编辑将拒绝该篇稿件,同时给予作者相关的退稿意见和建议。

四、外审1. 《文学评论》将会邀请两位或三位独立的学术专家对稿件进行匿名外审。

外审专家由期刊编辑从学术领域内选择,确保具有一定的学术资历和经验。

2. 外审专家将根据期刊要求对稿件的学术水平、研究深度、论证逻辑、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3. 外审专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稿件的审阅工作,并提交审稿意见给期刊编辑。

五、修改1. 根据外审意见,期刊编辑将会将外审意见反馈给作者,要求作者对稿件进行修改。

作者需要按照意见和建议对稿件进行全面的修订和修改。

2. 修改完成后,作者需要将修改后的稿件再次提交给《文学评论》,并说明针对外审意见的修改情况以及回复意见。

六、最终决定1. 经过作者的修改后,期刊编辑将再次进行终审。

在终审环节,编辑将综合考虑外审意见、作者修改情况以及稿件的整体质量,做出最终的接受或拒绝决定。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要求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要求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要求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要求如下1:
•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创作简介、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以便本刊与您联系。

•提供英文标题、二百字左右的摘要和三至五个关键词。

•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文章内容无违法违规、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

•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在参考资料中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等。

•本刊拒绝一稿多投,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本刊在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

•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

本刊对来稿有修改、删节权,不接受删改的作者请在投稿时注明。

•来稿两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的,作者可另行处理。

•采用文章按质量支付相应稿酬。

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其他授权使用方式的费用。

1。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1、朱自清认为“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2、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内容包括“文以气为主”的文气说、“文本同而求异”的文体论、“文章经国之大业”的文章论、反对“文人相亲”的作家论。

3、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被誉为“百代诗话之祖”。

4、刘勰的《文心雕龙》包括“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执政驭奇”是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原则。

——《文心雕龙》和《诗品》是魏晋南北朝最为重要的两部文学批评著作。

5、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比较完整、深入论述创作的文章,他对灵感的分析——是第一次发现中国文人有对灵感的分析,他对诗歌文体风格概括——“诗缘情而绮靡”——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

6、严羽《沧浪诗话》在宋代文论批评史中是一部最有系统的诗学理论之作。

7、元浩问的《论诗三十首》是继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后,“以诗论诗”的典范之作。

8、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组诗开创了我国诗论绝句具有“诗化色彩”的文学批评体式。

9、白居易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集中在《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生实义”。

他强调“诗教”的社会政治功能,倡导继承《诗经》的风雅比兴传统,要求——“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十分重视讽喻诗的创作,突出诗文创作的宗旨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享有“广大教化生”的美誉。

10、唐代的选本:殷璠《河岳英灵集》、元结《箧中集》、高仲武《中兴间气集》11、唐王昌龄《诗格》有“三格”:生思(内心而成)、感思(古贤者而成)、取思(自然外物而成)和“三境”:意境、情境、物境。

12、皎然《诗式》提出了缘境、取境。

13、司空图的“四外说”: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14、黄庭坚提出了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15、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创立“江西诗派”之名(悟入、活法)——“一祖三宗”(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16、李清照的《词论》的主旨和核心观点是“词别一家”。

中国文学批评史文献目录

中国文学批评史文献目录

《中国文学批评史》文献目录(一)先秦文学批评重要研究资料简介1,《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作者:顾易生蒋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简介:《中国文学批评史》共七卷,这套丛书是目前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本书是其中第一卷。

本书的特点是描述历史全面,文献资料翔实,理论分析透彻,是全面了解先秦两汉文学批评理论状况的重要资料。

2,《中国文学理论史》(一)(作者: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简介:《中国文学理论史》共五卷,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观点较新的古代文论教材。

本书是其中第一卷。

其内容着重于评述古人的文学理论,对先秦时期儒、道两家文学思想给予了充分、透彻地分析,特别是对老、庄的文学思想和影响作了不同于前人的新评价。

3,《先秦两汉文论选》(作者:张少康、卢永璘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简介:本书先秦部分是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文章的选集,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原始面貌,是了解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原始文献的重要资料。

4,《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作者: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简介:这是一部富有创意、推陈出新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

此书先秦部分集中论述诸子对礼乐文化的不同看法,从而表现出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政治与文化一体化的思维去探讨文学理论问题的特点。

5,《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先秦两汉编)(作者: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简介:本书第一卷分绪论、先秦、两汉三个部分。

依据人的社会实践是美产生的根源这一基本观点,论述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线索,确立中国美学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认为在禅宗诞生之前,中国美学以儒、道、楚骚美学思想为三大主题。

论文:1,王乙:《老子“言”“辩”之美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2,王启兴:《孔子文艺观评价中的几个问题》,《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第4期;3,陶东风:《言不尽意与美感体验的特殊性》,《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4,易先林:《孔子与庄子的自然美观》,《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1期;5,林明华:《论<庄子>对自然美的描绘》,《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6,蒋凡、张小平:《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批评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7,鲁洪生,邸艳姝:《孔子<诗>说研究——兼论孔子<诗>说对儒家诗论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黄震云:《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述评》,《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9,姚小鸥:《<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10,曹道衡:《读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1,曹道衡:《关于<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诗歌研究》2004;12,李建中:《反(返)者道之动——古代文论研究的文化人类学视野》,《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13,傅道彬:《“诗可以观”——春秋时代的观诗风尚及诗学意义》,《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14,马银琴:《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15,王卫东:《论孔子的忧患意识及其美学表现》,《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16,程勇:《内圣外王之道与儒家文论话语构建的原初向度》,《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17,章必功,李健:《中国古代审美创造“物化”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18,易小斌:《老子及其思想辨正》,《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19,马银琴:《孟子诗学思想二题》,《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20,赵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辨》,《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文学评论》杂志投稿格式

《文学评论》杂志投稿格式

《文学评论》杂志投稿格式
首先,对于文本排版方面,一般要求使用标准的字体和字号,
如宋体或者Times New Roman字体,一般字号为12号。

段落之间要
有明显的间距,可以通过段落首行缩进或者空行来实现。

标题一般
使用加粗或者居中的方式进行突出。

其次,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准确规范。

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等。

在使用标点符号时,要注意句子的
完整性和语法的准确性。

另外,引用他人的观点或者文献时,要使
用引号并注明出处,以避免抄袭问题。

此外,字数限制也是投稿格式中的重要要求之一。

不同的杂志
可能对字数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会规定最低字数和最高字数。

在投
稿时,要根据杂志的要求控制好文章的字数,确保内容充实而不冗长。

最后,参考文献格式也是投稿格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文学
评论中,经常需要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或者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引用时,要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进行,如APA格式、MLA格式等,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对于《文学评论》杂志投稿格式的要求,包括文本排版、标点符号的使用、字数限制和参考文献格式等方面。

投稿者应该仔细阅读杂志的投稿指南,并按照要求进行排版和引用,以增加稿件被接受的机会。

同时,投稿者还可以参考该杂志已发表的文章,了解其投稿格式和风格,以提高自己的投稿质量。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的体系建构

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的体系建构

1 9 4 5年秋 至 1 9 4 6 年春夏之交 , 朱先生在 西南 联大讲
授 中国文学批评 , 其弟子刘 晶雯 据此整理成 《 朱 自清
中国文学 批评研究讲义 》 一书 , 该讲义亦客观体 认西
方 文化 的巨大影 响 : “ 现在称 为文学批评 的 ,大致与
以前所谓 诗文评相 当。 现 我国文评仍未发达 ; 但 受外 国影 响 , 已承认文学批评 是文学一部 门, 同小说 等相 当” [ 2 ] 1 5 9  ̄ 外来 文化 的影 响 , 改变 了鄙 视诗 文评 的既 定观念 ,为建 构 中国文学批评体 系提供 了一个 有力 的契机 。 其《 诗文评 的发 展》 一文直 接表 明 了文 学批
了诗文评 即文学批评 的独立的平等 的地 位。 ” [ - ] 2 - 3 文
学批评无 疑是一个舶来 品 , 西方文化 的输入 , 抬 升了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3 0
《 诗文评 的发展 》设 置了一条相对合适 的 回归路径 :
将 文学批评还给文学批 评 、 将 中国还给 中国 、 将一 时
中 图分 类号 : 1 0 6 文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3 2 1 0 ( 2 0 1 3 ) 0 6 — 0 0 O 5 — 0 4
2 0世纪 2 0年代发 凡起例 的 中国文学批 评史 学 科 ,在连 续性的书写体 例之 中展示 了一 种横 向的理
式。 将零碎散乱的意念整合成一个有机体系, 朱 自清的文学批评实践标举 了横 向研 究模式, 开拓 出一条具有 民族文 化本位的体系建构路径。 朱 自清的所作所为彰显 了一代学者建构 中国文学批评史体 系的总体期待 , 展示了批评史学 科前 自觉时代的创辟实绩。 关键词 : 朱 自清; 中国文学批评; 体系建构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文学评论》来稿须知

《文学评论》来稿须知

《文学评论》来稿须知《文学评论》来稿须知第一篇作为一本致力于推广优秀文学作品的杂志,《文学评论》非常看重来稿的质量和内容。

我们相信,每一份来稿都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呈现和评价,因此我们对来稿有一些明确的要求和须知。

首先,我们欢迎各类文学作品的投稿,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

您可以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作,我们非常期待能在《文学评论》上刊登您的作品。

其次,我们注重原创性。

对于来稿,请确保您的作品是原创的,并且未曾在其他刊物发表过。

我们非常欢迎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因此请您尽量避免套用他人的观点和内容。

我们鼓励作者发掘自己的独特视角,以独特的笔触展示出自己的文学才华。

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来稿质量上乘。

《文学评论》旨在推广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因此对于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有一定的要求。

请注意逻辑清晰,语言准确,避免语法和拼写错误,以确保您的作品能够顺利被读者理解和欣赏。

此外,我们也希望来稿能够具备一定的深度和思考性。

文学作品应当引发读者的共鸣,并能够带给读者启发和思考。

请以您独特的角度和见解,探讨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价值和主题,引导读者走进作品的内核。

最后,对于来稿的投递方式,我们鼓励作者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您的作品。

请将作品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我们的投稿邮箱,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文学评论》投稿-作品类型-作品标题”。

如果您愿意,也可以在邮件正文中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作品的背景,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您的创作。

通过这些须知,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进入《文学评论》的视野,让更多读者与作者之间建立起心灵的沟通。

我们相信,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思考和共鸣,成为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期待您的投稿!第二篇《文学评论》是一本热衷于文学艺术的杂志,对于来稿的质量和内容非常注重。

为了确保读者能够享受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对作者的创作提供专业的评价和推广,《文学评论》有一些明确的来稿须知。

首先,我们接受各类型文学作品的投稿,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

《文学评论》投稿格式

《文学评论》投稿格式

《文学评论》投稿格式一、投稿须知1.《文学评论》接收原创文学评论类稿件,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方面的评论文章。

2.投稿应保持中文书写,不得出现其他语种文字。

3.投稿内容应为作者原创,未在其他媒体公开发表过。

4.投稿人需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和个人简介。

二、投稿方式1.稿件应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编辑部邮箱:***************。

2.邮件主题应注明为《文学评论》投稿。

3.邮件正文应简要介绍稿件的主题和内容概要。

三、文章格式要求1.文章字数不限,但需保证篇幅充足,对所评论的作品有系统全面的阐述。

2.文章标题居中书写,字号14号,黑体。

3.正文内容使用宋体字体,字号12号,行间距1.5倍。

4.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5.文章结构清晰,可以适当分段,使读者阅读更加舒适。

6.引用他人观点时,需注明出处,并进行精确引用。

7.参考文献格式应符合学术规范,一般采用脚注形式。

8.文章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或观点。

四、投稿流程1.作者投稿后,编辑部将在7个工作日内回复邮件,确认是否接收稿件。

2.如稿件被接收,编辑部将按照杂志出版计划进行初审和修改意见反馈。

3.作者接收初审意见后,可根据编辑部建议对稿件进行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后的稿件回复给编辑部。

4.编辑部会进行终审,确保编辑质量和内容准确。

5.如稿件被录用,作者将向编辑部提供署名原则,署名顺序一旦确定,不可更改。

6.稿件录用后,作者需签署版权转让协议,方可正式发表。

五、关于稿酬1.稿件一经录用并正式发表,作者将获得相应稿酬。

2.具体稿酬标准,将由编辑部与作者在签署版权转让协议时协商确定。

六、注意事项1.建议作者在投稿前先阅读过往刊物,了解《文学评论》的定位和风格。

2.投稿人应注重语言文字的文雅和准确,确保文章流畅易读。

3.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编辑修订,但不改变稿件的原意和观点。

4.如需咨询或了解更多投稿相关事宜,请随时联系编辑部。

《文学评论》审稿流程

《文学评论》审稿流程

《文学评论》审稿流程大致如下:
1. 投稿:作者将论文电子版通过《文学评论》官方网站或指定邮箱投递到编辑部。

2. 符合条件初审: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初步检查是否符合发表条件和要求,如符合要求,将进入下一步流程。

3. 评审分配:编辑部会将稿件分配给至少两位学术审稿人,并根据专业特长和研究领域进行匹配。

4. 学术审稿:审稿人审阅稿件,进行严格的学术评审,根据论文质量、学术价值、创新性和内容的适宜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5. 审稿意见反馈:审稿人提交审稿意见,涉及到是否应为发表、是否需要修改、修改方式、修改时间等,编辑部将意见反馈给作者。

6. 修改通知:若作者需进行修改,编辑部将修改意见发送给作者,作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和反馈。

7. 二审:修改后的稿件将送审到其他审稿人进行二次评审,审稿人根据修改后稿件的质量和满足发表所需条件等方面进行评审。

8. 终审:编辑部在初审、审稿、修改、二审等环节结束后,进行投稿的全面鉴定,最终决定是否录用、刊登和具体刊出时间等。

9. 出版发行:正式被录用的论文将编辑把典型译文公开发表和被编入期刊,并按照相关规定通知作者缴纳相应费用。

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和具体要求可能会略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体来说,《文学评论》对稿件质量要求较高,在审稿环节定期和主动与作者沟通,保证论文最终质量。

《中国语文》投稿须知

《中国语文》投稿须知

《中国语文》期刊投稿格式要求一、来稿请使用在线投稿系统投寄电子本。

来稿审读时间一般为半年,半年内未接到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作者也可随时在中国语文网站看稿件当前审读的进展情况。

二、在线投稿请同时用WORD(DOC)格式和PDF格式各寄一份,请勿上传压缩文件。

稿件中请勿署名。

如果文章用到特殊字体,请用附件形式把相应的字体文件发送过来。

如果文章用到自造字、图表或其他特殊形式,请做成图像文件发送过来,或者另附上一份说明文件。

将WORD文件转换成PDF文件时,请确认文章内容可以在PDF文件中正确显示。

如果文章中有手写的内容,也可以扫描或拍照后做成PDF文件,请确认PDF文件内容可以清楚显示。

如有必要,编辑部会通知作者寄打印本。

三、所有论文需要提供英文题目。

八千字以上的稿件请提供二百字以内的中英两种文字的提要和关键词。

四、稿件每页40(行)×40(字)。

本刊体例如下,务请按此体例上传稿件。

(一) 文题1.论文题目:正题:二号标宋,占一行。

副题:三号仿宋,另占一行,前加破折号(——)。

题注:在正题末右上角加星号(*)。

题注注文排当页下,与正文之间加一细线,占10字。

注文小五号宋体,起行空一格。

前加星号做注码,后空一格。

(二) 提要关键词“提要”二字小五号黑体,后空一字空,接排提要正文。

提要正文居中,左右空3字空,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三字小五号黑体,后空一字空,关键词小五号宋体,各词之间空一字空,回行齐关键词。

(三) 正文1 正文,通栏,五号宋体。

如例句较短,可排分栏。

2 文章分节小标题,序码用汉字,五号黑体,占2行,居中;占1行,齐左,起行空2字空,序码用汉字、阿拉伯数码均可。

3 例句:有序码例句:序码用阳文码排序,后空半字空。

起行空2字空,回行齐汉字。

序码原则上一排到底,酌情可分节编排。

如果例句接排,例句间空二字空。

无序码例句:起行空3字空,回行空3字空。

较短的可接排,中间用竖线隔开。

4 引文:起行空5字空,回行空3字空。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季刊)杂志于2015年3月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杂
志社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学批评》杂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话语体系为目标,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
批评为中心,紧密结合当代文学创作和鉴赏的实际。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
专题研究。

投稿须知:
1.论文要求word电子文档,文稿格式要符合标准论文格式,文章内容要求原创、严禁抄袭。

同一篇稿件切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

2.投稿请在论文后面注明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从事的
工作)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方式,方便网站工作人员及时与您沟通联系或
快递期刊。

通信地址格式如下:××省××市××县××路××号+单位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3.编辑部会及时处理所投稿件,一般审稿时间为3-4个工作日,核心期刊稿件为一周左右。

4.编辑部根据期刊不同的版面要求,有权对稿件进行适当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